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鄭經.jpg
上圖:鄭氏王朝三部曲之東寧鄭經劇照(鐵支路邊創作,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鄭氏逸事〉附於《裨海紀遊》書末,原題為〈偽鄭逸事〉,作者郁永河。

本文內容記錄鄭芝龍、鄭成功(及其妻董氏)、鄭經、鄭克𡒉(及其妻烈婦陳氏)四代,旁及諮議參軍陳永華(及其妻洪氏)的故事,是了解明鄭東寧政權及人物生平的歷史史料。

其中,在武俠小說筆下,陳永華常被描寫為力主反清復明、武功高強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金庸小說《鹿鼎記》有所謂「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之說。

從歷史紀錄來看,陳永華本人應該非武功高強之人,但他確實是明鄭飽讀詩書的智囊軍師,也是臺灣歷史上有名的文人。陳永華對於明鄭政權的治理,擬定政策,建立制度,著實貢獻良多,因而有「鄭氏諸葛」之稱,在本文可以得到印證。


鄭成功.png
上圖:鄭成功畫像(局部)(國立台灣博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東寧王國.gif
上圖:東寧王國行政區域圖(圖片引自網路)
東寧王國.jpg
上圖:東寧王國行政區域圖(圖片引自網路)


裨海紀遊.鄭氏逸事

鄭芝龍,閩泉郡南安人。明季與劉香老同嘯聚海上,往來閩粵間。既而投誠,授游擊將軍;討劉香老,殄之。崇禎甲申,京師陷;其明年,世祖章皇帝定鼎,分兵南下,芝龍以兵降。

 
鄭成功者(小字森舍),芝龍庶長子也,時年十七,已入泮為諸生。方衣單絺,閒步階前,聞父降,咨嗟太息頃之,其弟襲舍自外來,成功告之故,且曰:「汝宜助我!」即與徒手出門,從者十八人,棹小舟至廈門隔港之古浪嶼山,招集數百人;方苦無資,人不為用。適有賈舶自日本來者,使詢之,則二僕在焉,問有資幾何?曰:「近十萬。」成功命取佐軍,一僕曰:「未得主母命,森舍安得擅用。」閩俗父為官,其子皆得稱舍)?成功怒曰:「汝視我為主母何人?敢抗耶?」立斬之,遂以其資,招兵制械。從者日眾,竟踞金廈門。

鄭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踞守金廈門,雖在海外,密邇內地,閩省沿海港澳可以出兵進剿者,在在皆是,倉猝攻之,守禦匪易。成功於內地港澳,悉設舟師,登陸為寨,扼守水口;又偏布腹心於內地,凡督撫提鎮衙門,事無巨細,莫不報聞,皆得早為之備。故以咫尺地,與大兵拒守三十餘年,終不敗事,其用心固已深矣。

又成功於一切謀畫,皆出己見;其所任用,不過荷戈執戟、摧鋒陷陣之徒,絕無謀士為建一奇
、畫一策者。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以謀畫無出成功右者。可見古人得士為難,臥龍、鳳雛得一可王,而留侯、曲逆為世不常有也。又聞成功夜不就寢,遍走達旦,妻妾皆臥,惟設酒果俟之,成功至,必取啖少許,復走如故;即寢亦無定所,固防奸人刺客,亦屬有所思也。欲保彈丸地,其難如此,彼於天下事一見易視者,鮮不敗矣。

成功以海外彈丸地,養兵十餘萬,甲胄戈矢,罔
不堅利,戰艦以數千計;又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我朝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而商賈壟斷,厚賂守口官兵,潛通鄭氏以達廈門,然後通販各國。凡中國各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暨乎遷界之令下,江浙閩粵沿海居民悉內徙四十里,築邊牆為界,自為堅壁清野計,量彼地小隘,賦稅無多,使無所掠,則坐而自困,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固非無見。不知海禁愈嚴,彼利益普,雖智者不及知也。即疇昔沿海所掠,不過厚兵將私橐,於鄭氏公帑,原無損益。

海外諸國,惟日本最富強,而需中國百貨尤多,聞鄭氏兵精,頗憚之;又成功為日本婦所出,因以渭陽誼相親,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盈。
自耿逆叛亂,與鄭氏失好,耿兵方圖內向,鄭兵即躡其後,已據閩之興、漳、泉、汀、邵,粵之潮、惠七郡,養兵之用,悉資台灣。自此府藏虛耗,敗歸之後,不可為矣。

成功久踞金廈門,蓄志內侵,造戰艦三千餘艘。順治十三年,將大發兵窺江南,過浙之東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慄。
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嗜畜羊,海舶過者,必置一生羊而去;日久,蕃息至遍山,不可數計。鄭氏戰艦泊山下,將士競取羊為食,干神怒,大風驟至,巨艦自相撞擊立碎,損人船十七八,大失利返。至十六年,復大舉入寇,破京口,犯江寧,東南震驚。

成功特重操練,舳艫陳列,進退有法,將士在驚濤駭浪中無異平地,跳躑上下,矯捷如飛。
將帥謁見,甲胄僅蔽身首,下體多赤腳不褌;有以靴履見者,必遭罵斥,並抑其賞。凡海岸多淤泥陷沙,惟赤腳得免粘滯,往來便捷。故與王師鏖戰屢勝;其於勝勢,固已占卻一籌矣;官兵以靴履行泥淖中,不陷即滑,奚免敗績?閩總督陳景,駐師漳郡城內,方圖進剿;鄭民分兵沿海港口,與官兵拒守。有門子李文忠,素機警,善承伺意旨,為總督親信,凡應對傳語,悉委任之,實陰通鄭氏者。一日,夜入總督臥內,刺之,取其首,並竊令箭,馳馬出南門,稱有軍機,傳令出城,無敢致詰,以首獻鄭成功。成功以僕弒主,甚惡之,薄與一官,不滿所望;歲餘,以他事斬之。

龍碽
者,大銅炮也。成功泊舟粵海中,見水底有光上騰,數日不滅,意必異寶,使善泅者入海試探,見兩銅炮浮游往來,以報,命多人持巨絙牽出之,一化龍去,一就縛。既出,斑駁陸離,若古彞鼎,光艷炫日,不似沈埋泥沙中物,較紅衣炮不加大而受藥彈獨多。先投小鐵丸斗許,乃入大彈;及發,大彈先出,鐵丸隨之,所至一方糜爛。成功出兵,必載與俱,名曰龍碽。然龍碽有前知,所往利,即數人牽之不知重;否則百人挽之不動,以卜戰勝,莫不驗。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將攻泉郡,龍碽不肯行,強舁之往,及發,又不燃;國軒怒,杖之八十,一發而炸裂如粉,傷者甚眾。

