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png


題解

本文節選自《遙遠》。爿,音
ㄅㄢˋ,江蘇方言,為計算店鋪或田地的單位。描寫作者年幼時對一間書店的溫暖記憶,以及隨之而來的人生體會。作者以幼時之眼,帶領我們穿過上海北四川路,走進了一個日常而溫和的生活場景;透過平實的文字敘述,展現細膩溫情細水長流的動人力量。

全文剪裁得宜,詳略互見,模擬人記憶經久斑駁的敘述方式,雖然人物形象模糊,卻能掌握事件的細節描摹,情節即使不起波瀾,仍淡而有味;作者所懷念的不只是那家書店或那對母子,更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那份善意,流露出平淡中見深刻的感人力量。

文中以「夢」貫串,如第七段寫作者受照料後睡著了、第八段寫作者「迷迷糊糊醒來」、「夢遊似的坐起」。第十段「做夢一般,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第十一段寫「每次回憶時,仍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最後以「
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呼應「夢醒」。

本文的記敘文五要素:

時間:作者小學時

地點:上海日本租界,北四川路上一家書店
人物:作者、店主人
事件:作者到書店避雨,受到照顧
作者感悟:看似平淡無奇的小事,隱約影響自己一生與書的緣分

京都.jpg
上圖:林文月留學的日本京都
林文月.png
上圖:林文月的父母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一個平凡的人在其一生當中,會不會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影響他、刺激他,給他啟示呢?我想或多或少是有的。只不過因為那些故事的主角本身平凡無奇,所以許多人與事便也在歷史的洪流中悄悄淹沒失傳罷了。回顧我的過去,竟覺得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是印象深刻,令我畢生難忘的。有時便不免自嘲,這或即是自己平平凡凡一事無成的原因吧。不過,這樣說,倒也並非意味在過去的日子裡竟一無記憶可追尋;零零星星的小事情居然也點綴在生命的五線譜上,經常在我不小心回頭的時候,便會聽見叮噹作響,只是那些聲音微弱得只有自己聽得到。也許,我現在就把其中的一點流放出來吧。

我幼年時居住在上海閘北日本租界。小學一年級是按學區被分派入日本官方主辦的「第一國民學校」。我的家在江灣路,正當虹口公園游泳池對面。每天上學,須先跨過家門前的一條窄窄的鐵路,然後沿著虹口公園走;虹口公園的盡頭,有一座日本神社,走到那裡總是習慣地一鞠躬,然後繼續走;繼續走下去便是整潔的北四川路了。馬路當中是有軌電車的終站地段,人行道則由方塊的石板鋪成。這段路是我最喜愛的,我很少規規矩矩走完這段路,不管是一個人走或有同伴,總是順著那石板跳行,有時也踢石子跳移。夏天,高大的梧桐樹遮蔽了半條街;秋天,則常有落葉追趕在腳步後。

在這一條北四川路的中心點,比較靠近學校那邊,有一排二層樓洋房。前面一段是果菜市場和雜貨店一類的店面,母親有時也到那裡去購物;那後段卻是我喜歡去的地方,有一家文具店和一爿書店。早晨去上學時,因為趕時間,又由於時間太早,店門總是鎖著,所以我只能從那沿街的大玻璃窗望進去。夏季裡,常常都會碰到朝陽晃朗反射耀目,不太容易看到店內的景象;冬季裡,則又往往因窗上結冰霜,故只見白茫茫的一片,有時禁不住會用戴手套的指頭在那薄冰上面隨便劃一道線,或塗抹幾個字什麼的,心想放學時一定要進去。

