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png
上圖:大閘蟹(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文選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作者曹雪芹

說到蟹宴,一定得提到《紅樓夢》。本文內容敘述薛寶釵讓哥哥薛蟠,從外面拿進來好幾十斤螃蟹,讓大觀園中的夫人姐妹們嘗嘗。眾人吃蟹賞桂,大觀園的食蟹講究也暗含不少傳統養生之道,淋漓盡致地展現明清貴族家庭生活的風雅和奢華。酒足飯飽後,接下來吃蟹的餘興節目開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魚的,寶玉提議作詩,於是大家一邊吃喝,一邊選題,先賦〈菊花詩〉,各呈才藻,佳作迭見,後餘音又有諷〈螃蟹詠〉,均反映各人個性,最後由李紈評比林黛玉奪下第一。

就在眾人邊吃蟹邊飲酒吟詩助興之時,劉姥姥第二次再出現在大觀園。這次她和上次完全不一樣,她上次前來只帶了外孫板兒,問王熙鳳要了20兩銀子和一吊錢,走的時候千恩萬謝。這次劉姥姥來,帶著莊稼人所能給的時新蔬菜。周瑞家的說:「早起我就看見那螃蟹了,一斤能稱兩三個,我看足有三大簍,想來是有七八十斤呢。」劉姥姥默默的算起帳,這樣的螃蟹,今年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少說都要二十多兩銀子,乖乖,這一頓錢足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以康熙年間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約等於今日新台幣3,000元,二十多兩銀子至少要60,000多元,一頓蟹宴,吃掉的可是窮人家一年的生活費。而這個數目只計算食材價格,而且這也只是賈府裡的尋常家宴,如果是官場上迎往送來、款待貴客的公宴,或者賈母壽辰等大宴,耗費的人力金錢更不僅止於此,足以表現賈府日用耗費的奢糜。

以下為曹雪芹《紅樓夢》〈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原文,文中另附註釋解析。
 
螃蟹.png
上圖:大閘蟹(圖片引自網路)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話說寶釵湘雲計議(根據前回,指出題作菊花詩)已定,一宿(夜)無話。次日,湘雲便請賈母等賞桂花。
 
賈母等都說道:「倒是他(指史湘雲)有興頭(興頭,興味正濃,指出題作菊花詩)。須要擾他(指史湘雲)這雅興。」至午,果然賈母帶了王夫人鳳姐,兼請薛姨媽等進園來。

賈母因問:「那一處好?」
 
王夫人(賈寶玉之母)道:「憑老太太愛在那一處,就在那一處。」
◎王夫人順承賈母心意,讓賈母自行決定。

鳳姐(王熙鳳)道:「藕香榭(藕香榭,大觀園中一處景觀,是一處四面環水的建築)已經擺下(設下筵席)了。那山坡下兩顆桂花開的又好,河裡的水又碧清,坐在河當中亭子上,不敞亮嗎?看看水,眼也清亮。」
《釋名》云:「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史湘雲曾在這裏開海棠社,設螃蟹宴。賈母二宴大觀園時,在大觀東面的綴錦閣底下吃酒,讓女戲子們在藕香榭的水亭演習樂曲,藉水音欣賞,簫管悠揚笙婉轉,樂聲穿林渡水而來,格外好聽。藕香榭是一個建築群,而不是單一一個水榭,這個建築羣由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橋所共同構成。另外,惜春的住所「蓼風軒」及臥室「暖香塢」離藕香榭不遠,大觀園中的人去惜春處總要「穿藕香榭,過暖香塢來」。海棠詩社中惜春就以「藕榭」為自己的別號。
◎王熙鳳已預想賈母喜好何處。

賈母聽了,說:「很好。」說著,引了眾人往藕香榭來。
◎印證王熙鳳的預想精準,抓緊賈母的心思。

原來這藕香榭蓋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迴廊,也是跨水接峰,後面又有曲折橋。眾人上了竹橋,鳳姐忙上來攙(扶)著賈母,口裡說道:「老祖宗(老祖宗,指賈母)只管邁大步走,不相干(不要緊,沒關係),這竹子橋規矩(規矩,照例)是咯吱咯吱的。」

