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jpg

十二年國教課綱你搞懂了嗎?──關於「素養」的三個關鍵字

「素養」是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最重要也最令人困惑的概念。蔡清田教授稱「素養」為「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而這確實成為課綱裡揭櫫的共同目標,所有教學活動最終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的「素養」。

到底「素養」是什麼?具體來說,老師該怎麼教,學生該怎麼學,教科書該怎麼編,家長又該怎麼幫助孩子?回答這系列令人煩惱的問題前,我們先來想像一個情境:

一位23歲的大學畢業生,在數場面試後找到一份工作。這份工作跟他念的科系還算有交集,他抱著對未來的期待進入公司。沒想到,業界的實況跟他在學校裡學的東西有很大的落差。

雖然念書時建立的某些基本功還是有發揮作用,但他日常中最主要的業務,卻都是進入職場後向前輩請教、或者在工作經驗裡才慢慢學會的。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他發現以前學過什麼不是最重要的事,每次遇到問題,就能學會新東西來見招拆招才是最重要的。


一、兩年之後,他的工作慢慢上了軌道。有一天,他接到了母校系學會的邀請,希望他回去跟學弟妹分享業界實況。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他,你可能會對學弟妹分享什麼觀念?


我想,所有已經出社會的人,都會給出差不多的答案。比如說,很多東西本來就是要自學啦,學校不能提供你所有知識啦,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啦,要對工作保持熱情才有前進的動力啦,空談理論沒有用、要能發揮實務效果才有意義啦……

如果你的答案跟上一段推測的差不多,恭喜你,你已經知道「素養」是什麼了。簡單地說,「素養」就是希望我們的教學,能讓學生提早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有趣/複雜),避免學校教育成為與外界隔離的溫室。

三個概念談「素養」

如果你翻開課綱或教育部的各種文件,十之八九會覺得「素養」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它似乎包山包海,一下要求學生的「學習表現」,一下要求學生「社會參與」的能力,一下又要求學生可以自學。最受這個模糊概念困擾的,大概就是老師們了。

從這些政策文件的語調來看,我們似乎正面對一個革命性的年代,正引進一套別說歐洲和美國了,連日韓中港早就引進的東西。這套東西似乎否定了我們過往的教法──但它到底是什麼?

讓我們先擱置課綱裡複雜的圖表,回到「素養」的定義本源來看。綜合學者蔡清田、范信賢,以及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的說法,「素養」可以用三個概念來概括。雖然不同的人提到這些概念時,用字有些微的不同,但順序和指涉沒有太大的差異。

所謂「素養」,就是「知識、技能、態度」。

「知識」指的是學生對一套理論的理解,比如知道蛋白質變性的機制。

「技能」指的是學生學習到的實作能力,比如可以在中秋節時把肉烤熟。

「態度」指的是對前兩者的價值判斷和個人感受,比如說,學生知道自己比較喜歡嫩一點的肉,所以他結合了前兩者,從此成為一個愛吃愛煮舒肥牛排的人,並且對自然原理帶來的口福感恩讚嘆。


三者綜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套完整的「素養」。如果他看到關於「舒肥」的錯誤報導或廣告時可以指出來,讀到網路食譜時可以馬上理解背後的機制,還可以在母親節時烹煮宜蘭櫻桃鴨給全家吃,從此愛上烹飪......。當然,「素養」也可能帶來不那麼溫馨的後果,比如他吃到難吃的餐廳後,寫了篇文章批評店家的火侯很有問題。


因此,當我們閱讀課綱等相關文件時,必須時時將這三個概念放在心上,去區分課綱要求的是知識、技能、還是態度?或者在面對教材的時候,也要反過來推想,在這一單元、這一課中,我們要處理的「知識、技能、態度」分別是什麼?

我們可以用三個簡單的問題,來檢測學生對一套教材的「素養」掌握到什麼地步。親師生都可以問:

你學到了什麼?

你覺得這東西可以怎麼用?

你對這東西有什麼感覺?


