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章言聖人的德行感化人至深且遠。伯夷、柳下惠頑廉懦立、變薄為敦、變鄙為寬,聖人美德千百年後聽聞仍猶有感動,更何況直接親炙聖人之教化。
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伯夷為長子,叔齊是三子。孤竹君年老,遺命欲立三子叔齊繼承王位,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哥哥伯夷,伯夷以不尊父命為由不肯接受,遂逃出孤竹國,叔齊尊天倫,不願打亂社會規則,最後也未繼位,亦逃之。出逃的路上,二人又巧遇碰到了一起,路上他們都聽説西伯姬昌有德,善養老人,二人決定一起過去考察。到了西岐邊境,聽説西伯已逝,周武王正興兵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手下欲對二人非禮動武,被姜太公制止。武王滅商後,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最後餓死於首陽山。
柳下惠,姓展,字子禽,柳下是地名,惠是他的諡號。柳下惠有兩個故事,都和男女關係有關。
《詩經.小雅.巷伯》記載一段故事,間接引述柳下惠的行為:魯國有個叫顏叔子的人,他獨自居住,鄰居一個寡婦也是獨自居住。有一天,夜裡忽然下起暴風雨,寡婦的房子被暴風雨摧毀了,只好來到顏叔子家敲門,希望能到顏叔子屋裡躲避風雨,而顏叔子卻不讓寡婦進門,顏叔子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一室,如今你我這麼年輕,又是孤男寡女,我不能讓你進來。寡婦說:你為什麼不能像魯國的柳下惠那樣,用身體溫暖快要凍死的女子,而且別人又不會認為他有非禮行為?顏叔子答說:「柳下惠可以開門,但是我不能開門,我正是要以不開門,來效仿柳下惠的開門。」顏叔子和這個寡婦後來怎麼樣,結局沒有記載。
更詳細的記載在元朝胡炳文在《純正蒙求》的說明:柳下惠出遠門,正好趕上天氣非常寒冷,並且天上下起大雨,柳下惠就到一個廢棄的廟裡避雨,過了不久,一位年輕的女子也來到這個破廟裡,半夜裡柳下惠怕這個女子凍死,就脫下衣服讓她坐在自己懷裡,然後把衣服給她蓋上,然後就閉上眼睛,懷抱女子讓其取暖,直到天明,柳下惠沒有做出不軌之舉。第二天女子對柳下惠感激地說:「人們說,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後世以「坐懷不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係上行為正派,不為女色所動搖。
原文無題,標題為編者另加。
聖人為百世師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文章出處】
《孟子》
〈盡心下〉
原作者:孟軻
上圖:李唐.采薇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李唐.采薇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註釋翻譯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譯文:
孟子說:「聖人是可為百世師表的,像伯夷和柳下惠便是。
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貪婪的人)廉(廉潔不苟取),懦夫(消極柔弱的人)有立志。
譯文:
所以凡是聽到伯夷的人格風範的人,頑鈍貪婪的貪夫,可以受感化而清廉,柔弱的懦夫,也有了氣節志向。
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 (刻薄的人)敦(敦厚),鄙夫(胸襟狹窄的人)寬(寬宏)。
譯文:
所以凡是聽得柳下惠的人格風範的人,性情刻薄的,也會變成敦厚;氣量鄙狹的,可化為寬宏了。」
奮(奮發、發揚)乎(在)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感動)也。
譯文:
聖人發揚清和的美德在百世之前,百世之後的人,聽到的沒有不感動的。
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何況)於親炙(音ㄓˋ,燒烤,引申為受薰陶感染,此指親受教化)之者乎?」
譯文:
不是聖人而能這樣嗎?何況說是親自受到聖人薰陶教誨的人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