成功婦董氏,勤儉恭謹,日率姬妾婢婦為紡績及製甲胄諸物,佐勞軍。
成功於賞賚將士,揮千萬金不吝;獨於女紅不令少怠,使絕其淫佚之萌,可謂得治內之道者矣。

成功立法尚嚴,雖在親族有罪,不少;有功必賞金帛珍寶,頒賚無吝容;傷亡將士,撫恤尤至,故人皆畏而懷之,咸樂為用。其立法:有犯奸者,婦人沈之海,奸夫死杖下;為盜不論贓多寡,必斬;有盜伐人一竹者,立斬之。至今台灣市肆百貨露積,無敢盜者,以承峻法後也。

長子錦舍(即鄭經)與弟裕舍乳母某氏通,成功知之,命以某氏沈海,錦舍又私匿之,已逾三載,無敢為成功言者。某氏怙寵,頗凌錦舍婦,婦不能堪,以告其祖父唐某號枚臣者,為致書成功;時錦舍守廈門,成功居台灣,以令箭授禮都司黃元亮,命渡海立取錦舍頭來,並令錦舍母董氏自盡。母子遷延未即死,會成功病亡得免,時年三十有九。

隆武時,凡以兵從者,悉加顯秩。鄭成功兵力獨強,賜姓朱氏,故人又稱成功國姓。至永曆,又晉封延平王,給金印;成功受而藏之,終身不一用,仍稱招討大將軍舊銜。其居台灣,傳三世,悉遵永歷紀元;長至萬壽節,必設龍亭,率其官屬,朝賀如禮。

陳參軍傳(附)

陳參軍永華,字復甫,泉郡同安人。父某科孝廉,以廣文殉國難;公時年舞象,試冠軍,已補龍溪博士弟子員。因父喪,遂隨鄭成功居廈門。成功為儲賢館,延四方之士,公與焉,未嘗受成功職也。其為人淵衝靜穆,語訥訥如不能出諸口;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了如指掌,不為群議所動。與人交,務盡忠款。平居燕處無惰容,布衣蔬食,泊如也。成功常語子錦舍(即鄭經)指公曰:「吾遺以佐汝,汝其師事之!」

成功既沒,鄭經繼襲,以公為參軍,職兼將相。公慨然以身任事,知無不言,謀無不盡,經倚為重。知公貧,常以海舶遺公,謂商賈僦此,歲可得數千金,聊資公用。公卻不受,強與之,輒遭風敗,更與之,亦然。公笑曰:「吾固知吾命窮,徒損他人資,無益。」台郡多蕪地,公募人闢之,歲入榖數千石。比獲,悉以遺親舊;量其所需,或數十百石各有差;計己所存,足供終歲食而已。耿逆以閩叛,鄭經乘機率舟師攻襲閩粵八郡,移駐泉州;使公居守台灣,國事無大小,惟公主之。公轉粟饋餉,五六年軍無乏絕。初,鄭氏為法尚嚴,多誅殺細過;公一以寬持之,間有斬戮,悉出平允,民皆悅服,相率感化,路不拾遺者數歲。一日,命家人灑掃廳事,內設供具,扃閉甚嚴,日齋沐具表入室拜禱,願以身代民命;或曰:「君秉國鈞,民之望也,今為此,實駭觀聽,其若民心何?」公曰:「此吾所以為民也。」復嘆曰:「鄭氏之祚不永矣!」居無何,告其家人曰:「上帝命吾宰茲郡,將以明日往。」詰朝端坐而逝。

婦洪氏,小字端舍,與公同邑人,賦質幽嫻。自于歸,有齊眉舉案風。晨興,盥沐畢,夫婦衣冠襝衽,揖而後語。尤長於詞翰,精刀札,閨門之內,切磋不異良友,公冗不暇給,凡文移、尺牘、屬稿及丹筆批答,多洪為捉刀,而措語字畫,與公無異,人不能別;白首相莊無間語。子三人,夢緯、夢球、夢□;今夢球成進士,在史館。

陳烈婦傳(附)

烈婦姓陳氏,參軍陳永華季女,鄭經長子欽舍也。欽舍甫弱冠,性剛毅果斷,遇事敢為,經愛任之。先是,鄭經幼好漁色,多近中年婦人;民婦為經諸弟乳母者,經皆通焉。有昭娘者,遂納為妾,有寵。經妻唐氏無出,昭娘首生欽舍,當時流言昭娘假娠乞養,實屠者李某子;獨鄭經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未幾,昭娘以眾嫉死矣。逮耿逆變叛,鄭經統舟師渡海,駐泉郡,志圖內向;以欽舍守台灣,號為監國。監國居守裁決國事,賞罰功罪,一出至公,即諸父昆弟有過,不少假,用是宗族多怨之。及鄭經自廈門敗歸,視監國處分國事悉當,益信其賢;自是軍國事悉付裁決,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宗族益憚監國而含怨愈深矣。

經疾遽亡,未立後,家人方治含殮,經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各官,聽讀遺命,立新主,逡巡未舉,經諸弟白董氏先收監國印;董氏命太監往取印,欽舍不與時因訛傳監國率兵且至,眾倉惶不知所出;群妾有和娘者,即克塽母也,曰:「監國必無是,請往取之。」欽舍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向使一太監傳命,真偽莫據,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董氏前納印;董氏曰:「汝非鄭氏骨血,寧不知乎?」欽舍未及對,經諸弟群起撻之;欽舍笑曰:「撻我何足武?我平日不避嫌怨,守法不阿,亦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置傍室中,不令出,經諸弟又遣烏鬼往縊之;烏鬼畏不敢前,欽舍知不能生,遂自縊死。明日,立克塽為嗣(克塽小字秦舍),而移欽舍柩於門外別室。

董氏謂烈婦曰:「汝參軍女也,參軍於國有大功,汝居宮中,當善視汝。」烈婦曰:「昔為鄭氏婦,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柩既舉,烈婦扶柩出,人莫能阻;至喪所,晝夜哀啼不輟,路人聞之,莫不隕涕。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蓋存孤以延夫後,不猶於死乎?」烈婦曰:「他人處常,妹所處者變也;縱生孤,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復雉經,與欽舍合葬郡治洲子尾海岸間。烈婦幼習文史,工書,知大體,實秉母教;亡年二十。既葬,台人士常見監國乘馬,呵殿往來,或時與烈婦並出,容服如生,導從甚盛,人以為神云