一時進入榭中,只見欄杆外另放著兩張竹案(竹桌),一個上面設著杯箸酒具,一個上頭設著茶筅(筅帚,用竹條或植物根製成的洗鍋壺小帚,也稱「炊帚」。筅,音ㄒㄧㄢˇ、茶具、各色盞碟。那邊有兩三個丫頭煽風爐煮茶;這邊另有幾個丫頭,也煽風爐燙酒呢。
◎大觀園喝茶講究風雅,環境及器具也相當講究。

賈母忙笑問:「這茶想的很好,且是地方東西都乾淨。」

湘雲笑道:「這是寶姐姐(指薛寶釵)幫著我預備的。」
 
賈母道:「我說那孩子(指薛寶釵)細緻(仔細謹慎),凡事想的妥當。」
◎賈母對薛寶釵仔細審慎的印象,從平常生活中不斷累積。
◎注意薛寶釵從頭到尾並未發言,即使被賈母誇讚亦未出聲,始終維持其賢淑端莊形象。

一面說,一面又看見柱子上掛的黑漆嵌蚌(嵌蚌,螺鈿工藝。嵌,音ㄑㄧㄢ的對子(對聯),命湘雲念道:「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瀉竹橋。」
 
賈母聽了,又抬頭看匾,因回頭向薛姨媽道:「我先小時,家裡也有這麼一個亭子,叫做什麼枕霞閣。我那時也只像他姐妹們這麼大年紀,同著幾個人,天天玩去。誰知那日一下子失了腳掉下去,幾乎沒淹死,好容易救上來了,到底叫那木釘把頭碰破了。如今這鬢角上那指頭頂兒大的一個坑兒,就是那蹦破的。眾人都怕經了水,冒了風,說了不得了,誰知竟好了。」
賈母回憶說小時候娘家也有這樣一個亭子叫「枕霞閣」而湘雲是賈母侄孫女,因此湘雲的詩社別號其名為「枕霞舊友」。

鳳姐不等人說,先笑道:「那時要活不得,如今這麼大福可叫誰享呢?可知老祖宗(指賈母)從小兒的福壽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個坑兒來,好(以便)(裝納)福壽啊!壽星老兒頭上原是個坑兒,因為萬福萬壽盛滿了,所以倒凸出些來了!」未及說完,賈母和眾人都笑軟了。
◎王熙鳳善於說話,處處奉承賈母,討其歡心。
 
賈母笑道:「這猴兒(指王熙鳳,因其個性機靈,善於說話,故賈母暱稱她「猴兒」)(嬌寵、縱容)的了不得了,拿著我也取起笑兒來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油腔滑調的嘴)!」
◎王熙鳳能對賈母說話肆無忌憚,可見她與賈母關係匪淺。賈母明為不喜鳳姐取笑自己,實際上對她百般依賴,疼愛有加。

鳳姐道:「回來吃螃蟹,怕存住冷在心裡,慪(音ㄡˋ,逗弄)老祖宗笑笑兒,就是高興多吃兩個也無妨了。」

賈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黑家白日,整天整夜,一天到晚)跟著我,我倒常笑笑兒,也不許你回屋裡去。」
◎對賈母而言,有王熙鳳在的地方,就是可以讓她開心的地方,賈母時時刻刻離不開王熙鳳。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為喜歡他(王熙鳳,纔(才)(嬌寵、縱容)的這麼樣。還這麼說,他(王熙鳳明兒越發(越發,越來越)沒理(沒理,放肆)了。」

賈母笑道:「我倒歡喜他(王熙鳳這麼著。況且他(王熙鳳又不是那真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沒人,娘兒們原該說說笑笑。橫豎(橫豎,反正)大禮(大禮,指重要關鍵處)不錯就罷了。沒的倒叫他們神鬼(神鬼,裝神弄鬼,此指故作穩重成熟)似的做什麼?」
◎賈母認為,只要關鍵緊要處不要出差錯,小細節可以不在乎。意義同於鴻門宴中樊噲所說的「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說著,一齊進入亭子。獻過茶,鳳姐忙安放杯箸。上面一桌:賈母、薛姨媽(薛寶釵之母)、寶釵、黛玉、寶玉。東邊一桌:湘雲、王夫人、迎(迎春)、探(探春)、惜(惜春)。西邊靠門一小桌:李紈和鳳姐虛設坐位(虛設座位,空置座位卻不坐),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賈母王夫人兩桌上伺候。
◎眾人座位可看出每人在賈母心中份量,及何人負責操持家務。

