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傳說──母題類型及中西鳳凰神話比較
世人經常以龍鳳並稱,主要是由唐宋時期萌芽、明清時期開始逐漸成形,但是鳳的地位絕對不下於龍。(1)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在百鳥之中雄居首位,有關鳳凰形象的記載可謂恆河沙數。《大戴禮記‧易本命》中有:「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可見牠具有非凡的地位。(2)本文將會先討論中國神話中的鳳凰形象,進以闡釋鳳凰傳說的類型,最後與西方的鳳凰神話作出相互比較。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鑾鳥,一曰鳳鳥。」《南山經》則說「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3)由此可見,中國古籍對於鳳凰形象的名目及描述多如天上繁星,大致上可以分為動物特徵形、自然集合形、德行教化形等三類。首先,從動物外形描述去形容鳳凰的,例如有《爾雅‧釋鳥》中描寫鳳凰的形體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又例如《韓詩外傳》中有:「鳳像鴻前而麟後,蛇頸而龜尾,龍文而龜身,燕頷而雞喙。」總之,是一個揉雜了很多動物特點、想像而來的神鳥;第二種說法是,古人又將許多大自然的元素加在鳳凰的身上,例如《太平御覽‧卷九一五》中說鳳凰有六象:「頭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風,足象地,尾象緯。」是一段抽象的文字描述,但可見古人將鳳凰視為大自然、天地日月精氣的聚合體;第三種說法,鳳凰的形象又被冠以道德意識濃厚的描述,《山海經‧南次三經》:「其全羽毛皆成文字,古文曰德、翼文曰禮、背文曰義、膺文曰信。」,《韓詩外傳》中又說鳳凰「首戴德,頸揭義,背負仁,心入信,翼采義,足履正,尾系武。」《山海經‧南次三經》:「出東方君子之國。見則天下安寧,飛則禽鳥隨之」。古人相信鳳凰是能知天下治亂的靈鳥,換言之,就是把鳳凰塑造成德行昭然的象徵物,好比標示治亂興衰的「晴雨表」。(4)
除了上述鳳凰形象的描述外,古籍中對於其生活習性都有詳盡記載。《宋書‧符瑞志》指出鳳凰「不啄活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去污穢處、無羅網之難;非梧桐不居、非竹不食、非靈泉不飲,飛則百鳥從之。」《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百鳥。」《山海經》云:「鳳凰生於南極之丹穴」,丹穴是丹山為朝陽之谷,鳳凰生於丹山,故名丹鳳,因此為丹鳳朝陽,喻為高而志遠,後人比喻高才逢良時。
此外,鳳凰化身成中國的吉祥物,許多好兆頭的成語和鳳凰都有關,例如「龍鳳呈祥」以龍比喻男性的堅強剛毅,以鳳比喻女性的美貌溫柔,此說法主要出現於明清之後,明清之前比喻男性的不一定用龍鳳,因為鳳和凰本身已經具備了男女的性別象徵(5);「鳳穿牡丹」、「鳳求凰」等等,都反映人們對光明、美好愛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一般來說,中國鳳凰的真身原形有很多種說法,由《詩經‧商頌‧玄鳥》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商代始祖圖騰玄鳥(燕子),(6)到後來受佛、道影響,鳳凰的原形變為修長灑脫的孔雀(7),甚至文獻中記載叫做鵬鳥或大鵬鳥的鳥類,亦經常被當作鳳凰。學者們推測,古人所指的鳳凰,可能是把「雉雞」美化和神化後的產物。有關中國鳳凰真身的爭論,自古至今一直持續不斷,百家爭鳴而難以定言,故本文主要就潛明茲在《中國神話學》中提出的說法加以討論。
潛氏引述何新在《鳳凰的起源與演變》一文中的見解,認為鳳凰的原形不是燕子,而是駝鳥。理據主要是鳳與駝鳥形態酷似,在中國也有駝鳥化石的發現。(8)但此說法存在一定疑點,例如鳳凰能飛、駝鳥則未然,兩者之間的相似性並不算大,再者以鳳凰作神鳥始於周代,當時駝鳥早已滅絕,周人又有何根據要崇拜一種早已消失、甚至根本從未見過的動物呢?再者,潛氏引述劉城淮《鳳凰的模特兒與作者考》一文的觀點,鳳凰具有「雉類的吉祥與孔武有力,並滲有鷹雕一類猛禽的血液。」理據是鳳凰本身的五彩形象觀,不像燕子,亦不像孔雀,反而更似雉類。(9)《文選‧射雉賦》中有「丰采毛之美麗兮,有五色之名翬。」的描述,正正暗合劉氏的說法。
