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裡六種人的學習態度
(一)眾人:恥學於師
▲當時社會風氣: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譯文:現在一般的人,遠不如古代的聖人,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恥辱。)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譯文:人不是生下來不經學習就知曉道理、學業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請教老師,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永遠得不到解答了!)
(二)父母:言行不一
▲當時社會風氣: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譯文: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會選擇老師來教導他,對於自己本身卻恥於從師學習,)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惑矣!
(譯文:真是令人困惑啊!)
(三)老師(童子之師):只教句讀
▲當時社會風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
(譯文:那些孩子的老師,只是教孩子誦讀書籍、學習句讀(編按:只教導考試要考的枝節問題),)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譯文:並非我所說的把修己治人的道理傳授給學生、解答學生提出來道、業上的疑難問題。)
(四)學生:小學大遺、推託藉口
▲當時社會風氣: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譯文:有些人對考試要考的句讀不了解,會從師學習,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從師學習。)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文:學習小的(編按:指考試要考的句讀之學)卻遺漏大的(編按:指傳道、受業、解惑),我真看不出他的聰明在哪裡。)
▲當時社會風氣: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譯文:學生拜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編按:學生因此不肯向地位低的老師學習),而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覺得近於阿諛(編按:學生因此此不肯向地位高的老師學習)。)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不論地位的高低、年齡的大小,道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譯文: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
(五)貴族(士大夫之族):群聚笑人
▲當時社會風氣: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譯文:居官在職的士大夫這類人,稱「老師」、「學生」等等,大家就聚在一起譏笑他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就說:「他和他年紀相近,學問也差不多呀!」)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譯文:出生在我之後的人,他懂得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向他學習。)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我要學習的是道理啊!何必去了解老師出生比我早還是晚呢(何必要在乎老師的年紀大小呢)?不論......年齡的大小,道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韓愈主張觀念改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譯文: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後的不同,學問、技藝各有專門的研究,)
(六)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當時社會風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譯文:巫醫、樂師和從事各種工藝的人,不以互相拜師學習為羞恥;)
▲當時社會風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那些巫醫、樂師以及從事各種工藝的人,是士大夫們所瞧不起的,如今士大夫們的見識竟然反而比不上他們,這種現象真是令人奇怪啊!)
【資料整理】
本站。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Oct 26 Mon 2020 09:56
▲〈師說〉裡六種人的學習態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