上圖: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巴黎羅浮宮博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自由(Freedom,Liberty)一詞,來自近代日本所造的漢語,是哲學中的一個概念,意指可以自我支配,憑藉自主的意志而行動。近代中國早期以自由人權立論的學者,為晚清思想家及翻譯家嚴復。至於比嚴復小19歲的梁啟超,其〈新民說.論自由〉與另一篇〈自由書.放棄自由之罪〉為中國近代最早全面論述自由的專文章。
本文〈論自由〉,出自《新民說》第九節,是梁啓超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5月2日、5月22日發表在《新民叢報》上的政論文章,其筆名用「中國之新民」的筆名,文章後來收入《飲冰室文集》中。《新民說》的主要期望在於喚起中國人民的自覺,要從帝國時代皇帝的臣民,轉化為現代國家的國民,並講述現代國民所應有的條件和準則,在二十世紀中國起了啟蒙作用。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別號任公、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縣人。他是康有為弟子,清朝末年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並首次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流亡日本期間,梁啟超在興中會橫濱分會會長資助下創辦《清議報》。創刊後陸續刊載〈少年中國說〉〈戊戌政變記〉〈戊戌六君子傳〉等文章,攻擊專制朝廷,宣傳反滿,號召愛國救亡,鼓吹民權自由。《清議報》行銷海內外,讓梁啟超聲名大噪,聲望與日俱增。後來他又創辦《新民叢報》,期間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文章是〈新民說〉,期望喚起中國人民自覺,從帝國時代皇帝的臣民轉化為現代國家的國民,並講述現代國民所應有的條件和準則。從《清議報》到《新民叢報》,是梁啟超辦報活動的巔峰期,梁氏評論時政,其散文風格介於文言、白話之間,平易暢達,筆鋒富於感情,當時學者競相仿傚,號為「新民體」,對五四白話文運動影響甚巨,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起了啟蒙作用,對後來胡適、毛澤東、郭沫若等一大批知識份子與政治家頗有啟迪,是新文化運動驅動者,也是清末民初重要的知識份子與政治人物。
梁啟超認為,自由是一種自然的與生俱來的權利。但他不承認絕對自由、絕對權利的存在,稱自由的公理為「人人自由,而以不侵入之自由為界」。梁啟超極力肯定出版自由對人類的貢獻。堅決反對政府對報業和思想的壟斷,主張打破報禁解放思想。他在極力主張出版自由的同時,也強調報人對社會應負道德義務。在梁啟超看來,自由與義務、自由與法律須臾不可分離,只有法律秩序內的自由,方為人類進化之真諦。梁啟超探討了言論自由的物質條件與政治條件,批判了壟斷資訊傳播及統一思想的弊端,這在中國近代新聞輿論學術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梁啟超是過渡時代重要的思想家,其自由思想是過渡時代權勢轉移的重要體現之一。梁啟超的自由思想有三層:「野蠻之自由」、「團體之自由」、「思想之自由」。而「野蠻之自由」即個人自由,這種自由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消極自由」,就是說連那種由「形式上的平等」掩蓋實質的「不平等」也算不上,而是文明自由的蟊賊。「團體之自由」是對「野蠻之自由」的突破,這種自由不僅僅是古代意義上的,也是現代意義上的,是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動態平衡。「思想之自由」是對「團體之自由」的深化,是用現代性的眼光,將中國傳統的自由思想轉化過來以塑造理想的人格,來適應文明時代的自由,這種理想人格的塑造最終是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雖然梁啟超這一時期並沒有讀過西方新自由主義者如格林、霍布豪斯、羅素、杜威等人的著作,卻能與之契合,引人深思。
本文原以文言寫成,實至今日已成為多數人閱讀的障礙,使其湮沒於浩瀚書海中,面目蒙塵而漸不為人識。目前兩岸網路尚無白話翻譯,編者今補註暫譯如下,以供讀者閱讀參考。
上圖:梁啟超(圖片引自網路)
論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斯語也,實十八、九兩世紀中,歐美諸國民所以立國之本原也。
自由之義,適用於今日之中國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無往而不適用者也。雖然,有真自由,有偽自由,有全自由,有偏自由,有文明之自由,有野蠻之自由。今日「自由云自由云」之語,已漸成青年輩之口頭禪矣。新民子曰:我國民如欲永享完全文明真自由之福也,不要不先知自由之為物果何如矣。請論自由。
自由者,奴隸之對待也。綜觀歐、美自由發達史,其所爭者不出四端:一曰政治上之自由,二曰宗教上之自由,三曰民族上之自由,四曰生計上之自由(即日本所謂經濟上自由)。政治上之自由者,人民對於政府而保其自由也。宗教上之自由者,教徒對於教會而保其自由也。民族上之自由者,本國對於外國而保其自由也。生計上之自由者,資本家與勞力者相互而保其自由也。而政治上之自由,復分為三:一曰平民對於貴族而保其自由,二曰國民全體對於政府而保其自由,三曰殖民地對於母國而保其自由是也。自由之徵諸實行者,不外是矣。
以此精神,其所造出之結果,厥有六端。
(一)四民平等問題:凡一國之中,無論何人不許有特權(特別之權利與齊民異者),是平民對於貴族所爭得之自由也。
(二)參政權問題:凡生息於一國中者,苟及歲而即有公民之資格,可以參與一國政事,是國民全體對於政府所爭得之自由也。
(三)屬地自治問題:凡人民自殖於他土者,得任意自建政府,與其在本國時所享之權利相等,是殖民地對於母國所爭得之自由也。
(四)信仰問題:人民欲信何教,悉由自擇,政府不得以國教束縛干涉之,是教徒對於教會所爭得之自由也。
(五)民族建國問題:一國之人,聚族而居,自立自治,不許他國若他族握其主權,並不許干涉其毫末之內治,侵奪其尺寸之土地,是本國人對於外國所爭得之自由也。
(六)工群問題(日本謂之勞動問題或社會問題):凡勞力者自食其力,地主與資本家不得以奴隸畜之,是貧民對於素封者所爭得之自由也。
試通覽近世三、四百年之史記,其智者敝口舌於廟堂,其勇者塗肝腦於原野,前者仆,後者興,屢敗而不悔,弗獲而不措者,其所爭豈不以此數端耶?其所得豈不在此數端耶?試一述其崖略:
昔在希臘羅馬之初政,凡百設施,謀及庶人。共和自治之制,發達蓋古。然希臘純然貴族政體,所謂公民者,不過國民中一小部分,而其餘農、工、商及奴隸,非能一視也。羅馬所謂公民,不過其都會中之拉丁民族,而其攻取所得之屬地也,非能一視也。故政治上之自由,雖遠濫觴於希臘,然貴族之對平民也,母國之對屬地也,本國人之對外國也,地主之對勞力者,其種種侵奪自由之弊,亦自古然矣。及耶穌教興,羅馬帝國立,而宗教專制、政治專制乃大起。中世之始,蠻族猖披,文化蹂躪,不待言矣。及其末也,則羅馬皇帝與羅馬教皇,分司全歐人民之軀殼靈魂兩界,生息於肘下而不能自拔。故中世史者,實泰西之黑暗時代也。及十四、五世紀以來,馬丁.路得興,一抉舊教藩籬,思想自由之門開,而新天地始出現矣。爾後二、三百年中,列國或內爭,或外伐,原野饜肉,溪谷填血,天日慘淡,神鬼蒼黃,皆為此一事而已。此為爭宗教自由時代。及十七世紀,格林威爾起於英;十八世紀,華盛頓興於美;未幾而法國大革命起,狂風努潮,震撼全歐,列國繼之,雲滃水湧。遂使地中海以西,亙於太平洋東岸,無一不為立憲之國,加拿大、澳洲諸殖民地,無一不為自治之政,直至今日,而其機未止。此為爭政治自由時代。自十六世紀,荷蘭人求脫西班牙之軛,奮戰四十餘年,其後諸國踵興,至十九世紀,而民族主義磅礴於大地。伊大利、匈加利之於奧大利,愛爾蘭之於英倫,波蘭之於俄、普、奧三國,巴干半島諸國之於土耳其,以至現今波亞之於英,菲律賓之於美,所以死亡相踵而不悔者,皆曰「非我種族不得有我主權」而已。雖其所向之目的,或達或不達,而其精神一也。此為爭民族自由時代。(民族自由與否,大半原於政治,故此二者其界限常相混。)前世紀(十九)以來,美國布禁奴之令,俄國廢農傭之制,生計界大受影響,而廿卅年來,同盟罷工之事,所在紛起,工廠條例,陸續發布,自今以往,此問題遂將為全地球第一大案。此為爭生計自由時代。凡此諸端,皆泰西四百年來改革進步之大端,而其所欲以去者,亦十之八九矣。噫嘻,是遵何道哉?皆「不自由毋寧死」之一語,聳動之,鼓舞之,出諸壤而升諸霄,生其死而肉其骨也。於戲,熣璨哉自由之花!於戲,莊嚴哉自由之神!今將近世史中爭自由之大事,列一年表如下:
(圖表引自原文)
由此觀之,數百年來世界之大事,何一非以「自由」二字為之原動力者耶?彼民之求此自由也,其時不同,其國不同,其所需之種類不同,故其所來者亦往往不同,要其用諸實事而非虛談,施諸公敵而非私利一也。試以前所列之六大問題,覆按諸中國。其第一條四民平等問題,中國無有也,以吾自戰國以來,即廢世卿之制,而階級陋習,早已消滅也。其第三條屬地自治問題,中國無有也,以其無殖民地於境外也。其第四條信仰問題,中國更無有也,以吾國非宗教國,數千年無教爭也。其第六條工群問題,他日或有之,而今則尚無有也,以其生計界尚沉滯,而競爭不劇烈也。然則今日吾中國所最急者,唯第二之參政問題,與第四之民族建國問題而已。此二者事本同源,苟得其乙,則甲不求而自來;苟得其甲,則乙雖弗獲猶無害也。若是夫吾儕之所謂自由,與其所以求自由之道,可以見矣。
不寧惟是,首善之區,而男婦以官道為圊牏,何其自由也;市邑之間,而老稚以雅片為菽粟,何其自由也。若在文明國,輕則罰鍰,重則輸城旦矣。諸類此者,若悉數之,則更十僕而不能盡。由是言之,中國人自由乎,他國人自由乎?顧識者揭櫫自由之國,不於此而於彼者何也?野蠻自由,正文明自由之蟊賊也。文明自由者,自由於法律之下,其一舉一動,如機器之節奏,其一進一退,如軍隊之步武。自野蠻人視之,則以為天下之不自由,莫此甚也。夫其所以必若是者何也?天下未有內不自整,而能與外為競者。外界之競爭無已時,則內界之所以團其競爭之具者亦無已時。使濫用其自由,而侵他人之自由焉,而侵團體之自由焉,則其群固已不克自立,而將為他群之奴隸,夫復何自由之能幾也?故真自由者必能服從。服從者何?服法律也。法律者,我所制定之,以保護我自由,而亦以鉗束我自由者也。彼英人是已。天下民族中,最富於服從性質者莫如英人,其最享自由幸福者亦莫如英人。夫安知乎服從之即為自由母也。嗟夫!今世少年,莫不囂囂言自由矣,其言之者固自謂有文明思想矣。曾不審夫泰西之所謂自由者,在前此之諸大問題,無一役非為團體公益計,而決非一私人之放恣桀驁者所可託以藏身也。今不用之向上以求憲法,不用之排外以伸國權,而徒耳食一二學說之半面,取便私圖,破壞公德,自返於野蠻之野蠻,有規語之者,猶敢靦然抗說曰:「吾自由,吾自由。」吾甚懼乎「自由」二字,不徒為專制黨之口實,而實為中國前途之公敵也!