鳳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來,仍舊放在蒸籠裡,拿十個來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賈母跟前剝蟹肉,頭次讓薛姨媽。
◎《紅樓夢》對螃蟹唯一的做法就是蒸,保留食材的鮮味,其他的螃蟹菜點,也只有劉姥姥遊大觀園時,廚房送上的一道螃蟹餃子。可惜眾人酒足飯飽,愛吃螃蟹的賈母見了,也嫌惡地說:「這油膩膩的,誰吃這個!」
◎大觀園裡食蟹,必須趁熱吃,因此一次不可多拿,以免螃蟹變冷走味。
◎紅樓蟹宴共分三層:第一層先寫長輩主人食蟹。
 
薛姨媽道:「我自己掰(扳開)著吃香甜,不用人讓(幫忙)。」
在大觀園吃螃蟹必須得吃「獨食」,吃蟹自己剝殼才有味道。如果別人給剝了吃,不光味如嚼蠟,簡直就不是螃蟹了。
李漁《閒情偶寄》:「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勞,我享其逸,獨蟹與瓜子、菱角三種,必須自任其勞。旋剝旋食則有味,人剝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蠟,且似不成其為蟹與瓜子、菱角,而別是一物者。此與好香必須自焚,好茶必須自斟,僮僕雖多,不能任其力者,同出一理。講飲食清供之道者,皆不可不知也。

鳳姐便奉與賈母,二次的便與寶玉。又說:「把酒燙得滾熱的拿來。」又命小丫頭們去取菊花葉兒桂花蕊熏的綠豆麵子(麵子,粉末),預備著洗手。
◎細筆寫賈母螃蟹宴的規矩,綠豆麵子功能近似今日的洗手乳或香皂。

湘雲陪著吃了一個,便下座來讓(幫忙)人,又出至外頭命人盛(裝)兩盤子給趙姨娘(賈政之妾,探春之母)周姨娘(賈政之妾)送去。
◎這種吃蟹的風雅場合,沒有小妾參加的必要,因此未招呼賈政小妾趙姨娘前來,相較常和趙姨娘一同出現的周姨娘,周姨娘在賈府裡毫無存在感,賈政從來不去周姨娘的屋子裡,好像從來沒有這個人一樣。

又見鳳姐走來道:「你(指湘雲)張羅(張羅,調度安排)不慣,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張羅,等散了,我再吃。」

湘雲不肯,又命人在那邊廊上擺了兩席,讓鴛鴦(賈母貼身丫鬟)、琥珀(賈母婢女)、彩霞(王夫人婢女)、彩雲(王夫人婢女)、平兒(王熙鳳貼身丫鬟)去坐。
◎宴席主僕座位內外有別,奴僕在外面廊下吃。

鴛鴦因向鳳姐笑道:「二奶奶(璉二奶奶,指王熙鳳)在這裡伺候(伺候,服侍),我可吃去了。」

鳳姐兒道:「你們只管去,都交給我就是了。」說著,湘雲仍入了席。鳳姐和李紈也胡亂應了個景兒(應景,配合或應付當前的情景)
 
鳳姐仍舊下來張羅,一時出至廊上。鴛鴦等正吃得高興,見他(指王熙鳳)來了,鴛鴦等站起來,道:「奶奶(指王熙鳳又出來做什麼?讓我們也受用(受用,享受)一會子(一下子,片刻時間)。」
◎鴛鴦等眾人見到鳳姐出來這個「站起來」的動作,寫出王熙鳳的身分。
◎紅樓蟹宴第二層後寫奴僕婢女食蟹。

鳳姐笑道:「鴛鴦丫頭越發(越來越)壞了!我替你當差(當差,工作,擔任差役),倒不領情,還抱怨我。還不快斟(倒)一鍾(盅)酒來我喝呢!」
◎王熙鳳輕鬆與下人開玩笑之餘,不忘在不經意間表明自己主子的身分,正是《紅樓夢》寫王熙鳳初登場形容她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的具體印證

鴛鴦笑著,忙斟了一杯酒,送至鳳姐唇邊,鳳姐一挺脖子喝了。琥珀彩霞二人也斟上一杯送至鳳姐唇邊,那鳳姐也吃了。平兒早剔(將縫隙裡的肉刮除挑出)了一殼黃子(蟹黃)送來。
◎平兒是王熙鳳貼身丫鬟,預先剝好蟹黃送給鳳姐,可見其細心。