如果以上問題,學生都能明確給出一套說法,並且言之成理的話,那我們基本上就可以認為他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素養」。


「態度」會是關鍵

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可能會發現這並不是什麼革命性的東西。縱然概念稍有落差,但這在我們過往所受的師培訓練都有提過,比如布魯姆的「認知、動作、情意」。而重點在於,傳統的學校教育對這三者的側重程度是不同的,大致上是「知識>技能>態度」,重視理論勝於實作,只在行有餘力時,才考慮這些東西對學生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想法。

新課綱標舉的「素養」,是將三者綜合起來,共同列為學習的基本。在這裡,最關鍵的是提升了「態度」的地位,把它從教學附贈的小菜提升成鼎足而三的要素為什麼特別標舉「態度」?那是因為,我們發現知識如果沒辦法讓人覺得「有趣」、「有用」或「跟自己有關」的話,就算死活學了一堆,也會在畢業之後很快忘光。

相反的,人作為一種感覺性的動物,只要他對某些知識「有感」,自然而然能發揮更好的學習效率。所以,教育上我們要更重視情境、問題導向,因為要讓學生感受到有用;我們要更重視動機和情意,因為要讓學生感受到有趣;我們也要更重視在地連結、當代議題,因為要讓學生感受到這些事跟自己有關前述訓練都是為了強化「態度」所做的努力。

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要呼應這樣的「素養」設計,在教材、教法、評量上的邏輯幾乎都要全面翻新。當我們考量要教什麼時,不能再用「因為這很重要」帶過去,而是要讓學生理解其重要性;當我們考量要怎麼教時,不能只採取反覆練習到精熟的扁平式教法,知道乘法的意涵會比背九九乘法重要;當我們評估教學成果時,學生能否在紙筆測驗裡考高分只是參考指標「之一」,如果有個孩子國文成績不大好卻在畢業之後熱愛閱讀,那這位老師的教學其實是成功的。

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是對知識保持好奇心、並且有自學能力的人如果一個人看到什麼都覺得有趣,都覺得想玩玩看、試試看,那就算他的知識儲備量不大也沒關係,因為只要有需要,他都可以很快上手。反之,就算一個人知識儲備量很大,但學習胃口完全被摧毀,再也不願進步,那他也很快會跟不上現實社會的變化。

科目角色轉變,「素養」無所不在

「素養」是一個簡約的理論架構。這個理論架構有很大的彈性,可以包含很複雜的內容。課綱中的「三大面向、九大項目」,都是在這個架構下長出來的東西。這個架構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來反推學生需要什麼素養」,這跟傳統的「以各科專業為基礎,指定學生要學什麼知識」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因此,如果你用「科目」的視角去看,就會覺得「三大面向、九大項目」非常虛無縹緲;但你只要用「出社會」的邏輯去看,就會一目了然。比如九大項目中的「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這一項,是所有社會人士都會同意的重要素養。

能夠透過系統性的思考解決問題,不就是最珍貴的職場能力之一嗎?這可能比國文、英文、數學、物理、歷史等任一單科的知識都還重要,也更根本。這不是說各科專業不再重要了,而是各科目此刻的角色改變了。

不管你是哪一科,用什麼教材教法,你都可以教會學生「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國文科遇到一篇看不懂的文章,數學遇到一題解不出的應用題,英文遇到了沒見過的俚語,歷史拿到了一份不知真偽的文獻……我們可以一起開始「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了。

於是,學生對課本是否精熟並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所有的科目,其實都是拿來培養素養的「標靶」身為教師,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教給學生的都是遲早會過時的知識。但是,作為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們可以傳授的是學習的能力、學習的態度、應用知識的方法、如何克服新事物的挑戰。這些東西,也就是所謂的「素養」,才是真正不會過時的,可以陪孩子一輩子的東西。


「素養」的挑戰與調適

當然,上述的討論,都是「素養」這個教育概念的理想狀況。雖然已經有很多國家成功踏上這條道路,但在台灣實行,必然還會面對許多實務面的挑戰,親師生三方也會需要一段調適的時間。