【文章出處】
《裨海紀遊》

鄭氏逸事
原作者:郁永河

 
鄭芝龍.png
上圖:鄭芝龍(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鄭芝龍,閩泉郡南安人。明季與劉香老同嘯聚海上,往來閩粵間。既而投誠,授游擊將軍;討劉香老,殄(音ㄊㄧㄢˇ,滅)之。
譯文:
鄭芝龍,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朝與劉香老一起聚嘯在海上,往來於福建、廣東之間。後來投降明朝,被授予遊擊將軍的職位。他帶兵討伐劉香老,殲滅了對方。


崇禎甲申,京師陷;其明年,世祖章皇帝(編者註:順治皇帝)定鼎(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後人稱定都、建都為「定鼎」,此指取得天下),分兵南下,芝龍以兵降。
譯文:
崇禎甲申年,京師被大清軍隊攻陷;第二年,世祖章皇奠定基業,分派軍隊向南進兵,鄭芝龍就又帶著部隊投降給大清了。


鄭芝龍.jpg
上圖:鄭芝龍(圖片引自網路)


鄭成功者(小字森舍)(編者註:鄭成功,原名鄭森,幼名福松,中日混血,生於日本九州平戶,父鄭芝龍,母田川氏),芝龍庶長子也,時年十七,已入泮(音ㄆㄢˋ,古代學宮之內有泮水,故稱學宮為「泮宮」,童生初入學為生員則稱為「入泮」)為諸生(儒生)
譯文:
鄭成功(注解:小字森舍),乃是鄭芝龍姨太太的長子,當時年紀十七歲,已經入府學當諸生了。


方衣單絺(音ㄔ,單薄衣服),閒步階前,聞父降,咨嗟太息(嘆息)
譯文:
他那時正穿著單薄的葛布衣衫,在台階前散步,聽到父親投降給清朝,大大嘆息;

頃之,其弟襲舍(鄭襲,鄭成功弟,(編按:明末海盜顏思齊的外孫)自外來,成功告之故,且曰:「汝宜助我!」即與徒手(空手)出門,從者十八人,棹小舟至廈門隔港之古浪嶼山,招集數百人;方苦無資,人不為用。
譯文:
不久,他的弟弟鄭襲從外面來看他,鄭成功告訴弟弟這件事情,並且說:「你必須幫助我!」就與弟弟空手出門,跟從他的有十八個人,就駕著小船到廈門隔港的古浪嶼山,招集了幾百個人;當時正苦於缺乏資金,人才也不夠用。


適有賈舶(商船)自日本來者,使詢之,則二僕(僕人)在焉,問有資(資金)幾何(多少)?曰:「近十萬。」
譯文:
恰巧那時有一艘商船從日本前來,派人去詢問,裏面有兩個家僕在那裏,問他們有資金多少。對方說:「將近十萬。」


成功命取佐(輔助)軍,一僕曰:「未得主母命,森舍(鄭森,指鄭成功)安得擅用。」閩俗父為官,其子皆得稱舍)
譯文:
鄭成功命令他們拿來幫助軍隊用,一個僕人說:「沒有得到主子的命令,森舍哪能擅自使用?」(注解:福建蘇話稱官家的兒子為舍)


成功怒曰:「汝視我為主母何人?敢抗耶?」立斬之,遂以其資,招兵制械。從者日眾,竟踞金廈門。
譯文:
鄭成功憤怒地說:「你看我是主子的什麼人?竟然敢違抗我!」立即斬殺了他,就以這個資金,招募兵員製作兵器。跟從他的人很多,後來終於佔據了金門、廈門。


鄭成功.jpg
上圖:鄭成功(圖片引自網路)


鄭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踞守金廈門,雖在海外,密邇(接近、靠近)內地,閩省沿海港澳可以出兵進剿者,在在皆是,倉猝攻之,守禦匪易。
譯文:
鄭成功在成年時,就招集新的軍隊,踞守在金門、廈門,雖在海外,卻暗中接近內地,福建省沿海港灣都可以出兵進剿他的人,比比皆是,如果倉猝之間攻打他,要能守禦得住,並不容易。


成功於內地港澳,悉設舟師,登陸為寨,扼守水口;又偏布腹心於內地,凡督撫提鎮衙門,事無巨細,莫不報聞,皆得早為之備。
譯文:
鄭成功在內地港灣,都設有海軍,登陸後就設立要塞,扼守出海口;又偏佈心腹部下在內地裡,凡是督撫、提鎮的衙門,大大小小事情,沒有不來報告給鄭成功知道的,好讓他能早做準備。


故以咫尺地,與大兵拒守三十餘年,終不敗事,其用心固已深矣。
譯文:
所以鄭成功和他的子孫可以用小小的土地與清朝的大軍攻防三十多年,始終不失敗,他們的用心是如何地堅固深沉啊。


鄭成功.jpg
上圖:鄭成功(圖片引自網路)


又成功於一切謀畫,皆出己見;其所任用,不過荷戈執戟、摧鋒陷陣之徒,絕無謀士為建一奇(奇計)、畫一策者。
譯文:
再說鄭成功的一切謀畫,都出於自己的主張;他所任用的人,不過是一些荷戈執戟、衝鋒陷陣的人,絕對沒有謀士為他建立任何一個奇計、謀畫任何一個策略。


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實在是)以謀畫無出(超出)成功右者。
譯文:
不是說鄭成功不喜歡謀士,也不是謀士不願意被他使用,實在是由於沒有人的謀略能超過鄭成功。


可見古人得士為難,臥龍、鳳雛得一可王,而留侯(張良封留侯)、曲逆(陳平封曲逆侯)為世不常有也。
譯文:
古人想獲得謀士幫忙是很困難的,如果能得到臥龍、鳳雛中的一個來輔佐,就可以稱王,然而留侯、曲逆乃是世界上不常有的謀士啊。


鄭成功.jpg
上圖:鄭成功(圖片引自網路)


又聞成功夜不就寢,遍走達旦,妻妾皆臥,惟設酒果俟(音ㄙˋ,等待)之,成功至,必取啖(吃)少許,復走如故;
譯文:
又聽說鄭成功夜晚不睡覺,整晚走路到天亮,妻妾都睡了,只要備酒、果等他,鄭成功必到,到了後必拿少許的東西吃,依然不斷走路;


