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三島由紀夫
三島由紀夫──永遠屬於青春的名字
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我赴日留學。翌月,遊京都名勝金閣寺後,開始翻譯本書。翌年七月譯完,寄給鍾肇政先生修改。五十八年元月起,連載於「自由談」一年,是為國內第一部三島由紀夫的翻譯作品。同年十二月由晚蟬書店出版單行本。該版本排印匆促,錯誤繁多。今再詳校重訂,請由大地出版社印行。
三島由紀夫,原名平岡公威,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四日生於東京市。一九五六年一月發表「金閣寺」於「新潮」雜誌,借一年輕僧侶縱火焚燬金閣寺的故事,發揮了三島美學原理的極致,震撼世界文壇。一九七O年十一月廿五日上午十二時十四分於東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切腹自殺,享年四十五。
三島由紀夫是一位藝術至上主義者,也是古典主義者。寄託於他的文學裡面的,是一種破滅的思想。他赤裸裸地接觸「生」,而「生」有如少年在碧海中的自瀆(編按:自慰):
我的無數的精蟲隨著退下的波濤,與波鍾無數的微生物、無數的海藻的種子、無數的魚卵等生命,被捲入起泡的海中而運走。
其結果是「千千萬萬的浮華,一瞬之間,將變成千千萬萬的死亡」(引自假面的告白)。但與瞬息的「生」相對的,卻是永恆的「美」。「美」不是造型,不是行為,而是認識。它可以委身於任何東西,但不屬於任何東西。它像蛀牙,雖拔掉蛀牙,但疼痛永留於認識。雖然南泉和尚斬了貓,但貓眼的美卻斬除不掉。
也許是因為三島的一生最重要的自我形成期,完成於戰爭與戰敗的廢墟中,他看到了天皇的權威、人類的尊嚴,由戰敗而崩潰,便不再信任所有社會性的東西。基於這種澈(徹)底的虛無主義,構成他表面堅固而實際架空的生活人、社會人。──強調自己的肌肉,反常的日常起居:午後二時起床,四時運動,晚上十時開始讀書寫作,早上六時就寢。劍道、模特兒、演員、音樂指揮、「楯之會」的總司令等,華麗的生活,就像千千萬萬浮華的單細胞。而晚上十時以後,開始面對文學世界的時候,他覺醒於認識之中。此刻,他是一個痛苦的、孤獨的求道者。他的道──美,每深入一層,便如同少年每過一次的自瀆,陷入更深一層的痛苦與孤獨。
於是,他完遂了大部分作品中的廢墟之美學,尤其是「金閣寺」。
年輕、悲壯而死,是無尚(上)的美。三島早期的作品即有此思想。
「三十歲以後自殺的話,已不是美,而是醜了。」他向好友作家奧野健男說:「要是我活過了三十歲還不死,就要活到九十、一百了。讓別人說:那傢伙何以老不死?三島由紀夫是屬於青春的名字,到那時我便自號為『三島雪翁』,改名為『魅死魔幽鬼屋』了。」
他在「我的文學」一文中,說:「當我們(高中生)合唱校歌的時候,當我們學校的『應援團』(編按:日本體育文化的應援團,為高等學校和大學課外活動的學生社團。在日本高中棒球等體育比賽期間,他們會召集支持的團體,到運動場外聲援喝彩所支持的隊伍)輸給他校時,大家擁抱而哭,那一陣子,我們真正感覺到自己是青春的一員了。現在想起來,那是多美呀。」
三島由紀夫──這青春的名字,當他以自己的行動哲學完成了三島美學的最後一部作品──切腹自殺時,也許期待著臺下的觀眾能像當年「應援團」的團員那樣地慷慨激昂,或像神風特攻隊出征前送別的悲壯場面,但是他失望了。
他只是認真地做了一個天才所能做的。
三島由紀夫死了,留下不朽的文學作品,和一個永遠屬於青春的名字。
62.10.31 序於成功大學中文系
【文章出處】
《金閣寺》(大地出版)
1973-10-31
〈三島由紀夫──永遠屬於青春的名字──為增訂版序〉
作者:張良澤
【作者簡介】
張良澤(1939年9月1日-),作家、評論家。臺灣彰化縣永靖鄉五汴頭人,出生於南投縣埔里鎮。幼年移居彰化和美、線西,後於永靖就讀國民學校,入臺南師範學校北港分部就學,在校時受到國文老師影響,立志文學創作。考入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訪問鍾理和遺孀後開始整理鍾理和遺稿。曾留學日本關西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留學期間翻譯三島由紀夫小說《金閣寺》,並與鍾肇政合譯為單行本,由晚蟬書店發行。返國後擔任成功大學中文系專任講師,創立校內的鳳凰樹文學獎。因在成大時提倡鄉土文學,在白色恐怖統治下受到國民黨政府特務騷擾,1978年離開台灣前往日本。1978年張良澤任筑波大學副教授,長期名列國民黨政權的黑名單,直到1992年黑名單解除後才得以返回台灣。1997年真理大學創立臺灣第一個臺灣文學系後,張良澤出任首任系主任,退休後獲頒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曾擔任《台灣文學評論》雜誌主編兼發行人 ,整理大量台灣文學家的作品,曾整理《鍾理和全集》、《吳濁流全集》,翻譯吳濁流的巨著《亞細亞的孤兒》,專長為台灣文學史。
- Jul 11 Mon 2022 20:53
▲台灣首部《金閣寺》序文----張良澤:三島由紀夫----永遠屬於青春的名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