自古以來,古人在民間形成了很多有關鳳凰的傳說,這些傳說內容豐富多樣,情節曲折感人,流傳地域廣泛,大抵可分成八種類型,亦可理解為對鳳凰傳說的一種歸納性的了解。
第一是造福眾生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百鳥朝凰》,遠古的時候,一隻美麗的鳳凰和衆鳥快樂地棲居在洱源縣的羅坪山。有一年中秋節,衆鳥正歡歌翔舞,天上突降大雪,衆鳥轉眼間被凍得招架不住。鳳凰見狀,就拔下自己的羽毛分給大家避寒,直到羽毛拔光,凍死在山頂。從此,每年中秋節,衆鳥都要飛來憑吊(編按:應改作弔)鳳凰,山也因名「鳥吊(編按:應改作弔)山」。
第二種是昭示德才型。學者龐進認為鳳凰是有秉德、崇高、尚潔、示美等神性,因而常常被用來喻示和昭顯古代優秀人物的聖德、大才和氣節。如以「鳳德」比孔子,以「鳳毛」謂先人遺下的風采,以「鳳穴」喻文才薈萃之所,以「鳳藻」言美麗的文辭,以「鳳舉」頌高尚的舉止,以「鳴鳳」喻風骨、文采俱備,以「鳳毛麟角」說珍貴希見的人物等。因此,鳳凰的傳說中也就有了「昭示德才」的一類。(10)據《莊子‧人間世篇》及《論語》記載,孔子到了楚國之後,著名的瘋子接輿所唱歌謠:「鳳兮鳳兮! 何如(汝)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當中的鳳凰就是暗指孔子。另一個較名顯的例子,是唐宋類書中的記載:「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老子嘆曰:『吾聞南方有鳥,其名為鳳……鳳鳥之文……右智左賢。』」此處以鳳比孔子的意思更見明顯。聞一多在《神話與詩》中也指出,孔子是殷人之後,鳳凰正是殷人的象徵。(11)
另外,由於鳳凰是一種祥瑞象徵,其形象兼具各種鳥獸和飛禽的美好特徵,當中寄寓人對於社會善良和美好的憧憬。李白詩中的意象常歌頌鳳凰,並且以鳳凰寄託自己的志向,如《古風》四十「鳳飢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與群雞,刺蹙爭一餐。」,也如《鳴皋歌送岑徵君》「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都有對鳳凰意象的運用。
第三種是喻比帝后形。這類型大抵可分成比喻男性帝王和比喻女性帝王或帝后。如三國時代,劉備因征吳失敗,托孤白帝城的當晚,軍師諸葛亮曾夢見鳳凰棲落在梧桐樹上,於是命令匠人刻「鳳凰碑」,以志其重振漢室的大願。此處取鳳為鳥王,梧桐為樹王,牡丹花為花王之意,上刻鳳棲梧桐,下刻牡丹怒放,此處的鳳凰正是象徵劉備。同樣象徵女性帝王的例子如武則天,據記載唐初時,星相名家袁天罡某夜入蜀,看見嘉陵江上有一鳳凰伴著彩霞飛過,在東山頂上長鳴一聲,然後向北飛去,袁氏預言此地將來必出貴人。翌年正月,武則天在此處出世,在她成為女帝之際,將東山改為鳳凰山。傳說中將武后比作鳳。
第四類是反抗權威型。這一類的代表作品有《明珠》,內容大意敘述彩鳳、玉龍原本居於天河兩岸,一天發現一顆玉石,於是合力將之雕琢為一粒夜明珠。王母娘娘認為天下珍寶都是屬於她的,於是派天兵搶走明珠作生日禮物,彩鳳、玉龍闖壽宴,直指明珠並非渾然天成,而是牠們精心雕琢而成。西王母不肯還珠,混戰之下明珠滾落西湖,彩鳳、玉龍相隨明珠,化成鳳凰山與玉龍山,永伴西湖。
第五類是助善懲惡型。代表作品如《鳳凰山》,生活窮困的春生、秋姑兄妹,救了一名老婆婆,第二天告別時,老婆婆將一幅白綾綢送給秋姑,綢上淡淡地描著一隻鳳凰。於是,秋姑夜以繼日地繡了一百天,終於將鳳凰繡成。兄妹倆高興地將這幅鳳凰圖掛在屋子裏。當夜,鳳凰從白綾上下來,在屋中走了走,又回到綾上,卻留下一顆金蛋。兄妹賣掉金蛋,買了田地耕牛,生活狀況從此好轉。縣官知道了這件事後,要強買鳳凰圖,又派人到春生家,強行搶走鳳凰圖。當夜,縣官單等撿拾金蛋,卻被鳳凰啄瞎了一隻眼睛。衙役聞聲趕來,鳳凰沖窗而出,飛向青山。縣官後又將秋姑抓來,以放春生回家爲條件,讓其繡第二幅鳳凰圖。秋姑辛苦三月,將鳳凰圖繡出,卻留下一對鳳眼不繡。縣官放出春生,秋姑繡出鳳眼。鳳凰有了雙眼,展翅從綾上飛下,縣官去捉,被鳳凰啄瞎了另一隻眼睛。其後鳳凰啄起春生兄妹,一直飛到西湖邊,春生兄妹在此安定下來,鳳凰則變成了一座青翠的高山。