「愛」主義者,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汲汲務愛己,而曰我實行愛主義可乎?「利」主義者,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孳孳務利己,而曰我實行利主義可乎?「樂」主義者,亦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媞媞務樂己,而曰我實行樂主義可乎?故凡古賢今哲之標一宗旨以易天下者,皆非為一私人計也。身與群校,群大身小,詘身伸群,人治之大經也。當其二者不兼之際,往往不愛己,不利己,不樂己,以達其愛群、利群、樂群之實者有焉矣。佛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之說法,豈非欲使眾生脫離地獄者耶?而其下手必自親入地獄始。若是乎有志之士,其必悴其形焉,因衡其心焉,終身自棲息於不自由之天地,然後能舉其所愛之群與國而自由之也明矣。今世之言自由者,不務所以進其群、其國於自由之道,而惟於薄物細故、日用飲食,齗齗然主張一己之自由,是何異簞豆見色,而曰我通功利派之哲學;飲博無賴,而曰我循快樂派之倫理也。《戰國策》言:「有學儒三年,歸而名其母者。」吾見夫誤解自由之義者,有類於是焉矣。
吾請更言一身自由之事。一身自由云者,我之自由也。雖然,人莫不有兩我焉:其一,與眾生對待之我,昂昂七尺立人間者是也;其二,則與七尺對待之我,瑩瑩一點存於靈臺者是也。(孟子曰:「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物者,我之對待也。上物指眾生,下物指七尺即耳目之官,要之,皆物而非我也。我者何?心之官是已。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惟我為大,而兩界之物皆小也。小不奪大,則自由之極軌焉矣。)是故人之奴隸我,不足畏也,而莫痛於自奴隸於人;自奴隸於人,猶不足畏也,而莫慘於我奴隸於我。莊子曰:「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吾亦曰:辱莫大於心奴,而身奴斯為末矣。夫人強迫我以為奴隸者,吾不樂焉,可以一旦起而脫其絆也,十九世紀各國之民變是也。以身奴隸於人者,他人或觸於慈祥焉,或迫於正義焉,猶可以出我水火而甦之也,美國之放黑奴是也。獨至心中之奴隸,其成立也,非由他力之所得加;其解脫也,亦非由他力之所得助。如蠶在繭,著著自縛;如膏在釜,日日自煎。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隸始。吾請言心奴隸之種類,而次論所以除之之道。
一曰,勿為古人之奴隸也。
古聖賢也,古豪傑也,皆嘗有大功德於一群,我輩愛而敬之宜也。雖然,古人自古人,我自我。彼古人之所以能為聖賢、為豪傑者,豈不以其能自有我乎哉?使不爾者,則有先聖無後聖,有一傑無再傑矣。譬諸孔子誦法堯舜,我輩誦法孔子,曾亦思孔子所以能為孔子,彼蓋有立於堯舜之外者也。使孔子而為堯舜之奴隸,則百世後必無復有孔子者存也。聞者駭吾言乎?盍思乎世運者進而愈上,人智者浚而愈瑩,雖有大哲,亦不過說法以匡一時之弊,規當世之利,而決不足以範圍千百萬年以後之人也。泰西之有景教也,其在中古,曷嘗不為一世文明之中心點,逮夫末流,束縛馳驟不勝其敝矣。非有路得、倍根、笛卡兒、康德、達爾文、彌勒、赫胥黎諸賢,起而附益之、匡救之,夫彼中安得有今日也!中國不然,於古人之言論行事,非惟辨難之辭不敢出於口,抑且懷疑之念不敢萌於心。夫心固我有也,聽一言,受一義,而曰我思之我思之,若者我信之,若者我疑之,夫豈有刑戮之在其後也。然而舉世之人,莫敢出此。吾無以譬之,譬之義和團。義和團法師之被髮、仗劍、踽步、念念有詞也,聽者苟一用其思索焉,則其中自必有可疑者存,而信之者竟遍數省,是必其有所懾焉,而不敢涉他想者矣;否則有所假焉,自欺欺人以逞其狐威者矣。要之,為奴隸於義和團,一也。吾為此譬,非敢以古人比義和團也。要之,四書六經之義理,其非一一可以適於今日之用,則雖臨我以刀鋸鼎鑊,吾猶敢斷言而不憚也。而世之委身以嫁古人,為之薦枕庶而奉箕帚者,吾不知其與彼義和團之信徒果何擇也。我有耳目,我物我格;我有心思,我理我窮。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其於古人也,吾時而師之,時而友之,時而敵之,無容心焉,以公理為衡而已。自由何如也!
二曰,勿為世俗之奴隸也。
甚矣人性之弱也!「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幅帛。」古人夫既謠之矣。然曰鄉愚無知,猶可言也,至所謂士群子者,殆又甚焉。當晚明時,舉國言心學,全學界皆野狐矣;當乾嘉間,舉國言考證,全學界皆蠹魚類。然曰歲月漸遷,猶可言也。至如近數年來,丁戊之間,舉國慕西學若羶;己庚之間,舉國避西若厲;今則厲又為羶矣。夫同一人也,同一學也,而數年間可以變異若此,無他,俯仰隨人,不自由耳。吾見有為猴戲者,跳焉則群猴跳,擲焉則群猴擲,舞焉則群猴舞,笑焉則群猴笑,哄焉則群猴鬩,怒焉則群猴罵。諺曰:「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悲哉!人秉天地清淑之氣以生,所以異於群動者安在乎?胡自污衊以與猴犬為倫也!夫能鑄造新時代者,上也;即不能而不為舊時代所吞噬所汨沉,抑其次也。狂瀾滔滔,一柱屹立,醉鄉夢夢,靈臺昭然,丈夫之事也。自由何如也!
三曰,勿為境遇之奴隸也。
人以一身立於物競界,凡境遇之圍繞吾旁者,皆日夜與吾相為鬥而未嘗息者也。故戰境遇而勝之者則立,不戰而為境遇所壓者則亡。若是者,亦名曰天行之奴隸。天行之虐,逞於一群者有然,逞於一人者亦有然。謀國者而安於境遇也,則美利堅可無獨立之戰,匈加利可無自治之師,日耳曼、意大利可以長此華離破碎,為虎狼奧之附庸也。使謀身者而安於境遇也,則賤族之的士禮立,(英前宰相,與格蘭期頓齊名者,本猶太人。猶太人在英視為最賤之族。)何敢望挫俄之偉勳?蜑兒之林肯(前美國大統領,漁人子也,少極貧)何敢企放奴之大業?而西鄉隆盛當以患難易節;瑪志尼當以竄謫灰心也。吾見今日所謂識時之彥者,開口輒曰:陽九之厄,劫灰之運,天亡中國,無可如何。若所以自處者,非貧賤而移,則富貴而淫,其最上者遇威武而亦屈也。一事之挫跌,一時之潦倒,而前此權奇磊落、不可一世之概,銷磨盡矣。咄,此區區者果何物,而顧使之操縱我心如轉蓬哉?善夫,《墨子.非命》之言也,曰:「執有命者,是覆天下之義,而說百姓之誶也。」天下善言命者,莫中國人若,而一國之人,奄奄待死矣。有力不庸,而惟命是從,然則人也者,亦天行之芻狗而已,自動之機器而已,曾無一毫自主之權,可以達己之所志,則人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英儒赫胥黎曰:「今者欲治道之有功,非與天爭勝焉不可也,固將沉毅用壯,見大丈夫之鋒穎,強立不反,可爭可取而不可降。所遇善,固將寶而維之;所遇不善,亦無慬焉。」陸象山曰:「利害毀譽,稱譏苦樂,名曰八風。八風不動,入三摩地。」邵堯夫之詩曰:「卷舒一代興亡手,出入千重雲水身。」眇茲境遇,曾不足以損豪傑之一腳指,而豈將入其籠也。自由何如也!
