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jpg
上圖:新青年雜誌


五四運動前後的左右思潮激盪──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年表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0月,陳獨秀自費留學日本,隔年3月陳獨秀回國,組織青年勵志社。9月陳獨秀再次赴日就讀東京成城學校陸軍科,在日期間受西方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

清宣統二年(1910年)胡適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時年20歲。

民國四年(1915年)胡適改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

民國四年(1915年)9月15日,時年37歲的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月刊《青年雜誌》(編按:研究此段歷史者普遍以《新青年》作為該雜誌的總稱),副題法語:La Jeunesse,自任總編輯和主要撰稿人,由群益書社發行,被視為新文化運動之始。《青年雜誌》承襲晚清以來知識分子辦報議論(如梁啟超的《清議報》與《新民叢報》)的傳統,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雜誌。《青年雜誌》創刊號並無發刊詞,但在「通信」欄目中,回答讀者來信曾言:「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為本誌之天職。批評時政,非其旨也」,此常被當作《新青年》宗旨。同期陳獨秀發表〈敬告青年〉,宣揚六種青年該有的精神:「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像的」,爾後進一步提出「擁護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成爲新文化運動的標誌性口號。此一精神亦延續至《新青年》。


民國五年(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抗議《青年雜誌》與青年會雜誌《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而要求改名。為避免訴訟,出版方與陳獨秀商議後,自第二卷起《青年雜誌》改名為《新青年》,最初由陳獨秀負責主編。科學與民主的主張,文學與文化的改造,成為《新青年》亟欲鼓吹的思想。

民國五年(1916年)7月,胡適《嘗試集》開始創作。


民國六年(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隨即聘任陳獨秀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編按:文學院院長)並教授文學,陳獨秀時年39歲,其隨之將《新青年》雜誌總部遷往北京。

民國六年(1917年)尚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胡適,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跨海發表給陳獨秀的回信,名為〈文學改良芻議〉,提出八點建議: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語爛調、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摹仿古人、不避俗話俗字,稱為「八不主義」,產生重大迴響,揭開「新文學運動」序幕,又稱「白話文學運動」,尤其以1917年至1919年之間胡適、陳獨秀發表於《新青年》的數篇論述為重。同年,胡適通過哲學博士學位考試,返國後擔任北京大學教授,開始參與編輯《新青年》,時年27歲。


民國六年(1917年),陳獨秀於二月號的《新青年》發表〈文學革命論〉呼應胡適,高舉新文學的「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胡適、陳獨秀的主張,得到文字學家錢玄同、作家劉半農等知識界人士的支持。

民國六年(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列寧推翻沙皇專制,共產主義思想傳入中國。

民國七年(1918年)《新青年》雜誌在北京如魚得水,編輯群進一步擴大為錢玄同、劉半農、陶孟和、沈尹默、胡適、高一涵、魯迅(編按:本名周樹人)、周作人、李大釗。這一時期中國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也紛紛在該刊物上發表文章,《新青年》雜誌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文化運動主張包括:提倡白話、反對孔教、提倡新型家庭倫理、介紹西方社會和政治理念、評論時事,其推動得到很多支持,也帶來很多批評,北大內部的保守派成立「國故社」,外面的批評者則包括林紓、學衡派等,北洋政府對其也施加壓力。

民國七年(1918年)5月,《新青年》文章完全改採白話文發表。


民國七年(1918年)5月15日,魯迅於《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收錄於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作品諷刺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編按:1917年5月陳衡哲白話小說〈一日〉發表在《留美學生季報》上),時年38歲。

民國七年(1918年)11月,《每周評論》雜誌創立。此因《新青年》雜誌成立宗旨本是文化而非政治,而陳獨秀一直對政治非常關注,因而陳獨秀、李大釗另外合辦政治性更強的《每周評論》雜誌。

民國八年(1919年)3月,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宣告成立,鼓勵全世界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進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民國八年(1919年)4月,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發表第二篇白話小說〈孔乙己〉,後編入小說集《吶喊》中。

民國八年(1919年)4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國語統一籌備會並召開第一次大會。劉半農、胡適等提出〈國語統一進行方法〉的議案,其中提出把小學的「國文讀本」 改作「國語讀本」,「國民學校全用國語,不雜文言」。但此一主張遭到劉師培、林紓(林琴南)等保守派人士抗議反對。

民國八年(1919年),杜威至日本講學,接到胡適邀請信,加上多人登門拜訪正式邀請杜威至中國。4月30日,杜威偕夫人及女兒由日本抵達中國上海,學生胡適、蔣夢麟、陶行知親自迎接,胡適等人邀請杜威前來,係想借重老師杜威在世界上的聲望助其一臂之力,杜威隨後展開為期15個月的巡迴演講,足跡遍及北京和華北、華東、華中十一省。杜威在講學途中,見證五四運動的爆發,也曾會晤孫中山。由於這次巡迴演講,使他的實用哲學在當時中國形成風潮。

民國八年(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市來自北京大學、北京高師、北京法政專門學校等十三校共三千多名學生齊聚天安門前廣場,呼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抗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喪權辱國(編按:北洋政府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逕自在「巴黎和會」的〈凡爾賽和約〉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親日派官員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被輿論糾彈。5月4日下午4點左右,隨著憤怒的學生高喊直奔曹宅,遊行人潮衝出王府井大街,放火焚燒交通總長曹汝霖的宅邸「趙家樓」,時在曹家的章宗祥被痛毆,隨後一系列遊行示威、罷課、罷市、罷工蔓延全國,工商界也發動六三運動響應,最後北洋政府為平息民怒沸騰,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被罷免,訓令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6月28日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抗爭始逐漸平息。此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社會運動,史稱「五四運動」

