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jpg
(圖片引自網路)
 

 

「建安風骨」是指怎樣的文學風貌?

「風骨」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自南朝迄唐,它一直是人們品評文學的重要標準。建安時代的文學(以五言詩為主)以風骨遒勁著稱,被後人尊為典範,這就是文學史上常說的「建安風骨」。

要說清「建安風骨」,首先要說清「風骨」本身。這個概念最早廣泛用於魏晉南朝的人物品鑑。我們看《世說新語》和劉孝標注所引的各種書籍,常說某人「風骨特秀」,某人「風神清令(冷)」,某人「風期高亮。劉注引《晉安帝紀》還直接說到「(王)羲之風骨清舉也」。這都是說人物的精神氣質及儀態風度清俊爽朗、超脫塵俗。那麼風姿、風骨和人的外相有無關係呢?也是有的。魏晉南朝的士人都希望長得清瘦一些,因為清瘦容易顯得瀟洒。《晉書》載竹林七賢中王戎有個兒子叫王萬,「少而大肥」,王戎竟要他吃糠。又《世說新語》及劉注載韓康伯被人認為「無風骨」,原因是長得胖,「似肉鴨」。

要之,「風骨」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但兩者又稍有區別。大抵「風」偏於精神氣質,較虛;「骨」偏於骨格姿態,較實。但兩者又不可完全拆開。因為沒有「風」──超逸的氣質,即使長得再瘦再美也不能算有「骨」;相反沒有「骨」,人似乎就顯得沒有靈氣,「風」也不能成立。


「風骨」的概念後來引用到書法與繪畫理論中,仍然保持了原有的特點。大概說來,字寫得有神韻、有生趣,屬於「風」的範疇;有筆力、線條挺拔,屬於「骨」的範疇。在繪畫方面,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說得最明白。他論作畫六法,第一要求是「氣韻生動」,即屬於風;第二要求是「骨法用筆」,即屬於骨字的神韻、畫的氣韻,都比較虛,是內在的靈魂,是藝術家精神氣質的表現。字的筆力、骨勢,畫的「骨法用筆」,則比較實,可以從線條中直接地體會出來。當然兩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無風即無骨,無骨亦無風。

 

至於文學批評中的風骨論,要推劉勰《文心雕龍》的〈風骨〉一篇最為重要而詳贍。他說:「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編者註:語出《文心雕龍.風骨》)先說風。劉勰把「風」與「情」的關係,比作「氣」與「形」。此處形指人的形骸、肉體,氣則指人的生命力。古人認為人秉氣而生。那麼,風就是文章的生命力,一種內在的、充實的、能感染人的精神活力這和書畫理論講「神韻」、「氣韻」是一回事。所以劉勰把風放在首要地位。有了風,文章才能「清」、「風」,才能鮮明而生動。應當注意,風始終是一個比較虛的概念,它與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有關,但不是指內容和情感本身。再來說骨。骨指文章的表現力。它往往又說成「骨力」或件簡單地說成「力」。這就是說,文章的表現應當剛健有力。它仍然是一個比較實在的概念,直接體現在語言的選用上:「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編者註:語出《文心雕龍.風骨》)語言準確、精練、明晰,則文章就有了骨,就能表現得有力。這和書畫理論還是相通的。論字則墨重乏力為無骨,論畫則不簡淨為無骨,論文則「脊(瘠)義肥辭」為無骨。此外,劉勰對風骨這一概念的完整性也是很強調的。風骨可以從不同側面去理解,但不能拆成兩個概念來看待。

現在再說「建安風骨」,就比較易於理解了。「建安風骨」這個概念,在《文心雕龍》中雖沒有明確地提出,但劉勰實際上已經注意到建安文學風骨突出的特點了。甚至可以說,他在論述風骨的時候,就是把建安文學作為典型的代表來看待的。與劉勰同時代的另一位文學批評家鍾嶸在《詩品》中則直接使用了「建安風力」一詞(風力即風骨)。後來唐代陳子昂標舉「漢魏風骨」(即建安風骨),李白讚美「蓬萊文章建安骨」,更明確地把建安風骨作為學習的榜樣。那麼,建安風骨是指怎樣的文學風貌呢?