四曰,勿為情慾之奴隸也。
人之喪其心也,豈由他人哉?孟子曰:「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夫誠可以已,而能已之者百無一焉,甚矣!情慾之毒人深也。古人有言:心為形役。形而為役,猶可愈也;心而為役,將奈之何?心役於他,猶可拔也;心役於形,將奈之何?形無一日而不與心為緣,則將終其生趑趄瑟縮於六根六塵之下,而自由權之萌蘗俱斷矣。吾常見有少年嶽嶽犖犖之士,志願才氣,皆可以開拓千古,推倒一時,乃閱數年而餒焉,更閱數年而益餒焉。無他,凡有過人之才者,必有過人之欲;有過人之才,有過人之欲,而無過人之道德心以自主之,則其才正為其欲之奴隸,曾幾何時,而銷磨盡矣。故夫泰西近數百年,其演出驚天動地之大事業者,往往在有宗教思想之人。夫迷信於宗教而為之奴隸,固非足貴,然其藉此以克制情慾,使吾心不為頑軀濁殼之所困,然後有以獨往獨來,其得力固不可誣也。日本維新之役,其倡之成之者,非有得於王學,即有得於禪宗。其在中國近世,勳名赫赫在人耳目者,莫如曾文正,試一讀其全集,觀其困知勉行厲、志克己之功何如?天下固未有無所養而能定大艱成大業者。不然,日日恣言曰:吾自由吾自由,而實為五賊(佛典亦以五賊名五官。)所驅遣,勞苦奔走以藉之兵而齎其糧耳,吾不知所謂自由者何在也?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己者,對於眾生稱為己,亦即對於本心而稱為物者也。所克者己,而克之者又一己,以己克己,謂之自勝,自勝之謂強。自勝源,強焉。其自由何如也!
吁,自由之義,泰西古今哲人,著書數十萬言剖析之,猶不能盡也。淺學如余,而欲以區區片言單語發明之,烏知其可?雖然,精義大理,當世學者,既略有述焉。吾故就團體自由、個人自由兩義,刺取其淺近直捷者,演之以獻於我學界。世有愛自由者乎,其慎勿毒自由以毒天下也!
【文章出處】
《飲冰室文集》
〈論自由〉
原作者:梁啟超
上圖:梁啟超(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出自蘇格蘭裔美國人派屈克.亨利於1775年3月23日舉行的第二次維吉尼亞公約會議,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士滿聖約翰教堂發表的演講,其中的最後一句結語)斯語也,實十八、九兩世紀中,歐美諸國民所以立國之本原也。
譯文:
「寧願死也不要失去自由!」這句話,實際上是十八、十九世紀歐美各國人民建立國家的基本原則。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二)
自由之義,適用於今日之中國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必要工具),無往(無論到哪裡)而不適用者也。
譯文:
「自由」的正義,現在適用於當代中國嗎?可以說:自由是普世的價值觀,是生活的必需品,適用於各個場合。
雖然,有真自由,有偽自由,有全自由,有偏自由,有文明之自由,有野蠻之自由。
譯文:
雖然如此,有真自由有假自由,有完全的自由和偏頗的自由,有文明的自由和野蠻的自由。
今日「自由云自由云」之語,已漸成青年輩之口頭禪(源於佛教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裝作有思想,自以為懂得禪理,是禪學歧途中的一種)矣。
譯文:
如今,自由這個詞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
新民子(梁啟超筆名)曰:我國民如欲永享完全文明真自由之福也,不要不(不可不)先知自由之為物果何如矣。請論自由。
譯文:
我說:如果我們的人民想要永遠享受到完全文明和真正的自由,就應該先了解自由的本質是什麼。請討論一下自由。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三)
自由者,奴隸之對待(相對,相反)也。
譯文:
自由,是被奴役的相反意義。
綜觀歐、美自由發達史,其所爭者不出四端(種):一曰政治上之自由,二曰宗教上之自由,三曰民族上之自由,四曰生計上之自由(即日本所謂經濟上自由)。
譯文:
從歐洲和美國的自由發展史來看,他們爭取的主要是四種自由:政治上的自由、宗教上的自由、民族上的自由和生計上的自由(也就是日本所謂的經濟自由)。
政治上之自由者,人民對於政府而保其自由也。宗教上之自由者,教徒對於教會而保其自由也。民族上之自由者,本國對於外國而保其自由也。生計上之自由者,資本家與勞力者相互而保其自由也。
譯文:
政治上的自由指的是人民對政府的自由。宗教上的自由指的是信徒對教會的自由。民族上的自由指的是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自由。生計上的自由指的是資本家和勞工彼此之間的自由。
而政治上之自由,復(又)分為三:一曰平民對於貴族而保其自由,二曰國民全體對於政府而保其自由,三曰殖民地對於母國而保其自由是也。
譯文:
而政治上的自由又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普通人對貴族的自由,二是全體國民對政府的自由,三是殖民地對母國的自由。
自由之徵(驗證)諸(之於)實行(實踐)者,不外是矣(不外乎是)。
譯文:
實踐自由所表現的,不超過這些範圍。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最高處鍍上純金的火炬(圖片引自網路)
(四)
以此精神,其所造出之結果,厥(其)有六端。
譯文:
按照這種精神,帶來的結果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一)四民(舊時稱士農工商為四民)平等問題:凡一國之中,無論何人不許有特權(特別之權利與齊民(平民,百姓)異者),是平民對於貴族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一)四民平等問題:在一個國家中,任何人都不應該擁有特權(與其他人民不同的權利),這是普通人對抗貴族爭取的自由。
(二)參政權問題:凡生息(生活)於一國中者,苟(若)及(到了)歲而即有公民之資格,可以參與一國政事,是國民全體對於政府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二)參政權問題:只要在一個國家居住生活,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有公民資格,可以參與國家事務,這是全體國民對政府爭取的自由。
(三)屬地自治問題:凡人民自殖於他土者,得任意自建政府,與其在本國時所享之權利相等,是殖民地對於母國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三)地方自治問題:如果人民在其他地方定居,他們可以自由建立政府,享有和在本國時一樣的權利,這是殖民地對母國爭取的自由。
(四)信仰問題:人民欲信何教,悉(全)由自擇,政府不得以國教(官方宗教、官方信仰,是由國家確立的特定宗教)束縛干涉之,是教徒對於教會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四)信仰問題: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信仰哪個宗教,政府不能強制制定國教干涉信仰,這是信徒對教會爭取的自由。
(五)民族建國問題:一國之人,聚族而居,自立自治,不許他國若他族握其主權,並不許干涉其毫末之內治,侵奪其尺寸之土地,是本國人對於外國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五)民族建國問題: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自主組成自治區,不允許其他國家或民族來控制他們的主權,也不允許干涉他們一絲一毫的內部事務,剝奪他們的土地,這是本國人對外國爭取的自由。
(六)工群(勞工)問題(日本謂之勞動問題或社會問題):凡勞力者自食其力,地主與資本家不得以奴隸畜之,是貧民對於素封者所爭得之自由也。
譯文:
(六)勞工問題(日本稱之為勞動問題或社會問題):勞動者應該享有自己勞動的成果,地主和資本家不能把他們當奴隸般對待,這是貧民對富人爭取的自由。
試通覽近世三、四百年之史記(歷史記載),其智者敝(敗壞)口舌於廟堂(朝堂,朝廷),其勇者塗肝腦(肝腦塗地,形容慘死,比喻竭力犧牲盡忠)於原野,前者仆(臥倒),後者興,屢敗而不悔,弗獲而不措(棄置)者,其所爭豈不以此數端耶?其所得豈不在此數端耶?
譯文:
看看近三、四百年的歷史記載,智者在朝廷上辯論,勇士在戰場上戰鬥,前者倒下,後者站起,雖然屢次失敗卻毫不後悔,雖然未必獲得成功但永不放棄,難道他們爭取的不正是這幾個方面的自由嗎?他們得到的不也在這幾個方面嗎?
