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年輪
上圖:年輪
中國人的建築史,是用木頭寫成的
中國人的建築史,是用木頭寫成的。
在幾千年的時間裡,中國人一直用木頭支撐著自己的家。中國人與木頭,講述了一段相知、相許的故事。
延展起伏的屋頂,莊重敦厚的樑柱,層層疊疊的斗拱,出挑深遠的飛簷……都顯示出中國人對木構充分的理解、淋漓盡致的運用。中國的木構建築,塑造出了自己獨特的優美線形,也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營造體系。
在《康熙字典》裡,從「木」的字有1413個,其中有400個與建築有關。從帝王將相的宮殿、衙署、府邸,到平民百姓的民居、祠堂等等,曾經最常見的木構建築,也是中國人生活起居裡最長情的依託。
中國人在建造居所時,始終對木頭有著天然的依賴之情。木,長久滋養在中國的土壤中,它是一種材料,也是一種技術,是一種營造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心理。
木,儲存了中國人世世代代的才智。木,易朽易焚,卻成了我們永恆的精神家園。
上圖:北京故宮.奉先殿斗拱
上圖:北京故宮.奉先殿
在自然界可取的建築材料中,中國人選擇了木頭。
這裡的「選擇」,不是某一時刻的選擇,而是幾千年來一貫的沿用,經歷了一代代的改進、完善,乃至成熟。
木構,也就不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而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無數實踐確定下來的合理可靠的構造方式,也成為深入人心的文化觀念。
木頭本身有很多天然的優勢:材質輕、可塑性強、強度大、可以隔熱保溫,表面看上去自然生動,而且綠色、環保、無汙染……
在所有建築材料中,木頭是最有人情味的一種。和冰冷的石頭、缺乏生氣的泥漿相比,樹木在自然界中本來就是朝氣蓬勃的風景。用作建材,木材讓人感覺溫馨,看上去蘊藏生機,摸起來舒適柔順,還帶著大自然的芬芳,處處顯得牢固可靠。
木材是美麗的,也是動人的,它潛在地將人與自然聯絡在一起。每當呼吸到林木的氣息,撫摸著木材的質感和紋理,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親和與關愛。
與沉重、壓抑、擠壓的石構建築相比,住在木頭做的屋子裡,無疑是更為舒適的。木構顯得輕靈、暢快、活潑,與中國人追求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正相適宜。在迴歸自然的感受中,木構建築營造著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
木頭當然也有不可迴避的劣勢:易腐爛,易蟲蛀,易斷裂,易翹曲,怕火,怕潮,容易受尺寸限制,還有木節、裂縫和斜紋等天然缺陷……
木頭容易損毀、永久性差,這一點和石頭沒法比──古人不可能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不過,他們似乎不以為意,仍然從人的日常實用出發,一心青睞於取材方便、施工快速、居住舒適的木頭,而不去推舉費材、費力、費時的石頭。
就如明代造園家計成(編按:字無否,號否道人,蘇州吳江同里人,明代造園家。生於明萬曆十年,卒於明崇禎十五年。著有《園冶》三卷,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造園專書)所說:即便可以修建一座千年不倒的建築,但是人的壽命再長也不過百年而已,還不如保持一顆閒適的心去及時行樂,悠然地去打理自己的住宅。這正反映了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和居宅建築的人文精神。
梁思成先生(編按:梁啟超之子,林徽因丈夫)也認為,古代的建築思想並不追求「原物長存」的觀念,建築和人一樣,也有新陳代謝、自然生滅的定律,在人們眼裡,建築和衣服、車馬一樣,都是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更新替換的東西。
儘管木頭作為一種建築材料,有著種種的不足,但中國人在取優去劣的過程中,發展出了巧妙的技術,把木材的效能發揮到了極致。
如李允鉌先生所言:「中國建築發展木結構的體系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技術上突破了木結構不足以構成重大建築物要求的侷限,在設計思想上確認這種建築結構形式是最合理和最完善的形式。」
上圖:寧波保國寺斗拱
中國木構建築的基本結構形式,是樑柱網格承託屋頂的框架結構。
這是一種非承重牆的結構形式。屋頂的重量,透過椽、梁,傳到木頭圓柱,最後到達地面。由於木樑柱承受了屋頂的全部重量,所以使得牆壁只起隔斷和圍護的作用。
牆璧從結構中獨立了出來,極大地增加了空間和平面的靈活性,也形成了「牆倒屋不塌」的特點。
中國古建築,連屋身正面都很少做牆壁,而以木質楹柱和玲瓏剔透的花格門窗相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室內自由使用輕便的隔扇、板壁,任意裝設門窗的位置、數量、大小和形狀,匠人也擅長用豐富多彩的細部裝飾,給人帶來靈巧輕盈、既隔斷又通透的感覺。
中國古代的木構建築,柱子並不埋入地下,而是像一張八仙桌一樣,置於臺基之上,以屋頂的重量壓穩。
由於樑柱的框架結構有較好的整體性,構架「關節」處採用榫卯結構,結合地嚴實又不死固,有活動餘地,再加上木頭本身就有一定的彈性,所以一旦遇到強大的外力震動,整個結構體系處於一種彈性狀態,具有良好的抗震效能。