小學一年級的功課既少又輕鬆,通常在上午十一點半就放學了。家裡因為要等父親回來午餐,不會太早開飯的,所以我幾乎每天都在歸途上溜進那爿書店去看不花錢的書。那時候的學生好像不作興帶錢,我們家更有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孩子們要等到上了中學才可以領受零用錢,因此我身上當然連一個銅板也沒有;儘管沒有帶錢,我倒也可以天天在那書店裡消磨上半個鐘頭,入迷地看些帶圖的伊索寓言等書。我最喜歡嗅聞那些印刷精美的新書,那種油墨真有特別的香味!一邊看書一邊聞書香,小小的心裡覺得快樂而滿足,若不是壁上有鳥鳴的鐘聲,真怕會忘了肚子餓忘了回家哩。

那爿書店有多大呢?我已無法衡量了。當時覺得十分大,四壁上全都是書,但那時我個子矮小,如今回想起來,那店面也許並不一定真大。記得在進出口處有一座櫃臺,裡面總是輪流地坐著一個中年男子和老婦人,大概是母子吧。別人經過那個櫃臺,差不多都要付了錢取書走;我卻是永遠不付錢的小「顧客」。其實那樣溜進溜出,倒真有點兒像進出圖書館一般自在,而他們母子也從來沒有顯出厭嫌的樣子;相反的,那中年人還常常替我取下我伸手搆不著處的一些書。那老婦人彎著腰坐在櫃臺後面,每回我禮貌地向她一鞠躬,她會把眼睛笑成一條縫,叫我明天再來玩。日子久了,和他們母子都變得有些熟稔起來,偶爾傷風感冒或什麼的請一天假,他們甚至還會關懷地問:「昨天怎麼沒來呀?」一類的話。

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放學途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來,我快速地從學校跑到書店,但雨勢實在太大,到達書店時,已是全身上下都溼透了。不過,我蠻不在乎,只在門口跳幾下,把身上的雨水抖落了一些,便走進店裡。我站立的地板上,不久就積了一灘水。頭頂上的電風扇不停地旋轉著,那涼風吹在溼透的身上,不由得教人打了好幾個噴嚏。身上微微發抖,覺得快要生病的樣子,可是離家還有相當長的路程,所以只好繼續站著看書。

這時,那個中年的店主人走過來,示意我跟他上後面二樓的房間。那是兩間窄小的日式住室,裡面有點幽黯。隨後,那老婦人也上樓來。她提了一壺熱水,替我拭擦頭髮、臉孔和身體,又拿來一套很寬大的衣服讓我換穿。不知為何,我竟乖乖地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也許當時除此而外也別無他途吧。一身都乾爽之後,他們又鋪了一個床鋪,叫我躺下。大概我是真的受涼感冒了,所以居然睡著。


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陌生的床上。那老婦人正俯視著,雖然她的臉上堆滿慈祥的笑容,我還是嚇哭了。許是聯想到一些童話寓言中受壞人誘拐的情節吧。老婦人用枯癟的手撫摩我的短髮,哄我、安慰我,又叫她的兒子端了一碗不知什麼熱騰騰的東西來。我像夢遊似的坐起,把那碗東西吃下。肚子裡充實了,身上也就有氣力了。

中年男人問我家的住址和電話號碼。老婦人叫我到隔壁房間去換穿我自己的衣服。原來,她已將我的溼衣烘乾或燙乾了。在換衣服的時候,我聽見那男人在電話中講話,好像是在同我母親說話的樣子。我忽然掉下眼淚,不知是因為驚心還是安心。

未幾,母親雇了一輛黃包車來接我回家。雨還沒有停,正在屋簷外淅淅瀝瀝滴著水珠。我聽到母親同他們母子用日語在寒暄道謝,又看見雙方有禮地一再鞠躬;可是我自己倒像是置身事外,做夢一般,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在我平淡無奇的過去裡,這是我時時想起的往事之一,雖然沒有什麼懸宕的高潮,也沒有什麼動人的結局,我甚至不曉得這整個的事情是否可以算是一個故事。但是,每次回憶時,仍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那種溫馨的情緒也始終留存在心底。