試一述其崖略(崖略,大略、大概):
譯文:
讓我簡要地描述一下。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五)
昔在希臘羅馬之初政,凡百設施,謀及庶人。共和自治之制,發達蓋古。
譯文:
從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政治制度來看,所有的建設都考慮到了庶民的利益。共和自治制度在當時非常發達。
然希臘純然貴族政體,所謂公民者,不過國民中一小部分,而其餘農、工、商及奴隸,非能一視也。
譯文:
但在古希臘,純粹是貴族政治,所謂的公民僅僅是國民中的一小部分,其他的農民、工匠、商人和奴隸沒有同等的地位。
羅馬所謂公民,不過其都會中之拉丁民族,而其攻取所得之屬地也,非能一視也。
譯文:
羅馬所謂的公民,也只是城市中的拉丁族人,而他們征服的地方,也沒有同等的地位。
故政治上之自由,雖遠濫觴(起源)於希臘,然貴族之對平民也,母國之對屬地也,本國人之對外國也,地主之對勞力者,其種種侵奪自由之弊,亦自古然矣。
譯文:
因此,政治上的自由雖然起源於希臘,但貴族對待平民、國家對待殖民地、本國人對待外國、地主對待勞工,這些侵奪自由的情況也是自古以來就已發生的了。
及耶穌教興,羅馬帝國立,而宗教專制、政治專制乃大起。
譯文:
隨著基督教的興起,羅馬帝國建立起來,宗教和政治專制大行其道。
中世之始,蠻族猖披(猖狂橫行),文化蹂躪,不待言矣。
譯文:
中世紀初期,蠻族肆虐,文化受到破壞,不用多言。
及其末也,則羅馬皇帝與羅馬教皇,分司全歐人民之軀殼靈魂兩界,生息於肘下而不能自拔。
譯文:
到了中世紀末,羅馬皇帝和羅馬教皇分別掌控著歐洲人民的身心兩個層面,人民在他們的統治下難以自拔。
故中世史者,實泰西(舊時對西方世界的稱呼)之黑暗時代也。
譯文:
所以中世紀的歷史,實際上是歐洲的黑暗時代。
及十四、五世紀以來,馬丁.路得(馬丁.路德)興,一抉(音ㄐㄩㄝˊ,戳穿)舊教藩籬(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牆),思想自由之門開,而新天地始出現矣。
譯文:
從十四、十五世紀開始,馬丁.路德的興起,推翻了舊教限制,開啟了思想自由的大門,新的世界開始浮現。
爾後二、三百年中,列國或內爭,或外伐,原野饜(音ㄧㄢˋ,飽)肉,溪谷填血,天日慘淡,神鬼蒼黃(匆促忙亂的樣子),皆為此一事而已。此為爭宗教自由時代。
譯文:
此後的二、三百年間,各國內部爭鬥,外部侵略,戰爭蔓延,鮮血淋漓,天空陰沉,人心惶惶,都是為了這個事情。這是爭取宗教自由的時代。
及十七世紀,格林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英國政治改革家。於十七世紀初國會與英王相爭時為獨立黨首領,殺英王查理一世,廢除君主制,解散議院,征服愛爾蘭及蘇格蘭,自任國民總督)起於英;十八世紀,華盛頓興於美;未幾(不久。幾,音ㄐㄧˇ)而法國大革命起,狂風努潮,震撼全歐,列國繼之,雲滃(音ㄨㄥˇ,雲氣湧起的樣子)水湧。
譯文:
到了十七世紀,英國出現了格林威爾,十八世紀,美國出現了華盛頓,不久之後法國爆發了大革命,風起雲湧,震撼了整個歐洲,各國效仿,如潮水般湧動。
遂使地中海以西,亙(音ㄍㄣˋ,空間延續不斷)於太平洋東岸,無一不為立憲之國,加拿大、澳洲諸殖民地,無一不為自治之政,直至今日,而其機未止。此為爭政治自由時代。
譯文:
於是從地中海以西,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東岸,沒有一個國家不成為憲政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殖民地,也沒有一個不是自治政府,直到現在,而這個趨勢還在持續。這是爭取政治自由的時代。
自十六世紀,荷蘭人求脫西班牙之軛(音ㄜˋ,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象徵綑綁的枷鎖),奮戰四十餘年,其後諸國踵興(相繼興起),至十九世紀,而民族主義磅礴(形容氣勢雄偉壯盛)於大地。
譯文:
從十六世紀開始,荷蘭人爭取擺脫西班牙的統治,奮戰了四十多年,後來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到了十九世紀,民族主義在各地風起雲湧。
伊大利、匈加利之於奧大利,愛爾蘭之於英倫,波蘭之於俄、普、奧三國,巴干半島(巴爾幹半島)諸國之於土耳其,以至現今波亞(波蘭)之於英,菲律賓之於美,所以死亡相踵而不悔者,皆曰「非我種族不得有我主權」而已。
譯文:
義大利、匈牙利對抗奧地利,愛爾蘭對抗英國,波蘭對抗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巴爾幹半島各國對抗土耳其,甚至今天波蘭對抗英國,菲律賓對抗美國,為了「不是我的種族不應有我的主權」而不計犧牲,毫不後悔。
雖其所向之目的,或達或不達,而其精神一也。此為爭民族自由時代。(民族自由與否,大半原於政治,故此二者其界限常相混。)
譯文:
儘管目標或能或不能實現,但精神是一致的。這是爭取民族自由的時代。(民族自由與政治自由大部分是相關的,所以這兩者的界限常常混淆。)
前世紀(十九)以來,美國布禁奴之令,俄國廢農傭之制,生計界大受影響,而廿卅年來,同盟罷工之事,所在紛起,工廠條例,陸續發布,自今以往,此問題遂將為全地球第一大案。此為爭生計自由時代。
譯文:
自從十九世紀以來,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俄羅斯廢除了農奴制度,這對生計自由產生了巨大影響,而過去二、三十年來,罷工事件層出不窮,工廠法規陸續出台,從現在開始,這個問題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這是爭取經濟自由的時代。
凡此諸端,皆泰西四百年來改革進步之大端,而其所欲以去者,亦十之八九矣。
譯文:
所有這些方面,都是泰西四百年來改革進步的重要方面,而他們所希望去除的問題,也有九成以上被解決了。
噫嘻!是遵何道哉?皆「不自由毋寧死」之一語,聳動(激勵)之,鼓舞之,出諸壤(土地)而升諸霄(天空),生其死而肉其骨也。
譯文:
哎!倒底該選擇哪條路呢?都是源於「寧願死也不要失去自由!這句話,它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從大地生長到天空,激發著生命,發揚著精神。
於戲(音ㄨ ㄏㄨ,嗚呼,感嘆詞)!熣璨哉自由之花!於戲!莊嚴哉自由之神!
譯文:
啊!自由之花是如此璀璨!啊!自由之神是如此莊嚴!
今將近世史中爭自由之大事,列一年表如下:
譯文:
如今把現代歷史爭取自由的重大事件列成一份年表,內容如下:
(圖表引自原文)
(六)
由此觀之,數百年來世界之大事,何(哪)一非以「自由」二字為之原動力者耶?
譯文:
從這樣看來,幾百年來世界上的大事,哪一個不是以「自由」為動力呢?
彼民之求此自由也,其時不同,其國不同,其所需之種類不同,故其所來者亦往往不同,要其用諸實事而非虛談,施諸公敵而非私利一也。
譯文:
人們對於自由的追求雖然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需求也各異,但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常常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實現實際行動,而不是空談,是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私利。
試以前所列之六大問題,覆按(重加考核)諸(之於)中國。
譯文:
讓我們試著把前面所列的六大問題來檢視一下中國。
其第一條四民平等問題,中國無有(沒有)也,以吾自戰國以來,即廢世卿之制,而階級陋習,早已消滅也。
譯文:
第一條是階級平等問題,中國已經解決了,自從戰國時代開始,就廢除了世襲制度,階級觀念也早已瓦解。
其第三條屬地自治問題,中國無有(沒有)也,以其無殖民地於境外也。
譯文:
第三條是地方自治問題,中國也不存在,因為我們沒有殖民地在國外。
其第四條信仰問題,中國更無有(沒有)也,以吾國非宗教國,數千年無教爭也。
譯文:
第四條是信仰問題,中國更不存在,因為我們不是宗教國家,沒有教派爭執的問題。
其第六條工群問題,他日或有之,而今則尚無有也,以其生計界尚沉滯,而競爭不劇烈也。
譯文:
第六條是勞工問題,雖然以後可能會發生,但目前還不存在,因為就業市場還不夠活躍,競爭也不是很激烈。
然則今日吾中國所最急者,唯第二之參政問題,與第四之民族建國問題而已。
譯文:
所以,當今中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只有第二條的參政問題和第四條的民族建國問題。
此二者事本同源,苟得(解決)其乙,則甲不求而自來;苟得其甲,則乙雖弗獲猶無害也。
譯文: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相關的,如果解決了其中一個,另一個也就會迎刃而解;如果解決了其中一個,另一個雖然沒有得到解決,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危害。
若是夫吾儕(我輩,我們。儕,音ㄔㄞˊ)之所謂自由,與其所以(為何)求自由之道,可以見矣。
譯文:
這樣,我們對自由的理解以及為何追求自由的方式,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七)
自由之界說(界說,定義)曰:「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為界。」
譯文:
自由的定義是這樣說的:「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自由,但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
夫既不許侵人自由,則其不自由亦甚矣。而顧謂此為自由之極則者何也?
譯文:
既然不允許侵犯他人的自由,那麼自己也是非常不自由的。那麼為什麼會說這是自由的極致呢?
