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古琴
伯牙學琴
《樂府解題》曰:「〈水仙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尚未能也。成連云:『吾師方子春,今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宿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將迎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伯牙近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滑崩澌之聲,山林窅寞,群鳥悲號。愴然而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終,成連回,刺船,迎之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矣。」
【作品出處】
《太平御覽》卷五百七十八
〈樂部十六.琴中〉
原作者:不詳
上圖:古琴
註釋翻譯
《樂府解題》曰:「〈水仙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尚未能也。
譯文:
《樂府題解》上記載:「〈水仙操〉這首琴曲的由來,是伯牙曾向成連先生學習彈琴,經過三年還是沒學會,伯牙總無法完全專心一意融入樂曲意境中,以達到心凝神寂的境界。
成連云:『吾師方子春,今在東海中,能移(移轉)人情。』乃與伯牙俱往。
譯文:
成連就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現今住在東海蓬萊山上,他最擅長教導情感,我送你過去請教他吧)。』於是,兩人一起乘船前往蓬萊山。
至蓬萊山,留宿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將迎師。』刺船(撐船)而去,旬(十日)時不返。
譯文:
到了蓬萊山,成連讓伯牙住下來,告訴他:「你先留在這裡練習,我去迎接老師。」成連便撐船離去了,過了十天還是沒有回來。
伯牙近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滑崩澌(音ㄙ,解凍漂流的冰塊)之聲,山林窅(音ㄧㄠˇ,幽靜)寞,群鳥悲號。
譯文:
伯牙一個人留在孤島上,眼中所見四野遼曠,一個人也沒有,每天只聽海浪沖激岩岸礁岩洞穴的崩裂響聲,山林幽寂,群鳥悲鳴。在此時此刻,他面對了最孤獨的自我,也感受到無窮的天地。
愴然而嘆曰:『先生將移我情(將感情移轉入音律中)。』乃援琴而歌。
譯文:
伯牙感嘆說道:『我終於懂了,原本哪裡有什麼太師父呢?是老師要讓我放下情感與內心啊!』於是他拿起琴來開始彈奏,四周的一切彷彿都消失了,只剩下琴音充滿在整個天地間。
曲終,成連回,刺船(撐船),迎之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矣。」
譯文:
一曲終了,老師成連回來了。成連微笑:『伯牙啊!這偉大的造物者──大自然,就是你最好的老師啊!』於是,成連與伯牙,一同乘船回去。從此以後,伯牙便成為天下最擅長彈琴的琴師。
延伸欣賞:
濤聲中的琴理----古琴演奏:水仙操(影音檔)
【文章出處】
《太平御覽》卷五百七十八
〈樂部十六.琴中〉
上圖:古琴
附錄
唐.李善注引《琴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情。吾師有方子春,善於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東海上,子能與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焉。」
【文章出處】
《昭明文選》卷十八
〈賦壬.音樂下.琴賦〉
原注者:李善
上圖:古琴
註釋翻譯
唐.李善注引《琴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移轉)情。吾師有方子春,善於琴,能作(造就,培育)人之情,今在東海上,子能與我同事(相與共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追隨老師接受學業)焉。」
譯文:
唐代李善注解《昭明文選》引《琴操》說:「伯牙向成連先生學琴,先生說:『我能傳授你曲子,卻不能改移你的情性。我的老師方子春,擅長教琴,能夠變化人的情性,如今他在東海上,你能和我一同去找他嗎?』伯牙說:『老師有命令,弟子怎敢不敬從呢?』於是兩人一起到東海上見方子春,接受他的教導。」
上圖:明代仲尼式古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