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坤輿萬國全圖》中標示台灣為東寧(圖片引自網路)
鄭成功為台灣帶來什麼改變?
我在《財訊》682期的本欄中曾提到,自1961年起,台灣中央政府開始以「復台」或「開台」之名去紀念鄭成功,以史實觀之,皆不恰當。鄭成功沒有復台,因為鄭成功來台之前,台灣從未劃歸大明版圖,也未曾屬於鄭芝龍或顏思齊,用施琅的話,叫做「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離處,未有所屬」。鄭成功確實對台灣帶來很巨大的改變,但是說「鄭成功開台」,太粗糙了,因為鄭成功來台之前,原住民已在此島近萬年。更早在3、4千年前,就以全球首屈一指的造船技術,遠航太平洋與印度洋,成為今日南島語族之祖先。故我們不宜反客為主,說鄭成功或其他漢人「開台」。今年改為「來台」,我認為甚為適切。
保留古典漢字文化 開多元族群之先
談鄭成功,我們必須問,「鄭成功來台為台灣帶來什麼改變?」我的看法是,鄭成功對台灣社會有兩大影響:1、開啟台灣成為漢字文化社會;2、台灣因鄭成功之來台,乃有新族群(融合漢/越與南島),是台灣多元族群的開始。
鄭成功帶來台灣的大明遺民,在這個島上繁衍起來,成為今日台灣最主要的「白浪」福佬族群。又因為東寧20多年的文教,於是荷蘭時代台灣盛行的新港文就被漢字語文取代了。福爾摩沙變成東寧台灣,台灣也就此成為「漢字文化」之島。再加上300年的閩客移民與平埔的血緣及文化大融合,成為1945年之前台灣社會的基本底蘊。
有一說法稱鄭成功帶來的部眾及後代都被清政府運回大陸了,所以後來留在台灣的都是「漢化平埔人」。其實查一下文獻就知道了,清政府運回的是鄭家子弟、重臣後人、官吏及軍人,共37500人。因此,東寧子民留在台灣的,我估計約有50000至100000人之間。也因此,現在的台灣才有那麼多紀念鄭成功家族及閩南神祇的宮廟,卻未有一所正式祭拜施琅的廟宇。
鄭成功帶來台灣第一次族群大混合,我很想用更精確的「福爾摩沙漢越人」來稱呼這個獨特的族群,因為閩粵移民都有濃厚「百越基因」。這也是我說的「台灣人都很『混』」的第一次大混血的開始。台灣的「混」,來自多元,有大混,有小混,這也是台灣過去苦難歷史的特徵。正如我說的「台灣史是不同世代,一再發生的『流亡、殖民、包容、感恩』四部曲」。荷蘭人開始了第一次小混,鄭成功帶來第一次大混,爾後大清帝國來了。我在《獅頭花》及《頭份之雲》中也提到,清末派駐台灣的部隊,許多淮軍、湘軍及廣東客家軍,也融合入台灣人族群。到了日本時代50年,又有一次小混。然後1949年的大轉進,政治上又是一次軍隊大流亡的重演,但在人文上,也如楊儒賓在《1949禮讚》一書中說的,這是「台灣新漢華人文知識的再編成」。這是歷史與人文的演繹,我們必須脫離政治對錯的情緒。然後1960及1970年代的大規模退伍老兵與原住民年輕女性的通婚,也對台灣原住民造成深遠的血緣及文化影響。
託天之幸,台灣終於由過去的原漢對立走到現在的多元族群共榮,「同島一命」;台灣終於由過去的殖民壓迫,走到今日的民主法治,世界肯定。回首這段歷史,我們應特別珍惜今日的台灣。
東寧王國建基台灣 世界地圖有明證
現在回溯觀之,沒有鄭成功父子的「東寧」,漢字文化就無法完整保存,因為連對岸中國也把漢字簡化了。全世界只有台灣仍然維持使用鄭成功帶來的傳統漢字。也許百年之後,大陸中國人只有少數人能書寫閱讀「繁體字」。因鄭成功來台及東寧20年,「古典漢字文化」方得以在台灣完整保留,這是360年前所未能想像的。
鄭成功來台灣,是有開國宣言的。1661年農曆4月18日,鄭成功頒布來台後的第1篇文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本藩已手闢草昧,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聿來胥宇,總必創建田宅等項,以遺子孫;」及其後「不准擾及百姓及土民」的8大條款。他在這文告中志得意滿明言:「開國立家」,所以我說這是鄭成功的開國宣言;也因此連橫在《台灣通史》中以「建國紀」來描述1661年到1683年的東寧23年。東寧雖然年號「永曆」,但永曆帝已死,故東寧與明朝關係只是藕斷絲連,說是「南明」未免過於勉強,這與近代中華民國/台灣之局面很有類比。當代的「坤輿萬國全圖」也將台灣島標上「東寧」2字。「東寧王國」立國台灣,不但見於世界地圖,也見於當時東亞貿易國家如英國人、日本人在來往信件中,皆以「東寧國王」稱呼鄭經。把「東寧」打壓成「南明」的延續,是清帝國的政治手段,與外界認知及歷史實情並不相符合。