即寢亦無定所,固防奸人刺客,亦屬有所思也。
譯文:
就是睡覺也沒有一定的地方,這固然是為了防止奸人刺客得逞,也是因為他有滿腹的心思的緣故。


欲保彈丸地,其難如此,彼於天下事一見易視(看成非常簡單易懂)者,鮮不敗矣。
譯文:
想要保住彈丸之地,困難竟是如此,那種把天下的事都看成非常簡單易懂的人,就很少不失敗了。


鄭成功(那須豐慶摹本.台南市鄭成功文物館藏).png
上圖:鄭成功畫像(那須豐慶摹本,台南市鄭成功文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以海外彈丸地,養兵十餘萬,甲胄戈矢,罔(無)不堅利,戰艦以數千計;又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譯文:
鄭成功用海外彈丸的地方,養兵十多萬,戰甲、戰盔、戈、箭,沒有不堅利的,戰艦數以千計;接著又與內地的人來往,收買人心,至於財用不匱的原因,則是因為有大洋通商的利益所導致。

我朝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而商賈壟斷,厚賂守口官兵,潛通鄭氏以達廈門,然後通販各國。
譯文:
我清朝嚴禁國人去外洋,任何的船隻都不能入海;然而商人壟斷貿易,重重賄賂把守海關的官兵們,暗中私通鄭家到廈門做生意,然後以所得的貨物賣給世界各國。


凡中國各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
譯文:
凡是中國貨物,想要賣到海外,都要仰賴鄭家。終至於洋面上的通商利益,都被鄭家所操縱,財富一天天增加。


暨乎遷界之令下(編按: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政府為打壓在台灣的明鄭王朝,斷絕大陸沿海居民對其接濟的命令。該命令要求山東至廣東沿海居民遷入內地,並以修築工事、派駐兵員監督。此令首次頒布於順治十八年,康熙初年又陸續重申。清軍平定台灣後,則頒布命令要求百姓遷回,期間使東南沿海地區百姓多次遷移,使東南沿海地區田園荒蕪、人民流離、生計困頓),江浙閩粵沿海居民悉內徙四十里,築邊牆為界,自為堅壁清野計,量彼地小隘,賦稅無多,使無所掠,則坐而自困,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固非無見。不知海禁愈嚴,彼利益普,雖智者不及知也。
譯文:
等到我大清頒佈遷界的命令,凡是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居民都要向內遷徙四十里,並且築起圍牆做為邊界,我方自認為這是堅壁清野的大計,也就是看鄭家土地狹小,賦稅沒有多少,假使能夠使他掠奪不到貨物,就會陷入自困之中,我大清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這種見解不是說沒有特色;但是卻不知道海禁越巖,他們的利益就越多。雖是有智慧的人,也不能瞭解這一點。


即疇昔沿海所掠,不過厚兵將私橐(音ㄊㄨㄛˊ,囊袋),於鄭氏公帑,原無損益。
譯文:
那就是說,昔日鄭軍寇略海邊,只是使他的將軍士兵中飽私囊,對於鄭家的公款卻沒有增加或減少的影響。


遷界令.png
(圖片引自網路)


海外諸國,惟日本最富強,而需中國百貨尤多,聞鄭氏兵精,頗憚之;又成功為日本婦所出,因以渭陽誼相親,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盈。
譯文:
提到日本原是海外最富強的國家,需要中國的貨物尤其多,聽說鄭成功的軍隊十分精良,頗為害怕。又加上鄭成功是日本婦女所生的兒子,以致於鄭成功要求什麼,日本就給什麼,所以鄭成功的府庫就越來越充足。

自耿逆(耿精忠)叛亂(編者註:指三藩之亂),與鄭氏失好(不合),耿兵方圖內向,鄭兵即躡其後,已據閩之興、漳、泉、汀、邵,粵之潮、惠七郡,養兵之用,悉資台灣。
譯文:
自從鄭成功傳位給鄭經後,正當耿精忠叛亂,耿精忠與鄭經不合。當時耿精忠的軍隊想要向內地發展,鄭經的部隊就尾隨他的後面奪佔成果。當時,鄭經已據有福建的興、漳、泉、汀各州以及廣東的潮、惠七州,養兵的物資,都來自臺灣。


自此府藏虛耗,敗歸之後,不可為矣。
譯文:
從此以後,台灣的府庫就空虛。等到他從大陸敗退了以後,也就無法再興起了。


鄭成功.png
上圖:鄭成功畫像(國立台灣博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久踞金廈門,蓄志內侵,造戰艦三千餘艘。順治十三年,將大發兵窺江南,過浙之東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慄。
譯文:
鄭成功常久佔據金門、廈門,企圖想要內侵,曾造了戰船三千多艘。順治十三年,將要大舉發兵窺伺江南的時候,經過浙江的東甌港口,船泊了三天,戰船連接八十里,見到的人倍感顫慄。

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嗜畜羊,海舶過者,必置一生羊而去;日久,蕃息至遍山,不可數計。鄭氏戰艦泊山下,將士競取羊為食,干神怒,大風驟至,巨艦自相撞擊立碎,損人船十七八,大失利返。
譯文:
到了江南的羊山,由於這個山有神靈,人們特別喜歡養羊,有海船經過,必定要購買一隻生羊回去;日子一久,繁殖的山羊漫山遍野,無法計數。鄭氏的戰艦停泊在山下,將士們競相抓取羊隻來吃,引來神的憤怒,大風突然吹到,巨大的船艦自相撞擊,當場粉碎,損失的人船達到十之七、八,大大失利後返航。


至十六年,復大舉入寇,破京口(鎮江),犯江寧(南京),東南震驚。
譯文:
到十六年,又大舉入寇,攻破京口,侵犯江寧,引起整個東南的震驚。


十七世紀鄭成功勢力範圍Wikipedia By Ifatson.png
(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特重操練,舳艫陳列,進退有法,將士在驚濤駭浪中無異平地,跳躑上下,矯捷如飛。
譯文:
鄭成功重視軍隊的訓練,把戰船陳列在海上,教導士兵進攻和撤退的方法;將士們在驚濤駭浪中,和行走平地沒有兩樣,上下跳躍,快捷如飛。


將帥謁見,甲胄僅蔽身首,下體多赤腳不褌(音ㄎㄨㄣ,褲);有以靴履見者,必遭罵斥,並抑其賞。
譯文:
凡是將帥前來謁見鄭成功,盔甲鐵冑只用來遮蔽身子和頭部,下體多半赤足不穿鞋;有人穿鞋子來見他,必定遭到斥罵。

凡海岸多淤泥陷沙,惟赤腳得免粘滯,往來便捷。
譯文:
這是因為海岸線多半是淤泥或陷沙,只有赤腳才能免於被黏住,往來才會快速。


故與王師鏖戰(激戰。鏖,音ㄠˊ屢勝;其於勝勢,固已占卻一籌(謀略、計策)矣;官兵以靴履行泥淖中,不陷即滑,奚(如何)免敗績?
譯文:
所以他屢次與大清軍隊對打,都贏;他的軍隊本來就佔了一些優勢,我朝的軍隊穿著靴子,行在泥淖中,何能免除失敗的命運?


