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pn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題解

魏晉時期,由於司馬氏的專權統治,造成政治局勢混亂黑暗,知識分子難以表達真正的心志,加上天災人禍紛至沓來,使得魏晉時人不得不謀求另一種安身立命之道。如竹林七賢等人,即藉著極端狂放或奇異的舉止,以壓抑內心的不安與蒼涼,其後形成魏晉時人追求曠達飄逸之風,以隱藏內心不能自主的情緒。尤其外在環境的險惡,更使得魏晉時人對於生命的短暫與消逝特別有感悟。

王羲之出身顯赫的瑯琊王氏家族,王羲之曾祖父王覽,即是家喻戶曉的「二十四孝」裡的「臥冰求鯉」王祥同父異母的弟弟。王祥於東晉武帝時拜太保,王覽亦官至光祿大夫。祖父王正,為西晉時尚書郎,父親王曠,官淮南太守,永嘉之亂晉室東渡由他首創其議,東晉元帝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大批北方士族「渡江」南遷,王羲之年僅十歲,隨著王氏家族遷居建康。東晉初期,王家集中皇室朝廷的大部分重要權力,丞相王導、太尉王敦,都是王羲之的伯父。王羲之妻子也同樣出身名門,為太尉郗鑒之女。謝氏在東晉中期崛起,與王氏齊名(編者註:劉禹錫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兩家關係友好,也常聯姻通婚。王羲之的兒子們特長是書法好,無治國才幹;謝安為首的謝家子弟多有才華,以武功身居國家要職。


東晉時代,玄學盛行,尋求出世、寄情山水、追求哲學的辯證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時代風尚,這種及時行樂、感慨生死的想法瀰漫於時人的生命觀中,即便是出身望族的王羲之,亦不免於宴樂過後,想到生命的短暫易逝,進而發出深沉的人生感嘆。〈蘭亭集序〉雖作於蘭亭宴集之後,但全文主旨正是傳達魏晉時人最為關心的課題──生命終歸消亡,而人力無法改變的千古一嘆。

為了迴避桓溫與殷浩的鬥爭,王羲之轉赴會稽擔任內使、右將軍。會稽的山水風光撫慰了他的憂患,他在該地與當朝名士有密切的往來,如謝安、孫綽、支遁等人。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他們相約在蘭渚山下的蘭亭脩禊,與會者超過四十人。會中他們施行流觴曲水,飲酒賦詩,並將眾人的詩篇彙集成冊,由王羲之為此詩集撰寫序文,是為〈蘭亭集序〉。

 

王羲之信奉道教,認為服食藥石可以成仙或長生不老,因此有長年服食藥石的習慣。晚年因病投注更多的時間到深山中採集藥石服食,然而藥石並沒有使王羲之延壽,反而可能傷害了他的身體,最後在健康狀況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年僅59歲就與世長逝。而王羲之的妻子郗璿則非常長壽,活到了90歲。

〈蘭亭集序〉稿本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遊行自在,遒媚勁健,冠絕古今。其中「之」、「不」、「以」、「為」、「懷」「也」等字都有重複,不同位置有不同處理,都隨類賦形,各有變化,特別是「之」字多凡二十餘個,但都結構不同,神韻各異。傳說王羲之酒醒後曾重寫數十本,始終不及原作的瀟灑瑰麗,自認是生平絕作。不過原稿真跡相傳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後人的摹拓本或石刻本甚多,稱為蘭亭帖,其中以唐代馮承素所摹神龍本蘭亭帖最精,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據考證,它是唐太宗時蘭亭集序入內府後,拓書人依原跡所作的複製墨本。


蘭亭集序.pn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文章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
蘭亭集序
原作者:王羲之


