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png
(圖片引自網路)


弱國無外交?真正讓秦伯退兵的不是燭之武,而是強國間的互相猜忌

談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退秦師」出自《左傳》,當年晉國舉兵攻打鄭國,邀請秦伯出兵,秦伯也答應了。

鄭國是小國,秦、晉都是大國,如果仗真的打起來,鄭國下場不堪設想。

燭之武年紀很大了,不過還是被好說歹說請了出來,去跟秦伯談判。最後秦伯被燭之武說服了,同意退兵,甚至還派兵幫忙駐守鄭國。

這一次退兵的舉動,也讓秦國跟晉國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種下日後殽之戰的種子

由於燭之武的表現亮眼,秦伯因為他的一番話選擇退兵,這一段故事被《左傳》特別記錄下來。後來我們在看這段記載時,都會特別注意燭之武的說話技巧,分析他的遊說技巧。

燭之武能說服秦國退兵,固然有其過人之處,不過我今天想從另個角度來談這件事。

先前學生問我,既然「弱國無外交」,那燭之武此行又該怎麼解釋?

我問學生,我們來猜猜看,如果今天沒有燭之武,那秦國會不會退兵

學生有些遲疑,我要他們先別擔心,畢竟歷史不能假設,我只是希望大家去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沒有燭之武,秦國卻依然退兵了,那理由會是什麼

再進一步追問,就算秦國此役沒有退兵,沒有和晉國撕破臉,那日後秦與晉之間是否仍會有一場大戰

簡單來說,燭之武說服秦國退兵,口才固然重要,但他用以說服秦國的條件,沒有一個是燭之武去「製造」出來的

看似扭轉戰局的燭之武,實際上只是更全面地分析了三方情勢,讓秦伯自決而已。我們可以說,真正讓秦伯退兵的並不是燭之武,而是強國之間的互相猜忌,是整體時局使然

過去我們很喜歡談這些說客的故事,先秦典籍裡記載了非常多政治語言,這些語言有它迷人的地方,但真正左右這個時代的,並不是這些語言的使用者

歷史自有其脈動的方式,能言善道的外交家,並不會是世界走向最終的決定者。很多時候這些人並不是透過巧妙的語言去左右了時局,而只是率先眾人一步,揭開時代的面紗

有手段的外交家、政治家,幾乎都具備了充分解讀時局的能力。他們在關鍵時刻會出手,推世界一把,讓他往最合理的方向轉動

但也每每因為這些時刻特別被關注,我們也慢慢有了這些人改變了時局的錯覺。燭之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秦兵退了之後,秦晉關係破裂,鑄成日後殽山大戰。秦伯當時聽了燭之武的分析,認為如果繼續幫助晉國攻打鄭國,會讓晉國勢力大增,這對秦國十分不利。

然而事實是,晉國的壯大無可避免,即便秦伯沒有協助晉文公繼續攻打鄭國,多少削弱了晉國的實力,但日後的殽山大戰,秦國依然被晉國殺得全軍覆沒

左傳裡另有一段記載,也很有名,就是「蹇叔哭師」。燭之武退秦師後數年,晉文公死了,而秦國在此時又再次決議攻打鄭國。

當時秦國的大夫蹇叔極力勸阻秦伯進兵,秦伯不聽,蹇叔就在大軍出征前痛哭,認為此役秦國健兒將有去無回。

事實證明蹇叔確實有先見之明,秦軍再三猶豫,沒有攻打鄭國,長途征戰行軍勞頓,在殽山遭到晉軍伏擊,最終慘敗。

時代是這樣推進的,沒有永遠的強國與賢君,也沒有通天徹地的能臣。如蹇叔這般洞燭機先,也阻擋不住秦伯的欲望。而即便當年秦國聽從了燭之武之言而退兵,鄭國也沒有就此高枕無憂

弱國夾在強國之間,再怎麼掙扎,依然只能在時代的犧牲者與倖存者之間苟延殘喘所謂「弱國無外交」,指的正是這個血淋淋的事實

殽山之戰秦國似乎註定大敗,但秦國也因此轉戰西方,征服多個少數民族,奠定了日後的強盛。

世界依然轉動著,弱者的哭聲混雜在強人的貪婪與欲望之間,慢慢流成了歷史長河,文明不斷推進,但歷史的教訓總會在關鍵時刻被人們遺忘

昨天學生問我,為什麼人們明明知道有些事是不好的,明明從歷史中讀解了一個又一個時代衰亡的原因,卻始終沒有人真正覺醒過來,真正去扭轉這個時代。

我說我不知道,很抱歉,這個問題老師回答不了。

我大可以用漂亮的說法去包裝這些,賦予歷史或時代一個高明的解釋。語言依舊動人,也依舊使人振奮、也隨時隨地能惑亂人心。

但我當時說不出太多話。

好口才能說服人,但說服不了這個世界。(編者註:口才也許可以改變一時的、局部的勝負,但再好的口才,左右不了全局大勢的輸贏,而再好的口才,也改變不了最後的人性)

給學生放的影片繼續播著,冰山融化了,人們墊高了道路,在時代的夾縫間繼續苟活。

西裝筆挺的政客在電視機前振振有詞,他們說全球暖化是個騙局,他們說人類沒那麼偉大,偉大到可以毀滅世界。

他們說我們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

有時候我們對時代的變革失望,以為一直以來企盼的終於沒發生,害怕不久的將來日子將更加艱難,那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好好看清楚這個時代。

我們的世界永遠可以找到燭之武,永遠有人可以說出漂亮的話語,永遠有人可以冷靜讀解著這個時代,永遠有人能喚起人們一點希望。

但燭之武畢竟不是鄭國的英雄。

我們的世界沒有英雄,也沒有千古罪人(編者註:個別的人,很難扭轉整個時代走勢)。他只是因著人們的欲望貪婪驕傲與挫敗,緩緩滾動著。

像一條太黑的大河,很偶爾偶爾,才會閃出一點光亮。


波光粼粼.jp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The New   Lens關鍵評論》
弱國無外交?真正讓秦伯退兵的不是燭之武,而是強國間的互相猜忌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4180
作者:陳茻
【作者簡介】
陳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晚明異端思想。非體制內國文教師,現於內湖教授國高中國文,推廣啟發式國文教育,曾任健身指導員。性嗜酒,好閒晃,現居新北深坑,日與鄰人野叟飲於市井,偶爾思索人生。著有《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