自由云者,團體之自由,非個人之自由也。
譯文:
所謂自由,指的是團體的自由,而不是個人的自由。
野蠻時代,個人之自由勝,而團體之自由亡;文明時代,團體之自由強,而個人之自由減。
譯文:
在野蠻的時代,個人的自由最重要,而團體的自由不存在;而在文明的時代,團體的自由變得更強大,而個人的自由卻受到了限制。
斯二者蓋有一定之比例,而分毫不容忒(音ㄊㄜˋ,過分)者焉。
譯文:
這兩者之間的比例大致是固定的,不容有絲毫的偏差。
使(假使)其以個人之自由為自由也,則天下享自由之福者,宜(應該)莫今日之中國人若也。
譯文:
如果把個人的自由視為真正的自由,那麼享受自由的,應該是當今的中國人。
紳士(縉紳之士,官紳,官宦)武斷於鄉曲,受魚肉者莫能抗也;駔(音ㄗㄤˇ,泛指商人)商逋(音ㄅㄨ,逃走,拖欠)債而不償,受欺騙者莫能責也。
譯文:
在中國,當官的人在鄉村以權勢擺布他人,被壓榨迫害者無法反抗;商人欠債不還,受騙者也無法追究。
夫人人皆可以為紳士,人人皆可以為駔商,則人人之自由亦甚矣。
譯文:
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當官的人,都能成為商人,那麼每個人的自由就會得到極大的保障。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八)
不寧惟是(不只是這樣),首善之區,而男婦(男女)以官道(大路)為圊(音ㄑㄧㄥ,廁所)牏(音ㄊㄡˊ,便器),何其自由也;市邑之間,而老稚(老幼)以雅片(鴉片)為菽粟,何其自由也。
譯文:
不只是這樣,在可以做為模範的地方,男女把官方道路作為廁所,這是多麼自由;在城市之間,老人和小孩可以以鴉片作為米糧,這又是多麼自由。
若在文明國,輕則罰鍰,重則輸城旦(城旦,古代刑罰名一種築城四年的勞役)矣。
譯文:
但在文明的國家,觸犯這種違法行為輕則罰款、重則被罰勞役、剝奪自由。
諸類此者,若悉數之,則更十僕(我)而不能盡。
譯文:
這種情況太多了,若是一一數來,竟算換十個我來說也難以說盡。
由是言之,中國人自由乎,他國人自由乎?
譯文:
從這裡來說,中國人自由嗎?其他國家的人自由嗎?
顧(但是)識者揭櫫(揭示。櫫,音ㄓㄨ,有所表識、記號)自由之國,不於此而於彼者何也?
譯文:
但有些有識之士認為,真正自由的國家是其他地方,而不是在中國這裡。
野蠻自由,正文明自由之蟊賊(比喻禍害、敗類。蟊,音ㄇㄠˊ,專吃禾稼的蟲)也。
譯文:
為什麼呢?野蠻人所謂的自由,其實是對文明的一種挑戰。
文明自由者,自由於法律之下,其一舉一動,如機器之節奏,其一進一退,如軍隊之步武(腳步)。
譯文:
文明社會中的自由,是受法律約束的,就像機器的運轉一樣有規律,一步一步地像軍隊的行進有節制。
自野蠻人視之,則以為天下之不自由,莫此甚也。
譯文:
但對野蠻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社會是不自由的,沒有比這更糟的了。
夫其所以必若是者何也?天下未有內不自整,而能與外為競(競爭)者。
譯文: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內部如果不整合,就無法與外部競爭。
外界之競爭無已(止)時,則內界之所以團(團結)其競爭之具者亦無已時。
譯文:
當外部的競爭越激烈,內部整頓團結的必要性也越大。
使濫用其自由,而侵他人之自由焉,而侵團體之自由焉,則其群固(固然)已不克自立,而將為他群之奴隸,夫復何自由之能幾也?
譯文:
如果濫用自由,侵犯他人的自由,侵犯團體的自由,那麼這個群體就無法獨立自主,最終會成為其他群體的奴隸。這樣的情況下,真正的自由便難以實現。
故真自由者必能服從。服從者何?服法律也。
譯文:
因此,真正的自由必須要能服從。要服從什麼呢?就是服從法律。
法律者,我所制定之,以保護我自由,而亦以鉗束(限制)我自由者也。彼英人是已。
譯文:
法律是我們制定的,保護我們的自由,但同時也約束著我們的自由。英國人就是如此。
天下民族中,最富於服從性質者莫如英人,其最享自由幸福者亦莫如英人。
譯文:
在世界各國中,最善於服從的莫過於英國人,同時也最享受自由和幸福的也是英國人。
夫安(怎)知乎服從之即為自由母也。
譯文:
誰能知道服從就是自由之母呢?
嗟夫!今世少年,莫不囂囂(音ㄒㄧㄠ,言語紛紜的樣子)言自由矣,其言之者固自謂有文明思想矣。
譯文:
唉!如今的年輕人,個個都在大聲疾呼自由,自以為有著文明的思想。
曾(音ㄗㄥ,竟然)不審夫泰西之所謂自由者,在前此之諸大問題,無一役非為團體公益計,而決非一私人之放恣(任意胡為。恣音ㄗˋ,放縱)桀驁(性情暴戾。驁,音ㄠˋ)者所可託以藏身也。
譯文:
但可曾想過,西方所謂的自由,在面對諸如此類的大問題時,從來都不是為個人私利而言,而是為了團體的共同利益。絕非那些放縱傲慢的個人,所能依靠來遮掩隱藏自己的行為。
今不用之向上以求憲法,不用之排外以伸國權,而徒耳食(以耳代口,辨察食物。比喻見識淺,輕易相信傳聞,不求真相)一二學說之半面,取便私圖,破壞公德,自返於野蠻之野蠻,有規語之者,猶敢靦然(羞愧的樣。靦,音ㄊㄧㄢˇ)抗說曰:「吾自由,吾自由。」
譯文:
現在有些人不往上追求憲法的精神,也不去排除異己以擴張國家主權,反而只顧及自己的私利,憑藉著一知半解的理論來為自己開脫,破壞公共道德,回到野蠻的狀態,這些人還口口聲聲地喊著:「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吾甚懼乎「自由」二字,不徒(不僅,不只)為專制黨之口實(藉口),而實為中國前途之公敵也!
譯文:
我對「自由」這兩個字感到非常擔憂,它不僅成了專制政黨的藉口,而且實際上是中國前途的共同敵人。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九)
「愛」主義者,天下之良(良好)主義也。有人於此,汲汲(努力求取的樣子)務愛己,而曰我實行愛主義可乎?
譯文:
以「愛」為中心的主義,認為以追求個人的愛為中心是世上最好的。有些人追求著這一點,全心全意地去愛自己,然後自問:我實行「愛」的主義可以嗎?
「利」主義者,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孳孳(勤勉不怠的樣子。孳,音ㄗ)務利己,而曰我實行利主義可乎?
譯文:
以「利」為中心的主義,認為以追求個人利益為中心是最好的。有人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然後自問:我實行「利」的主義可以嗎?
「樂」主義者,亦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媞媞務樂己,而曰我實行樂主義可乎?
譯文:
以「樂」為中心的主義,認為以追求個人快樂為中心是最好的。有人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快樂,然後自問:我實行「樂」的主義可以嗎?
故凡古賢今哲之標(揭舉)一宗旨以易(變)天下者,皆非為一私人計也。
譯文:
所以,所有古今中外的智者舉出一個主旨想改變世界,都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身與群校,群大身小,詘(音ㄑㄩ,同「屈」)身伸群,人治之大經(常道)也。
譯文:
人與人群之間相互依存,個人是小的,而群體是大的,因此要讓個人服務於整個群體,這是治理人之道的要義。
當其二者不兼(不能兼顧)之際,往往不愛己,不利己,不樂己,以達其愛群、利群、樂群之實者有焉矣。
譯文:
當個人的利益和群體的利益不能兼顧時,往往會放棄追求個人的愛、利、樂,而去追求愛群、利群、樂群的實踐。
佛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之說法,豈(難道)非欲使眾生脫離地獄者耶?而其下手必自親入地獄始。
譯文:
佛陀曾經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佛陀的教義難道不是要讓眾生脫離地獄的苦難嗎?但是他自己卻首先要親自經歷地獄的折磨。
若是乎有志之士,其必悴(勞苦)其形焉,因衡(衡量,審視)其心焉,終身自棲息於不自由之天地,然後能舉其所愛之群與國而自由之也明矣。
譯文:
如果有志之士想要追求這樣的目標,必然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心,一生都要在這個不自由的世界中奮鬥,然後才能真正獲得所愛的群體和國家的自由,這道理是很明白的。
今世之言自由者,不務(做)所以進(改進)其群、其國於自由之道,而惟於薄物細故(微不足道的事情)、日用飲食,齗齗然(爭辯的樣子。齗,音ㄧㄣˊ,同「齦」)主張一己之自由,
譯文:
現在的人們談論自由,卻不是為了讓自己的群體、國家走上自由之路,而只是關心自己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日常飲食起居,執著地追求個人的自由,
是何異簞豆見色(芝麻綠豆,謂計較小利。語出《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而曰我通功利派之哲學;飲博無賴,而曰我循快樂派之倫理也。
譯文:
這與計較芝麻綠豆這類小利,而自稱遵循功利主義的哲學,又有何異?或者飲食博彩的無賴行為,而自稱遵循快樂主義的倫理,有何不同?
