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JPG

年輕蘇軾調到翰林院,他經常執宿在翰林院中研究學問。有一次被宣仁太皇太后(即高太后,1032-1093年,北宋英宗皇后。此時英宗去世,其子神宗即位;又死,其子哲宗即位。故她被稱為太皇太后)召見。

太皇太后問蘇軾說:「愛卿前年是在擔任什麼職務呢?」

蘇軾回答:「臣前年還在擔任常州團練副使。」

太皇太后又問:「愛卿現在擔任什麼職務呢?」


蘇軾說:「臣現在擔任翰林學士。」

太皇太后說:「怎麼一下就升遷到這樣高的地位呢?」

蘇軾說:「那是因為碰上了太皇太后您與皇帝陛下(指年幼的哲宗)啊!」


太皇太后說:「並不是這樣的。」

蘇軾問道:「難道是大臣們議論、推薦的結果嗎?」

太皇太后說:「也不是這樣的。」


蘇軾感到緊張起來,吃驚地說:「我雖然沒有品行(平生並沒有什麼功績),但卻從來不敢走後門,絕不會從其它途徑來取得升遷機會。」

太皇太后這才說:「這是先帝(指宋英宗,太皇太后夫君,此時已去世)的意思啊!先帝每次朗誦您的文章,都必然感嘆:『奇才!奇才!』只是沒有來得及使用您罷了!」

蘇軾靜聽著,不知不覺已感動得痛哭失聲。宣仁太皇太后與哲宗也受到感動,都哭了起來。左右的人,也都感動得哭了。

隨後,太皇太后讓蘇軾坐下,並賜給他茶喝,後來又取下御座前的金蓮燭,派人送蘇軾回到翰林院中。

事據原文:


軾嘗鎖宿禁中,召入對便殿,宣仁後問曰:「卿前年為何官?」曰:「臣為常州團練副使。」。曰:「今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學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豈大臣論薦乎?」曰:「亦非也。」軾驚曰:「臣雖無狀,不敢自他途以進。」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歎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軾不覺哭失聲,宣仁後與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命坐賜茶,撤御前金蓮燭送歸院。(宋史
蘇軾傳)

說明:
這則令人十分感動的小故事。整個故事主要依靠雙方的對話和真相大白後的場景素描所構成,落筆不多,但娓娓如家常般道來。於是烘托出一種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的氛圍。寫出了古代君臣間的相知、相遇、相處的淳厚與祥和!英宗的愛才用才之心,蘇軾本人的誠厚與感激之情,盡皆溢於言表。悠悠古風,沁人心脾!

---資料出處:古風悠悠:蘇軾軼事二則 (網址:
https://big5.zhengjian.org/node/61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