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花是不會飛的蝴蝶,蝴蝶是會飛的花,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這首詩〈花與蝴蝶〉,文字淺顯,作者蔣勳。內容討論「施」與「受」的關係,「施」即是「受」,「受」也是「施」,「施」與「受」是平等不分。
花與蝴蝶
陽光照撫
雨水滋潤
土壤呵護
根和莖和葉子
一起努力
才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但是,一看到蝴蝶
花便毫不吝惜
把最好的都給了
因為被寵愛過
才知道
接受的,要再給出去
才能完全
【作品出處】
《多情應笑我》(爾雅出版)
〈花與蝴蝶〉
1989-01-01
作者:蔣勳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註釋解析
陽光照撫
雨水滋潤
土壤呵護
根和莖和葉子
一起努力
才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以上為前半段,說明花的誕生(果),是這麼不容易,花的誕生來自陽光、雨水、土壤、根、莖、葉子的照撫、滋潤、呵護、努力(緣),討論「被給予」(被動接受)。
但是,一看到蝴蝶
花便毫不吝惜
把最好的都給了
◎從「但是」以下,開始詩的後半段,討論「給予」(主動施捨)。
因為被寵愛過
◎寵愛指前文所說的陽光、雨水、土壤、根、莖、葉子
才知道
接受的,要再給出去
才能完全
◎最後二句,點出全詩主旨:說明「所接受的,要再給出去」。
◎能「施」者,必曾領「受」過,當「施」者的樂善好施,「受」者開心領受。過度標榜「施」,放大「施」與「受」二者之間的階級性,彷彿一個高高在上,一個卑微乞憐。其實施者仍有「施予」之心,這樣是不圓滿的。如無領受之人,何來施予者?那麼施者同時也接納了領受者的情義,領受者反而給了施予者關愛他人的機會。
◎另一方面,如果「受者」仍永遠被動接受別人的給予,不懂得把至這份心意再施捨給人,終生只是個接受者,甚至占據了其他人可被施予的機會,這樣是對施者的給予有所辜負,因此仍是一種殘缺。
◎愛,需要流動。施與受兩者之間,應是平等的,無所謂尊卑高下。若能卸除施者、受者的分別心,何需要再分人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