《戰國策》言:「有學儒三年,歸而名(指稱)其母者。」吾見夫誤解自由之義者,有類於是焉矣。
譯文:
《戰國策》說過:「有人學了三年儒家學問,回家卻指稱母親。」我看到了現代人對自由的誤解,有些人就像是這樣。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手持書冊上標誌美國獨立日期1976.7.4(圖片引自網路)
(十)
然則自由之義,竟不可行於個人乎?曰:惡(音ㄨ,表驚訝語氣),是何言!團體自由者,個人自由之積也。
譯文:
那麼自由在個人竟是無法實現的嗎?啊!這話怎麼能說呢!集體的自由,其實是個人自由的累積。
人不能離團體而自生存,團體不保其自由,則將有他團(其他團體)焉自外而侵之、壓之、奪之,則個人之自由更何有也!
譯文:
如果一個人無法離開集體而生存,而且集體也無法保障自己的自由,那麼必將有其他團體從外部侵犯、壓迫、奪取,那麼個人的自由又如何存在?
譬之一身,任口之自由也,不擇物而食焉,大病浸起,而口所固有之自由亦失矣;任手之自由也,持梃(棍棒)而殺人焉,大罰(重刑)浸至,而手所固有之自由亦失矣。
譯文:
比如說人的身體,任憑嘴巴的自由,如果不選擇合適的食物而隨意進食,導致重病纏身,最終連嘴巴的自由也就失去了;或者手的自由,拿著棍棒去殺人,導致重罰也失去了手的自由。
故夫一飲一食、一舉一動,而皆若節制之師者,正百體所以各永保其自由之道也,此猶其與他人他體相交涉(牽連、關聯)者。
譯文:
因此,無論是飲食、行動,只要像節制的導師一樣,正是每個身體永遠保持自由的方法,這也適用於與他人、他們的身體互動的情況。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十一)
吾請更(再)言一身(個人)自由之事。
譯文:
我想再說一說關於個人自由的事情。
一身(個人)自由云者,我之自由也。
譯文:
個人自由,就是我的自由。
雖然,人莫不有兩我焉:其一,與眾生對待(相對)之我,昂昂七尺立人間者是也;其二,則與七尺對待之我,瑩瑩(潔淨光亮的樣子)一點存於靈臺(心靈)者是也。
譯文:
儘管如此,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在與他人相對的我,是堂堂正正在人世間的身體;另一個是與我的身體相對的我,在靈魂的深處默默存在。
(孟子曰:「物(外物)交(交接,接觸)物(我的耳目感官),則引(引誘)之而已矣。」
譯文:
(孟子說:「感官與外物相接觸,只是互相影響而已。」
物者,我之對待也。上物指眾生,下物指七尺(成人身高約古尺七尺。故常用以指成年男子的身軀)即耳目之官(官能,感官能力),要之,皆物而非我也。
譯文:
這裡的「物」,指的是「我」所相對的對象。上面的「物」是指眾生,下面的「物」是指身體的感官,總之,它們都只是外在的事物,並非真正的我。
我者何?心之官是已。
譯文:
「我」是什麼?「我」即是心的所在。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奪取,擾亂)也。
譯文:
先站穩在大方向的立場上,那麼細小的事物,就無法擾亂你的心了。
惟我為大,而兩界之物皆小也。
譯文:
只有我的心是最重要的,而外在事物、身體感官都是次要的。
小不奪大,則自由之極軌(步上軌道,依循)焉矣。)
譯文:
小的無法奪取大的,這樣自由的極致便會實現了。)
是故人之奴隸我,不足畏也,而莫痛於自奴隸於人;
譯文:
因此,成為別人的奴隸,並不足以讓人害怕,但最痛苦的是自己(心)成為自己(感官)的奴隸;
自奴隸於人,猶不足畏也,而莫慘於我奴隸於我。
譯文:
即使自己成為別人的奴隸,仍不足以讓人害怕,但最悲慘的是成為自己(感官)的奴隸。
莊子曰:「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
譯文:
莊子說:「最大的悲哀沒有比心的死亡更悲哀,其次的悲哀才是身體死亡。」
吾亦曰:辱莫大於心奴,而身奴(身體被奴役)斯為末矣。
譯文:
我也說: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心靈被奴役,而身體被奴役是最微末不重要的。
夫人強迫我以為奴隸者,吾不樂焉,可以一旦(有朝一日)起而脫其絆也,十九世紀各國之民變是也。
譯文:
如果有人強迫我成為奴隸,我不會感到快樂,因為我可以隨時起身擺脫束縛,就像十九世紀各國的革命民變一樣。
以身奴隸於人者,他人或觸於慈祥焉,或迫於正義焉,猶可以出(救出)我水火而甦(音ㄙㄨ,復甦,死而復生)之也,美國之放(解放)黑奴是也。
譯文:
成為別人的奴隸,也許會因為他人的仁慈或被迫於正義,還可以從水深火熱中得到拯救,例如美國的解放黑奴。
獨(但)至心中之奴隸,其成立也,非由他力之所得加;其解脫也,亦非由他力之所得助。
譯文:
但是,心中的奴隸不同,它的形成不是由外力所致;同樣,要擺脫這種奴隸,也不是依賴外力就能擺脫的。
如蠶在繭,著著(步步)自縛;如膏(油)在釜(鍋),日日自煎。
譯文:
就像蠶在繭中緊緊自縛,像油在鍋中每天自煎。
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隸始。
譯文:
如果有人真心想追求自由,必須先從擺脫心中的奴隸開始。
吾請言心奴隸之種類,而次論所以除之之道。
譯文:
我將談論心中奴隸的各個種類,然後討論擺脫它的方法。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神像腳下的鎖鏈(圖片引自網路)
(十二)
一曰,勿為古人之奴隸也。
譯文:
首先,不要成為古人的奴隸。
古聖賢也,古豪傑也,皆嘗(曾)有大功德於一群,我輩愛而敬之宜(應當)也。
譯文:
古代的聖賢和豪傑,曾經為人類做出過偉大的事業,我們應該尊敬他們。
雖然,古人自(依然)古人,我自(依然)我。
譯文:
但是,古人是古人,我們是我們。
彼古人之所以能為聖賢、為豪傑者,豈不以其能自有我乎哉?
譯文:
他們能成為聖賢、豪傑,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獨特的自我,而與當代人或前人不同嗎?
使不爾(如此)者,則有先聖無後聖,有一傑無再傑矣。
譯文: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不會有前無後的聖賢,不會有一代偉人接著一代偉人。
譬諸孔子誦法(師法,效法)堯舜,我輩誦法孔子,曾亦思孔子所以能為孔子,彼蓋有立於堯舜之外者也。
譯文:
例如,孔子尊崇堯舜的法度,我們尊崇孔子,我們也應該思考孔子為何能成為孔子,這是因為孔子有立基於堯舜之外的創見之處。
使孔子而為堯舜之奴隸,則百世後必無復有孔子者存也。
譯文:
如果孔子成為了堯舜的奴隸,百世後不然不會再有孔子的存在了。
聞者駭(驚駭,訝異)吾言乎?盍(音ㄏㄜˊ,何不)思乎世運(世間治亂盛衰的氣運)者進而愈上,人智(智慧)者浚(音ㄐㄩㄣˋ,舀取,疏通)而愈瑩,雖有大哲,亦不過說法以匡(改正)一時之弊,規(謀求)當世之利,而決不足以範圍(限制)千百萬年以後之人也。
譯文:
聽到這裡,各位是否很驚訝呢?不妨思考一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智慧日益增長,即使有偉大的哲人,也只能解決他們當下的問題,謀求他們當下社會的福祉,無法限制千百萬年後人的將來。
泰西之有景教(基督教)也,其在中古,曷(因ㄏㄜˊ,何)嘗不為一世文明之中心點,逮夫末流,束縛馳驟(奔走繁忙)不勝其敝(毀壞)矣。
譯文:
舉例來說,基督教在中古時期曾經是文明的中心,但到了末期,它的束縛與崩壞已無法承受了。
非有路得(馬丁路德)、倍根(培根)、笛卡兒、康德、達爾文、彌勒(穆勒)、赫胥黎諸賢,起而附益(增益)之、匡救之,夫彼中安(怎麼)得有今日也!
譯文:
若不是有馬丁路德、培根、笛卡兒、康德、達爾文、穆勒、赫胥黎等賢哲的出現和不斷補充,中世紀如何會有今日進步的情況?
