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jpg


外省人的人數、來源與分布

「外省人」是相對於「本省人」的他稱,原本沒有特定的指涉對象。隨著「本省」的位置不同,「外省」的指涉對象也會不同。

例如,福建人對廣東人而言是外省人,廣東人對福建人來說也是外省人。但是在臺灣的特殊歷史脈絡下,「外省人」成為一個專有名詞,用來指稱二次大戰後從中國移入臺灣的人,以及他們在臺灣生育的後代。

那麼,戰後到底有多少外省人移入臺灣呢?他們來自哪裡?到臺灣後又分布在哪裡?


外省人.png


戰後有多少外省人移入臺灣?

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精確答案。因為在1969年以前,軍籍與戶籍分離,導致數十萬外省軍人不在人口統計當中。軍籍人數是機密,不得而知。即使我們取得軍籍的外省人人數,將其與戶籍的外省人人數相加,也不會是正確答案。因為有許多高階軍官同時編入戶籍。若將軍籍人口與戶籍人口相加,這些人會重複計算。

無怪乎,關於來臺外省人的人數,從不到100萬人的說法到200萬人的說法都有,未免範圍過大。雖然精確人數是不可得的,我們可以儘量將人數限縮到比較小的範圍內。

1956年戶口普查報告書列出每一年來臺的外省人人數(圖一)。從1945年至1956年,累計有640,072人。其中將近半數於1949年來臺,又1948-1950年來臺者占四分之三。不過這些人並不包含軍籍,而且這些人都是1956年普查時仍然存活者。在那之前死亡的外省人不會被算到。由此可見,640,072這個數字遠低於實際人數。

胡台麗曾經引述退輔會的資料,指出從中國來臺的軍人累計582,086人。如果我們將這個數字與640,072相加,可以得到1,222,158。但這樣一來,有重複計算的情形,因為許多高階軍官已編入戶籍,包含在640,072中。我們必須想辦法將重複計算的部分扣除。

1956年,戶口普查將現役軍人的職業歸入殘差項。而職業殘差項的人口特徵大多為30-44歲男性,可見主要就是軍官。雖然當時已徵召本省人入伍,但擔任職業軍官的本省人應該非常稀少。因此「不屬上列各類之職業」的53,665名男性可說大都是外省軍官。將1,222,158扣掉已編入戶籍的53,665,可得1,168,493。

這個數字可能還是有重複計算的情形,因為有未知數量的外省軍人於1956年以前退伍,編入戶籍。不過,這個數字也沒有算到1956年以前死亡的外省人。由於兩種相反的誤差互相拉扯,不能確定1,168,493是高估還是低估,但應該已經離真相不遠。

1966年,戶口普查首次將軍籍、戶籍全部納入統計,結果顯示有1,008,633名外省人出生於外省。當然,這個數字不包含1966年以前死亡的外省人。

由於能穿越重重險阻來到臺灣者主要是身體健康的青壯年,外省人的死亡率應該低於本省人。然而,外省人在白色恐怖中遇害的機率又高於本省人。因此筆者仍以歷年全人口死亡率推估歷年外省人死亡人數,回推1956年時,約有108萬名外省人出生於外省。

這個數字少於前面計算的1,168,493,可能是前面的方法仍有重複計算的情形。另外,可能有不少外省人於1956-1966年間再次移民到國外。若加上1956年以前死亡的人數,戰後來臺的外省人最可能介於110萬至120萬人之間。


外省族群.png


外省人來自哪裡?

中華民國政府轉進臺灣後,仍按照三十五省、十二直轄市、一特別行政區、二地方的架構區分省籍。

實際上,戰後的東北九省計畫因國共內戰而難以實現。但中華民國政府仍然按照計畫中的九省來區分東北人的省籍。因此,許多東北人是到了臺灣之後才確認自己的新省籍。而為了協助東北人確認新的省籍,1956年戶口普查時特地要求普查員隨身攜帶東北九省地圖以及新舊行政區對照表。

1956年戶口普查(不含軍籍)顯示,人數最多的五個外省籍依序是: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合計占57.7%。直轄市當中,人口最多的籍別是上海市與南京市。這反映外省民間人口主要來自沿海省分。

進一步觀察,1948年以前來臺者以福建人最多;1949年的大撤退以山東人最多,其次為江蘇人與浙江人;1950年以後(1955年除外)來臺者主要來自廣東省,可能是經由香港輾轉來臺。1955年,大陳島軍民撤退來臺,因此,當年來臺者主要來自浙江省。

1966年戶口普查納入軍籍,呈現所有外省人的省籍分布(圖二)。人數最多的五個外省籍依序是: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合計占54.1%。

相較於1956年戶口普查,納入軍籍之後,浙江省與江蘇省的排名往後掉,反映來自這兩省的人口當中,軍人比例相對較低。反之,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省籍的人口大幅增加,反映來自這些省分的人口當中,軍人比例相對較高。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內陸省分的民間人口較不容易抵達臺灣,故其來臺人口當中有較高比例是軍人。


外省族群.png


外省人分布在哪裡?

1956年戶口普查(不含軍籍)顯示,大多數外省籍民間人口居住在都市裡,尤其是有四成聚集於臺北周遭地區。在臺北、高雄、基隆、臺中、臺南等大都市的某些區,外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可達兩成以上。在臺北市大安區,外省人占比甚至達到66%。

1966年戶口普查納入軍籍,呈現所有外省人的分布(圖三)。外省人占比最高的地方是新北市永和區,高達61%。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區與高雄市左營區的外省人也過半。相較於1956年戶口普查,許多鄉鎮的外省人占比大幅增加,反映軍營或軍眷村的分布。

外省人占比增加10%以上的案例在北部最多,包括臺北縣的內湖、木柵、新店、土城、五股、泰山、林口;桃園縣的龜山、八德、大溪、中壢、平鎮、龍潭、楊梅;新竹縣的湖口。在中南部,則有臺中市的北屯、西屯、南屯;臺中縣的大雅、烏日;臺南縣的永康、官田;高雄縣的鳳山、大寮、仁武;澎湖縣的馬公、湖西、西嶼。我們不難在上述鄉鎮找到軍營或軍眷村。

另一方面,許多退役的外省士兵被安排前往臺中縣和平鄉(梨山)或花蓮縣的豐濱、鳳林、玉里等地開墾,使這些鄉鎮的外省人占比大幅增加。

此外,許多外省籍公務人員隨著臺灣省政府疏散到中興新村,也使南投鎮的外省人占比大幅增加。1970年代以後,隨著大量本省籍鄉村人口移居都市,各都市的外省人占比就逐漸下滑了。 

延伸閱讀:

外省人在哪裡?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jpg
上圖: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文章出處】
《臺灣學通訊》103期

外省人的人數、來源與分布
2018
網址:

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811615584426.pdf
作者:葉高華
【作者簡介】
葉高華,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其研究領域不受限於學門框架,融合社會學的問題意識與分析方法、歷史學的史料考證、地理學的地理資訊技術,因此研究成果自由穿梭於多個學門。近年研究聚焦於三大主軸,其一,完整重建五百多個高山原住民部落遷村前的位置、社會網絡與移住歷程,並探討移住政策的歷史轉折、影響移住的因素、移住方式如何導致社會關係分化。其二,探討族群交界地帶的人群互動,包含福佬、客家、平埔原住民之間的通婚。其三,探討臺灣本土語言流失的情形,並分析家庭語言是否影響教育成就,進而導致族群不平等。曾獲
中山大學教學績優教師、中山大學學術研究績優教師、多次獲得中山大學優良課程獎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