那爿書店叫做什麼名字呢?我完全記不得了。那好心的店主人母子姓什麼呢?我也一直不曉得;說實在的,我連他們的模樣兒也早已經忘掉了。然而有時不免想:我從小喜歡讀書,而在這平凡的生活裡,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與書本有密切的關聯,我讀書又教書,看書也寫書。是什麼原因使我變成這樣子呢?我不明白。只有一點可能:在我幼小好奇的那段日子裡,如果那書店裡的母子不允許我白看他們的書,甚至把我攆出店外,我可能會對書的興趣大減,甚且不喜歡書和書店也未可知。

人海茫茫,許多人和事都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卻能這樣子教人懷念。我不知道這個事實是不是對我曾發生過什麼啟示或影響,只覺得那種溫暖竟比一些熱烈的歡愁經驗,更令我回味無窮。


【文章出處】
《遙遠》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作者:林文月
【作者簡介】
林文月
(1933年9月5日-2023年5月26日),生於上海日本租界,林文月之父林伯奏為台灣彰化縣北斗鎮人,母連夏甸為連橫長女,幼年受日本語文教育啟蒙,小學六年級時返臺就學,通曉中、日文。後畢業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民國五十八年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研讀比較文學,精通日文和中文。林文月身兼學者、翻譯家、散文作家於一身,學術研究集中在六朝文學及中日比較文學,翻譯以日本古典名著為主。散文風格細膩溫婉,善於鋪陳細節,筆觸樸實卻能凝聚豐厚情感,娓娓道出對人事的情思感悟。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獎、國家文藝獎散文獎及翻譯成就獎、行政院文化獎等。著有散文集《遙遠》飲膳札記,學術論著山水與古典等,譯有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源氏物語日本古典文學名著白先勇稱其「筆意清暢,風格醇厚,寓人世的悲憫欣喜於平淡之中,字裡行間輻射溫暖與智慧的光芒。」

林文月.jpg
上圖:少女時期的林文月
林文月.jpg
上圖:林文月在京都寓所


章句解析

(一)


一個平凡的人在其一生當中,會不會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影響他、刺激他,給他啟示呢?我想或多或少是有的。只不過因為那些故事的主角本身平凡無奇,所以許多人與事便也在歷史的洪流浩大的水流,比喻巨大而無法阻攔的力量)中悄悄淹沒失傳罷了。
◎看似平凡的瑣事,未必沒有意義,它可能在無形中影響人的一生。

回顧我的過去,竟覺得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是印象深刻,令我畢生難忘的。有時便不免自嘲,這或即是自己平平凡凡一事無成的原因吧。

不過,這樣說,倒也並非意味在過去的日子裡竟一無記憶可追尋;

◎先說沒有畢生難忘的事,又預告將要回顧一件小事,營造故事的神祕感,引起一探究竟的好奇。

零零星星的小事情居然也點綴在生命的五線譜上,經常在我不小心回頭的時候,便會聽見叮噹作響,只是那些聲音微弱得只有自己聽得到。也許,我現在就把其中的一點流放出來吧。
◎將生命比喻為五線譜,記憶中的零星小事,有如點綴的音符,偶爾發出叮噹聲,讓人回想。

上海虹口公園.png
上圖:上海虹口公園,今改名魯迅公園
上海虹口公園.png
上圖:上海虹口公園,今改名魯迅公園


(二)

我幼年時居住在上海閘北(舊地名,位於上海北部。閘,音ㄓㄚˊ的日本租界(一國在通商口岸劃定界線,租給外國人居住、通商的區域)。小學一年級是按學區被分派入日本官方主辦的「第一國民學校」。
◎林文月出身名門貴族,生於上海,接受日本教育,十二歲才返回台灣。