臺灣船圖(長崎縣松浦史料博物館).png
上圖:臺灣船(日本長崎縣松浦史料博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閩總督陳景,駐師漳郡城內,方圖進剿;鄭民分兵沿海港口,與官兵拒守。
譯文:
福建督軍陳景曾把軍隊駐守在漳州,努力想進剿鄭軍,鄭成功在沿海抵抗他。

有門子(守門人)李文忠,素機警,善承伺意旨,為總督親信,凡應對傳語,悉委任之,實陰(暗中)通鄭氏者。
譯文:
陳景有一個伺候他的人叫做李文忠,一向機警,善於瞭解陳景的內心,是陳景的親信;但暗中勾結鄭成功。


一日,夜入總督臥內,刺之,取其首,並竊令箭,馳馬出南門,稱有軍機,傳令出城,無敢致詰,以首獻鄭成功。
譯文:
有一日晚上進入衙門的臥室裏面,砍下陳景的首級;並且偷拿令箭,騎馬想離開南門,詐稱有軍事機密必須執行所以必須出城,沒有人敢詢問他。

成功以僕弒主,甚惡之,薄與(輕微給予)一官,不滿所望;歲餘,以他事斬之。
譯文:
等到李文忠把首級獻給鄭成功,鄭成功厭惡他殺了主人,給他一個小官位,不能滿足李文忠的願望;一年多以後,利用其他的事由,把李文忠殺了。

紅衣大砲.png
上圖:明清紅衣大砲(圖片引自網路)


龍碽(音ㄍㄨㄥ,撞擊聲)者,大銅炮也。成功泊舟粵海中,見水底有光上騰,數日不滅,意必異寶,使善泅者入海試探,見兩銅炮浮游往來,以報,命多人持巨絙(音ㄏㄨㄢˊ,索)牽出之,一化龍去,一就縛。
譯文:
所謂「龍碽」這種東西,就是大銅砲。有一次,鄭成功停船在廣東的海中,就看見水底有光芒騰升上來,好幾天都不消失,心想必是一種奇異的珍寶;就派遣精通游泳的人潛水入海,看見兩個銅砲浮浮沉沉在那裏,就命令許多人拿著巨大的繩索要繫綁它們出來。一個忽然變化成龍離去;另一個被綁住拉上來了。

既出,斑駁陸離,若古彞鼎(編者註:青銅銹蝕色紋),光艷炫日,不似沈埋泥沙中物,較紅衣炮不加(更)大而受藥彈獨多。
譯文:
砲的外皮斑駁陸離,好像古代的彝鼎,光豔炫日,不像被埋在泥沙裏的東西,體積比紅衣砲不會更大,但是能容納特別多的火藥。

先投小鐵丸斗許,乃入大彈;及發,大彈先出,鐵丸隨之,所至一方糜爛。
譯文:
起先投入小鐵丸一斗左右,後來裝入大彈;等到發射時,大彈先打出來,小鐵丸跟隨在後面,被打到的東西沒有不糜爛的。

成功出兵,必載與俱,名曰龍碽。
譯文:
凡是鄭成功軍隊行走時,必定載著它一起走,名字叫做龍碽。

然龍碽有前知(預知),所往利,即數人牽之不知重;否則百人挽(拉)之不動,以卜戰勝,莫不驗。
譯文:
不過龍碽似乎能預先知道戰況,凡是戰況有利,即使幾個人去拉它也不感到有重量,否則即使是一百個人去拉它,也拉不動;用它來預知戰勝,沒有不靈驗的。

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將攻泉郡,龍碽不肯行,強舁(音ㄩˊ,抬)之往,及發,又不燃;國軒怒,杖之八十,一發而炸裂如粉,傷者甚眾。
譯文:
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將攻泉州,龍碽不肯隨行,勉強抬著它前往;等到發砲時,不能點燃。劉國軒發怒,用杖打它八十下,一發出砲彈時,立刻炸裂成粉末,受傷的人很多。

鄭成功與董妃.jpg
上圖:鄭成功與董妃(圖片引自網路)
鄭成功董妃.jpg
上圖:董妃(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婦董氏,勤儉恭謹,日率姬妾婢婦為紡績及製甲胄諸物,佐勞軍。
譯文:
成功的妻子董氏,一向勤儉恭謹,每天率領姬妾婢婦在紡織以及製作甲胄這些東西,幫助軍隊。

成功於賞賚(音ㄌㄞˋ,賞賜)將士,揮千萬金不吝;獨於女紅(女子所做針線紡織之事。紅,音ㄍㄨㄥ不令少怠,使絕其淫佚之萌,可謂得治內之道者矣。
譯文:
鄭成功賞賜將士,卻是一揮千萬金,毫不吝嗇;獨獨對於女紅這件事不叫婦人令少許怠惰,這是為了使婦人們斷絕淫佚的念頭,可說是獨得治內的道理啊。

明代士兵.jpg
上圖:明代兵士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立法尚嚴,雖在親族有罪,不少(稍)(寬貸);有功必賞金帛珍寶,頒賚無吝容;傷亡將士,撫恤尤至,故人皆畏而懷之,咸樂為用。
譯文:
鄭成功立法崇尚嚴厲,雖然是親族犯罪,也不稍稍寬貸;有功必定賞賜金帛珍寶,頒贈毫無吝嗇的樣子;對於傷亡的將士,撫恤尤其周到,所以人人都害怕他卻也感念他,都樂意被他所用。


其立法:有犯奸者,婦人沈之海,奸夫死杖下;為盜不論贓多寡,必斬;有盜伐人一竹者,立斬之。
譯文:
他的立法是這樣的:有犯奸淫的,婦人就被投到海裏,姦夫就死於杖下;當盜賊的不論貪贓多少,一律論斬;有盜伐某人的一根竹子的,立刻斬殺。


