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png
搶救國文,提升還是沉淪

教育部召開一連串的高中國文課綱公聽會,主要是為了平息近日接連不斷的輿論壓力。日前教育部以一紙不合倫理、法規的行政命令更改早已訂定的「99課綱」(原為「98暫綱」,因延後一年實施而更名),可謂新任教育部長吳清基上任以來最具爭議性的一項作為。

用國家暴力強制更改前朝經由多人審議、修訂後的政策,吳部長可說是替全台灣學生上了一堂最好的民主實習課,而那些聲嘶力竭的搶救國文聯盟的教授們,無疑是最好的助教,不斷的挖食教育大餅來飽足自己,卻從不覺得餓死受難的其實是全台灣的學生。

筆者為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成員(以下簡稱學權會),當年也為98課程綱要制定委員會委員。新的課綱並非可以一夕扭轉過去中學課程的許多弊端,但它更大的意義在於銜接九年一貫課程,以及多年來高中課程大範圍的革新。搶救國文聯盟所秉持的,在於提升文言文在必修國文課中的比率,以及增加國文必修時數,以期望能提升現今學生的國文素質跟文學素養,卻不知這非但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更重要的是破壞了新課程綱要設計的原意,逼使課程改革走回頭路。

我們必須認知課程綱要的訂定不應該著力於膚淺的比率提升或時數增加,而是應該著眼於實質內容的革新,時數不會帶來國文素養的提升,只會帶來學生的負擔,只會箝制其他科目的發展,最可怕的現象就是假使每一科目都有個搶救某某聯盟,每個領域的教師都要為自己那塊挖大餅,那高中課程豈不時數爆炸,沒完沒了,高中課程到兩百年也改善不了。搶救國文聯盟的成員實該摒棄那種人心不古、世道淪亡的迂腐過時想法,更不該以偏概全見到報章媒體報導某學生聯考作文錯誤百出,就無限上綱投射在整體國文教學上,而驚恐台灣學生的國文教育要毀滅殆盡,進而爭取必修國文課的時數來拯救心中的慌張不安,這實在是一大錯誤。


多元選修取代必修

學權會重視國文,但我們必須認知到語言首重表情達意。理想的國文課綱,應是以多元的國文相關選修課程來取代國文必修課。比起為何新課程綱要的國文時數比之前少,我們更應該問的問題是,為何現今家長寧願送孩子去學英文多於讓孩子去念唐詩、寫書法。提升國文素質跟能力,不應該是擴張必修時數如此簡單,應該多著手於教材的革新、改善國文課的教學法及教學系統,使學生能易懂易學,從課本帶入生活,生活帶回課本,畢竟語言是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民族文化裡。

吳部長日前放的冷箭,對長久以來推動教育改革的團體無疑又是重重一巴掌,也不禁讓人容易聯想此舉動是否是在拉攏守舊派的教育勢力。雖然目前教育部的政策是指向「文言文45%~65%,實際比例由書商決定」,但教育部如此一再妥協,在此議題做出如此「退步」決策,實在讓人非常失望跟憤怒。搶救國文聯盟實在該重新檢討組織方向,而非只是認為自己剛剛拯救台灣國文教育,在台上歡呼當「啦啦隊」,而實質上卻是不停把台灣課程改革往下拉的「拉拉隊」。


作者為教育部98課程綱要委員會委員、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發言人

蘋果日報 2009-1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