很遺憾地,雖然鄭成功一再向部屬強調「不可擾及土民及百姓」,但是他的部眾人數極多,又具武力優勢,為了異地求生,確實造成原住民的困境。在那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戰亂社會,無法在原鄉存活者,才會無奈移民。擁有武力的移民,一定會擠壓到原住民的空間。不幸的是,台灣史就是這樣一再「移民、殖民、包容、和解」的循環。今日台灣已有5大族群,我們強調族群平等。台灣已由殖民壓迫到民主法治,由原漢對立到和解共生。讓我們用反省的態度、包容的史觀,來公評過去的台灣史及台灣史人物。
昔人功過留史頁 教科書評論宜謹慎
鄭氏部隊對原住民的傷害,雖然有不少是發生於鄭成功過世之後,鄭成功地下有知,應該會概括承受。鄭成功的嗜殺個性,也為他帶來不少負面形象。除了這兩點,鄭成功對台灣理應是功大於過的。但是很意外,最近我發現,在台灣的教科書中,鄭成功竟然是頗為負面的人物。鄭成功建立台灣漢字文化社會的深遠影響沒有被正視,「東寧王國」則不見於多數教科書,對鄭芝龍在大航海時代建立的閩南海商集團對台灣的影響也隻字未提,而一再強調鄭成功死後8年,東寧部將劉國軒在大肚酋邦的殺戮,及鄭軍與其他原住民的衝突。
其實荷蘭時代也對原住民多次用兵,對龜仔甪社殺到只剩數人,因此種下後來部落對羅妹號遇難船員的大屠殺。而大肚酋邦則是在1732年雍正時代的福建提督許良彬以「番亂」為名,出兵消滅的。何以教科書只苛責鄭氏東寧?
「東寧」是清政府的眼中釘,存在時要消滅之,消滅後要盡量自歷史上抹滅,這與清治時期,台灣的東寧遺眾的心態正好相反。東寧雖亡,「東寧意識」依然長期存在於台灣人心中,故有台灣人暗中追思鄭氏3代而建立的諸多「代天巡狩」或「王爺廟」等等了。為了撫平台灣人的思念東寧之心,1874年沈葆楨才會上書同治,在台灣府(台南)建「延平郡王祠」,並且為東寧太子鄭克𡒉題詞,清廷果然收到拉攏台灣人心的效果。
過去我們對鄭成功太過溢美,但最近對鄭成功及東寧的敘述反而又不及。真正的台灣史,就是必須正視實況,並公正地描述發生於這個島上的事,不能去扭曲、刪除或塗改。我們不必有什麼中樞紀念鄭成功、開台祭典,但必須讓下一代完整知道,鄭芝龍、鄭成功、鄭經及東寧王國在這個島上22年的事跡,及對後代台灣社會的影響,包括文化傳承與功過論述。
上圖:鄭成功像(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財訊》
〈鄭成功為台灣帶來什麼改變?〉
2023-05-24
網址: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205ed16-deac-4028-a773-fa354784d989
作者:陳耀昌
【作者簡介】
陳耀昌(1949年—),台灣著名血液疾病專家、作家與政治人物,家族具有西拉雅族與荷蘭人血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臺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曾任臺大醫院內科部、醫檢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三十多年,獲選為台灣血液病學會理事長、亞太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1983年完成臺灣第一例的骨髓移植,為台灣骨髓移植的先驅。陳耀昌浪漫多情,亦是少見的台灣史小說家,其創作的第一本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即入圍文化部「2012臺灣文學獎」,2016年出版小說《傀儡花》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亦曾投入政治界,擔任民進黨國大代表、行政院顧問,後成為紅黨黨主席。
- Apr 29 Mon 2024 17:52
【鄭成功誕辰400年專輯】陳耀昌:鄭成功為台灣帶來什麼改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