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日前知名作家吳淡如於廣播中訪談,感嘆: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是誰!吳淡如為了幫助國一女兒學習,自己開設免費的家教陪讀班,親自教學,然而他順口提到「孫中山的孫」,卻發現學生們渾然不知道國父的名號。吳淡如進一步詢問台灣歷史順序,發現學生在背誦台灣史的歷代政權時,荷蘭、日本、民國,卻獨缺清朝,讓吳淡如說出「去中國化的影響真的很大」。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媒體受訪表示:歷史教育不以朝代史作為教學架構,導致學生缺乏時代的時序感,不清楚羅盤、指南針、地圖等技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中國元、宋時期在沿海的發展。
新課綱的歷史教材真的去中國化,乃至於學生們未來都不認自己的國家、對於中國的宋元歷史也渾然不知、台灣史缺了中國統治的歷史事實,更讓後人完全不認國父孫中山嗎?
作者試著重新檢討國中歷史課程的變遷,與探討新課綱到底去中國化去了多少,是否讓本國的歷史教育,成為殘缺不齊的去中國化教育。
國中歷史的授課比重變化
國中歷史之中,台灣史、中國史、外國史是如何變化的?我們是不是近年教改越來越「去中化」呢?在國中尚未成為義務教育以前,我國的歷史教育必須預設學生難以持續升學並且接觸本國歷史,民國57年以前(41、51課程標準)以整整四個學期探討中國史、兩個學期為外國史,每週皆兩節課。民國57年義務教育實施後,國三的歷史授課時數砍半,弱化了外國史的授課時數,進而增加中國史的比重。
解嚴以後,民眾開始質疑歷史課本過度強調中國史是為了政治服務,而中華民國局勢上也轉向固守台澎金馬、難以反攻大陸的務實策略,因此在歷史教育上,民國83年起,國一開始全面教授台灣史,然而授課時數較國二、國三還要減半,僅有一節課。九年一貫實施,89課綱以後全面減少歷史教育時數,國一為台灣史、國二為中國史、國三為外國史。至於108新課綱,國中歷史教育的時數與順序編排則近似於89課綱,然而最大差異是在國二的中國史以不同的歷史視角進行探討。
上圖:作者提供
筆者試著以圖表的方式,整理我國國中歷史教育的比重,確實該檢討的是57課標中過分強調中國史而缺乏國際觀的問題,以及89課綱後刪減中國史與外國史的時數。然而許多人批判108課綱刪減中國史的部分,實然是無中生有的望文生義。
民國83年以後,開始加入本土化的歷史課程,並沒有真的刪去中國史部分。真正刪減中國史的開端,應是89課綱以後授課時數減少,而減少國二階段中國史與外國史的授課時數。歷史上中國史的比重與授課時數,從九年一貫課綱至12年國教課綱來說,完全毫無刪減。
另外,83課標以後,國中一堂課的上課時間從50分鐘改為45分鐘,實際上中國史與國外史的實際內容也勢必刪減,真正讓老師們頭疼的狀況是「太多內容上不完」。
現今國中小歷史到底在教哪些?