至今台灣市肆(商店)百貨露積,無敢盜者,以承峻法後也。
譯文:
至於今天的臺灣市場上的百貨暴露堆積,也沒有人敢盜取,就是因為接受鄭成功巖刑峻法的果效了。


鄭經.png
上圖:鄭經圖片引自網路)


長子錦舍(即鄭經)與弟裕舍(鄭裕)乳母某氏通(通姦),成功知之,命以某氏沈海,錦舍又私匿之,已逾三載,無敢為成功言者。
譯文:
鄭成公的長子錦舍(注解:就是鄭經)與弟弟裕舍的乳母某氏通姦,鄭成功知道了,下命令錦舍將某氏投到海裡,錦舍只好把某氏藏起來,超過三年,沒有人敢勸鄭成功。


某氏怙(音ㄏㄨˋ,恃)寵,頗凌錦舍婦(元配),婦不能堪,以告其祖父唐某號枚臣者,為致書(寫信)成功;時錦舍守廈門,成功居台灣,以令箭授禮都司黃元亮,命渡海立取錦舍頭來,並令錦舍母董氏自盡。
譯文:
某氏又靠著錦舍寵愛她,欺侮了錦舍的元配,元配不能忍受,就向祖父唐某號枚臣的人訴苦,唐某就寫信給鄭成功;當時錦舍正把守廈門,鄭成功來臺灣,就用令箭授給禮都司的黃元亮,叫黃渡海立即取錦舍的首級前來台灣,並命令錦舍的母親董氏自盡。


母子遷延(拖延)未即死,會(適逢)成功病亡得免,時年三十有九。
譯文:
母子兩人拖延命令沒有立即就死,恰巧鄭成功來台灣未及一年就病死,董氏與錦舍得以免去一死,當時鄭成功的年紀三十九歲。


鄭成功.jpg
上圖:鄭成功圖片引自網路)


隆武(編者註:南明第二任帝唐王年號)時,凡以兵從者,悉加顯秩。鄭成功兵力獨強,賜姓朱氏,故人又稱成功國姓。
譯文:
明朝隆武時代,凡是當軍人的,都給顯赫的官位。鄭成功兵力特別強盛,賜朱姓給鄭成功,所以人人都稱鄭成功為國姓。


至永曆,又晉封延平王,給金印;成功受而藏之,終身不一用,仍稱招討大將軍舊銜。
譯文:
到了永曆年間,又晉封為延平王,給予金印;成功接受後收藏起來,終身都不使用,仍然用招討大將軍的舊頭銜。


其居台灣,傳三世,悉遵永歷紀元;長至萬壽節,必設龍亭,率其官屬,朝賀如禮。
譯文:
他來臺灣,傳了三世,都尊永曆的年號;每到萬壽節,就必擺設龍亭,率領他的官屬,按照一定的禮節來朝賀永曆帝。


延平郡王祠.jpg
上圖:台南延平郡王祠圖片引自網路)


陳參軍傳(附)

陳參軍永華,字復甫,泉郡同安人。父某科孝廉,以廣文殉國難;公時年舞象(舞象之年,十三歲),試冠軍,已補龍溪博士弟子員。
譯文:
陳永華參軍,字復甫,泉州同安人。父親是某科的孝廉,陳永華的父親陳鼎被清軍所迫而殉難;陳永華當時的年紀十三歲,考取第一名,已經是補龍溪博士弟子員。


因父喪,遂隨鄭成功居廈門。成功為儲賢館,延四方之士,公與焉,未嘗受成功職也。
譯文:
由於父親死了,就隨著鄭成功居住在廈門。鄭成功設立儲賢館,延攬四方的人士,陳永華就進入了儲賢館,鄭成功並沒有給他官職。

其為人淵衝靜穆,語訥訥如不能出諸口;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了如指掌,不為群議所動。與人交,務盡忠款。平居燕處(燕居,閒居)無惰容,布衣蔬食,泊如(淡泊貌)也。
譯文:
他為人安靜肅穆,不擅言語,有話好像說不出來;但是遇到事情果斷而有識別力,定計決疑的時候,對全盤的事情能瞭若指掌,不被眾多的議論改動。與人交往,務必盡心誠懇。平時居處沒有怠惰的面容,穿粗布衣,吃簡單的食物,淡泊自在。

成功常語子錦舍(即鄭經)指公曰:「吾遺以佐汝,汝其師事之!」
譯文:
鄭成功常常指著陳永華告訴兒子錦舍(注解:就是鄭經),說:「我留他輔佐你,你以對老師之禮來對待他!」


反清復明.png
圖片引自網路)


成功既沒,鄭經繼襲,以公為參軍,職兼將相。
譯文:
鄭成功死後,鄭經繼位,以陳永華為參軍,兼任將相。

公慨然(爽快而不吝惜貌)以身任事,知無不言,謀無不盡,經倚為重。
譯文:
陳永華慨然以身任事,凡是知道沒有不說出來給鄭經做參考的,謀略也毫無保留,鄭經因此重重倚靠他。

知公貧,常以海舶遺公,謂商賈僦此,歲可得數千金,聊資公用。
譯文:
鄭經知道陳永華貧窮,常常用海船贈送他,說商家租借這艘船,每年就可以獲得幾千金,聊供陳永華花用。

公卻不受,強與之,輒遭風敗,更與之,亦然。
譯文:
陳永華卻不願接受,勉強他接受,船往往遭到大風侵襲;更加想給他,依然如此。

公笑曰:「吾固知吾命窮,徒損他人資,無益。」
譯文:
陳永華笑說:「我本來就知道自己本命貧窮,徒然損失他人的財貨,並沒有好處。」

台郡多蕪地,公募人闢之,歲入榖數千石。比(音ㄅㄧˋ,等到)獲,悉以遺(音ㄨㄟˋ,贈)親舊;量其所需,或數十百石各有差;計己所存,足供終歲食(一年食用)而已。
譯文:
台灣大多是荒地,陳永華招募工人開闢,每年收穫稻榖幾千石。等到收獲,都贈送給親戚友人;計算各人所需,給予幾十石或百石各有差異;至於計算自己所存的米糧,只要足供一年的食用就夠了。


(等到)耿逆以閩叛,鄭經乘機率舟師攻襲閩粵八郡,移駐泉州;使公居守台灣,國事無大小,惟公主(主持)之。公轉粟饋餉,五六年軍無乏絕。
譯文:
等到耿精忠在福建叛變,鄭經乘機率領海軍攻打福建、廣東八州,移師駐守泉州;派了陳永華駐守臺灣,凡是國事不論大小,都由陳永華辦理。陳永華轉運米糧供給鄭經軍餉,五、六年間,軍隊沒有匱乏。


