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茶花(圖片引自網路)
浮華背後純粹的愛情
「她從來只戴茶花。一個月中,有二十五天她戴白色茶花,另外五天戴紅色茶花。沒有人知道這顏色變幻的原因,在巴爾榮夫人的花店中,她被人稱作茶花女。這名字就叫開了。」這就是《茶花女》中對主人公瑪格麗特的經典描寫。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小仲馬(一八二四年至一八九五年),法國著名的戲劇家、小說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編者註:大仲馬,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世界文學名著《基度山恩仇記》《三劍客》的作者)。為了與其父作區別,多稱小仲馬。他的代表作有小說《茶花女》、戲劇《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歐勃萊夫人的見解》、《阿爾豐斯先生》等。《茶花女》是他的成名作。
小仲馬的作品大都以婦女、婚姻、家庭問題為題材,或描寫在資產階段腐朽風尚毒害下淪落的女性,或表現金錢勢力對愛情婚姻的破壞,或譴責夫妻之間的不忠。小仲馬在《茶花女》裡,以細膩的筆觸、深情的語言,抒寫了作為一個妓女的思想和感情,希望和絕望。小說改編成劇本後,被先後四次搬上銀幕,獲得巨大成功。後來此劇又被改編成歌劇,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茶花女》的故事敘述的是男主人公奧爾馬與女主人公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小說描寫的是被迫淪為妓女的瑪格麗特(編者註:瑪格麗特是出入上流社會的交際花,一個月裡的二十五天,她佩戴著白茶花,其餘的五天,則戴著紅茶花。她的身上總是帶有迷人的花香,人們都喚她為「茶花女」,全巴黎的人們都知道她的芳名),在巴黎終日與貴族公子們來往,一次偶然結識了富家子弟奧爾馬。奧爾馬真摯的感情激發起瑪格麗特對真正愛情生活的嚮往。但抱有資產階級偏見的奧爾馬的父親,認為這種結合有辱門第,影響奧爾馬的前程,親自出面迫使瑪格麗特離開奧爾馬。奧爾馬以為她有意拋棄他,多次尋找機會報復。瑪格麗特深受疾病和精神的雙重折磨,終於含恨而逝。
作者在情節的佈局和剪裁方面並沒有下很大的功夫,文字樸實動人,充滿著一腔怨憤,洋溢著充沛的激情。雖然在小說問世的時候,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編者註: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西元19世紀對於18世紀理性主義的反動,認為回歸自然、情感的表述,而不拘束於理性,由西元德國開始發生,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此時期的代表,英國作家拜倫的《唐璜》描寫情聖唐璜周旋在無數貴婦身邊的故事,取材大膽犀利。浪漫主義在音樂上的代表者為貝多芬,其擺脫過去教堂音樂的束縛,加入更多的情感展現)已經漸趨勢微(編者註:寫實主義(Realism)也稱現實主義,是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一個文學藝術思潮,正視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現實扭曲,以平實客觀的角度切入,描繪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為。藝術家米勒的《拾穗》、小說家狄更斯的《孤雛淚》都是寫實主義代表),但是這部小說仍然散發著一股頗為強烈的浪漫氣息。尤其是小說的結尾部分,瑪格麗特的日記和遺書一篇比一篇動人,這顯然是作者有意識的安排。這批遺書讀起來聲聲哀怨,字字血淚,迴腸蕩氣。酣暢淋滿,致使整篇小說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結東,獲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茶花女》的取材,來自於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編者註:高級交際花,她十六歲即當起高級妓女,改名瑪麗.杜普萊西,逸樂淫亂,後染病而死,即後來《茶花女》的原型)的一生以及她同小仲馬的一段感情糾葛,但是作品與現實並不相同。小仲馬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一段交往(編者註:小仲馬對她一見鍾情。1847年她病逝於巴黎,年僅23歲。同樣年輕的小仲馬悲痛萬分,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書中對瑪格麗特所處的巴黎上層社交界,及七月王朝統治階級的糜爛生活做了真實寫照,小仲馬以哀婉動人的故事情節、緊湊明快的敘事張力,緬懷自己年少時逝去的愛情。1895年小仲馬辭世,終年71歲,安葬於巴黎公墓,距離茶花女之墓僅有100米)只不過是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風流韻事,而奧爾馬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卻蘊含著相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普遍意義。這是因為,無論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銳地感受到這位不幸的風塵女子之死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憐的親生母親,想到了社會的種種殘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維護某種道德規範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馬的創作觀念因而出現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自覺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為文學創作的原則,並意識到這是文學家的責任和義務。