首先,它是指建安時代的詩文(主要是詩)內容充實、感情豐沛的特點。前面我們說到,風是指文章的生氣、能感染人的精神活力。但這種生氣和活力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作家情志活動的表現。內容空泛、感情貧乏的作品,顯然不可能有多少生氣和感人的力量。建安時代的作家,由於擺脫了儒學的束縛,原本就很注意作品的抒情性。他們又生活在久經戰亂的時代,思想感情更是常常表現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龍》〈時序〉篇說:「
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因而他們的創作容易顯得有風骨。

其次,它是指建安詩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剛健的藝術風格。劉勰說:「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編者註:語出《文心雕龍.風骨》)也就是說,有風骨必然造成明朗剛健的藝術特徵。建安詩歌是從漢樂府民歌和「古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也講究辭采,但仍然保持了樂府民歌質樸爽直的本色,不像後來的文人詩那樣過分追求纖密富麗的藻飾。這樣,其明朗剛健的風格也就十分突出。

其三,它是指建安詩文風骨與藻飾恰當的結合。講風骨何以又牽扯到藻飾上去呢?原來,南朝的文學嘉認為,光有風骨沒有藻飾也不是完美的境界。劉勰說:有藻飾而無風骨的作品猶如野雉,羽色美麗而無力飛揚(即品格不高);有風骨而無藻飾的作品猶如鷹隼,雖能高飛而不夠美麗。最好是藻飾與風骨結合,這才是文章中的鳳凰。(編者註:出《文心雕龍.風骨》原文為:「夫翬翟備色,而翾翥百步,肌豐而力沉也。鷹隼乏采,而翰飛戾天,骨勁而氣猛也。文章才力,有似於此。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筆之鳴鳳也。」)鍾嶸也說,文章應「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編者註:語出《詩品.序》)。而建安作家的詩文(尤其是曹植)既有一定的華美,又不至傷害風骨。因而人們在提倡建安風骨時,實不止(只)肯定了它有風骨的一面,也肯定了它風骨與藻飾相結合的一面。所以鍾嶸對曹植的評價特別高,說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編者註:語出《詩品.上》),是自古以來最傑出的一家。

從南朝到唐代,提倡建安風骨的人各自的著眼點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是針對魏晉南朝乃至唐初文學的一些不足而言。如辭藻過於華麗、繁縟,用字偏於艱深、詭奇,風格柔靡無力,以及內容單薄或蕪雜,感情暗昧等等,而要求作品富有生氣、內容豐實、感情充沛、風格明朗剛健。這在文學史上確實起到了有益的促進作用。

編者註:簡言之,所謂「建安風骨」,是以真摯熱烈感情,反映漢末社會現實、抒寫個人理想懷抱,風格慷慨悲涼;以質樸自然的語言,繼承漢樂府民歌本色,表現剛健遒勁。

延伸閱讀:

什麼是「建安風骨」?

長城.pn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古典文學三百題》(建宏出版)
「建安風骨」是指怎樣的文學風貌?
(編者註:為便於閱讀,內容不變,段落重新分段)
作者:駱玉明
【作者簡介】

駱玉明(1951年—),祖籍河南洛陽,寄籍江蘇建湖。1951年生於上海,1977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後留校,1979年任助教,1995年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辭海》編委。著有《徐文長評傳》、《駱玉明老莊隨談》、《中國文學史》。曾任教課程有: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史、宮體詩研究、老莊研究、古詩賞析、世說新語精讀、古代文學概論、古今文學演變、魏晉南北朝詩歌流變史等。
【文章打字】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