夢蝶園記碑.png
上圖:台南法華寺.陳永華夢蝶園記碑圖片引自網路)


初,鄭氏為法尚嚴,多誅殺細過(小過錯);公一以寬持之,間(音ㄐㄧㄢˋ,偶爾)有斬戮,悉出平允(公平),民皆悅服,相率感化,路不拾遺者數歲。
譯文:
當初,鄭經的法律崇尚嚴厲,大多誅殺一些小過錯的人;陳永華一律以寬容來辦理,偶而有斬殺的刑罰,都出於公平,人民都心悅誠服,相率接受感化,路不拾遺的時間達到好幾年。

一日,命家人灑掃廳事,內設供具,扃(音ㄐㄩㄥ,關閉)閉甚嚴,日齋沐具表入室拜禱,願以身代民命;
譯文:
有一天,陳永華命令家人灑掃客廳,裏面設了供品,門戶關得很緊,白天齋戒沐浴,又寫了一個表,進入室內拜禱,願意以自己生命的死亡來代替人民生命的死亡;


或曰:「君秉國鈞(重),民之望也,今為此,實駭觀聽,其若民心何(叫民心怎麼想呢)?」公曰:「此吾所以為民也。」復嘆曰:「鄭氏之祚(音ㄗㄨㄛˋ,服,國祚指國家壽命)不永(長久)矣!」
譯文:
有人聽到,就說:「先生秉承國家大政,是人民的希望,今日做這種拜禱,實在駭人聽聞,叫民心怎麼想呢?」陳永華就說:「這就是我所說的為民了。」

居無何(不久),告其家人曰:「上帝命吾宰茲郡,將以明日往。」詰朝(翌日清晨)端坐而逝。
譯文:
又歎息說:「鄭氏的國壽不久了啊!」居家不久,就告訴他的家人說:「上帝已經命令我掌管這個郡了,我明天就去上帝那裏接令!」天亮,端坐而逝。


陳永華墓.jpg
上圖:台南柳營.陳永華墓圖片引自網路)
陳永華.jpg
上圖:陳永華墓碑拓本圖片引自網路)


婦洪氏,小字端舍,與公同邑人,賦質幽嫻。自于歸(女子出嫁),有齊眉舉案風。晨興,盥沐畢,夫婦衣冠襝衽,揖而後語。
譯文:
陳永華的妻子洪氏,小字端舍,與陳永華是同一個故鄉的人,天性幽靜嫻淑。自從嫁了以後,有夫婦相敬的美譽。每天早晨起床後,盥沐完畢,夫婦穿好衣冠,相互作揖後才談話。

尤長於詞翰,精刀札(書簡。刀,殺青或刮除誤字用;札,竹簡),閨門之內,切磋不異良友,公冗(繁忙)不暇給,凡文移、尺牘、屬稿及丹筆批答,多洪為捉刀(代人做事或代人寫文章),而措語字畫,與公無異,人不能別(辨別);白首相莊無間語。
譯文:
她特別擅長詞翰,精通官方文書,在閨門裏面,夫婦彼此切磋與良友並沒有兩樣,陳永華的時間不夠使用,凡是公文、書信、稿子以及重點批答,大多是洪氏替他捉刀,不過,裏頭的措詞字畫,與陳永華並無兩樣,旁人無法辨別;直到老年彼此相互尊敬,沒有任何不合的話語。

子三人,夢緯、夢球、夢□;今夢球成進士,在史館。
譯文:
他們生了三個兒子,夢緯、夢球、夢□;如今夢球已經成為進士,在史館任職。

陳永華.png
上圖:台南永華宮陳永華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陳烈婦傳(附)

烈婦姓陳氏,參軍陳永華季女,鄭經長子欽舍(編者註:鄭欽,即鄭克𡒉,鄭經庶長子)(妻子)也。
譯文:
烈婦陳氏,參軍陳永華的最小的女兒,是鄭經長子欽舍的妻子。


欽舍甫弱冠,性剛毅果斷,遇事敢為,經愛任之。
譯文:
欽舍剛剛二十歲,性情剛毅果斷,遇事敢做敢為,鄭經喜歡叫他擔任事務。


先是,鄭經幼好漁色,多近中年婦人;民婦為經諸弟乳母者,經皆通(通姦)焉。有昭娘(編者註:陳昭娘,鄭經五弟鄭智的乳母)者,遂納為妾,有寵。
譯文:
從前,鄭經幼年時喜好女色,多半親近中年的婦人;有民婦曾經是鄭經弟弟的乳母,鄭經與她們都私通。有一個叫做昭娘的乳母,就被鄭經納為小妾,受寵愛。


經妻唐氏無出,昭娘首生欽舍,當時流言昭娘假娠(音ㄕㄣ,妊娠,懷孕)乞養,實屠者(屠夫)李某子;獨鄭經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暗中)誹之。未幾(不久),昭娘以眾嫉死矣。
譯文:
鄭經的妻子唐氏沒有生子,昭娘卻生了欽舍這個兒子,當時有流言中傷昭娘,說她假裝妊娠,暗中去抱別人的孩子來養育,實際上欽舍就是屠夫李某的兒子;不過,鄭經說昭娘生欽舍時,他親自目睹。由於無法取信於別人,族人就暗中誹謗她。不久,昭娘就因為眾人嫉視她而死了。

逮耿逆變叛,鄭經統舟師渡海,駐泉郡,志圖內向;以欽舍守台灣,號為監國。
譯文:
等到耿精忠叛變,鄭經統帥海軍渡海,駐守泉州,想進攻內陸;派欽舍駐守臺灣,名號「監國」。


監國居守裁決國事,賞罰功罪,一出至公(大公無私),即諸父(叔伯)昆弟(兄弟)有過,不少假(寬貸),用是宗族多怨之。
譯文:
監國駐守台灣,職責是裁決國事、賞罰功罪,全都要出於大公無私,即使是諸父、昆弟有過錯,也不能寬貸,因此宗族有許多人都怨恨他。


及鄭經自廈門敗歸,視監國處分國事悉當,益信其賢;自是軍國事悉付裁決,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宗族益憚(音ㄉㄢˋ,懼怕)監國而含怨愈深矣。
譯文:
等到鄭經從廈門打了敗仗回來,看到監國處理國家大事都很適當,更加相信他就是賢能的人;從此,軍國大事全都交付給他裁決,給他精兵三千人當護軍,宗族的人更加害怕監國,而心裏的怨恨就更深了。