吳淡如驚訝女兒和同學不知道孫中山是誰,並不是課綱的問題,而是課本還沒上到那裡,也有可能是吳淡如自己女兒和同學的程度與課本不一,仔細探討課綱脈絡,兩者皆然。
檢視108課綱國中社會,對照吳淡如的女兒才剛上國中一年級,目前的教材應該是進行到學習內容指標的A至F,也就是台灣史部分。在台灣史部分,指標E「日本帝國時期的台灣」,接下來就是指標F大項「當代台灣」,這部分的確跳過中華民國在大陸的奮鬥史,因此國一學生不認識國父孫中山是非常正常的。
這難道會是新課綱調換順序,讓大家沒辦法在翻開課本第一頁就認識我們中華民國的歷史嗎?實然檢驗過去的課程標準,過去的歷史教育亦是使用順序的編排,從史前文化排列到中華民國。以民國41年的歷史課本來說,中華民國的歷史直到國二(第四冊)才出現;民國51年的教材則移到國二上的第三冊。民國86年以後九年一貫的教材,反而提早到國一下的台灣史就介紹到中華民國的歷史,然而台灣光復已是民國34年以後的事,自然沒有民國14年已離世的國父孫中山舞台,進而滿滿的探討兩蔣對於台灣的影響直到現今教材。
事實就是,如果沒發生教改,吳淡如的女兒與她的同學們不熟悉國父孫中山,也是相當正常的事,而不是有沒有去中化的結果。
國中沒教,國小就沒教嗎?以吳淡如女兒所在的國小學制來說,新課綱尚未實施,必須回顧九年一貫教材裡並沒有特別提到中華民國的建立,而是強調本土歷史。雖無在小五以後塞入各國歷史,但課綱也對於中國的文化依然要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並無去中化的事實。
2-3-1認識今昔台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
2-3-3瞭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
查閱目前三家版本教科書,康軒於五上第114頁、南一於五下課本後附錄、翰林於五上五下皆有附上年表。而在台灣史編排順序上也皆使用順序法,符合史前、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中華民國)五個階段。如此來看,吳淡如認為學生台灣史記憶不清楚的問題,不是去中化的問題,而是孩子讀書沒讀熟的問題。同理,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認為抽離年表教學,更是無稽之談。
以108新課綱來說,即將實施在國小四年級以後的社會科課程標準又是怎樣的安排?
Cb-Ⅲ-1 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臺灣的歷史變遷。
Cb-Ⅲ-2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關於年表的概念是否從新課綱開始消失,可以查閱108課綱社會領域中的《學習內容說明》,以此得知嘉大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所指責的「不以朝代史作為教學架構,導致學生缺乏時代的時序感」是惡意抹黑:
為了認識居住地方的歷史變遷,建立學生的時序概念是重要的;製作年代圖表是建立時序概念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學生可以利用實物、照片、圖畫及文字等方式,製作主題式的年代圖表。時序概念的學習可以從學生熟悉的時間點往前倒敘,也可以採取民國、公元等紀年方式。
未來在新課綱的國小社會,儘管是以台灣史為主要初探,但還是沒有辦法撇開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清朝與中華民國的治理歷史並不會因為去中化而在課本上消失。在指標D「政治變遷」則僅在高年級出現,探討不同時空下台灣人民如何爭取民主的過程。在這裡並不是全面攻擊兩蔣時期的權威體制,亦包含了清領時期、台灣割讓日本前後、日本統治過程中人民對政府的抵抗:
Cd-Ⅲ-1 不同時空環境下,臺灣人民透過爭取權利與政治改革,使得政治逐漸走向民主。
Cd-Ⅲ-2 臺灣人民的政治參與及公民團體的發展,為臺灣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進一步探討國中課綱:國中社會二年級歷史為中國為主的東亞史,架構依然類似過去九貫課綱中關於中國史的部分。其中「歷Ha」是古中國時到隋唐的部分,強調的是文化變遷而非歷史事件;「歷Hb」則是以宋元兩個商業大朝代為底,探討其與周遭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軍事戰況等,強調區域內外的互動;「歷Ia」為明清的貿易與文化;「歷Ib」為晚清面對諸強列國的政治挑戰。「歷Lb」大項,一個子項講近代的中國共產黨,另一個子項探討近代的東亞國際局勢。