我的家在江灣路,正當虹口公園游泳池對面。每天上學,須先跨過家門前的一條窄窄的鐵路,然後沿著虹口公園走;虹口公園的盡頭,有一座日本神社,走到那裡總是習慣地一鞠躬,然後繼續走;繼續走下去便是整潔的北四川路了。
◎鞠躬是參訪神社禮儀,可見日本教育對作者的影響。

馬路當中是有軌電車的終站地段,人行道則由方塊的石板鋪成。這段路是我最喜愛的,我很少規規矩矩走完這段路,不管是一個人走或有同伴,總是順著那石板跳行,有時也踢石子跳移。夏天,高大的梧桐樹遮蔽了半條街;秋天,則常有落葉追趕在腳步後。
◎作者能從平凡事物中發掘樂趣。

上海街道梧桐.png
上圖:上海街道梧桐
上海.png
上圖:上海街道梧桐


(三)

在這一條北四川路的中心點,比較靠近學校那邊,有一排二層樓洋房。前面一段是果菜市場和雜貨店一類的店面,母親有時也到那裡去購物;那後段卻是我喜歡去的地方,有一家文具店和一爿書店。早晨去上學時,因為趕時間,又由於時間太早,店門總是鎖著,所以我只能從那沿街的大玻璃窗望進去。夏季裡,常常都會碰到朝陽晃朗光明閃亮的樣子。晃,音ㄏㄨㄤˇ反射耀目,不太容易看到店內的景象;冬季裡,則又往往因窗上結冰霜,故只見白茫茫的一片,有時禁不住會用戴手套的指頭在那薄冰上面隨便劃一道線,或塗抹幾個字什麼的,心想放學時一定要進去。
◎作者上學時書店還未營業,夏天玻璃反光、冬天窗面結霜,無法看到內部,反而引起好奇,特別留意這家書店。

上海街道.png
上圖:上海街道(梧桐落葉)
上海街道.png
上圖:上海街道(梧桐落葉)


(四)

小學一年級的功課既少又輕鬆,通常在上午十一點半就放學了。家裡因為要等父親回來午餐,不會太早開飯的,所以我幾乎每天都在歸途上溜進那爿書店去看不花錢的書。那時候的學生好像不作興(不流行)帶錢,我們家更有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孩子們要等到上了中學才可以領受零用錢,因此我身上當然連一個銅板也沒有;儘管沒有帶錢,我倒也可以天天在那書店裡消磨上半個鐘頭,入迷地看些帶圖的伊索寓言等書。我最喜歡嗅聞那些印刷精美的新書,那種油墨真有特別的香味!一邊看書一邊聞書香,小小的心裡覺得快樂而滿足,若不是壁上有鳥鳴的鐘聲,真怕會忘了肚子餓忘了回家哩。
◎作者放學時在書店感到快樂滿足,她也喜歡新書的油墨味。

老書店.png
想像示意圖
神保町.jpg
上圖:世界最大古書街.日本東京神保町古書店


(五)

那爿書店有多大呢?我已無法衡量了。當時覺得十分大,四壁上全都是書,但那時我個子矮小,如今回想起來,那店面也許並不一定真大。記得在進出口處有一座櫃臺,裡面總是輪流地坐著一個中年男子和老婦人,大概是母子吧。別人經過那個櫃臺,差不多都要付了錢取書走;我卻是永遠不付錢的小「顧客」。
◎也許、大概、記得......表現記憶的不確定性。

其實那樣溜進溜出,倒真有點兒像進出圖書館一般自在,而他們母子也從來沒有顯出厭嫌的樣子;相反的,那中年人還常常替我取下我伸手搆(音ㄍㄡˋ,觸及)不著處的一些書。那老婦人彎著腰坐在櫃臺後面,每回我禮貌地向她一鞠躬,她會把眼睛笑成一條縫,叫我明天再來玩。日子久了,和他們母子都變得有些熟稔(熟識。稔,音ㄖㄣˇ,本指稻麥等農作物成熟,此指熟悉)起來,偶爾傷風感冒或什麼的請一天假,他們甚至還會關懷地問:「昨天怎麼沒來呀?」一類的話。
◎老闆母子對小女孩的親切善意,讓作者與書結下不解之緣。