陳永華.jpg
上圖:陳永華神像圖片引自網路)


(適逢)經疾遽亡,未立後,家人方治含殮,經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各官,聽讀遺命,立新主,逡巡(徘徊猶豫。逡,音ㄑㄩㄣ未舉,經諸弟白(告訴)董氏先收監國印(編者註:馮錫範、劉國軒發動政變,向董太妃進言鄭克𡒉非鄭經所生,罷其監國之位,改由鄭克塽繼位,史稱東寧之變);董氏命太監往取印,欽舍不與(給予)
譯文:
恰巧鄭經因為身染疾病突然死亡,沒有指名誰當繼承人,家人才剛辦完入殮的事,鄭經的母親董氏就出來坐在幃帳中,傳令集合眾官,要大家聽讀鄭經的遺命,準備嗣立新主,但是董氏躊躇未能決定,鄭經的弟弟們就告訴董氏說,先收回監國印章再說;董氏就命令太監前往欽舍的地方取印,欽舍不給太監。


時因訛傳(誤傳)監國率兵且(將)至,眾倉惶不知所出;群妾有和娘者,即克塽(編者註:鄭經的庶次子,馮錫範的女婿)母也,曰:「監國必無是,請往取之。」
譯文:
當時因為誤傳監國率兵將到,眾人在倉惶之中,不知該怎麼辦;群妾當中有一個叫做和娘的女人,就是鄭克塽的母親,說:「監國必然沒有帶兵前來的道理,我自請前往去向欽舍取印。」


欽舍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向使一太監傳命,真偽莫據,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處所),再拜董氏前納印;
譯文:
欽舍看見和娘來了,就說:「這個印章是先君授給我的,乃是維繫軍、國命脈的東西。剛剛派了一個太監來傳令說要向我收取印章,叫我無法辨別是真是偽,我怎能輕易就交出去呢?如今您和娘來了,就可以拿去了。」最後,欽舍就隨著和娘到喪事的場所,再進去拜見董氏,交出監國印章;


董氏曰:「汝非鄭氏骨血,寧不知乎?」欽舍未及對,經諸弟群起撻(打)之;
譯文:
董氏說:「你並不是鄭家的骨肉,難道你不知道嗎?」欽舍還未及回話,鄭經諸弟就群起打他;

欽舍笑曰:「撻我何足武?我平日不避嫌怨,守法不阿,亦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
譯文:
欽舍笑著說:「打我算什麼武勇的行為?我平日不避任何人的嫌怨,守法不阿,也是為了守住鄭氏的疆土罷了。今天我把死生交託給我的命運,何必打我呢?」


董氏命置傍室中,不令出,經諸弟又遣烏鬼往縊之;烏鬼畏不敢前,欽舍知不能生,遂自縊死。
譯文:
董氏就命令手下把欽舍關在旁邊的房子裡,不准他出去,鄭經諸弟又派遣行兇者前往房內要吊死欽舍;行兇者卻畏懼不敢前往,欽舍知道自己不能活了,就自縊而死。


開元寺.jpeg
上圖:台南開元寺,前身是鄭經為奉養母親董太妃而建,又稱「北園別館」,也是監國鄭克臧遭遇東寧之變的歷史現場圖片引自網路)


明日,立克塽為嗣(克塽小字秦舍),而移欽舍柩於門外別室。
譯文:
第二天,鄭家就立鄭克塽為嗣(注解:克塽小字秦舍),把欽舍的靈柩移到門外的另一個房屋。

董氏謂烈婦曰:「汝參軍(編者註:陳永華,任諮議參軍)女也,參軍於國有大功,汝居宮中,當善視(善待)汝。」
譯文:
董氏告訴烈婦欽舍的妻子說:「妳是參軍的女兒,參軍對於國家有大功,妳居住在宮中吧,我會善待妳!」

烈婦曰:「昔為鄭氏婦,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柩既舉,烈婦扶柩出,人莫能阻;至喪所,晝夜哀啼不輟,路人聞之,莫不隕涕。
譯文:
烈婦說:「從前我是鄭家的媳婦,現在變成屠夫的媳婦了,為何要安居在這個地方?」靈柩出葬時,烈婦就扶著靈柩出來,人們沒能阻擋她;她到丈夫喪事的場所,晝夜哀哭不停,路人聽了,沒有不流淚的。


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音ㄇㄧㄢˇ,生產),蓋存孤以延(延續)夫後(後代),不猶(不如)(勝過)於死乎?」
譯文:
她的哥哥安慰她說:「你懷孕還未分娩,應該存留遺孤來延續丈夫的後代,豈不勝過一死了之嗎?」


烈婦曰:「他人處常(常態),妹所處者變(變局)也;縱生孤(孤兒),孰能容之?有死而已。」
譯文:
烈婦說:「他人是處在一個正常的環境,我事處在一個變亂的環境;縱然生了孤兒,誰能容得下他呢?只有死了才能解決這個困境。」


絕粒(絕食)七日不死,復雉經(自縊。雉,音ㄓˋ,與欽舍合葬郡治洲子尾海岸間。
譯文:
烈婦就不吃食物,絕食了七日卻還不死,就上吊自殺,與欽舍合葬在府城洲子尾的海岸間。


烈婦幼習文史,工書,知大體,實秉母教;亡年二十。
譯文:
烈婦幼年學習文史,工於書法,頗知大體,實際上是秉承母親的教誨;死時的年紀只有二十。


既葬,台人士常見監國乘馬,呵殿往來,或時與烈婦並出,容服如生,導從甚盛,人以為神云(云,語尾詞,無義)
譯文:
監國葬後,台灣人常看見監國乘馬,在殿中喝馬來來往往,有時則與烈婦一起出現,容貌衣服如同生前,隨從很多,人們認為那是神明。


樹皮.pn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台文戰線》
〈鄭氏逸事〉白話翻譯
(編者註:段落重新安排,少數錯字改正)
2016-05-21
網址:

https://twnelclub.ning.com/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39105
原作者:郁永河
譯者:宋澤萊

【譯者簡介】
宋澤萊(1952年2月15日-),本名廖偉竣,台灣作家,雲林縣二崙鄉大義村的詔安客家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獲吳三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聯合報小說獎(今改稱聯合報文學大獎)、台灣國家文藝獎等獎項。宋澤萊的創作以小說、論述為主,也有新詩及散文問世,是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末期的代表性作家,也是台灣佛教批判文學的先驅。宋澤萊相當關注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的發展,往後開始走向台語文學之母語書寫的道路,是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推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