現存的許多木構古建築,在歷史上都經受過多次地震,至今依然安然無恙。但根據文獻記載,在地震中倒塌的磚塔卻是極多的。木構架不易斷裂,即使倒塌後也能成架空之勢,相對於磚石建築,仍具有較大的安全係數。
上圖:山西應縣木塔
上圖:山西應縣木塔
斗拱是木構建築中非常重要的構件,也是中國古建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斗拱位於柱子和屋頂之間的過渡部位,由一系列木構件組合而成:方形木塊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長木叫昂……它連結著柱、梁、桁、枋等構件,是一種獨特的托架。
斗拱在上部伸出屋簷,把屋簷的重量傳導到柱子上,無論在受力狀況,還是在懸挑能力上,都充分展現了優越性。
斗拱不僅在技術上起著重要作用,在藝術上也有著豐富的裝飾效果。它在屋頂下組成縱橫交錯、層層疊疊、逐層向外挑出的上大下小的托座,體現出力學和結構的美感。
從外形上看,瑰麗多姿、起伏曲折的大屋頂,是中國古建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從漢代起,已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囤頂、攢頂等形式,後來又發展了丁字脊、十字脊、拱券頂、盔頂,以及這些屋頂組合而成的各種複雜體。
古建築屋頂用木架支撐,屋頂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峭,越往下越平緩。支挑深遠的屋簷,使彎曲的屋面向外、向上探伸,屋角翅起,形成了優美飄逸的屋頂弧線,《詩經》中「如翬斯飛」的描寫恰如其分。
同時,坡度平緩的屋面,既有利於大屋蓋的穩定,又能保護木柱的壽命,還能減少屋簷對陽光的遮擋,有利於屋面排水和簷下採光。
上圖:斗拱分解圖
上圖:斗拱分解圖
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統一,是中國木構建築的一貫追求。
中國的古建築,是一種高度「有機」的結構,它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力學特性,在結構形式上也富有清晰的邏輯。
縱觀我國古建築,唐代的體態舒展、壯碩結實,宋代的比例優雅、細節精美,即使到了明清,古建仍然不失其優美,傳統的木構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機能。
其中原因,正是木構架在構造的條理和形式的美感中,有機結合了各個部件的規格、形狀和位置。它就像一個生命體,展現著純粹的自然力學,也沒有矯揉造作的花招,用真實質樸的關懷,彰顯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上圖:北京故宮.太和殿
上圖:寧波天一閣
近百年來,隨著現代建築的發展,鋼材、玻璃、鋼筋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得到了普及,新的建築手段也層出不窮。而木材料的應用,在一段時間內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現代建築產生於西方,對其古典的石構建築來說也是一場進步。西方的古典建築常常工程浩大,主要用拱支撐穹頂,以厚重的牆壁、或增加飛扶壁來抵消側推力。而且,由於結構力學不深入,許多教堂建了就塌、塌了再建,憑著工匠的虔誠和執著,施工週期長達幾十年、上百年。
現代建築憑藉材料的優越性,簡化了施工、結構和造價。我們也會發現,從結構上看,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與西方古典建築相比,更接近今天的現代主義建築:同樣的結構形成符合力學邏輯,同樣的具有模度制,同樣的施工簡便,同樣的力與美有機統一……昔日的斗拱與現代的受力節點也有著共同的妙處:解決力的交接,純粹而有機。
上圖:美國奧斯汀Loro餐廳
上圖:台灣第一座綠建築,有最美圖書館之稱的北投圖書館
此外,現代人越來越看重居住空間的開放性與靈活性,給人的生活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中國木構建築對於流動空間的意識,在牆體、門窗的分割上呈現通透、靈動、隔而不離的空間趣味,與現代建築的設計精神都是有吻合的。如今,一些木構建築,以其簡潔的結構美和天然的材料美,也可以讓人感受到精美的現代品質。
在今天許多國內外的設計中,木材料又在煥發著新的活力。在飛速發展的現代技術背景中,建築、技術和人的生活、情感之間的樸素平衡,重新成為人們追尋的東西。
我們不會為了懷舊的情懷而拒絕新技術的便利,同樣,現代性的體現也不一定非得以新材料為前提。木構建築的精美和邏輯性,每每體現出深刻的涵義:技術不需要以炫耀的姿態存在,而是以自然的材料和平常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木頭,永遠是木頭,那般簡單易取,那般平平無奇。然而,我們以怎樣的態度看待一件事物,它就有怎樣的結果。中國人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充分發揮著材料的潛力和技術的創作意識,木才具有了最本質的表現力和生命力。
木,仍然在自然的土地上生長著,它也依舊可以搭建起我們未來的生活家園。
上圖:年輪
上圖:年輪上重生的新生命
【文章出處】
《互動頭條》
〈中國人的建築史,是用木頭寫成的〉
(編按:部分錯字更正)
2021-03-27
網址:
https://thats.cc/posts/41bd6df271ff6dfa6213adc9015fabbf
作者:不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