世界最老書店Bertrand Livreiros.jpg
上圖: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世界最老書店Bertrand Livreiros
雨.jpg


(六)

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放學途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來,我快速地從學校跑到書店,但雨勢實在太大,到達書店時,已是全身上下都溼透了。不過,我蠻不在乎,只在門口跳幾下,把身上的雨水抖落了一些,便走進店裡。我站立的地板上,不久就積了一灘水。頭頂上的電風扇不停地旋轉著,那涼風吹在溼透的身上,不由得教人打了好幾個噴嚏。身上微微發抖,覺得快要生病的樣子,可是離家還有相當長的路程,所以只好繼續站著看書。

上海外灘.jpg
上圖:上海外灘夜景
上海老洋房.jpg
想像示意圖(上海老洋房)


(七)

這時,那個中年的店主人走過來,示意我跟他上後面二樓的房間。那是兩間窄小的日式住室,裡面有點幽黯(音ㄢˋ。隨後,那老婦人也上樓來。她提了一壺熱水,替我拭擦頭髮、臉孔和身體,又拿來一套很寬大的衣服讓我換穿。
◎店主人主動對作者釋出關懷,並細心照料,反映他們的溫柔體貼。

不知為何,我竟乖乖地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也許當時除此而外也別無他途吧。一身都乾爽之後,他們又鋪了一個床鋪,叫我躺下。大概我是真的受涼感冒了,所以居然睡著。
◎作者順從店主人的照顧,沒有多加思考,可知平日相處已對他們建立信任。
◎文中第一次提到「睡」。

窗櫺.jpg
想像示意圖
門.png
想像示意圖


(八)

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陌生的床上。那老婦人正俯視著,雖然她的臉上堆滿慈祥的笑容,我還是嚇哭了。許(也許)是聯想到一些童話寓言中受壞人誘拐的情節吧。老婦人用枯癟(乾瘦。癟,音ㄅㄧㄝˇ的手撫摩(撫摸)我的短髮,哄我、安慰我,又叫她的兒子端了一碗不知什麼熱騰騰的東西來。我像夢遊似的坐起,把那碗東西吃下。肚子裡充實了,身上也就有氣力了。
◎文中第一次提到「醒」。
◎文中第一次提到「夢」。

上海街道.png
上圖:上海街道及電車

上海老洋房.jpg
想像示意圖(上海老洋房)


(九)

中年男人問我家的住址和電話號碼。老婦人叫我到隔壁房間去換穿我自己的衣服。原來,她已將我的溼衣烘乾或燙乾了。在換衣服的時候,我聽見那男人在電話中講話,好像是在同我母親說話的樣子。我忽然掉下眼淚,不知是因為驚心還是安心。
 

老洋房.jpg
想像示意圖(上海老洋房)

上海老洋房.jpeg
想像示意圖(上海老洋房)


(十)

未幾(不久),母親雇了一輛黃包車(上海方言,指人力車)來接我回家。雨還沒有停,正在屋簷外淅淅瀝瀝(雨聲)滴著水珠。
◎表示時間還沒過很久,有如「黃粱一夢」。

我聽到母親同他們母子用日語在寒暄(見面時彼此問候應酬。暄,音ㄒㄩㄢ,溫暖)道謝,又看見雙方有禮地一再鞠躬;可是我自己倒像是置身事外,做夢一般,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文中第二次提到「夢」。
◎這次事件對作者很突然,她受到陌生人照料,又由心驚而安心,所以有不真實感受。
 
黃包車.png
想像示意圖(黃包車)

黃包車.jpg
上圖:黃包車


(十一)