儘管人們並不十分清楚小仲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準確含義,但是讀者們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對那種壓抑人性、摧殘愛情的虛偽而又殘酷的道德觀念的批判和鞭撻,聽到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痛楚的吶喊。《茶花女》這個愛情故事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也許主要就在這裡。
瑪格麗特是作者費勁心思塑造的成功的風塵女子形象。作者刻意把她塑造得與眾不同。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為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藝術形象,而瑪格麗特則完全可以躋身其間而毫無愧色。(編者註:家境貧苦的瑪格麗特,不得已從鄉間到都市謀生,憑藉著她的天生麗質,搖身一變成為巴黎貴族爭相討好的交際花。可是在那浮靡的亮麗背後,卻蘊藏一個女孩渴求心靈伴侶的簡單願望。但當她邂逅了富家公子阿爾芒之後,一切有了轉變的契機。為了正式揮別過去的自己,瑪格麗特陷入了經濟困境,奮力抵抗著外界的流言蜚語,只為守護兩人的愛情。然而阿爾芒父親的意外來訪,迫使她面臨到現實的殘酷無情。為了阿爾芒的前途、為了另一位純潔女孩的幸福,她決心作出此生最偉大的舉動,她接受阿爾芒父親的想法,主動與阿爾芒分開。阿爾芒起出並不知道是父親干預,反而認為是瑪格麗特為了金錢與他分手,因此出於憤怒瑪格麗特,便不擇手段,尋找一切機會報復並羞辱她。瑪格麗特忍辱負重,在疾病和悲痛的雙重摺磨下,含恨而逝。瑪格麗特死後,只有一個好心的鄰居米利將她入殮。等阿爾芒重回巴黎,米利將茶花女的一本臨終日記交給了他,阿爾芒才知道了她真摯的心靈,日記中寫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就會顯得越加崇高。」阿爾芒閱畢瑪格麗特生前的日記,明白她為愛作出了怎樣的犧牲,他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拜訪瑪格麗特的債主和朋友,為愛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茶花)
瑪格麗特是那個社會的犧牲品,是一個垃圾堆裡唯一純淨的空酒瓶,是整個變態社會的縮影。她願意傾其所有來換取愛情,而她卻無法用自己的尊嚴與良心來成全他的愛。她寧願去成全一個可憐的父親對兒子自私霸道的愛,寧願去成全一個哥哥為了妹妹的終生幸福所履行的責任。
她雖然只是一個靠出賣肉體生存的下等人,卻造就了世間最偉大的愛情,她所作的一切是由愛喚起的,她的死亡也是愛對她的洗禮。她帶走的是所有了解她的人的眼淚;丟棄的,是一個荒誕的世界。作者試圖通過她來向世人闡明:瑪格麗特的悲劇並非只是一個妓女的悲劇,那是一個時代、一種人文思想的荒誕的悲哀。
本書沒有華麗的文字,但那真摯的感情對白卻能讓每一個有過戀愛經歷的人漸漸把自己與主人公融為一體,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與他們一起歡笑一同流淚,可以說《茶花女》的故事,其實就是作者小仲馬自己的愛情故事。由於作者自己的特殊身分,讓他更貼切的明白法國資本社會的淫靡之風,導致許多像瑪格麗特一樣的女性受到侮辱與損害,使他決心通過文學來改變社會道德。瑪格麗特和奧爾馬的愛情,無疑是純潔、高尚的,但,當時的社會現實真的使人無法「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他們悲劇性的結局,也是必然的結果。
《茶花女》一出版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儘管上流社會惱怒地批評它「渲染妓女生活,淫蕩墮落、低級下流」。但是更多人被裡面真切感人的事所征服。瑪格麗特悲慘的遭遇以及她靈魂的悲號,還有男主人公奧爾馬痛徹肺腑的悔恨,都強烈地觸動著讀者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茶花女》也是最早被介紹到東方的西方文學名著,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浮華背後的純粹的愛與靈魂。(編者註:《茶花女》書中以寫實主義的筆法,描繪出十九世紀法國上流社會的絢麗,卻也飽含浪漫主義的細膩關懷,具有文學思潮轉向的重要代表性,與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並列為三大愛情悲劇,成為世界永垂不朽的傳奇之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