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新課綱:拉近家庭背景帶來的差距,從「議題教育」開始
隨著108新課綱預計在今年(編按:2019年)9月開始實施,「素養」與「主題式教學」在教育現場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有越來越多議題融入教學的需求,例如課綱規定的19項議題,涵蓋性別、人權、海洋、環境等。
不過在實務上,這樣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學的執行、或是考試測驗的方式,都與過往的授課經驗大不相同。目前的教學現場相對來說較沒有「議題教育」的經驗。那究竟議題融入教學要如何進行呢?筆者在大學社會系任教,也有投入高中教科書出版,對議題教育稍有心得,在此提出以下觀點。
文化資本影響民主習慣
如「民主與民主素養:民主素養教育為何重要?」一文所指,文化資本與民主素養的分配是不平均的,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並非認為「民主價值」不好,而是缺乏「文化資本」來養成「民主素養」,所以無法進一步培養出「民主習慣」進行實踐。
也就是說,文化資本的不平均,會直接影響社會裡每個人民主習慣的養成。當我們思考國教現場的「議題融入教學」時,要先注意到學生文化資本分配不平均的狀況。
◎文化資本(文化環境)→民主素養→民主習慣。
那麼「民主習慣」是什麼?
無論是在網路或實體的議題討論場域,我們一定有看過這樣的人:高談闊論卻不聽他人意見、一意孤行且無法溝通協調、不管什麼議題都要扯藍綠,或每次都說「蔡英文不用負責嗎」。這些人或許是自我感覺良好,自認很有民主素養,但從嚴謹的定義來說,這些人都民主習慣不佳。民主習慣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獲取議題資訊,到論述、行動、溝通,甚至與他人進行協調的習慣。有民主習慣的人,在議題場域中會比較自在,行動成效也較佳。相反地,沒有民主習慣的人,會有兩種極端表現,變得沈默、無所適從,或者大聲嚷嚷、不停跳針、聽不進別人聲音。
◎缺乏民主習慣者的二種特徵──沉默無所適從、聽不進別人意見。
民主習慣與人們擁有的議題資訊或知識量不見得有關,卻是讓我們可以快速進入議題、論述議題、實踐行動的關鍵。我們可以說,擁有民主習慣的人是「靈活的行動者」,空有知識卻缺乏民主習慣的人是「孤獨的覺醒者」。
認識議題,並非一朝一夕
從事議題教育的人,必須先有個清楚認知,學生並不會在修習一兩堂課程後,就「突然」能夠認識議題或擁有民主習慣。相反地,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培養,所謂「素養」就是在培養這種長期能力。具體來說包括以下3點:
◎素養可以培養習慣,但無法通過幾次素養課程,就獲致民主習慣。
一、可以讀懂議題討論時的相關佐證資料,可以理解議題的因果描述與推論過程,並具有對上述綜合情境的判斷能力。
二、具有議題的論述表達能力,能夠決定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的立場辯護,與他人溝通,甚至在公共政策層面影響社會。
三、理解政策的施行與效果,明白政策會如何傳播,以及如何進行社會說服。
對於教學現場來說,麻煩的地方在於,以上這些能力(文化資本)在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如果國民教育的目的是讓國民平均水準整體提升,而不是讓有能力的更有能力、沒能力的更邊緣,我們就需要克服這樣的落差。
落差在家庭,改變在學校
學生如何獲得議題討論的文化資本?