第六種是象徵愛情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簫笛引鳳》和《百鳥朝鳳》。《簫笛引鳳》述華山隱士蕭史,擅長吹簫;秦穆公有女弄玉,長於吹笛。兩人以簫音笛聲相戀,結爲夫妻。又以簫音笛聲,引來山中鳳凰,兩人遂乘鳳而去。《百鳥朝鳳》則記春生愛上了同村姑娘桂花,兩人籌辦婚事之時,趙姓土司看上了桂花,要納其爲妾。桂花寧死不從,被土司搶去關進土牢。春生夜潛土牢,救出桂花,兩人逃奔到天馬山上,終雙雙縊死在山頂。土司命人焚燒二人屍體,一對金鳳凰從大火中飛出,不幸又遭遇了一場暴風雪,金鳳凰雙雙凍死。死後化爲兩朵彩雲,一團爲雌鳳所變,飄向北方,一團爲雄鳳所變,飄向南方。每到農曆七八月間,兩朵彩雲又從南北兩個方向飄來,在羅坪山頂上會聚。
第七類是救鳳報恩型。如《彩鳳報恩》,傳說一位砍柴郎救助了一隻折翅的彩鳳。彩鳳飛走時,留給他一根美美麗的羽毛,並用托夢的形式告訴他危難之時,可點燃此羽毛求助。後來,村裡一名寡婦患難症,生命垂危,需要五百隻不同的鳥,從五百畝地裏叼回五百粒糧食搗碎,再用五百隻鳥的唾液調治成藥丸,方能痊癒。砍柴郎點燃羽毛,召來彩鳳,彩鳳即喚來群鳥,爲之叼糧吐液,於是寡婦得救。
最後一類也是最特別的一類,是惡鳳受懲型。絕大部分的鳳凰都是正面的形象,但原來也有有例外的例子,如傳說衡山南天門邊住著一對杜鵑姐妹,一出世就失去雙親。於是,群鳥便乘機欺侮她們,玉蘭仙姑見狀,就教她們唱歌,還給她們分別做了白裙紅衫。杜鵑姐妹的歌唱得越來越好,山雀們的妒火也越來越旺,紛紛向百鳥之王鳳凰進言誹謗,鳳凰聽信山雀們的讒言,將杜鵑姐妹扔進湖裏淹死。玉蘭仙姑知悉後,化身上的白衣爲漫天大雪,將作惡的鳳凰重重地壓在雪下,只有長尾巴露在外面。
現代人經常犯下將中國的鳳凰與西方不死鳥混淆的錯誤,我們現在對鳳凰的印象,大多用了西方不死鳥(Phoenix)浴火重生的概念,其實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差別。歸根究底之下,都是譯名惹的禍,即使是郭沫若先生的《鳳凰涅槃》中,對於譯名方面也存在上述謬誤。近代人在翻譯西洋的典籍時,往往拿中國固有的字彙去套用在外來事物上,而造成這種誤導的結果,由於中國並沒有對不死鳥的概念,於是便取了最接近英文Phoenix的意思,亦即是鳳凰。Phoenix基本上象徵了浴火重生,所以應該譯為「不死鳥」,而中國的鳳凰則是吉祥鳥,充其量只可說具有長壽的特質,而不懂復活,可見兩者存有根本性上的不同點。
不死鳥(Phoenix)記載源自亞述人,但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傳說,以下將講述有關希臘的菲尼克斯(Phoenix)、埃及的本努鳥(Benu)、印度的迦樓羅(Garuda,或佛教譯作大鵬金翅鳥)等等,他們大抵上都有死而復活的傳說,且與火有密切關係。(12)最早提到不死鳥的是公元前八世紀末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Hesiod),他在長詩《神譜》記敘了類似不死鳥的事蹟,並認為不死鳥是同類中碩果僅存的少數,在阿拉伯沙漠生活了六百年之久,臨死前收集木材,用雙翅點火自焚,死而復生,他又指不死鳥是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父親所化身(13);而首先詳細論述不死鳥形象的,則是希臘歷史學家荷洛狄圖斯(Heroditus 484-425 B.C.),他描述道:「我從未親眼見過它,只在繪畫中見過﹔它的羽毛一部份是金色的,另一部份是緋紅色的﹔它的外型就好像一隻巨鷹般。」(14)