蘭亭集序.jp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章句解析

(一)段旨:記述蘭亭聚會的盛況與景致,鋪陳樂情的背景。

◎本文是王羲之為蘭亭集所作的序,作者生動地記錄了暮春雅集的盛況,從良辰美景、飲酒作詩的感官之樂中,引發對人生、對生死的感觸,反映魏晉時人在動盪時代下,對於生命轉眼即逝的深沉慨嘆。
◎首段以記遊起筆,點明聚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原因)及與會者。以「樂」為基調,說明有意氣相投的友人相陪、詩情畫意的美景環繞。在此處飲酒賦詩,便能享抒發情思之樂。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首段先鋪敘蘭亭集會的相關細節,點出時節、地點及與會成員。
◎第一、二段共分三層:全段第一層交代聚會和結集緣起,是敘事二、三兩層均為兩句,方式相同,前一句是寫景,後一句則為議論(足以......)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群賢」二字在此含有深意,不僅表達與會者才學非凡,更有彼此心靈相通、意氣相合之意。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首段重在以蘭亭的景致引出「樂」情,鮮活地表現出春色美好,生機盎然之景。
◎作者寫蘭亭春景,自山、林、水、空、風落筆,並不詳盡勾勒,而只以大略的曠景來營造出暮春和煦的景致,所以山高竹長,天朗風緩,環繞著眾人的是清澈的溪水。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極視覺之娛;流水潺潺,吟詠詩歌,是盡聽覺之樂。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第二層寫蘭亭美景,又分為二:前寫自然,後寫士大夫的行為。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文人雅士們在這樣清雅的環境下,無須歌舞聲樂,單單飲酒賦詩便是一騁懷樂事,如同一幅俐落的山水墨畫,沒有繁雜的顏色渲染,卻能在簡練的筆觸中,品味出蘊藏的層次內涵。
◎所以縱使無樂聲助興,也能在山水美景的陪伴下,高士好友互相屬酒吟詩中獲得滿足。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透過如此優雅的生活安排,人的「詩心」,亦即一種晶瑩剔透、纖細多感的純粹美感,與山清水秀的靈氣相互交流、相互映照。


蘭亭集序.pn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二)段旨:寫聚會之樂。

◎第二段點出聚會當日天氣宜人,加上山水景致之美,使人遊賞宴遊,耳目盡情享受,身處在浩瀚宇宙,與萬物和諧共生之「樂」,也為下文的感慨作鋪墊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景色雖美,若陰雨晦冥,便大煞風景,所以第三層便水到渠成:「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這一層也是兩句話,第一句寫天氣的美好,第二句寫人們的行為和主觀感受
這兩層中都有「足以」二字,需備加關注,作者的感慨之情隱含其中
如果說第一層為「敘」,第二層「敘議並重」,那麼第三層則側重於「議」了。
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屬於記敘,但這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圖是從敘入手,為下文抒發感慨作鋪墊。要抒發什麼感慨,下文自有論述,但這一段從頭到尾,勢已蓄足。 

從融入自然到性靈相通,進而體認宇宙之大、之美,由一顆「詩心」轉而為靜體「天心」
◎駢散兼用,音韻諧美。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第二段承接第一段營造的氣氛,將宜人的天氣納入「樂」情之中,而浩瀚的天地之美,盡收眼底耳中,最後以「信可樂也」四字來總結,點明當下的快意。
這兩層中都有「足以」二字,需備加關注,作者的感慨之情隱含其中
如果說第一層為「敘」,第二層「敘議並重」,那麼第三層則側重於「議」
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屬於記敘,但這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圖是從敘入手,為下文抒發感慨作鋪墊。要抒發什麼感慨,下文自有論述,但這一段從頭到尾,勢已蓄足。 


蘭亭集序.pn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三)段旨:抒發人生無常,生死事大的深沉哀嘆。

◎基調由前段聚會的「樂」,轉入惜時傷逝的「哀」,為全文轉折處。此段從外在的暢敘、游目之樂,轉入內在欣於所遇之樂,卻又想到興盡則悲來,體悟「情隨事遷」、「脩短隨化」的無常,而發出「死生亦大」的感慨。
◎漢魏以來由於世局動盪,使得多數人追求及時行樂,又在歡聚過後感傷生命的短促無常,這種情感「由樂轉悲」的例子有:
1.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漢武帝.秋風辭)
2.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
3.樂往哀來,愴然傷懷。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咸以為然。(曹丕.與吳質書)
4.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石崇.金谷詩序)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夫」字為抒發感慨的標誌
◎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終究不過短短一生。
◎本文後半段抒發宴集之後的空虛,並轉入對世事無常的感嘆,以「悲」為基調。
◎在彰顯賞心樂事之餘,作者於第三段筆鋒一轉,思及宴終人散,歡樂倏忽成為遙遠的往事,人的情感也會因時間推移、物事變遷而變化,千般美好終將隨著死亡的到來而化為烏有,「樂」無法長久留住,失落感遂襲捲而來,由「樂」情轉發出「哀」嘆。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即下文「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作者從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入手,把人們的交往分成兩種形態:靜態(內向)和動態(外向)。
◎蘭亭集序全文多為淺白的散句,較少詰屈聱牙的用典與鋪排。不過文中間有對偶句式,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等,透過簡單的對偶句增添文章詩意,使全文讀來自然和諧,又兼具音韻之美。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這只是表明了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並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圖。作者意在以此為切入點,引出第二層的感慨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管或靜或動,只要心靈契合,就能樂在其中。
編者註:請留意這個「暫」字,這代表歡樂之不足恃、不長久。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這一轉,將美感轉成智慧,智慧使人猛地察覺:原來「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其實只是偶然的忘情,這喜悅根本經不起歲月的衝擊,一旦「情隨事遷」,隨即「感慨係之」。