民國八年(1919年)5月12日,人正在上海的孫中山,親赴滄州別墅拜訪杜威,兩人共進晚餐,並就「知行合一」問題進行探討。孫中山認為,中國傳統的「知易行難」讓人崇尚空談,知而不行,他現在要反其道而行,重新提出「知難行易」。杜威則支持孫中山「知難行易」說,此與其思想中「行為經驗即是根本,而認知不過是行為的工具」相吻合。通過此次會晤,孫中山增強了「知難行易」的信心,也強化自己重視行動的信念。

民國八年(1919年)6月,陳獨秀因散發〈北京市民宣言〉傳單被捕,《新青年》停刊五個月。此後陳獨秀辭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一職前往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編輯部。

民國八年(1919年)胡適接辦《每周評論》,7月於《每周評論》31期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引發「問題與主義論戰」,又稱「問題與主義之爭」。

民國八年(1919年)8月1日,胡適發表〈《嘗試集》自序〉。

民國八年(1919年)8月,李大釗在《每周評論》35期上發表〈再論問題與主義〉。胡、李二人通過這種爭論模式,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在學術界引起廣泛的迴響。

民國八年(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在上海法租界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簡稱為國民黨。

民國八年(1919年)12月,陳獨秀於《新青年》發表一篇社論性質的〈本誌宣言〉,此篇宣言為各方矛盾意見折衝下的產物,本意是想用「共同意見」來弭平彼此相異的立場,結果卻更將《新青年》路線之爭浮上檯面,二派不同路線代表人物即是同為安徽人的胡適及陳獨秀。陳獨秀認為《新青年》應該關心政治現實,胡適則主張不碰觸政治。而右傾的胡適提出的「不談論政治」,遭到左傾的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反對。

民國九年(1920年),胡適《嘗試集》初版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

民國九年(1920年)陳獨秀移居上海、把雜誌社搬離北大,《新青年》宣告分裂,爾後陳獨秀思想與馬克思主義越走越近。

民國九年(1920年)4月,新成立的俄共政府派遣吳廷康,前往北京與李大釗會面,再到訪上海和陳獨秀共同商討建黨問題。同年8月,在陳獨秀的奔走下,與李大釗在上海草創「中國共產黨」,並且推選陳獨秀為首任書記。

民國九年(1920年)7月,陳獨秀在《新青年》專文介紹列寧及革命後的蘇維埃政府。「五四運動」中,中國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等激進意識形態開始與社會運動結合,陳獨秀是首位公開支持列寧主義與世界革命的中國知識分子。

民國九年(1920年)胡適離開《新青年》,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學。

民國九年(1920年)9月《新青年》雜誌第八卷第一號開始,成爲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

民國十年(1921年)1月,胡適寫信給北京李大釗、魯迅、錢玄同、陶孟和、高一涵等,再次聲明其主張,指責《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編按:蘇維埃政府)的中譯本」,反對「將《新青年》所宣傳共產主義之用」,同時《新青年》的變化也招致社會上的議論和批評,部分地區也禁止郵寄,《新青年》內部分裂更為加深。胡適主張另創哲學文學雜誌,將馬列思想分裂出《新青年》外,同時將編輯部移回北京。但陳獨秀依舊堅持己見,並取消北京的編輯部。

民國十年(日治大正十年,1921年)10月17日下午,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的臺灣,於臺北市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今靜修高中)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初為資產階級與知識分子組成的民族主義文化啟蒙團體,該會章程規定「以助長台灣文化為目的」,出席成立大會人數1031名,以醫師、地主、公學校畢業生、回國留學生為主,另外也有農民、工人、商人、律師、士紳等參與。隨後大會通過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

民國十年(1921年)1921年12月,魯迅於北京《晨報副刊》發表〈阿Q正傳〉第一章,直至1922年2月登畢,以後編入小說集《吶喊》。


民國十年(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民國十年(1921年)5月4日「五四運動」一周年,胡適與蔣夢麟聯名在報刊發表〈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回憶他們一年前五四當天的心情:「我們心裡只想留住杜威先生在中國講演教育哲學;在思想方面提倡實驗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在教育方面輸入新鮮的學說,引起國人的覺悟,大家來做根本的教育改革。」

民國十年(1921年)6月底,杜威及家人啟程離開中國。

民國十二年(1923年),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成立文學團體「新月社」,名稱取自泰戈爾的散文詩《新月集》。

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底,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提出聯俄容共,以取得俄共的軍火與財力支援,同時引入俄共顧問,參與重組黨務。

民國十四年(1925年),孫中山逝世。

民國十五年(日治時期大正十五年,1926年),賴和於《臺灣民報》發表白話小說〈一桿稱仔〉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國民黨內部以蔣中正為首的清共勢力,和以汪精衛為首的容共勢力發生「寧漢分裂」。

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徐志摩、胡適、梁實秋等人創立《新月》月刊。


五四運動.png
上圖: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前五四運動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新青年
五四運動
陳獨秀
胡適
【資料整理】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