一般來說,獲得文化資本有兩種途徑: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文化資本(文化環境)。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庭會刻意培養藝術鑑賞能力,有些家庭會創造讓小孩耳濡目染的討論環境,可是這樣的文化資本,在家庭面的分布是不平均的,而且家庭內的教養方式、整體環境也不容易改變。例如,要一個本來較威權的家庭突然變民主,家庭成員可以平等地討論議題,其實是不容易的事。
◎家庭教育(文化環境)充滿落差不均。
所以,如果我們要提升議題討論的文化資本與民主素養教育,有很大一部份必須從學校著手,因此本文將聚焦於學校教育的討論。
◎文化資本(文化環境)的建立,主要倚賴學校教育。
不再讓「少數人講話、多數人沈默」
明白文化資本的落差後,我們必須體認「並非每個學生都有論述能力」。所以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創造討論空間,卻只是讓有論述能力的同學發揮,反而會變相加深文化資本的落差。這不是好事,因為它會造成「少數人講話、多數人沉默」的現象。而這些沉默的多數人很可能會被推離民主,走向民粹。
◎並非每個學生都有論述能力。
◎學校教育培養民主素養的方式,並非只是讓有論述能力的學生發揮而已。
所以必須思考的是,當我們發覺這個落差時,要如何避免它在課堂中繼續擴大,以及如何平均建立學生的民主習慣。
◎學校教育須避免文化資本的不均繼續擴大。
在教學現場要如何落實這些核心價值呢?其實並不難,只是我們必須手把手、有步驟地提升學生的個別能力,將議題教育分成各個小部分,例如內容判讀、資訊擷取、立論整理、溝通與說服等。然後將這些教學內容拆解為清楚的步驟,並依照學生的能力狀態,針對個別項目來進行教學、練習與評量。
◎教師須有步驟地提升個別學生能力,提升的方法是──議題拆解(擷取、判讀、整理、溝通、說服)練習評量。
先找到學生認識議題的動力
議題教育的重點並不只在議題本身,更是要讓學生養成民主習慣。「議題」在這裡扮演的角色有點像是一串鉤子,讓抽象的民主概念隨著對議題的關注,逐漸成為生活中的習慣。
◎重點不在議題本身,而在養成習慣。
議題要發揮鉤子的功能,必須從學習的動機著手。那麼對學生而言,這個議題跟他有什麼關係?這才是所有學生最在意的。
◎學生最在意的是議題是否與自己產生關聯。
過去,人們習慣以道德及情感動員大眾關心議題,常見的論調是「因為這議題很重要,不重視就會造成什麼什麼影響」,甚至有時候會演變成道德與情感上的勒索:「你連這議題都不在乎,還算個人嗎?」
◎議題提出的錯誤示範是──以動員大眾關心、道德情感勒索。
雖然這些方法有時會奏效,但卻無法讓民主素養普遍提升。
我們發現,學生認識議題的動力,有一個同心圓架構,離他越近的,他就越有興趣認識。但是同心圓不會固定不變,而會隨著認知興趣,逐漸由內向外擴張。所以,我們不必擔心學生只關心自己,當他充分關心自己之後,他的生活興趣是會向外擴張的。
◎教師可採同心圓方式,由內而外,由自己而周遭,引發學生動機興趣。
教學要扮演的功能,就是引導他們在向外擴張、認知興趣時,能夠按步驟培養民主習慣。每個學生都有一條議題關心的路徑,找到那個路徑,才容易抓到他學習與行動的動力。
讓學生自由思考與表達
有動力以後,再讓學生去認識議題,這時我們不能讓他只接受一套既定的、權威化的知識,因為這樣還是讓學生成為被動的接收者。我們需要讓學生在議題裡能自由地思考,所以教學時對議題的認識必須伴隨著「反思」跟「思辨」。讓學生去閱讀與發掘,比起單向的知識傳遞要更適合。
◎教師不應扮演權威,單向傳遞知識,學生也不只是被動接收知識,教學過程應隨時伴隨思辨。
◎教師本身須有思辨能力的覺察及訓練。
不過,學生不一定能耐住心思閱讀文章,所以文章的選擇非常重要。避免一開始就選擇艱深的學術論文或專書,可以嘗試較平易近人的專欄文章,或是Youtube上與議題相關的影片。透過這些材料,提供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並讓學生知道「議題不是只有單一面向」。
◎教師選擇文本非常重要,必須配合學生程度。
同時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提問,勾起學生的思考意識:你同意這個描述與因果推論嗎?你的想法是什麼?你會怎麼論述你的想法?你要如何說服別人?