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快樂的時光稍縱即逝,歡聚難常的感觸又使人情緒低落。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作者因此聯想到人生的長短取決於自然造化,美好終將隨著死亡的到來而化為烏有,不禁悲從中來,發出感嘆。
作者從不同處世形態的共性──「情」「懷」出發,抒發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這一層可分為四個階段,即人們喜愛某物時、厭倦該物時、回顧由喜到厭的過程時、面臨死亡時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與前段「信可樂也」形成對比。
◎本文前半部極言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後半部轉為對生命議題的嚴肅省思,看似突兀,其實不難理解。所謂「有聚自有分」,世間沒有不散的宴席,聚會雖快意,但總有散會之時,現下多麼快樂,結束就會多麼悵然,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的短促,死生的懸隔,故不禁思索起人生苦短的悲痛。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在逍遙中夾帶著悲情,它透露出一個訊息:死生亦大矣!人生在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也任它快然自足,放浪形骸,但終將有走到生命盡頭的一天。


蘭亭集序.pn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四)段旨:批判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並說明作序的緣由。

◎接續前段「死生亦大矣」發表議論,展現個人生命觀。並巧妙地將古人、今人、後人串聯起來,指出古今文人對惜時傷逝的共鳴。文末點出集詩作序的原因,並認為後人讀到此文時,也會有所感觸。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當作者將目光移至其他時代的人,回溯古人作品,發現古人也為人生無常而興嘆興發悲嘆,
◎作者由此領悟「昔時傷逝」是古今共有的感懷
◎聚會之樂短,而分離之悲長,時間推移、物事變遷導致人的感情發生變化,更何況人最終必須面對無可逃脫的死亡,這些是作者最初的悲嘆之因。
◎如果抓住「每覽昔人」句中「昔人」確認是「縱」的聯想,那麼可推知前文為「橫」的思索無疑。
◎既然上下文為縱橫兩個不同角度,則必然得出「合」「嗟悼」「喻之於懷」的內涵一定是「重死生」的結論。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古人今人均對人生變化、生命無常有所興嘆,一思及此,作者便覺莊周的「一死生」是虛妄的說法。
面對「人之相與」的共性,古今情懷的一致,作者自然想到了現實。現實是「一死生」「齊彭殤」等崇尚虛無的社會風氣。
◎魏晉時期玄學盛行,文人名士清談多以老莊思想為依歸,對於生死問題,也都信仰《莊子
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的論調。
◎作者認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人不可能對光陰的流逝、生命的終結無動於衷。
◎換言之,王羲之批判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生命觀,也批評當時「一死生」、「齊彭殤」的士大夫階級所流行生死一體的思潮。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作者發現古人也為人生的變化而興嘆,推論未來的人應該也相同。
◎作者由此領悟世事無常是古今一同的興感之源,於是寫下蘭亭集序,後人亦能從此文了解跨越時代的感嘆並無二致,達到古今若合一契的共鳴
◎作者雖有深沉的感嘆,但這都是承前半部分的樂生而來,在傷感的背面實有對生命的無限眷愛。

