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jpg


儒道二家的「我」

什麼是「我」

「我」是人類幼兒期發展的關鍵點,也是人們生活意念、言談書信中最常出現的字眼:「我要這樣」、「我愛那樣」、「我的權利」、「我的自由」,可是究竟「我」的意義是什麼?「我」的本質是什麼?「我」的過去、未來、生前、死後,又是什麼?

「我」之四境比較

1. 希臘重認知我:掌握經驗規律和力量,利用世界
 
2. 儒家重德性我:實現道德價值,善化世界
 
3. 道家重自然我:我與自然冥合,精神逍遙美化世界
 
4. 佛家重無我:解脫一切我執、法執,自渡普渡,淨化世界

儒道思想:由「我」字觀儒、道二家

在道家哲學中,楊朱最先發現了這個「我」,「養生貴己」,他不願拔去「我」身上的一根毫毛,換取天下的大利;但也不願竊取天下的大利,變作「我」身上的一根毫毛。

老子把這個「我」看得更透澈,他把「我」看作一切痛苦的淵源,有了「我」,就有「我」的痛苦、「我」的煩惱、「我」的生死。如果沒有了「我」,也就沒有「我」的痛苦、「我」的煩惱和「我」的生死。所以他說:「天下所以有大患者,為我有身,及我無身,我有何患?」所以他主張無「我」,無「我」實際也就是無不「我」了。

莊子則從「我」身上看到了「彼」,他說:「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意即如果沒有外在一切現象的照映,沒有一個「你」,一個「他」,及無數的你們和他們,「我」也就空無一物了。按此推論,如要消除「彼」則要「棄知去己」當「我」既已去,「彼」也不存在了。

儒家對於這個「我」的看法又不同了,他們認為「我」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是人與人關係的樞紐,所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將「我」看作一切綱維倫常的中心,更是一切仁義道德的起點

詩.jpg


【文章出處】
《人與路》
(編按:原文節錄)
作者:吳怡
【作者簡介】
吳怡,1939年生,浙江青田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碩士,國家文學博士。歷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及研究所主任。台大、師大、清華、東海等大學兼任教授,美國萬佛城法界大學教授,美國加州整體學研究院專任教授。教授中國哲學發展史、老莊哲學、禪學研究、易經智慧、儒家經典及哲學、宋明理學、禪詩與唐詩、中國系統思維、中國整體生命哲學及心理學、碧巖錄等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