最後最後,某些思思念念國父、中華民國建國的歷史,這些被稱為「中華民國統派」的民眾們所期望的中華民國史在哪邊呢?「歷Ka-Ⅳ-1」探討了中華民國的建立:
歷 Ka-Ⅳ-1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早期發展。
其餘「歷Ka-Ⅳ-2」指標探討新時代的文化變遷,「歷 Kb-Ⅳ-1」則是中華民國早期的外交發展。事實上,中華民國在新課綱中並沒有被消滅,也沒有刻意不談。吳淡如的女兒與同學不太清楚,很可能只是還沒學到的問題,而不是以後都不會再學到的問題。吳淡如若以此批判當今的社會教材,就宛如強求國小一年級學生先背誦乘法表、能夠理解分數與除法一般,不是不會,而是時候未到。
關於國中歷史現行課綱需要教導什麼,筆者以課綱的學習內學說明所建議的授課節數,以長條圖比率來展示,如下圖圖解:
上圖:作者提供
從第一人稱的史觀,改為第三人稱的史觀架構
對於歷史的觀點,稱為史觀。以中華民國為主的史觀,會認為中華民國推翻滿清進而繼承大中華民族的國族道統,因此將清朝割讓給日本的台灣狀況,視為一種「侵略與被佔據」。是故,早些年代的台灣史以日本佔據的「日據時代」稱呼。然而,若以台灣獨立自覺的史觀來看,會認為台灣是一種各族群共同相處的環境,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政權代表來暫時管理、殖民或統治,而將日本於台建設有功,視為一種治理,以「日治時期」稱呼。
那麼現在的新課綱呢?這次新課綱並不是以「我是誰」──即第一人稱的視角切入,而是以「發生什麼事」進行切入。有人痛罵教改就是「台獨試圖舔日」,然而新課綱在對於日本的歷史史觀卻以「日本帝國」或者「日本軍國主義」來稱呼,將史觀角度不再限於日對清、日對中華民國、日對台灣的史觀,而是放大到日本對於亞洲諸國的等級進行探討,更毫無「舔日」的意涵。以「軍國」與「帝國」稱呼日本的存在,遣詞遠比過去的「日據」或者「日治」更加深刻譴責二戰時期日本其濫用民族主義與軍事擴張。相近的歷史也是歐洲各國歷史教育在探討二戰主題所強化的重點,意旨讓國民不再從受害者成為下一個加害者,亦是日後國家壯大為強國後所該警惕的教訓。而新課綱中,不但沒有移除中華民國的建國史,對於鄰近的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有了更深入的探討。
歷 Kb-Ⅳ-2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東南亞與大洋洲的侵略,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東亞地區人民飽受戰爭之苦的歷程。
歷 La-Ⅳ-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歷 La-Ⅳ-2 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去中國化並非完全捨棄中國史,而是不以中國人的角度自居,面對當今局勢,台灣已有與東南亞多民族互相混合,要強調的並非是「我」(中國人)的歷史,而是「我們」(東亞)的歷史。或許自詡為統派、中國派的支持者,最在意的其實是擔心後代開始忘本,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然而他們忽略了如今台灣並非只有漢人的存在,並沒有真正客觀地思考國民教育所要教育的不只是一個民族而已。以歷史事實來看,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並非完全一成不變,宛如世界史中的美國從英國殖民脫離獨立建國一般,是故脫離中國史觀的進展,從83年課程改革後就一直持續至今。
儘管如此,中國史還是東亞歷史上不可能避免的重大影響因子,只是我們或許不用再注意各個小時期中分久必合、合久又分的政局瑣碎變遷,而是理解當代的文化脈絡與世界各處文明的互動。以宋朝為例,過去教材強調宋朝主文不尚武,屢次南遷居安狀態,往往多與其他武力國家經濟求和,最後被外族侵擾而滅亡,然而以新課綱「區域」等級的視角來看待宋朝,便能發現宋朝的經濟實力是世界等級的巨大影響,甚至具有經貿戰的雛型,對其他民族影響深遠。除了不再以「中國人的角度」自居,中國歷代朝代在歷史教材中所具有影響力,實然上因為歷史角度宏觀而不可忽視地被放大。
