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八部合音
八部合音──布農族:小米豐收之歌
影音檔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VmYV1JAN8
(花東畫面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bzsHHKSE
(紅葉部落八部合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sDZJ9lTwA
(布農山地傳統音樂團八部合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tu8cIeP0E
(霧鹿國小八部合音)
上圖:祈禱小米豐收之歌歌譜
題解
祈禱小米豐收之歌,一般稱為「八部合音」,布農族人則稱「Pasibutbut」,是一首臺灣原住民傳統祭典音樂,為布農族小米播種祭、收穫及進倉祭儀上的主要祭歌,Pasi意為祈求,butbut意為團結在一起。延平鄉布農族另稱「Pasihaimo」, haimo即小米,可見Pasibutbut都與小米作物有深刻關係。
祈禱小米豐收之歌其起源有模仿「瀑布迴聲」、「蜜蜂飛行」兩種說法,僅流傳於布農族巒社群和郡社群當中。
演唱祈禱小米豐收之歌時,由八位成年男性從頭到尾用手勾搭圍成一個圓圈,演唱時由手臂,逆時針方向緩慢移動,用單口腔喉音加上多聲部和音的唱法,歌詞全以無意義之母音來演唱,四聲部使用之母音分別為「o」、「e」、「e」、「i」,隨著領唱者以「U」、「O」半音階漸次提升,由低漸漸上升,以泛音的和聲表現,形成二部至三部的和聲,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直到最高音戞然而止。雖然名為八部,實際人數並非限於八人,一般是六至十二人,但必定是偶數,可增加至十二人。
祈禱小米豐收之歌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在結束祭歌前,眾人有默契地相互抬頭對天吟唱,以虔誠的態度將最高音域及合音獻給Dehanin(天神),如此必定庇佑該年的小米豐收;反之,若合聲未達和諧的境界,會遭至歉收的懲罰。族人相信,歌聲越美,將使得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歌唱。
1952年,祈禱小米豐收之歌由日本學者黑澤隆朝,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因此使這首歌曲得以在國際上名聲大噪。
延伸閱讀: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與祖先對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