鳳姐道:「多倒些薑醋。」一回也吃了,笑道:「你們坐著吃罷,我可去了。」
◎由於蟹性寒涼腥味重,而薑性溫能驅寒,醋能消食開胃去腥,以薑醋來化解自然再好不過,同時味道也愈加鮮美。

鴛鴦笑道:「好沒臉!吃我們的東西!」

鳳姐兒笑道:「你少和我作怪!你知道你璉二爺(璉二爺,為王熙鳳丈夫賈璉愛上了你,要和老太太(指賈母)討了你做小老婆呢!」
◎鴛鴦出言不遜,鳳姐言詞也不相讓,有意挖苦。

鴛鴦紅了臉,咂著嘴(咂嘴,嘴唇發出聲音),點著頭道:「哎!這也是做奶奶(主子)說出來的話!我不拿腥手抹你一臉算不得!」說著,站起來就要抹。
 
鳳姐道:「好姐姐(指鴛鴦)!饒我這遭(回)兒罷!」
◎王熙鳳身段伸縮自如。
 
琥珀(賈母婢女)笑道:「鴛丫頭(指鴛鴦)要去了,平丫頭(指平兒)還饒他(指鴛鴦)?你們看看,他(指鴛鴦)沒吃兩個螃蟹,倒喝了一碟子醋了!」
◎食蟹須佐以薑醋,此處言喝醋語帶雙關。
 
平兒手裡正剝了個滿黃(滿滿蟹黃)螃蟹,聽如此奚落(奚落,嘲弄)他,便拿著螃蟹照琥珀臉上來抹,口內笑罵:「我把你這嚼舌根(嚼舌根,胡說,搬弄是非)的小蹄子(小蹄子,罵年輕女孩或婢女的話,此指婢女琥珀兒!」
 
琥珀也笑著,往旁邊一躲。平兒使空了,往前一撞,恰恰的抹在鳳姐腮(臉)上。鳳姐正和鴛鴦嘲笑,不防(不防,沒有預防戒備)嚇了一跳,「噯喲」了一聲。眾人掌不住都哈哈的大笑起來。

鳳姐也禁不住笑罵道:「死娼婦(指平兒)!吃離了眼了!混抹你娘(指王熙鳳自己)的!」平兒忙趕過來,替他擦了,親自去端水。
 
鴛鴦道:「阿彌陀佛!這纔是現報(現世報)呢!」
 
賈母那邊聽見,一疊連聲問:「見了什麼了,這麼樂?告訴我們也笑笑。」

鴛鴦等忙高聲笑回道:「二奶奶(璉二奶奶,王熙鳳)來搶螃蟹吃,平兒惱了,抹了他主子一臉螃蟹黃子(黃子,蟹黃),主子奴才打架呢。」賈母和王夫人等聽了,也笑起來。
 
賈母笑道:「你們看他可憐見兒的,那小腿子(蟹腳),臍子,給他點子吃罷。」
 
鴛鴦等笑著答應了,高聲的說道:「這滿桌子的腿子,二奶奶只管吃就是了。」鳳姐笑著洗了臉,走來,又伏侍賈母等吃了一回。
◎鳳姐不忘回頭繼續服侍奉承賈母。
 
黛玉弱,不敢多吃,只吃了一點夾子肉就下來了。賈母一時也不吃了。大家都洗了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魚的,遊玩了一回。
◎螃蟹性寒,體質虛弱者多吃容易有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王夫人因問賈母:「這裡風大,纔又吃了螃蟹,老太太還是回屋裡去歇歇罷。若高興,明日再來逛逛。」
◎賈母養尊處優,備受呵護,受不得一點風寒。
 
賈母聽了,笑道:「正是呢。我怕你們高興,我走了,又怕掃了你們的興;既這麼說,偺們(咱們。偺,音ㄗㄢˊ就都去罷。」回頭囑咐湘雲:「別讓你寶哥哥(指賈寶玉)多吃了。」湘雲答應著。
◎賈母時時關心孫兒賈寶玉。
 
又囑咐湘雲寶釵二人說:「你們兩個也別多吃了。那東西(指螃蟹)雖好吃,不是什麼好的,吃多了肚子疼。」二人忙應著,送出園外,仍舊回來,命將殘席收拾了另擺。
 
寶玉道:「也不用擺,偺們且做詩。把那大團圓桌子放在當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愛吃的去吃,大家散坐,豈不便宜(音ㄅㄧㄢˋㄧˊ,方便合宜,此指舒適)?」
◎賈母、王夫人、薛姨娘在時,座次有尊卑規矩,而今長輩離開只剩晚輩,可以不受拘束。