好消息是,大考目前正逐步提升「情境題」的比例,提供親師生往「素養」貼近的誘因。但還有一些更根本的困難,不是靠大考中心就能解決的。畢竟若要貫徹「素養」教學,觀念必須經歷天翻地覆的改變,此中存在無論如何使用折衷的修辭、如何貼近過往框架都沒辦法弭平的差距。

第一個問題是,「素養」概念中包含的「態度」,可能會是現場執行最大的困難。這個困難源自於大學端各專業科系的本位,可能會與目前的主流教育觀念不合。以我比較熟悉的國文科為例,當「素養」不斷強調社會參與、實用的語文溝通能力時,傳統文學科系的文學訓練卻不見得同意這個看法。

仍然有許多文學科系,會強調文學的「無用之用」、「超脫俗世」的價值,這會在教學觀念上產生根本的牴觸──一位浸淫在純美學世界的教師,很可能在心態上就是不願意「入世」甚或「媚俗」的,那又如何培養學生的相關素養文學科系的價值觀不見得全是錯的,但大學端的知識養成,卻不能直接搬到中小學端的教學來,因為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是以文學為職志的。

更複雜的是,當「素養」落實到各科綱要,並且與「議題融入教學」交會時,這後面其實預設了一套自由主義式的價值觀在課綱裡的「四大議題」(性別、人權、環境、海洋),本身就會要求學生培養某種「態度」。

比如說,在性別平等的框架下,恐同的「態度」是不允許的在人權教育的框架下,支持納粹的「態度」也是不允許的這些基礎的普世價值有很強的合理性,但在比較老一輩的知識訓練裡,這種敏感度、判斷力和價值觀是不一定存在的。在新課綱上路的前幾年,這大概會是最需要給予現場教師支援的一部分。

另外,延續上一節的思路,我也期待一種新的評價學生、評價教師的方式能夠建立起來。在過往「科目本位」的預設下,教師的價值取決於能不能把他持有的知識教給學生。所以物理老師的價值取決於學生的物理好不好,國文老師的價值取決於學生的國文好不好。然而,如果轉換成「素養導向」的體制,單一學生的單一科目是否優秀,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

承接上一節的例子,如果教學的重點是「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各科目僅僅是「標靶」,是讓學生習得此一素養的途徑的話,那我們也不必要求學生可以「打滿每一個靶」。他只要能夠習得這個素養,他是透過國文、英文、地理、還是體育學會的,都算是教育成功。

貫徹因材施教

這其實才是最徹底的「因材施教」,我們不必再假設學生要學好每一科,而是讓每一科像是櫥窗一樣提供不同的選擇,讓不同型態的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門徑對文字有敏感度的,就靠國文打通素養經脈對數字有敏感度的,就靠數學建立核心素養,殊途而同歸,誰曰不可?

當然這麼說是真的很理想性了。但這樣的理想是會為所有人帶來好處的。宏觀來說,社會會得到具有素養的靈活人才。微觀來說,學生可以依照興趣鑽研自己喜歡的科目,其他科目只要嚐嚐味道就好(反正都能學到素養,選哪個「標靶」都可以);教師也可以卸下不必要的壓力,不用強求自己教會每一個屬性不合的學生(你在我這科沒辦法,沒關係還有別科)。家長要習慣的,則是用更「社會人」的角度,來看你的孩子有沒有在社會生存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態度──基本「素養」──而不是執著於一時的分數升降。

畢竟我們真正在乎的,是讓孩子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世界裡好好生活,而不是對逝去的時代多麼瞭若指掌。

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png
上圖:「素養」是一個簡約的理論架構。這個理論架構有很大的彈性,課綱中的「三大面向、九大項目」,都是在這個架構下長出來的東西。( 圖取自教育部)

【文章出處】
《鳴人堂》
〈十二年國教課綱你搞懂了嗎?──關於「素養」的三個關鍵字〉
2018-01-11
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344/3191840
作者:朱宥勳
【作者簡介】
朱宥勳(1988年1月4日-),臺灣桃園人,小說家、文化評論者、專欄作家,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學士(主修社會學、歷史)、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曾任《建中青年》主編。2010年起開始出版小說集《誤遞》與《堊觀》,2011年與黃崇凱合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目前任月刊《秘密讀者》的編輯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