筆者為求證當今教材的中國史比重,以108課綱的學習內容說明與建議授課時數作為統計,計算與中國相關歷史、中華民國歷史的比重,扣除主題實作課後,結果如下。
中國史相關部分:
C:「清帝國時期的台灣」 7堂
F:「當代台灣」7堂
H:「從古典到傳統時代」(商周到元朝)6堂
I :「從傳統到現代」(明清)7堂
K:「現代國家的興起」(中華民國建立) 6堂(大約有1/4為日本軍國史)
L:「當代東亞」 7堂(大部分為中共史與東亞現代史)
去除K指標、L指標中日本軍國史與東南亞現代史後,以中國相關的歷史部分,為C到K指標共31.5堂左右,佔整個國中歷史比重估為40%;與中華民國相關的歷史部分,為C、I共14堂,佔國中歷史比重估為18%。筆者另外統計計算,台灣史部分佔30%,其中56%與中國史重疊,其中28%為中華民國史;世界史部分則佔33%。
以數據來看,要說當今的課綱去中國化而刪除中國歷史,實在是難以置信。真正讓人在意與需要討論的,恐怕是歷史觀點的詮釋用詞其背後的意識形態,而以近代日本介紹來看,從「日治」改為「日本軍國」的遣詞來看,恐怕還真的不是從親日的台獨角度進行設計。
大人的常識,不是孩子的知識
吳淡如沒有深入地理解台灣當今課綱,而是純粹以自己孩子與其同學的回應的個人經驗,誤以為當今教材錯誤與失敗,這是因為她沒有客觀求證教材編排順序與內涵。嘉大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更是喪失了身為學者應該有的求真精神,說歷史教改不以年表做介紹造成學生混淆時序,然而課綱早已建議課本教材還須以年表做為呈現。
一樣的例子也出現在其他成年人上,如去年小S質疑課綱去掉三國歷史,也稱自己喜歡武則天(但武則天是唐朝不是三國),然而我們又要如何在短短的三堂課完整塞入所有中國朝代的詳細歷史?這些是戲劇與文學上與人情感連結深厚的歷史,還是真實影響世界的歷史呢?我們是否有必要學習這些歷史?2016年,李家同感慨國中生不能分別希特勒與希拉蕊,若他真的有先看過九年一貫教材,會發現他其實錯怪學生,學生很有可能還沒學到這個地方,而不是老師教了卻沒有學到、課本完全沒有介紹。
這些成年人過去可能接收過滿滿中國史的教育,認為許多內容是「中國人的常識」,卻忽略了自己也曾是小孩子、自己也曾不瞭解過這段歷史。筆者亦肯定如吳昆財自製中國地理與歷史的補充教材使學生有更多元的資訊可以查閱或學習,然而也希望他崇尚並推廣中國史觀之餘,能夠更客觀地去研究當今教材再下評論,以免喪失公信力。
歷史教材經歷了多次教育改革、解嚴後、兩岸關係變化後,許多教育內容早已跟過去的內容不同,如今中華民國的學生不求認識中國山川的背誦,而要深入家鄉認識台灣,現在學生所知道的內容或許不比前輩們兒時還要少,僅是方向不同,中國影響卻依然深遠。這些大人們若要以自己的經驗大肆批判,或許查證與閱讀能力也該好好自我要求,以免貽笑大方。
參考文獻
張淑玲(2004)。《歷史月刊》與國中歷史教學-以台灣史教材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吳宜蓉(2021)。「認識臺灣」二十多年後,課本裡究竟都有誰?教科書中的臺灣史人物思辨。《觀・臺灣》第 50 期「過去整理術」。臺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教課綱,社會學習領域。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
【文章出處】
《鳴人堂》
〈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2021-10-01
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806/5785325
作者:陳民峰
【作者簡介】
陳民峰,畢業於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系,國小自然科老師、科普作家。台灣綠黨黨員,關心教育,深覺生態保育不能只靠學術,需要從教育扎根,關注性平議題、世俗人文主義、動物福利與環境生態保育議題,致力生態推廣跨科學、跨人文的整合。
- Oct 06 Wed 2021 08:06
▲陳民峰: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