◎教師透過提問,勾起學生思考意識。
再者,議題討論需要注意「制衡」,避免「資格論」,例如「面對航空罷工的議題時,你不是當事人或專家學者,你有什麼資格評論」等說法。議題討論一旦出現資格論的質疑,一般公民就容易被排除在外。
◎討論過程避免陷入資格論。
課堂現場:摘要論述、多元觀點、判讀真偽
議題文本要如何挑選?我們可以從4種類型的文章談起。
◎議題文本的挑選──非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學術論文、媒體。
一、與議題相關的非文學作品,例如報導、科普文章、社普文章等。這些非文學作品能讓學生練習擷取資訊(摘要)、評論與寫作。
二、與議題相互搭配的文學作品,例如臺灣有許多關於白色恐怖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能幫助學生認識議題的更多觀點,因為文學作品的情感面向較豐富,能幫助學生去理解更多細節,有助於進入情境。
三、學術類型的文章。這類文章除了能讓學生習慣學術思考的邏輯以外,對於未來申請大學時,撰寫研究計畫或小論文都有所幫助。學術研究方法的訓練,能幫助學生習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而這樣的模式也是在面對各種社會議題時所需要的。
四、媒體識讀能力。許多議題都是以媒體報導為主要傳播管道,然而,媒體訊息不一定完全準確,它可能有特定立場,或是想帶的風向。所以,如何與媒體資訊保持距離,並且學會判讀真偽,在議題教育上就非常重要。
上述所有文章,其實都能當作媒體識讀的對象,引導學生思考:為何文章這樣寫?作者的立場是什麼?刊載這篇報導或文章的媒體又站在什麼位置?
◎將所有文本當成媒體識讀對象,學習判讀文章為何要這樣寫、作者的立場是什麼、媒體報導者的立場是什麼。
從覺醒到行動
民主習慣的建立,除了動機與反思之外,還需要行動的能力。若用行銷語言比擬,就是讓學生習慣「Call To Action」(行動呼籲,簡稱CTA)。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當課堂學生理解議題之後,在接下來的傳播機會,他會特別投入。所以我們建議在教學設計上,可以讓學生成立粉絲專頁,或是出版議題型小誌等。讓學生在低預算的情況下,生產傳播內容,達到擴散效果,同時也能培養經營議題與論述的能力。
◎學習如何傳播,產生擴散效果。
如何考試?避免預設標準答案
議題教育要如何考試?我認為傳統的選擇題是「最不適當的」,因為選擇題預設了標準答案,也就預設了議題學習裡「找到標準答案是重要的學習過程」。但是這只會讓學生認為找標準答案是「被鼓勵的」,反而無法培養學生真正發自內心的公民素養。
◎避免選擇題的題型,避免預設標準答案。
如前面所提,形成民主習慣必須先有動機,所以,「發自內心的動機如何表達出來」,才是考試重點,而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論述,是較能體現其思維邏輯的方式。
我認為目前較好的測驗方法是以「長篇閱讀測驗」為主,請學生摘要兩到三篇文章不同的論點,並論述自己的想法。考試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從文章中迅速擷取資訊,建立立場與明確的立論依據,並練習以文字表達觀點。
◎以長篇閱讀摘要論點,並論述個人看法。
◎考試重點在於:讓學生從文章中擷取資訊、建立立場、找出立論依據,練習以文字表達自己觀點。
以上關於議題融入教學的分享,希望能讓更多人理解文化資本的不均,進一步看見議題教育的真正核心──「民主習慣的建立」。將議題教育拆解成步驟,讓學生一步一步產生動力、理解議題、進行反思,最後得以實踐行動、溝通對話。
【文章出處】
《鳴人堂》
〈108新課綱:拉近家庭背景帶來的差距,從「議題教育」開始〉
(編按:「◎文字說明」為編者的摘要整理)
2019-08-07
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94/3975267?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作者:劉定綱
【作者簡介】
劉定綱,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創產業、消費社會學、動漫文化與次文化、文化社會企業,奇異果文創創辦人與創意總監。
- Oct 06 Wed 2021 10:54
▲劉定綱:108新課綱:拉近家庭背景帶來的差距,從「議題教育」開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