到了公元四世紀以後,不死鳥的形象逐漸發生轉變,《變形記》作者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 43 B.C.-17A.D.)寫詩描述:「不死鳥並非靠花草果實來維生,而是以乳香為食,在降生五百年後,它會落在棕棕櫚樹頂端的橡木枝上,為自己搭建一個巢,然後出外收集肉桂、甘松和沒藥等香料,銜入巢內,墊在自己的身下,當它呼出最後一口氣後,它會悄然死去,此時從它的身體裡飛出一隻新的不死鳥,同樣擁有有五百年生命。等這隻不死鳥長大到有足夠的力量時,就會把父母的巢從樹上銜起,帶往埃及的赫利奧波利斯城,放在太陽殿裡。這個巢是它的搖籃,同時也是它親人的墓。」,然後這鳥又可再活五百年。此時不死鳥已經擁有『永生』和『復活』的雙重象徵涵義。(15)由此可見,希臘的不死鳥(Phoenix)和中國的鳳凰在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分別,如上述所言,牠具有一種從自體之中再生的能力,是中國鳳凰所沒有的。
從時間上來看,其實埃及神話中的本努(Benu)出現時間絕對不會晚於希臘的菲尼克斯(Phoenix),許多學者相信不死鳥的原型出自埃及神話。本努鳥本身是聖鳥,為鸛或蒼鷺的形象,身上為金色與紅色的羽毛,古埃及人將Benu視為太陽神拉(Ra)的象徵物,成為拉神的第二外型,埃及語中的“Benu"意思即代表著『紫鷺』和『棕櫚樹』,在赫利奧波利斯的太陽神殿中也有Benu的圖像,由於它會死而復活,因此它們也常常被認為是冥神奧西里斯(Osiris)的象徵,因此本努鳥同時具備了大陽、風、種植、再生等意義。本努鳥每五百年降臨人間,每逢出現,必定歌舞昇平,帶給世人幸福,只有這一點頗像中國鳳凰那「自歌自舞」的形象;相傳俄賽里斯王的靈魂透過本努鳥而得以重生,本努鳥也因此得到了死而復生的力量。(16)
至於印度的迦樓羅(大鵬金翅鳥),在外形上,牠的頭、喙、翼、爪如鷲,臉白翼赤,身體呈耀眼的金色,而且它可以用鳥首人身的形態出現。相傳牠原本是鳥王,由於母親維那達因與蛇族之母卡德魯打賭輸了,成為蛇族的奴隸,大鵬金翅鳥為救母親,不惜以身犯險的前往天界偷取永生甘露,負傷力戰眾神,後來牠成為了毗濕奴神的座騎並得到重生、永生的恩典,實現了永世食用宿敵蛇族的心願,以毒蛇為敵,受到世人崇拜。(17)和中國的鳳凰相似的是,本努象徵了嫉惡如仇、品格高尚的正面形象,更帶有一種孝義精神,不同的是本努可以復活再生,而鳳凰則只是長壽。
總括而言,中國的鳳凰和西方的不死鳥,最大的分野在於沒有再生的能力,但是這一些中、西方神鳥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與太陽、天空、白晝有關,大抵上是因為鳥類可以飛翔,人類對於具有飛行能力的鳥類產生一種敬畏並重的原始崇拜,而且古人相信天空、太陽是死後生命安處之所,具有一種對於死後生命的幻想,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而鳥類日出而飛,捕食害蟲,故在古時農業社會的人心目中,具有正面形象。而這些神鳥多數具有華麗的外表,大抵上就是出於一種人們對於鳥類美好形象的聯想,或者用「集體潛意識」的說法可以解釋為何世界各乎都有類似的神鳥傳說。
註釋:
1 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 年,第 151 頁。
2 喬繼堂:《中國吉祥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120 頁。
3 潛明茲著:《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61 頁。
4 喬繼堂:《中國吉祥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121 頁。
5 吳存浩著:《吉祥物古今談》,山東敎育出版社,1999 年,第 202 頁。
6 潛明茲著:《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60-261 頁。
7 吳存浩著:《吉祥物古今談》,山東敎育出版社,1999 年,第 203 頁。
8 潛明茲著:《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59 頁。
9 潛明茲著:《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61 頁。
10《鳳凰傳說的類型分析》,龐進著,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6月,頁2。
11《神話與詩》,聞一多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71-73。