寶釵道:「這話極是。」
 
湘雲道:「雖這麼說,還有別人。」
 
因又命另擺一桌,揀了熱螃蟹來,請襲人(賈寶玉貼身丫鬟)、紫鵑(黛玉貼身丫鬟)、司棋(迎春貼身丫鬟)、侍書(探春貼身丫鬟)、入畫(惜春貼身丫鬟)、鶯兒(寶釵貼身丫鬟)、翠墨(探春婢女)等一處共坐。山坡桂樹底下鋪下兩條花毯,命支應(支應,侍候)的婆子並小丫頭等也都坐了,只管隨意吃喝,等使喚再來。

湘雲便取了詩題,用針綰(音ㄨㄢˇ,貫穿)在牆上。眾人看了,都說新奇,只怕做不出來。湘雲又把不限韻(限韻,一種舊時作詩的遊戲規則。限定只在某個韻部中用韻,甚至在某韻部中只用幾個字作韻腳)的緣故說了一番。
 
寶玉道:「這纔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韻。」
◎賈寶玉個性愛好自由,不喜約束。
 
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音ㄉㄨㄛˊ,取)了一個繡墩(有文飾彩繡的坐墊,其上或加套,刺以文繡,倚欄坐著,拿著釣竿釣魚。
 
寶釵手裡拿著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檻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魚洑上來唼喋(音ㄕㄚˋ ㄓㄚˊ,擬聲詞,形容水鳥或魚類吃食的聲音

湘雲出一回神,又讓(請)一回襲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眾人只管放量(放量,盡量)吃。

探春和李紈惜春正立在垂柳陰中看鷗鷺。迎春卻獨在花陰下,拿著個針兒穿茉莉花。
◎迎春個性膽怯懦弱。
 
寶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釣魚;一回又俯在寶釵旁邊說笑兩句;一回又看襲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喝兩口酒,襲人又剝一殼肉給他吃。
 
黛玉放下釣竿,走至座間,拿起那烏銀梅花自斟壺來,揀了一個小小的海棠凍石蕉葉杯。丫頭看見,知他要飲酒,忙著走上來斟。
◎丫頭們懂得察言觀色。
 
黛玉道:「你們只管吃去,讓我自己斟,纔有趣兒。」說著,便斟了半盞,看時,卻是黃酒。因說道:「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吃口燒酒。」
◎待玉體弱,吃一點螃蟹就覺得心口微疼。
 
寶玉忙接道:「有燒酒。」便命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
◎寶玉體貼入微,在吃完蟹後還給林妹妹準備了合歡花浸的燒酒,以解寒涼。
 
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寶釵也走過來,另拿了一隻杯來,也飲了一口放下,便蘸(音ㄓㄢˋ,沾)筆至牆上把頭一個「憶菊」勾了,底下又贅一個「蘅」字。
◎以下眾人開始認養不同詩題,各作菊花詩。
「蘅蕪君」的「蘅」字。

寶玉忙道:「好姐姐!第二個我已有了四句了,你讓我做罷!」

寶釵笑道:「我好容易有了一首,你就忙的這樣。」
 
黛玉也不說話,接過筆來,把第八個「問菊」勾了,接著把第十一個「夢菊」也勾了,也贅上一個「瀟」字。
「瀟湘妃子」的「瀟」字。
 
寶玉也拿起筆來將第二個「訪菊」也勾了,也贅上一個「怡」字。
「怡紅公子」的「怡」字。
 
探春起來看著道:「竟沒人作『簪菊』,讓我作。」
◎探春個性好強。
 
又指著寶玉笑道:「纔宣過,總不許帶出閨閣字樣來,你可要留神。」
 
說著,只見湘雲走來,將第四第五「對菊」「供菊」一連兩個都勾了,也贅上一個「湘」字。
 
探春道:「你也該起個號。」
 
湘雲笑道:「我們家裡如今雖有幾處軒館,我又不住著,借了來也沒趣。」
 
寶釵笑道:「方纔老太太說,你們家裡也有一個水亭,叫做枕霞閣,難道不是你的?如今雖沒了,你到底是舊主人。」
 
眾人都道:「有理。」
 
寶玉不待湘雲動手,便代將「湘」字抹了,改了一個「霞」字。
「枕霞舊友」的「霞」字。
 
沒有頓飯工夫,十二題已全,各自謄出來,都交與迎春。另拿了一張雪浪箋過來,一併謄錄出來,某人作的,底下贅明某人的號。
◎不同的菊花詩,反映各人性情遭遇。
 
李紈等從頭看道:
 