中國不然,於古人之言論行事,非惟辨難之辭不敢出於口,抑且(而且)懷疑之念不敢萌(萌發)於心。
譯文:
中國則不是如此,古人的言行被視為至高無上,不僅不敢說出辯駁責難的話,而且連心裡也不敢有一絲質疑的念頭。
夫心固(本來)我有也,聽一言,受一義,而曰我思之我思之,若者我信之,若者我疑之,夫豈有刑戮之在其後也。
譯文:
然而,心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我們有自己的思想,可聽取別人的意見,可接受別人的觀點,思考之後自己作出判斷,不論是我相信,還是我懷疑,都不必擔心我的意見與別人不同就事後受到懲罰。
然而舉世之人,莫敢出此。
譯文:
然而,大多數的中國人,卻不敢如此行事。
吾無以譬之,譬之義和團。義和團法師之被髮、仗劍、踽步(道士作法踩的步法)、念念有詞也,聽者苟(若)一用其思索焉,則其中自必有可疑者存,而信之者竟遍數省,是必其有所懾(音ㄓㄜˊ,威服,懼怕)焉,而不敢涉他想者矣;否則有所假(借,依靠)焉,自欺欺人以逞(音ㄔㄥˇ,放縱,任意行事)其狐威(借有權勢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者矣。
譯文:
就像義和團一樣。義和團的法師頭戴紅頂、手持武器、步履蹣跚,一心背誦口訣,聽者如果稍加思考,不盲目接受他們的思想,其中必會有可疑之處,但相信他們的人竟然遍布好幾個省,卻不敢提出疑問,想必是受威脅,害怕被處罰,不敢多想,否則就是有所憑藉,以致他們自欺欺人,來任意做出狐假虎威的行徑。
要之(總之),為奴隸於義和團,一(一致,相同)也。
譯文:
總之,奴隸與義和團,同樣都是一種心靈上的束縛。
吾為此譬,非敢以古人比義和團也。
譯文:
我提出這個比喻,並不是想把古人與義和團相比擬。
要之,四書六經之義理,其非一一可以適於今日之用,則雖臨我以刀鋸鼎鑊(刑具),吾猶敢斷言而不憚(音ㄉㄢˋ,怕)也。
譯文:
而是想說明,四書六經中的道理,並不是每種都可適用於現代,如果其中有些道理不適用於現代,即使我面對刀鋸鼎鑊,我也毫不畏懼地做出斷言。
而世之委身以嫁古人,為(替)之薦枕(進獻寢具。比喻侍寢、陪宿)庶而奉箕帚者,吾不知其與彼義和團之信徒果何擇也。
譯文:
然而,有些人卻盲目地追隨古人,甚至為他們效勞,我不知道他們和義和團那些教眾,果真都有經過理性的選擇。
我有耳目,我物我格;我有心思,我理我窮。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譯文:
我有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有自己的理解和見解,我自己格物窮理。如傲立於高山之巔,潛行於深海之底。
其於古人也,吾時而師之,時而友之,時而敵(敵對,反對)之,無容心焉,以公理(真理)為衡(衡量)而已。自由何如也!
譯文:
我會時而受教於古人,時而與他們交友,時而反對他們,但我不會盲從,我以真理為尺度加以衡量而已。這是何等的心靈自由!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十三)
二曰,勿為世俗之奴隸也。
譯文:
第二點,不要成為世俗的奴隸。
甚矣人性之弱也!「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幅帛。」古人夫既謠之矣。
譯文:
人性真是脆弱啊!古人已經說過:「城裡流行高髻,各地髮髻也跟著高一尺;城裡流行寬袖,各地也都穿上了寬袍。」這是古人早就唱過的曲謠了。
然曰鄉愚無知,猶可言也,至所謂士群子者,殆又甚焉。
譯文:
但說鄉下人愚昧,或許還能接受,但對於所謂的士大夫的愚昧,或許責備要更為嚴格。
當晚明時,舉國言心學,全學界皆野狐(野狐禪,佛學用語,指錯解的佛法,由錯解佛法將墮「野狐身」典故演變而來)矣;當乾嘉間,舉國言考證,全學界皆蠹魚(會蛀蝕衣物、書籍的一種小蟲。蠹,音ㄉㄨˋ)類。然曰歲月漸遷,猶可言也。
譯文:
在當年晚明時期,全國都在談論心學,整個學界都像野狐一樣狂野誤解;到了乾嘉年間,全國都在談論考據學,整個學界都像蠹魚一樣貪婪。然而,時光流逝,這也還可以理解。
至如近數年來,丁戊(清同治6年歲次丁卯,同治7年歲次戊辰)之間,舉國慕西學(指自強運動)若羶(音ㄕㄢ,羊臊味);己庚(清光緒25年歲次己亥,光緒26年歲次庚子)之間,舉國避西(指庚子拳亂,即義和團事件)若厲;今則厲又為羶矣。
譯文:
但是,近幾年來,從同治年間到光緒年間,全國從追捧西洋學說,到如今又對西洋學說冷淡,這種變化令人感到驚訝。
夫同一人也,同一學也,而數年間可以變異若此,無他(沒有別的),俯仰隨人(一舉一動都任人擺布、隨之起舞),不自由耳。
譯文:
同樣的人、同樣的學說,在幾年間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原因無非是因為一舉一動都任人擺布、隨之起舞,缺乏心靈的自主自由。
吾見有為猴戲者,跳焉則群猴跳,擲焉則群猴擲,舞焉則群猴舞,笑焉則群猴笑,哄焉則群猴鬩(音ㄒㄧˋ,相互爭訟),怒焉則群猴罵。
譯文:
我看到有人在表演猴戲,人一跳,群猴就跟著跳;人一扔,群猴就跟著扔;人一舞,群猴就跟著舞;人一笑,群猴就跟著笑;人一鬧,群猴就跟著鬧;人一怒,群猴就跟著罵。
諺曰:「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比喻自己沒有主見,隨意附和他人)
譯文:
俗話說:「一隻狗看見形影便吠叫,其他的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吠叫。」
悲哉!人秉(秉持,根據)天地清淑(潔白純淨)之氣以生,所以異於群動(動物)者安(哪)在乎?胡(何)自污衊以與猴犬為倫(類)也!
譯文:
可悲啊!人秉持天地的靈氣而生,之所以與動物相異之處在哪裡呢?為何要自甘墮落與猴狗為同類呢?
夫能鑄造(創造)新時代者,上也;即(即使,就算)不能而不為舊時代所吞噬(音ㄕˋ,吞食)所汨(埋沒。汩,音ㄍㄨˇ,水流急速的樣子)沉,抑其次也。
譯文:
能夠創造新時代的,是第一等人;即使不能做到,但不被舊時代所吞食淹沒,還算是其次一等人。
狂瀾滔滔,一柱屹立,醉鄉夢夢(昏亂不明,渾渾噩噩),靈臺(心靈)昭然(清楚明白),丈夫之事也。自由何如也!
譯文:
滔滔洪流中如一柱頂立不動,世人如醉如夢,自己的一顆心始終清醒,這是大丈夫所為之事。這是何等的心靈自由!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最高處的火炬(圖片引自網路)
(十四)
三曰,勿為境遇(環境遭遇)之奴隸也。
譯文:
第三條,不要成為環境的奴隸。
人以一身立於物競界,凡境遇之圍繞吾旁者,皆日夜與吾相為鬥而未嘗息(停止)者也。
譯文:
人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周圍的環境不斷與我們相競爭,從來沒有停止。
故戰境遇而勝之者則立,不戰而為境遇所壓者則亡。
譯文:
因此,能夠戰環境的人,將立於不敗之地,而被環境壓倒而不敢與之抗爭的人,則註定失敗。
若是者,亦名曰天行之奴隸。
譯文:
這樣的狀況,可稱為被命運擺佈下的奴隸。
天行(天道運行,此指命運)之虐(暴虐),逞(音ㄔㄥˇ,放縱,任意行事)於一群者有然,逞於一人者亦有然。
譯文:
命運的殘酷,不僅在於對一群人的嘲弄,也同樣存在於對個人的嘲弄。
謀國者而安於境遇也,則美利堅可無獨立之戰,匈加利(匈牙利)可無自治之師,日耳曼、意大利可以長(長久)此華離(指國與國之間疆界犬牙交錯)破碎,為虎狼奧(奧匈帝國)之附庸(附屬於大國的小國,倚靠聽其指揮來得到庇護)也。
譯文:
那些為國謀劃的執政者,若是滿足於現狀,那麼美國可以沒有獨立戰爭,匈牙利可以沒有自己的軍隊,日耳曼、義大利可以永遠處於支離破碎的分裂局面,屈從於如虎狼般兇殘的奧匈帝國附庸一樣。
使謀身者而安於境遇也,則賤族之的士禮立(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04年—1881年,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曾兩次擔任首相。至今仍然是唯一一位猶太裔英國首相),(英前宰相,與格蘭期頓(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年—1898年,擔任英國首相長達12年)齊名者,本猶太人。猶太人在英視為最賤之族。)何敢望(期望)挫(擊敗)俄(俄羅斯)之偉勳(偉大事業)?
譯文:
而那些只顧自身安危、對環境遭遇安於現狀的人,比如出身卑微的英國前首相迪斯雷利,(他和迪斯雷利齊名,原本是猶太人。猶太人在英國被視為最低等的種族。)他們怎麼敢期望能夠擊敗俄羅斯的偉大功勳呢?
蜑(音ㄉㄢˋ,南方少數民族,此指貧戶)兒之林肯(前美國大統領,漁人子也,少極貧)何敢企(期望)放奴之大業?
譯文:
如果對環境遭遇安於現狀,貧困家庭的孩子林肯(美國前總統,漁夫的兒子,年輕時非常貧困),他怎敢想去實現廢除奴隸制度這樣的偉大事業呢?
而西鄉隆盛(1828年—1877年,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是明治維新的元勛,日本「維新三傑」之一)當以患難(困境)易節;瑪志尼(馬志尼,1805年—1872年,義大利政治家,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重要人物)當以竄謫(被流放)灰心也。
譯文:
如果人對環境遭遇安於現狀,日本的西鄉隆盛應在困境中放棄節操;義大利的馬志尼則應在被流放時灰心喪志才對。
吾見今日所謂識時之彥者,開口輒曰:陽九之厄(最困厄的時運。陽九,困厄的時運),劫灰(劫火燒剩的灰燼)之運,天亡中國,無可如何。
譯文:
我看到如今自稱明白時局的賢達之士,每次開口就說:這是陽九之厄,劫難之運,這是上天要滅亡中國,無可奈何。
若所以自處者,非貧賤而移,則富貴而淫,其最上者遇威武而亦屈也。
譯文:
若用這種心態自處,那麼不是遭遇貧賤而移轉心志,就是得到富貴就荒淫享樂,甚至是最上等的人,也會在面對威勢強迫時順從屈服。
一事之挫跌,一時之潦倒,而前此權奇(權謀奇策)磊落(坦蕩光明)、不可一世之概(氣概),銷磨盡矣。
譯文:
一次的挫折,一時的困境,足以使過去那些高人一等、自以為是的氣魄,逐漸消磨殆盡。
咄(音ㄉㄨㄛˋ,斥責聲)!此區區(微不足道)者果何物,而顧使之操縱我心如轉蓬哉?
