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7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 分鐘。請妥善分配作答時間。
題型題數:
˙非選擇題共 二 大題
作答方式:
˙請用本國文字書寫,違者該作答部分不予評閱計分,專有名詞及試題有特殊要求者不在此限。
˙限在作答區範圍內作答,第一題須作答於答案卷「正面」,第二題須作答於答案卷「背面」。違者將酌予扣分。
˙務必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粗約 0.5mm〜0.7mm之原子筆)書寫,不得使用鉛筆,並力求字跡清晰及字體大小適中,否則致評閱人員無法辨認機器掃描後之答案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占50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第一題限作答於答案卷「正面」,第二題限作答於答案卷「背面」。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
一、
自從有了電腦、智慧型手機及網路搜尋引擎之後,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我們可能儲存了大量的資訊,卻來不及閱讀,也不再費力記憶周遭事物和相關知識,因為只要輕鬆點一下滑鼠、滑一下手機,資訊就傳到我們面前。
2011年美國三位大學教授作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其中一個實驗的參與者共有32位,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位參與者閱讀30則陳述,再自行將這30則陳述輸入電腦,隨機儲存在電腦裡6個已命名的資料夾,實驗中沒有提醒參與者要記憶檔案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接著要求參與者在10分鐘內寫出所記得的30則陳述內容,然後再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各則陳述儲存的位置(資料夾名稱)。實驗結果如圖1:
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有甲生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主張:「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請根據上圖,說明甲生為何如此主張。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二十一世紀資訊量以驚人的速度暴增,有人認為網路資訊易於取得,會使記憶力與思考力衰退,不利於認知學習;也有人視網際網路為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意味著我們無須記憶大量知識,而可以專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對於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請提出你個人的看法,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二、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越古岩上的舊苔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
在無知裡成型。你在傾聽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楊牧〈夭〉)
請閱讀上列詩作,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詩中有聲音的傾聽,有視覺的張望,也有快樂與哭泣。作者描寫春天的美麗新世界,但詩題為何命名為〈夭〉?請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加以說明。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7分)
問題(二):普魯斯特(Proust, M.)在《追憶逝水年華》中說:「一小時不僅僅是一個小時,它是一只充滿香氣、聲響、念頭和氛圍的花缽」,說明時間的認知與感官知覺及感受有關。楊牧的〈夭〉透過感官描寫,傳達季節的感知,請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一篇文章,描寫你對季節的感知經驗,並抒發心中的感受與領會。(占18分)
107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閱卷評分原則說明
閱卷召集人:顏瑞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本次參與閱卷的委員,均為各大學中文系、國文系、語文教育系或通識教育中心之教師,共計186人,計分12組,除正、副召集人統籌閱卷事宜外,每組均置一位協同主持人,負責該組閱卷工作,協同主持人均為各大學中文系、國文系之專任教授。另外,本次採取分題閱卷,故兩大題各置一位分題主持人。
1月31日,由正、副召集人與12位協同主持人,就3000份抽樣之答案卷(來自北、中、南、東各考區),詳加評閱、分析、討論,草擬評分原則。每題分別選出「A+」、「A」、「B+」、「B」、「C+」、「C」等六級之標準卷各1份、試閱卷各15份及測試卷若干份,並擬定評分原則,製作閱卷參考手冊,供2月2日試閱會議時,各組協同主持人說明及全體閱卷委員參考之用,並作為正式閱卷之評分參考。
本次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分二大題,每題25分,共50分。第一大題測驗知性統整判斷能力,第二大題測驗情意感受抒發能力。
第一大題分二小題,第一小題要求考生根據實驗結果的圖示,說明為何「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
第二小題要求考生針對網路資訊對人們記憶力、思考力、創造力利弊的不同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
凡能正確判讀實驗結果圖示,分析理由正確適當,且能針對網路資訊,提出自己的看法,論述精當,層次井然,文辭精練者,得A+級(22~25分);論述清晰,條理分明,文辭暢達者,得A級(18~21分);
分析理由大致正確,針對網路資訊的利弊,論述合宜,文辭通順者,得B+級(14~17分);
論述大致合理,文辭尚稱平順者,得B級(10~13分);
分析理由紊亂不清,針對網路資訊利弊,論述空泛,文辭欠通順者,得C+級(9~6分);
論述雜亂,文句不通者,得C級(1~5分)。
其次,再視字數是否符合要求,錯別字是否過多,斟酌扣分。
第二大題亦分二小題,第一小題要求考生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說明楊牧該篇新詩為何命名為〈夭〉。
第二小題要求考生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一篇文章,描寫自己對季節的感知經驗,並抒發感受與領會。
凡說明命名緣由精當,且針對季節感知經驗、感受與領會,敘寫細膩,結構嚴謹,文辭優美者,得A+級(22~25分);
說明緣由正確,季節感思敘寫生動,結構穩妥,文辭順暢者,得A級(18~21分);
說明緣由尚稱正確,對季節感思之敘寫平實,結構適當,文辭平順者,得B+級(14~17分);
說明緣由不甚正確,對季節感思的敘寫平淡,結構大致合宜,文辭大致通順者,得B級(10~13分);
未能正確說明命名緣由,對季節的感思,敘寫不具體,結構較鬆散,文辭未盡通順者,得C+級(9~6分);
解讀不當,未說明命名緣由,敘寫雜亂,結構鬆散,文辭不通,內容貧乏者,得C級(1~5分)。
另外,視標點符號之使用與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未遵守作答區之規定,從第一大題作答區開始寫作第二大題者,扣1分。
【資料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7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107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閱卷評分原則說明〉
2018
網址:
https://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aper.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