憶菊.蘅蕪君(薛寶釵的別號)
 
悵望西風抱悶思,
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
冷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
寥寥坐聽晚砧(音ㄓㄣ,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遲。
誰憐我為黃花(菊花)瘦?
慰語重陽會有期。

訪菊.怡紅公子(賈寶玉的別號)

閑趁霜晴試一遊,
酒杯藥盞莫淹留(淹留,逗留,挽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
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
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菊花)若解憐詩客,
休負今朝掛杖頭。

種菊.怡紅公子(賈寶玉的別號)

攜鋤秋圃自移來,
籬畔庭前處處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
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
醉酹(音ㄌㄟˋ,以酒灑地而祭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
好和井徑絕塵埃。

對菊.枕霞舊友(史湘雲的別號)

別圃移來貴比金,
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
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
看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
相對原宜惜寸陰。

供菊.枕霞舊友(史湘雲的別號)

彈琴酌酒喜堪儔(音ㄔㄡˊ,匹配)
几案婷婷點綴幽。
隔坐香分三徑露,
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
圃冷斜陽憶舊遊。
傲世也因同氣味,
春風桃李未淹留。

詠菊.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別號)

無賴詩魔昏曉(拂曉,清晨)侵,
繞籬欹(音,斜)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
口角噙(音ㄑㄧㄣˊ,含)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
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陶淵明,曾任彭澤令)評章後,
千古高風說到今。

畫菊.蘅蕪君(薛寶釵的別號)

詩餘戲筆不知狂,
豈是丹青(丹青,繪畫)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
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
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閒採掇,
粘屏聊以慰重陽。

問菊.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別號)

欲訊秋情眾莫知,
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雁歸蛩(音ㄑㄩㄥˊ,蟋蟀)病可相思?
莫言舉世無談者,
解語何妨話片時?

簪菊.蕉下客(賈探春的別號)

瓶供籬栽日日忙,
折來休認鏡中粧。
長安公子因花癖,
彭澤(陶淵明,曾任彭澤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
葛巾(葛布所製的頭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
拍手憑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舊友(史湘雲的別號)

秋光疊疊復重重,
潛度偷移三徑(漢蔣詡辭官不仕,隱居閉門不出,舍中竹下三徑,只有羊仲與求仲出入,後以三徑比喻隱士居處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
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
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
憑誰醉眼認朦朧?

菊夢.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別號)

籬畔秋酣一覺清,
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莊子)生蝶,
憶舊還尋陶令(陶淵明,曾任彭澤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
驚迴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
衰草寒煙無限情!

殘菊.蕉下客(賈探春的別號)

露凝霜重漸傾欹,
宴賞纔過小雪時。
蒂有餘香金淡泊,
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切,
萬里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分知再會,
暫時分手莫相思!
 
眾人看一首,讚一首,彼此稱揚不絕。李紈笑道:「等我從公評來。通篇看來,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評:詠菊(林黛玉作)第一,問菊(林黛玉作)第二,菊夢(林黛玉作)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瀟湘妃子為魁(首)了。然後簪菊(賈探春作),對菊(史湘雲作),供菊(史湘雲作),畫菊(薛寶釵作),憶菊(薛寶釵作)次之。」
 
寶玉聽說,喜的拍手叫道:「極是!極公(公正)!」

黛玉道:「我那個也不好,到底傷於纖巧些。」
「纖巧」正是林黛玉個性的寫照。

李紈道:「巧的卻好,不露堆砌生硬。」

黛玉道:「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陽憶舊遊』,這句背面傅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遠!」

李紈笑道:「固如此說,你(指黛玉)的『口角噙香』一句,也敵得過了。」

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蕪君沉著。『秋無跡』,『夢有知』,把個『憶』字竟烘染出來了。」

寶釵笑道:「你的『短鬢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個縫兒也沒有(形容天衣無縫,周密完美)。」