在我平淡無奇的過去裡,這是我時時想起的往事之一,雖然沒有什麼懸宕(本指事情未解決而耽擱,此指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宕,音ㄉㄤˋ,延遲、拖延)的高潮,也沒有什麼動人的結局,我甚至不曉得這整個的事情是否可以算是一個故事。但是,每次回憶時,仍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那種溫馨的情緒也始終留存在心底。
◎文中第三次提到「夢」。
◎時間拉回現在,營造好夢已醒的惆悵感,並思索一件小事在人生中可能發生的影響,呼應首段。
◎作者把這段遭遇寫得有如一場「夢」,一是呈現她因突發事件而受到驚嚇,記憶變得朦朧的狀態;二是寫出事件圓滿落幕,讓她產生不真實的感受
 
書.jpg

眼鏡.jpg


(十二)

那爿書店叫做什麼名字呢?我完全記不得了。那好心的店主人母子姓什麼呢?我也一直不曉得;說實在的,我連他們的模樣兒也早已經忘掉了。然而有時不免想:我從小喜歡讀書,而在這平凡的生活裡,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與書本有密切的關聯,我讀書又教書,看書也寫書。是什麼原因使我變成這樣子呢?我不明白。只有一點可能:在我幼小好奇的那段日子裡,如果那書店裡的母子不允許我白看他們的書,甚至把我攆(音ㄋㄧㄢˇ,驅逐)出店外,我可能會對書的興趣大減,甚且不喜歡書和書店也未可知
◎作者在自言這件事影響了她對書的興趣,並在心中留下難以忘懷的溫暖感受,或許也啟發了作者的文學之路。
◎記敘文人、事、時、地、感受五個要素,本文五要素完全具備。
 

林文月.jpg
上圖:林文月
林文月.png
上圖:林文月


(十三)


人海茫茫,許多人和事都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卻能這樣子教人懷念。我不知道這個事實是不是對我曾發生過什麼啟示或影響,只覺得那種溫暖竟比一些熱烈的歡愁經驗,更令我回味無窮。
◎最後以「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呼應「夢醒」。

林文月.jpg
上圖:林文月


作文縮寫

人在一生當中,總有些人物或事件多多少少影響他、刺激他,給他啟示。零星的小事點綴在生命的五線譜上,常在不小心回頭的時候,便會聽見叮噹作響,雖然微弱,但自己聽得到。
→序言(抽象說理)

我幼年時居住在......。每天上學,......夏天,高大的梧桐樹遮蔽了半條街;秋天,則常有落葉追趕在腳步後。
→大背景:幼時,每天(具體畫面)


那是一個夏天中午,......
→小背景:某天(具體畫面)

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陌生房間的床上。那老婦人正俯視著,雖然她的臉上堆滿慈祥的笑容,我還是嚇哭了。老婦人用枯癟的手撫摩我的短髮,哄我、安慰我,她已將我的溼衣烘乾或燙乾了。
→特寫鏡頭,講一個故事(具體畫面)

在我平淡無奇的過去裡,這是我時時想起的往事之一,雖然沒有高潮,也沒有動人結局。但是每次回憶時,仍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那種溫馨的情緒也始終留存在心底。
→結尾:平凡,沒有高潮迭起,但回憶如夢似幻,記憶始終留在心底。(抽象說理)

那個書店叫做什麼名字?我完全記不得了。那好心的店主人姓什麼?我也一直不曉得,我連他們的模樣兒也早已經忘掉了。然而有時不免想:我從小喜歡讀書,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與書本有密切的關聯。是什麼原因使我變成這樣子呢?我不明白。只有一點可能:在我幼小的那段日子裡,如果那書店裡的母子不允許我白看他們的書,把我趕出店外,我可能會對書的興趣大減,甚且不喜歡書也未可知。
→結尾:有很多細節早已遺忘(抽象說理)

人海茫茫,許多人和事都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卻能這樣子教人懷念。
→結尾:但是那份溫情,永遠懷念。(抽象說理)


畫.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