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jpg


題解

夸父,《山海經》和《列子》中記載的神話人物,立志追趕太陽,終未完成而半途渴死。〈夸父逐日〉雖然文字簡略,卻是中國古代極少數保存下來的神話故事。後人也將成語「夸父追日」或「夸父逐日」形容為自不量力。

夸父這個角色在《山海經》有眾多版本出現,不同版本甚至彼此矛盾。夸父的死法有兩種: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又說「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前者說夸父逐日渴死,後者則說被應龍所殺。

《太平御覽》卷三八八引《荊州記》云:「零陵縣石上有夸父跡。」《山海經》又記夸父為后土之子、炎帝之後,因此有學者以為夸父並不是人名,而是一個部落。


逐日.jpg


山海經 夸父逐日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

【文章出處】
《山海經》
海外北經
原作者:不詳


夸父.png
上圖:夸父


註釋翻譯

夸父與日逐(競跑、賽跑)走,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譯文:
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飲,飲於河(黃河)(渭水);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大湖)
譯文:
夸父感到很口渴,想喝水,他就到黃河、渭水去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往北方向大湖喝水。


未至(到),道(在半路上)渴而死。棄(遺棄其杖(手杖),化爲鄧林 (桃林)
譯文:
他還沒走到大湖,在半路就因為口渴而死。丟棄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夸父.jpg
上圖:夸父


附錄:《列子.湯問》中的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譯文:
夸父自不量力,想追逐太陽,追到太陽落下隅谷的時候。他感到口渴要喝水,於是就往渭河去喝水,渭河的水不夠他喝,他又準備到北方去喝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大澤,他就因為口渴而死去。夸父丟下他的手杖,屍體的肉和油浸漬的地方,就長出了鄧林。鄧林的面積有幾千里那麼寬廣。


【文章出處】
《列子》
湯問
原作者:(傳)列禦寇


夸父.png
上圖:夸父


解析

〈夸父逐日〉的主題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圖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縛,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

夸父是一個巨人型的神祇,而這一類巨人型神祇在中國古文化裡是不多見的。這似乎可說明先民已認識到追趕、超越時間的艱鉅性和重要性,於是才賦予與日相逐的夸父以巨大的力量。至於夸父逐日的具體原因,在《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可以窺視到夸父逐日的本質原因。在中國古文化裏,后土乃幽冥之都,亡靈之在所。這樣,便產生了「夸父的所在地都是古代中國人觀念中的幽冥地獄,夸父是幽冥巨人」的合理推論。

夸父較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時間對生命的壓迫,而其對死亡的恐懼感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也自然要比常人強烈得多。

而「超越死亡的唯一解釋,便是與太陽相隨同行,脫離有限的死海,加入無限的宇宙循環。」

因此,這種來自時間的壓迫,來自死亡的恐懼感以及對命永恆的渴求,就是夸父「不量力」而逐日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實,所謂的「夸父不量力」,一方面說明了客觀上人類自然生命最終難以衝破時間即生命有限的束縛,同時也是中國文化中那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在夸父身上的體現。所以,夸父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在後人眼中,他依然是英雄,千百年後依然受到人們的推崇與愛戴。

夸父逐日的失敗,表面上是由於飲不足而道渴而死,但其真正原因並非如此。須知時間固然有使生命飽嘗死亡熬煎的痛苦的一面,卻又是生命不可缺少和不可離棄的因素。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外的存在,同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海德格把人規定爲「此在」,認爲「此在的意義是時間性」。時間是人類的生存狀態性,時間一旦被否棄,人類自身生命的存在也就被否棄

夸父的失敗,表明了人類不可能直接與時間抗衡。由於死亡的恐懼和永恆的誘惑過於強大,人們希望從別的渠道與時間和死亡作間接的抗爭。於是,出現了「不死樹」

「夸父逐日」中的杖化鄧林。關於「鄧林」,畢沅注曰:「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近。」《山海經.中山經》亦有記載:「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山海經.海外北經》說博(夸)父國,「鄧林在其東,二樹木。」

在中國文化裏,「桃」具有特殊意義。陶淵明〈桃花源記〉使得「桃源」成爲沒有生命憂慮的人間樂園的象徵,而果實──「桃」,象徵著生命長度的延伸──長壽夸父在延長生命的絕對長度上,因無法超越時間而失敗了,但他的這一願望,最後卻又化爲鄧(桃) 林,以幫助人類通過享樂(對桃果的食用)來增加生命的密度,從而相對延長生命的長度。在這個意義上,夸父實現了他的願望。

杖化鄧林是夸父信念的持續存在, 鄧林也是人類生命的長青樹。這是夸父──悲劇英雄通過他虛死而實生的行動,傳達給人類的永恆意象。通過杖化鄧林,並以「屍膏」(編按:指屍體的肉和油)來將之養育,從而爲後人提供增加生命密度的物質,夸父已獲得了綿綿不絕的生。

夸父使人類在生命──時間──生命的關係中,獲得了相對和諧與永恆。

在中國古籍中,有不少關於「不死山」、「不死樹」、「不死草」、「不死泉」的神話傳說記載。這本身就已表明了遠古之時先民對生命的有限、死亡的恐懼以及對生命永恆的渴求和信仰。

對於夸父逐日,陶淵明有詩(編按:〈讀山海經〉詩)云:「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陶淵明不認爲夸父逐日是「不量力」,而視之爲與時間抗爭的宏志,並且認爲夸父逐日雖告失敗,但由於「杖化鄧林」即爲後人提供物質資料,而可以相對延長生命長度, 達到了與有限生命的抗爭目的,因而是「功竟在身後」。

先民對太陽與時間的崇拜與恐懼,構成了先民的心理因素,從而影響到先民們對生命與生死的看法。綜觀人類逐日等太陽系列神話,可知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生命永恆。

遠古先民,通過幻想、想象與逐日等神話來表現他們對生命──時間──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嚮往永恆的時光。有限的個體生命,飽嘗時光流逝帶來的痛苦。人類爲追求永恆的生命,不息作出卓絕奮鬥。


【解析出處】
《讀古詩詞網》
生命.時間.生命──射日、逐日等太陽神話哲學內蘊初探

(編按:文字及標點符號略作改寫)
網址: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24/prose_appreciations/7560
作者:廖明君

夕陽.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