譯文:
唉,這些微不足道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竟然能夠讓他們操縱我的心,使我如漂浮的蓬草搖擺不定呢?
善夫,《墨子.非命》之言也,曰:「執有命者,是覆天下之義,而說百姓之誶(音ㄙㄨㄟˋ,責備)也。」
譯文:
沒錯,《墨子.非命》中這樣說過:「堅持命運決定一切的人,是在扭曲天下的正義,誤導天下的百姓。」
天下善言命者,莫中國人若,而一國之人,奄奄(音ㄧㄢ,氣息微弱將絕)待死矣。
譯文:
世上最擅長談論命運的民族,沒有超過中國人的,然而整個國家的人民,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了。
有力不庸,而惟命是從,然則人也者,亦天行之芻狗(古時用草編結成的狗,供祭祀用,用完即丟棄。比喻輕賤無用之物。芻,音ㄔㄨˊ,草)而已,自動之機器而已,曾(竟然)無一毫自主之權,可以達己之所志,則人之生也,奚(何)為哉?奚樂哉?
譯文:
明明有力量而且不愚笨,卻只能被命令隨從,那麼人類就像是被天命控制之下無用的芻狗,只是自動運轉的機器而已,沒有一點自主權,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那麼人生有何意義?人生有什麼樂趣呢?
英儒赫胥黎(1894年—1963年,英國作家)曰:「今者欲治道之有功,非與天爭勝焉不可也,固將沉毅用壯,見大丈夫之鋒穎(銳氣),強立不反,可爭可取而不可降(投降)。
譯文:
英國作家赫胥黎說:「現在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與天爭個勝負不可,必將沉著毅力、志氣豪壯,表現出大丈夫的風采,臨事卓然堅定,可爭可取而不可屈服。
所遇善,固將寶而維之;所遇不善,亦無慬(音ㄑㄧㄣˊ,勇敢)焉。」
譯文:
遇到好的事情,固然會珍惜並維護;遇到壞的事情,也不會感到悲觀。」
陸象山(陸九淵,南宋理學家)曰:「利害毀譽,稱(稱讚)譏苦樂,名曰八風。八風不動,入三摩地(三摩地,禪定境界)。」
譯文:
陸九淵說:「利益、損害、毀謗、名聲、誇讚、批評、快樂、痛苦,這叫做八風。如果不受八風的影響,就能進入禪定境界。」
邵堯夫(邵雍,北宋理學家)之詩曰:「卷舒一代興亡手,出入千重雲水身。」
譯文:
邵雍的詩說:「扭轉一代興衰的手,身體穿梭於千重雲水之間。」
眇(音ㄇㄧㄠˇ,細視)茲(此)境遇,曾(竟然)不足以損豪傑之一腳指,而豈將入其籠(牢籠)也。自由何如也!
譯文:
細察在這種境遇下,竟然傷不了豪傑的一截腳指,豪傑又豈會被困住呢?這是何等的心靈自由!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最高處鍍上純金的火炬(圖片引自網路)
(十五)
四曰,勿為情慾之奴隸也。
譯文:
第四,別成為情慾的奴隸。
人之喪其心也,豈由他人哉?
譯文:
一個人失去自己的心,難道是被他人所控制的嗎?
孟子曰:「向(嚮,從前)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譯文:
孟子說過:「先前有的人寧可犧牲也不願接受,現在卻為了美好的房子、妻妾的服侍,爲了所認識的窮人來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該停止了呢?」
夫誠可以已,而能已之者百無一焉,甚矣!情慾之毒人深也。
譯文:
真正能夠自我控制的人,百中無一,情慾害人實在太深了!
古人有言:心為形(身體)役。形而為役,猶可愈也;心而為役,將奈之何?心役於他,猶可拔也;心役於形,將奈之何?
譯文:
古人曾說:心被身體所束縛。身體被束縛,還能夠解脫;但若心被束縛,該如何是好呢?心被他人所束縛,或許還能夠解脫;但心被物質所束縛,又該如何是好呢?
形無一日而不與心為緣,則將終其生趑趄(音ㄗ ㄐㄩ,想前進卻又不敢向前)瑟縮於六根六塵之下,而自由權之萌蘗俱(音ㄋㄧㄝˋ,新芽)斷矣。
譯文:
身體沒有一天不和心接觸,如果終其一生,心都會被慾望的六根六塵所困,內心自由意志的新芽,也終將被消磨斷絕。
吾常見有少年嶽嶽犖犖(音ㄌㄨㄛˋ,光明磊落的樣子)之士,志願才氣,皆可以開拓千古,推倒一時,乃閱數年而餒(音ㄋㄟˇ,頹喪而失去勇氣)焉,更閱數年而益餒焉。
譯文:
我經常見到有志向和才氣的年輕人,可以開拓萬世,顛覆時代,但過了幾年閱歷後卻失去勇氣,再過幾年更加頹廢。
無他,凡有過人之才者,必有過人之欲;有過人之才,有過人之欲,而無過人之道德心以自主之,則其才正為其欲之奴隸,曾幾何時(才多少時間),而銷磨盡矣。
譯文:
這中間沒有別的原因,因為凡是具有非凡才華的人,必然也有非凡的欲望;若是一個人才華出眾,欲望就強烈,然而沒有過人的道德自律,那麼才華就會成為欲望的奴隸,才多少時間,很快就會消磨殆盡。
故夫泰西近數百年,其演出驚天動地之大事業者,往往在有宗教思想之人。
譯文:
近幾百年以來,西方世界發生驚天動地的重大事業,往往是由具有宗教思想的人所引領。
夫迷信於宗教而為之奴隸,固非足貴,然其藉此以克制情慾,使吾心不為頑軀濁殼之所困,然後有以獨往獨來,其得力固不可誣也。
譯文:
雖然迷信於宗教而成為宗教的奴隸,並不值得稱讚,但透過宗教可以控制情慾,讓我們的心靈不受肉體所束縛,然後才有勇氣可以獨立行動,這點宗教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
日本維新之役,其倡之成之者,非有得於王學,即有得於禪宗。
譯文:
例如在日本近代改革中,有些倡議成功的改革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另一些人則受到佛教禪宗的啟發。
其在中國近世,勳名赫赫在人耳目者,莫如曾文正,試一讀其全集,觀其困知勉行厲、志克己之功何如?天下固未有無所養而能定大艱成大業者。
譯文:
在中國近代,名聲顯赫的人物之中,沒有誰比得上曾國藩了。試著讀一讀他的全部著作,看看他是如何在困境中修身養性、志存克己的?世間從來就沒有不靠鍛鍊心性,就能完成偉大事業的的人。
不然,日日恣(音ㄗˋ,隨便,任意)言曰:吾自由吾自由,而實為五賊(佛典亦以五賊名五官。)所驅遣,勞苦奔走以藉(借)之兵而齎(音ㄐㄧ,持)其糧耳,吾不知所謂自由者何在也?
譯文:
否則,日復一日地口口聲聲說我自由、我自由,實際上卻是被五官(佛典中也以五官指五種感官)所驅使,辛苦奔波只是為了謀取兵權和收取賦稅而已,我不知道這種人所謂的自由,究竟是什麼?
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譯文:
孔子說:「克制自己,回歸於禮,才是仁人。」
己者,對於眾生稱為己,亦即對於本心而稱為物者也。
譯文:
自己,就是相對於眾生時所稱呼的自己,也是指相對於內心所稱呼的一切。
所克(克服)者己,而克之者又一己,以己克己,謂之自勝,自勝之謂強。
譯文:
所要克服的是自己,而克服自己的又是自己,透過自己克制自己,稱之為自我的勝利,而自我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強大。
自勝源,強焉。其自由何如也!
譯文:
自我勝利的源頭,就是強大。這是何等的心靈自由!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十六)
吁(音ㄒㄩ,感嘆詞),自由之義,泰西古今哲人,著書數十萬言剖析之,猶不能盡也。
譯文:
唉!自由這個概念,西方古今的哲人們寫了 數十萬字來剖析,依然難以窮盡。
淺學如余(我),而欲以區區(微小)片言單語發明之,烏(如何,怎麼)知其可?
譯文:
像我這樣淺薄的學者,想要用簡單的字眼來解釋它,真的能做到嗎?
雖然,精義大理,當世學者,既(已)略有述焉。
譯文:
不過話雖如此,當今學者們對自由的精髓,已稍微有論述了。
吾故就團體自由、個人自由兩義,刺取其淺近直捷者,演之以獻於我學界。
譯文:
因此,我就團體自由、個人自由這兩個概念,選擇簡單直接的方式加以推演,以此獻給學界。
世有愛自由者乎,其(期望)慎勿毒自由以毒天下也!
譯文:
世上有熱愛自由的人,希望務必謹慎小心,不要傷害了自由之名,也因而傷害了天下!
上圖: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