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才,你得有人文素養
「跨領域的人才,是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飯店會議室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校長布拉克(Gene Block),身穿深色西裝、打著黃藍相間的領帶、椅子只坐三分之一,以嚴謹卻不失長者的和藹態度,對《天下》記者說。
布拉克投身教育界近40年,身為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全球前10的名校校長,談起教育,不吊書袋,誠懇傳遞他對教育的信仰與理念。
67歲的布拉克,正站在大學教育轉型的嚴峻浪頭上。
現今高等教育的關鍵命題包括,博雅教育與科學教育之爭、教育的貧富差距,還有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都衝擊這所近百年的名校。
各種專業都需要人文素養
今年3月,他參加2015博鰲亞洲論壇,在「大學校長對話:教育的未來」的主題論壇中,強調未來教育必須以人文為基礎,結合技術與商業等領域,推廣「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但布拉克丟出的概念,卻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理念大相逕庭。
歐巴馬近年來大力推動將教育重點科目放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認為美國必須從教育中培育相關的科學能力,更推動教育與產業實務的結合。
相較於歐巴馬極力強調科學能力,認為應以人文為基礎結合其他領域的布拉克,對於這樣的爭議不以為意,更在專訪中不只一次強調,博雅教育對培育人才的重要性。
今年四月,UCLA還做出一項創舉,規定所有學生必修「多元文化課程」(diversity requirement),包括族群、性別、社經地位、宗教等相關議題。
然而,對布拉克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讓更多人「念得起」大學。「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他把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放在調漲學費之前。
讓學生負擔得起高等教育
布拉克口中的挑戰,舉世皆然。
從今年2月開始,加拿大、荷蘭和英國,都陸續有學生示威抗議,反對政府縮減對高等教育的支出,以及調漲學費政策。
台灣也不例外。
今年5月,教育部對各大專院校發出一紙公文,開始接受各學校提出調漲學雜費申請,引起各界譁然,對教育商品化的質疑此起彼落。
6月27日,教育部針對調漲學雜費各校的審核結果出爐,申請的23所學校中,有九所通過審查,漲幅最高2.5%。
台灣通過了大學學費調漲申請,而UCLA卻在政府縮減預算支出的情況下,自闢財源。為的是讓學生能夠負擔大學教育的花費。
目前,UCLA有36%的學生不需要繳任何學費,有五○%學生受惠獎學金補助。
「美國也是這樣,當初聯邦政府要調漲學費,學生也走上街頭,」聽完記者描述台灣的抗議場面,對布拉克而言,彷彿歷史重演。他更強調,讓學生負擔得起高等教育,是學校的責任。
除了讓人人都負擔得起大學教育,MOOC來勢洶洶,一方面降低學生學習成本,顛覆大家對大學教育的想像,但布拉克看到的,卻是MOOC可能帶來反向的數位落差(reverse digital divide),成為僵固既有社經地位的幫凶。
他對高等教育三大趨勢有何看法?六月底布拉克訪台之際,獨家接受《天下》專訪。以下為精華摘要:
我曾經和很多企業老闆們談過,問他們認為未來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技能?
答案讓我很驚訝。專業技術當然不可或缺,但他們要的更多。
老闆們想要的能力是:清楚的溝通、寫作和說話的技巧,還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國際經驗,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結合以上能力的教育可總稱為「博雅教育」,指的是更廣泛的能力,包含歷史、藝術和音樂等。
用人文素養結合專業技術如行銷、會計、數據分析。跨足多領域的人才,是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
教育要夠精準,就算現在學了技術性的專業,在變動的社會容易過時,必須學新的技術。
我認為教育就是要廣,創造出渴望知識、能不斷學習、有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的人才。
現在是全球化的世界,語言與國際化能力是關鍵,重點是展現多元的包容力跟面貌。
校園的多元性是優勢,也是教育的一部份,是我們需要學生走出去、需要國際學生走進來,讓視野更加廣闊的原因。
如果想要具備迎向未來的能力,修習範圍愈廣的課愈好,盡量將自己放在多元的環境裡,更要把握教室以外的機會。
UCLA提供「博雅教育學位課程」,也進一步鼓勵研究生申請五年計劃,就是大學加上碩士,總共只要五年。
學生在大學的時候可以修音樂、藝術、歷史等人文相關的學位,碩士的時候可以申請商業科系,結合人文和商業領域,一方面有基本的人文素養,同時也符合未來工作市場的需求。
除此之外,UCLA提供「證照學程」(certificates programs),所以有歷史學位的學生,也同時拿到商業證照或其他專業技能的證照。就算離開學校,在就業市場上也能適應得很好。過去,這個證照學程主要給大學外面的成人來上,但我們現在打算要延伸到校園,因為我們希望學生有多重技能,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化。
UCLA今年更特別要求學生要修一門跟多元文化相關的必修課程(diversity requirement),包括族群、性別等議題,要讓學生了解身邊來自不同文化歷史背景的人。
線上課程+校園經驗
現在的大學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負擔得起大學教育。
近幾年在加州,學生受教育的成本愈來愈高,因為國家減少教育的預算,對學生的資助也變少。
其實這對公立學校,尤其又是研究型大學特別困難,因為研究型大學每年都要添購昂貴的器材,但經費又多從學費跟政府補助而來。
因此募資的管道要創新,從傳統公益或慈善捐款轉向著重智慧財產權收入,透過研究創新,去創造潛在收益。
在降低學生學習成本上,除了提供額外的獎學金補助之外,營運上還要比別的學校更加創新。
舉例來說,我們善用網路課程,透過網路課程降低學生學習成本。目前開放暑假線上開課,如果學生需要去打工賺取生活費,同時可以在線上上課,不會因為打工或其他活動延誤到受教育的時間。
理工科系學生也有一年可以修線上課程,等於將四年的大學教育減少到三年,降低學生的學費負擔。
線上課程對於專業的訓練很有幫助,但教育不應該只是上課,應有更多課堂外的經驗。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過度倚賴線上課程,可以結合比較低的住宿費跟線上教育,雙管齊下。
當心「反向數位落差」
沒有什麼可以取代校園經驗,可能未來會取代一些可以在家裡上的課程,省下上課時間和學費。
現在學生為了省學費,前兩年去社區大學念書,可以省下住宿費,然後在大三的時候轉學到UCLA。
我想像的未來學校也是這樣,學生花一到兩年在家裡把必修課修完,再轉學到正常大學,或是出國念書,可以同時獲得校園經驗,也不用花四年的學費。
但我最擔心的是,有可能會有反向數位落差。
20年前我們講數位落差,有錢人擁有電腦,但貧窮的人沒有。但現在貧窮的學生可能只能待在家裡看數位課程拿學位,而有錢人的小孩還是會去學校,有不同體驗,有人際網絡。
我們必須小心這樣的數位落差,可能從社經地位徹底區隔貧富學生。
天下雜誌576期 程晏鈴採訪整理 2015-07-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