湘雲笑道:「『偕誰隱』,『為底(何)遲』,真真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

李紈笑道:「那麼著,像『科頭坐』,『抱膝吟』,竟一時也捨不得離了菊花,菊花有知,倒還怕膩煩了呢!」說的大家都笑了。
 
寶玉笑道:「這場我又落第了!難道『誰家種』,『何處秋』,『蠟屐遠來』,『冷吟不盡』,那都不是訪不成?『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種不成?──但恨敵不上『口角噙香對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鬢』,『葛巾』,『金淡泊』,『翠離披』,『秋無跡』,『夢有知』,這幾句罷了。」又道:「明日閒了,我一個人做出十二首來。」

李紈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這幾句新雅就是了。」大家又評了一回,復又要了熱螃蟹來,就在大圓桌上吃了一回。
◎繼菊花詩之後,以下眾人又作螃蟹詠。
 
寶玉笑道:「今日持螯賞(拿著蟹鉗,也就是食蟹)桂,亦不可無詩。我已吟成,誰還敢作?」說著,便忙洗了手,提筆寫出。眾人看道:
 
持螯更喜桂陰涼,
潑醋擂搗爛)(生薑)興欲狂。
饕餮古代傳說中貪吃的凶獸,後常用來說人貪饞懂吃)王孫應有酒,
橫行(橫走,引申行為無所忌憚)公子竟無腸
◎橫行公子、無腸公子均指螃蟹。
無腸,除字面義外,又用以說沒有意興、無動於衷。此句語帶雙關。
臍間積冷饞忘忌,
醫認為,蟹性寒,恣食會積冷於腹內,須用辛溫發散的生薑、紫蘇來解。
指上沾腥洗尚香。
兩句似寓其沾花惹草習氣。
◎蘇軾曾寫詩笑一生窮愁勞碌的唐代苦吟詩人孟郊,把讀孟詩比之為吃小蟹,說是「竟日嚼空螯」。
原為世人美口腹,
坡仙(蘇軾)曾笑一生忙。

黛玉笑道:「這樣的詩,一時要一百首也有。」

寶玉笑道:「你這會子(這會子,這時候)才力已盡,不說不能作了,還褒貶(褒貶,批評)人家!」

黛玉聽了,也不答言,略一仰首微吟,提起筆來一揮,已有了一首。眾人看道:

鐵甲長戈(喻蟹殼蟹腳)死未忘,
堆盤色相佛家語,指一切有形之物。借用來說蟹煮熟後顏色好看)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
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指螃蟹)八足,
助情(助情,助吃蟹之興)誰勸我千觴(意即「誰勸我飲千觴以助情」)
對茲(此)佳品(美食,指螃蟹)(報答,這裡是不辜負、不虛度之意)佳節(指重陽)
桂拂清風清風拂桂)菊帶霜。
 
寶玉看了,正喝采時,黛玉便一把撕了,命人燒去,因笑道:「我做的不及你的,我燒了罷;你那個很好,比方纔的菊花詩還好,你留著他給人看看。」
「ㄧ把撕了」「命人燒去」寫出黛玉個性的追求完美。

寶釵笑道:「我也勉強了一首,未必好,寫出來取笑兒罷。」說著,也寫出來。大家看時,寫道:
 
桂靄雲氣,此指桂花香氣)桐陰坐舉觴,
長安涎口(京城裡的饞嘴)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經緯,原是織機上的直線與橫線,眼前道路是直是是不管的,指螃蟹橫行
◎寶釵一句「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以小見大,以蟹喻人,用極其辛辣的筆觸,諷刺那些霸道張揚、滿腹心機的祿蠹。向來內斂守拙的寶釵,敢借螃蟹詩小露鋒芒,也是因為橫行的螃蟹,在民間諺語中,早已是貪官污吏的代名詞。
皮裡(蟹有殼無皮,皮裡即肚子裡)春秋(皮裡春秋也是成語)空黑黃(空黑黃,就是花樣多也徒勞之意。)
皮裡春秋(或皮裡陽秋)意指外表上不露好惡,不肯隨便表示贊成或反對,而心裡卻存著褒貶,後多用以說人心機詭深,不動聲色。此亦為薛寶釵個性的寫照。
活蟹的膏黃黑不同顏色,但最終不免被人所煮食。對照薛寶釵處心積慮想嫁賈寶玉的結局,也令人對其有辛苦空忙ㄓ感。

看到這裡,眾人不禁叫絕。寶玉道:「罵得痛快!我的詩也該燒了。」看底下道:

酒未滌腥解除腥氣)還用菊(指菊花酒)
傳說重陽飲菊花酒可辟除惡氣。
性防積冷(意即蟹性寒,食之須防積冷)定須薑。
醫認為,蟹性寒,恣食會積冷於腹內,須用辛溫發散的生薑、紫蘇來解。
於今落釜放在鍋裡去煮)成何益(意謂橫行詭計有何用)
月浦(有月光的水邊,指蟹原來生長處。詩常以月點秋季)空餘禾黍香(就蟹而言,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與之無關)
 
眾人看畢,都說:「這方是食蟹的絕唱!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思,纔算是大才。只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說著,只見平兒復進園來。

不知卻做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延伸閱讀:
從《紅樓夢》蟹宴會談吃螃蟹

【作品出處】
《紅樓夢》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第三十八回
原作者:曹雪芹
【解析說明】
本站。

螃蟹.png
上圖:大閘蟹(圖片引自網路)


附錄: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編者註:接上回)

話說眾人見平兒來了,都說:「你們奶奶做什麼呢?怎麼不來了?」

平兒笑道:「他那裡得空兒來?因為說沒得好生吃,又不得來,所以叫我來問還有沒有,叫我再要幾個拿了家去吃罷。」

湘雲道:「有,多著呢。」忙命人拿盒子裝了十個極大的。
 
平兒道:「多拿幾個團臍(母蟹的腹甲呈圓形,故稱「團臍」)的。」眾人又拉平兒坐,平兒不肯。
 
李紈瞅(音ㄔㄡˇ,看)著他(指平兒),笑道:「偏叫你坐!」因拉他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邊。

平兒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紈道:「偏不許你(指平兒)去!顯見得你只有鳳丫頭(指王熙鳳),就不聽我的話了。」說著,又命嬤嬤們:「先送了盒子去,就說我留下平兒了。」

那婆子一時拿了盒子回來,說:「二奶奶(璉二奶奶,指王熙鳳)說,叫奶奶和姑娘們別笑話要嘴吃。這個盒子裡,方纔舅太太那裡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捲兒,給奶奶姑娘們吃的。」

又向平兒道:「說了:使喚你來,你就貪住嘴不去了,叫你少喝鍾(盅)兒罷。」

平兒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麼樣?」一面說,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
 
......
 
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姥姥和板兒(王板兒,劉姥姥的外孫,為劉劉姥姥女婿王狗兒之子)又來了,坐在那邊屋裡,還有張材家的(張材家的,賈府男僕張材之妻。在平兒與劉姥姥等人的交談中,展現出對平兒飲酒後臉紅的調侃,並提及螃蟹的昂貴,顯示了對貴族生活的好奇與嚮往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榮國府負責收租的管家周瑞之妻,王夫人的陪嫁,冷子興的岳母,是一個頗有權力地位的女僕。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先去見的便是她。抄檢大觀園時,周瑞家的被派去隨王熙鳳一起進園。她的乾兒子何三在賈母發喪之時引賊入室,她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賈府)陪著,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裡的棗子倭瓜並些野菜。眾人見他(指平兒)進來,都忙站起來了。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分,忙跳下地來問「姑娘好」。

又說:「家裡都問好。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頂尖,稱東西或人裡頭最好的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是為了答謝上次來大觀園借錢,帶了一點自家種的瓜果菜蔬來回報。
 
平兒忙道:「多謝費心。」又讓坐,自己也坐了。
 
又讓張嬸子周大娘坐,命小丫頭倒茶去,周瑞張材兩家的因笑道:「姑娘今日臉上有些春色(臉色泛紅,指喝酒微醺),眼圈兒都紅了。」

平兒笑道:「可不是。我原是不吃的,大奶奶和姑娘們只是拉著死灌,不得已喝了兩盅,臉就紅了。」
 
張材家的笑道:「我倒想著要吃呢,又沒人讓(請)我。明兒再有人請姑娘,可帶了我去罷。」說著大家都笑了。
◎紅樓蟹宴第三層最後寫奴僕無資格食蟹。

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見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兩個三個。這麼三大簍,想是有七八十斤呢。」
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只怕還不夠。」
 
平兒道:「那裡夠,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那些散眾的,也有摸得著的,也有摸不著的。」
 
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紅樓夢寫作時代在康熙年間,康熙時一兩銀子購買力約今日新台幣3,000元,這頓螃蟹宴開銷約合新台幣60,000元。

......

【作品出處】
《紅樓夢》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節錄)
原作者:曹雪芹
【解析說明】
本站。

螃蟹.png
上圖:大閘蟹(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