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告子〉篇是《孟子》書中討論人性問題的主要結集,尤其是上篇,幾乎佔篇幅的大部分,精彩絕倫,為研究孟子「人性論」提供重要的研究資料。
本章是〈告子〉篇孟子論述人性論最核心的一章,也是《孟子》書中重要篇章,言人皆固有善性,仁義禮智,根源於自心,求則得之,捨則失之。人人都有此善性,人人可以為善,至於人之為不善,並不是他的本性為不善,也不是不善的人就沒有這善性,而是因為人受到欲望所束縛牽制,而使善性不能如實呈現。這本心的呈現與否,一念警覺便可以為善,一念沈迷便會為惡,別人是無法幫忙。此刻能提醒警覺而為善,並不保證下一刻亦能如此。生命要時刻警醒,時刻都要擴充其本心,不能稍有懈怠。
此外,本章提及與孟子同時期的思想中,有四種人性論並存:
1.性無善無不善→人性如一張白紙,以告子為代表。
2.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人性隨環境而轉移改變(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3.有性善,有性不善→有人天生性善,有人天生性不善(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為君而有微子啟、比干)。
4.性善→以孟子為代表。
原文無標題,標題為編者另加。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文章出處】
《孟子》
〈告子上〉
原作者:孟軻
註釋翻譯
(一)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
譯文: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的本性,本沒有善或是不善。』
◎與孟子同時期人性論之一:性無善惡論(中性論),代表人物告子。
或(有人)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譯文:
又有人說:『人的本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這樣的賢君興起,人民就喜歡行善;幽王、厲王這樣的暴君興起,人們就喜歡作惡。』
◎「或曰(有人如此說)」並非言告子再說。
◎幽、厲,周朝二暴君。幽王寵褒姒,廢太子,引犬戎入寇而被殺。厲王以弭謗而國人叛,流放於彘。
◎與孟子同時期人性論之二:性可善可惡論,代表人物不詳。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譯文:
也有人說:『有的人性善,有的人不善;所以堯做君王,而有兇暴的象;瞽瞍做父親,而有至善的舜;紂是侄,且做君上,而有微子啟這樣仁賢的兄長,和王子比干這樣仁賢的叔父。』
◎「或曰(有人如此說)」並非言告子再說。
◎象,舜同父異母弟,性傲,每欲殺舜。
◎瞽瞍,舜父。性頑,愛後妻及子象,三人同謀殺舜而不果,故人號曰瞽瞍,意謂有眼無珠,不識舜之德。
◎微子,名啟,紂之庶兄。微,國名。子,子爵。紂王淫亂,微子屢諫不聽,遂去之。
◎比干,名干,封於比,紂之叔父。紂王淫亂,比干諫紂三日不去,紂怒,剖其心而死。
◎微子、比干與紂的關係有以下三說:
1.謂微子、比干二人為紂的叔父,此說為孟子記憶之誤。
2.謂微子啟為紂的庶兄,比干為紂的叔父,見史記殷本紀及論語微子篇集解引馬注,溯其所原,乃屬呂氏春秋。
3.謂微子、比干二人為紂的兄弟。
◎與孟子同時期人性論之三:有性善有性不善論(性善惡二元論),代表人物不詳。
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音ㄩˊ,同「歟」,嗎)?」
譯文:
現在夫子說人性本是善的;那麼他們所說的,都不對嗎?」
◎與孟子同時期人性論之四:性善論,代表人物孟子。
上圖:孟子
(二)
孟子曰:「乃若(順)其情(本性之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
譯文:
孟子說:「只要順著那本性(善性)所發動的情,就可以行善,這就是我所說的人性本善。
◎乃若其情:此句各家解者小有不同:
1.趙注:「若,順也。能順其情使之善者,真所謂善也。」言行本善,能順其性養之而勿戕害,即成為善人。若其不善,非性本質的罪,乃由後天摧殘,致善質日消而終為惡。
2.朱注:「乃若,發語詞。情者,性之動也。人之情本可以為善,而不可以為惡,則性之本善可知矣。」
3.清.程瑤田.通藝錄:「乃若,轉語詞。其情,為不善之情;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即情也。為不善之情,本亦可以為善,此乃我所謂善也。」
4.清.陳灃.東塾讀書記云:「乃若者,因其說而轉之之詞;如象之性誠惡矣,乃若見舜而忸怩,則其情可以為善。可見象之性仍有善。是乃孟子所謂性善也。」
若夫(音ㄈㄨˊ,無義)為不善,非才(材質,本質)之罪也。
譯文:
至於人的所以為不善,那並不能歸罪於他的本質(善性)不好。
惻隱(不忍)之心,人皆有之;羞惡(恥己與憎人之不善)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譯文:
例如哀憐不忍的心,是人人都有的;羞恥自己厭惡他人不善的心,是人人都有的;恭謹尊敬的心,是人人都有的;分辨是非的心,是人人都有的。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音ㄨˋ,憎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譯文:
這哀憐不忍傷痛的心,就是仁愛;羞恥自己厭惡他人不善的心,就是義;恭謹尊敬的心,就是禮;辨別是非的心,就是智。
◎恥己之不善為羞,憎人之不善為惡。
◎發於外為恭,主於內為敬。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音ㄕㄨㄛˋ,以火銷金美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不)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音ㄕㄜˇ,捨)則失之。
譯文:
仁義禮智,並不是從外面來煉化美飾我們(並不是外人給我的),而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不去思索它(善性)罷了。所以說:只要追求就得到它(善性),捨棄不顧就喪失它(善性)。
◎《孟子.公孫丑上》與本段有類似的敘述,引述如下: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編按:本章作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或(有人)相倍(一倍)蓰(音ㄒㄧˇ,五倍)而無算(不可計數)者,不能盡(發揮)其才(材質,本質)者也。
譯文:
人的善與不善,這中間相差從一倍到數倍,以至於無數倍,這都是不能充分發揮他人性本質(善性)的緣故。」
(三)
詩曰:『天生蒸民(眾民,詩經原文作「烝民」),有物有則(法)。民之秉(執)夷(詩經原文作「彝」,常),好(音ㄏㄠˋ,喜好)是(此)懿德(美德)。』
譯文:
《詩經.大雅.烝民》說:『天生許多人民,有一物就有一物的法則;人民所秉受的常性,就是愛好這個美德。』
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譯文:
孔子稱讚這詩說:『作這篇詩的人,大概是知曉大道了吧!』
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音ㄏㄠˋ,喜好)是(此)懿德。」
譯文:
所以有一物,必有一物的法則,人所執守常道,所以愛好這個美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