◎全文布局以樂悲為經、時間為緯。全文前半寫蘭亭宴集之樂,後半則轉寫宴終人散之悲,最後則深入至古今興感相同,翻出一層體悟。
◎在說明古今興感相同上,作者不但以「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將古人作品拉入「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脈絡裡,也推測後人看今人作品,將如今人看古人作品一樣,有相同體會。
◎作者將樂悲並置,情緒的渲染力因此互相激盪、增強;將過去、現在、未來同列,拓展了興感同一的恆久意義,這樣的布局使這篇短文有了宏大的格局,立意也深遠有味。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點出書寫本文的緣由,並說明即使時代變遷、人事更迭,古今人們興發感觸的情致也會是相同的。與前文「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相呼應。
◎〈蘭亭集序〉對生命的歸宿表現出極度的傷感。但它並沒提出解答,也沒提出該如何面對傷感、克服傷感以設法把「詩心」的靈秀美與對生命意義肯定的莊嚴美結合起來。這是個大遺憾!因為這不僅是王羲之個人的生命態度,而是那一天所有與會者的人生態度,更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士人的人生態度。
這種人生態度展現在政治上是不知進取以鳴高,展現在文學上是自然、唯美,展現在時代精神上則是瀟灑自在、罔顧現實,遑論未來於是士大夫階層與天下興亡變得不相干了
◎〈蘭亭集序〉作於晉穆帝永和八年、歲次癸丑。適值永嘉之禍,五胡亂華、中原喪亂、衣冠南渡之後。身處如此時代的知識分子固然不必排斥美的追尋,但尤其不可不思振作以圖匡復!逍遙中之悲情,在人生的體悟上雖有一定境界,但缺乏人生擔當的大勇氣與大智慧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人的生命有限,但文學(美)可以跨越時空,流傳後世。
◎作者認為人不可能對生死無動於衷,又透過古今串聯,藉由文學與情感的跨時空共鳴,表現出人雖對「死亡」無可奈何,但至少文學的生命卻能傳之久遠。
◎王羲之眷戀熱愛生命,他承認生命有限的事實,人雖終歸一死,但文學藝術能將人的思想情感留下紀錄,繼續與後世之人心靈交流,如此,則人雖死猶生,這是文學藝術的價值,也是他的人生觀。

◎本文共分四段,依情調可分前後兩大部分,前文為「樂」情(春日雅集之「樂」),後文為「悲」情(終須一死之「悲」),均緊扣春日蘭亭脩禊一事興發。
◎這種「輕死生」的「虛誕」「妄作」,讓後人如何看待呢?故而作者要讓後人「有感」的應是「世殊事異」而「其致一也」的普遍情懷──重死生,而不是東晉這個時期的特殊現象──輕死生。 

◎〈蘭亭集序〉一文對中國歷史重大的影響是,它反映出南方士族在中原喪亂後的人生觀、政治觀、文學觀,雖衍生出一套雅緻脫俗的生活與文化,但是註定日後中國的再統一的工作是由胡漢合作的北朝系統來完成
◎〈蘭亭集序〉從東晉習俗寫起,修禊事—遊蘭亭—觀美景—抒幽情(感慨),由人及己,先橫後縱,由普通到特殊(現實),兩相比照,嘆古今之常情,悲現實之奪情。從文學史來看,這一時期正是從玄理詩向山水詩的轉變期,我們不妨理解為這是對固有人性的呼喚,作者的這一情感恰好順應了這一潮流。
◎作者在第四段轉而想到人的這些感受是跨越時空、古今共通,他認為莊子將死生、壽夭等同視之的看法虛妄不實,人不可能對光陰、生命的消逝無動於衷,並在文末將傷時悲逝的哀嘆,連結到集詩作序的目的,闡明當下的感懷雖也會成為往事,但藉由詩篇的輯錄與閱讀,後世必有能與之共鳴的讀者。
◎由此觀之,該文雖為序言,卻表達了不滿現實、重死生、寄將來以厚望的濃烈情懷。從敘到議,由橫而縱,環環相扣,文思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全文由景入情,敘議相融,雖以哀情作結,卻又巧妙地讓此哀情克服死亡帶來的幻滅,而能跨越時空,向無盡的未來延續下去,引人深思。

延伸閱讀:

偶然的忘情禁不起考驗----周益忠、王樾:王羲之〈蘭亭集序〉
王延河:《蘭亭集序》思路探微

蘭亭集序.jpg
上圖:蘭亭集序(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