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jpg

為何亞洲人總是「贏在起跑點,輸在終點」?一部台劇道盡台灣家長對教育最可怕迷思

想像這樣一個社會:獨裁政府當道,國家一手掌握所有的資源,所有的家庭都被國家監控,孩子不是父母滿心歡喜產下的結晶,而是由國家直接在女性體內植入胚胎,懷胎十月後產下孩子,而這個孩子與母親的一生,都將由孩子15歲、18歲兩次的「鑑定考試分數」決定,工作與住宅憑藉成績高低,由國家統一分配,成績好的將獲得頂尖的住宅與令人稱羨的工作,成績差的卻做著「低等工作」、終身無法翻身…

如果這就是我們的未來,你,會期待嗎?

活得丟臉,比死還痛苦…

楊鵑是這個國家裡最成功的母親,帶著女兒若娃住在上流社會的指標建築「都心好宅」內,身上配著象徵最高榮耀的「金質勳章」,處處演講、出書,教大家如何教出「能考滿分的孩子」,出色的外貌與成就讓她聲名大噪,「都心好宅」裡人人都尊稱她「鵑姊」。


儘管活在眾人的掌聲中,但楊鵑卻越來越不快樂,因為女兒若娃已經15歲,學習成績卻落在相當後段,即使她替女兒把每一科都分門別類做好筆記、陪著女兒天天複習功課、也請了家教老師來家裡指導女兒,甚至帶著若娃去看分數不佳的「下等人」都在做些什麼工作,並直接說出「這些人都鑑定都考30分,跟你的模擬考分數一樣!」楊鵑是如此拼命、恩威並施,但若娃的考試成績卻依然不見起色

看著鄰居因為兒子鑑定考分數不佳被舉家趕出了「都心好宅」,楊鵑心裡越發焦慮,對未來的焦慮讓她如坐針氈…

楊鵑偏執而冷血的面孔,令人感到窒息,也與無數「成績至上主義」的台灣家長面孔重疊,在這場「養兒育女的軍備競賽」中,有多少父母拚了命送子女去補習、請家教,只為了「不要丟臉」、不要被流放到象徵「失敗者」的底層社會?

成績是最公平的標準,決定你屬於成功還是失敗

儘管很想滿足母親的期待,但若娃成績卻一直原地踏步,承受著極大壓力的她甚至性情大變,在上課時大聲吵鬧、對老師無禮咆嘯,甚至跑到頂樓上揚言跳樓,驚動了全校師生。

為何原本乖巧的若娃竟突然性情大變?原來是楊鵑要求女兒做出這些過激行為,好讓醫生診斷若娃是否有「過動症」,並告訴她若診斷出過動症,就可以不必參加鑑定考。然而生性文靜的若娃,卻對這樣欺騙老師的作法深深不安,她詢問母親「可以不要再繼續了嗎?」楊鵑卻冷冷回一句:「過動症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要經過醫生診斷!書讀不好,至少這句話聽得懂吧?」

像楊鵑這樣的「虎爸」、「虎媽」在儒家文化為主的東亞地區相當常見,他們不但要求孩子科科拿滿分,更嚴格控制孩子的興趣、課餘時間生活與交友情況,甚至在移民眾多的美國、加拿大地區,都看的到這些控制狂爸媽對成績錙銖必較的身影。因此「亞裔成績好」的形象在歐美十分深入人心,但即使如此,亞裔孩童的成就有因此高人一等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無論分數高低,活著都沒有希望…

就在若娃因母親的要求而無所適從時,這個國家的最可怕「秘密」卻被一位神秘婦人拆穿,原來鑑定考不到一定分數者與被視為「瑕疵」的人,都會被直接被國家「銷毀」,但要求若娃假裝自己有「瑕疵」的楊鵑,卻沒有將這個會讓若娃送命的真相告訴她…


分數低,就要被銷毀?這觀念讓我們不禁想問:分數,真的能用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嗎東亞社會往往對成績抱持著嚴重的迷思,但分數其實並非在世界每個角落都被如此推崇,標榜「多元價值」的美國社會,就有著很不一樣的想法。

在有「種族大熔爐」之稱的美國,有個現象經常被關心教育的民眾提出來討論:亞裔學生在申請大學時,一向在SAT測驗上大放異彩,考試成績比起在美白人、黑人、拉丁裔等學生都高,平均要比白人學生高出140分才能被錄取,亞裔家長、學生認為這是一種不平等,這種現象也被美國社會稱為「亞裔稅」。但哈佛哲學教授邁可.桑德爾卻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指出,亞裔或認為對黑人降低錄取分數的「高分白人」認為的平等,是要求「把成績當唯一標準」的平等,但美國社會的核心價值是「多元」,分數高低僅僅是學生入學時其中一項參考,美國大學會綜合評估學生的社交能力、課外活動、人格特質來決定錄取資格。

亞裔人士一方面擁抱著「美國夢」跨海築夢,卻依舊沒有跳脫「分數至上」的迷思,甚至認為沒有「只看分數」是對亞裔的「歧視」,對照著電影中分數過低的孩子要被銷毀、有其他技能的孩子只能逃離這個社會,現實中的亞洲人卻是逃到了其他社會,依舊被分數綑綁…

而東亞社會中,成績好的孩子也未必快樂,若娃過世的哥哥若傑就道盡了所有「資優生」的無奈!辛辛苦苦做了禮物想送給媽媽,卻被回以「媽媽想要的只有金質勳章,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做這個。」讀書之外的興趣被壓抑,關進只能同書本與考題為伍的狹小天地,成績優異、鑑定考考了滿分,甚至讓楊鵑獲得模範母親最高榮耀「金質勳章」的若傑,卻不比功課差勁的妹妹快樂…就如同劇中選擇「叛變」的醫師所言:「這個社會不管分數高或分數低,都活得這麼沒有希望…」

成績不好,能不能選擇走其他的路?

《必須過動》的背景建立在未來的時空,並以「微科幻」的方式呈現台灣「一試定江山」的荒謬教育制度。全片對教育最深刻的批判,都環繞在批評「成績至上」的心態,是如何讓家長乃至孩子們陷在「考高分」的桎梏之中。而台灣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更讓「考差了就是失敗者」的想法難以撼動。劇中那個階級二分的世界,不啻為現實世界的延伸,如今,依舊有數十萬孩子在無數的考券與分數中掙扎、努力成為人上人,而不要成為失敗的、被放棄的那一個。

台灣的教育迷思被民眾詬病已久,教育部也嘗試了不少改革,卻依然無法順利根除「分數至上」的迷思。作家顏擇雅曾在臉書說過,台灣教育雖然有其問題,但並不必然比歐美國家差,如美國教育推崇的「自由價值」,另一方面也對該價值之下的「失敗者」相當無情台灣人或許該思考:我們要劇中的那個未來嗎?

如果不,那我們要的是什麼?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png
上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劇照)

【文章出處】
風傳媒
為何亞洲人總是「贏在起跑點,輸在終點」?一部台劇道盡台灣家長對教育最可怕迷思
2018-06-26
網址: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46426
作者:林安儒、姚翰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