12 矢島文夫著:《世界最古老的神話: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神話》,東方出版社,2006 年,第 240-245 頁。
13 J.E. 齊默爾曼著,張霖欣編譯:《希臘羅馬神話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91 頁。
14 "I have not seen it myself, except in a picture. Part of his plumage is gold-coloured, and part crimson; and he is for the most part very much like an eagle in outline and bulk."
15 林祟漢譯:《西洋神話故事》,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 年,第 70-71 頁。
16 黃晨淳編著:《埃及神話故事》,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第 133-134 頁。
17 田中於菟彌著,陳羲譯:《印度神話故事》,台北星光出版社,2003 年,第 50-51 頁。
參考書目:
1. 龐進著,〈鳳凰傳說的類型分析〉,《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校報》,2001年 6 月。
2. 聞一多著,《神話與詩》,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 潛明茲著,《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 林祟漢譯:《西洋神話故事》,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 年。
5. 矢島文夫著,《世界最古老的神話: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神話》,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6. 黎詠編譯,《阿拉伯神話故事》,北京:宗敎文化出版社,1998 年。
7. 王湘雲著,《中國希臘古代神話對比硏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Greek mythology》,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年。
8. 常耀信編注,《希臘羅馬神話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北京:外語敎學與硏究,1981 年。
9. 吳存浩著,《吉祥物古今談》,濟南:山東敎育出版社,1999 年。
10. 喬繼堂著,《中國吉祥物》,天津市:天津人民,1990 年。
11. 黃晨淳編著:《埃及神話故事》,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
12. 田中於菟彌著,陳羲譯:《印度神話故事》,台北:星光出版社,2003 年。
13. 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 年。
14. J.E. 齊默爾曼著,張霖欣編譯:《希臘羅馬神話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文章出處】
〈鳳凰傳說──母題類型及中西鳳凰神話比較 〉
網址:www.library.ln.edu.hk/eresources/etext/chi/chi305/2006_7/chi305_0706.pdf
文/歐靖堃、梁龍威
【作者簡介】
歐靖堃,生於香港、就讀嶺南大學中文系三年級。喜愛文字,喜歡創作。作品散見於《文學世紀》、《城市文藝》、《大公報》、《明報》學生版等。
梁龍威,生平不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