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師」,指「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也泛指各行各業之中,學有專精、足以為人效法的人士。「說」,古文文體的一種,用以解釋事理,申述己意,性質略同於現代的論說文。全文藉李蟠問學的機會,多方闡述,旨在論說尊師重道及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韓愈在師說中指稱,中唐時代的士大夫們往往自恃門第高貴,以從師問學為恥。韓愈對於這種師道淪喪的現象,深感憂慮,因此不顧流俗,公開招收門徒,力圖改除社會的弊病,雖然被認為是狂人,也不以為意。由此可見他扭轉世風的堅決態度,和作育英才的熱誠。
全文以「師」為核心,先從師與道的關係正面立論,再反面連用三組對比,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愚昧,然後以聖人孔子尚且從師,標舉正確的學習典範,最末交代寫作緣由,嘉許李蟠能踐履師道。脈絡清楚,文句又有錯綜變化之妙,寓意尤其深遠,是弘揚師道的名作。
上圖:韓愈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文章出處】
《古文觀止》
(轉引自:《昌黎先生集》)
〈師說〉
原作者:韓愈
註釋翻譯
(一)
古之學者(求學的人)必有師。師者,所以(用來)傳道、受(通「授」,講授、教導)業、解惑(解答「道」、「業」上的疑惑)也。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誰)能無惑?惑而(卻)不從師,其(那些)為(成為)惑也終不解矣!
譯文:
人並不是生下來不必經學習就知曉道理學業,誰能沒有疑惑呢?有疑惑卻不請教老師,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永遠得不到解答了!
(二)
生乎(在)吾前,其聞道也,固(本來)先乎(比)吾,吾從(跟從)而師(學習)之;
譯文: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向他學習;
生乎(在)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比)吾,吾從(跟從)而師(學習)之。
譯文:
出生在我之後的人,他懂得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向他學習。
吾師(學習)道也,夫庸(何必)知其年之先後生於(比......)吾乎?
譯文:
我要學習的是道理,何必去了解老師出生比我早還是晚呢(何必要在乎老師的年紀大小呢)?
是故無(無論)貴、無(無論)賤、無(無論)長、無(無論)少,道之所存(在),師之所存(在)也。
譯文:
因此,不論地位的高低、年齡的大小,只要「道」所在的地方(只要有道理),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三)
嗟乎!師(從師問學的)道(傳統)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譯文:
唉!從師問學的傳統,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也很難啊!
古之聖人,其出(超出)人也遠矣,猶且(尚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不如)聖人也亦遠矣,而恥(覺得......可恥)學於師。
譯文:
古代的聖人,超越普通人很多,尚且跟隨老師向他們請教;現在一般的人,遠不如古代的聖人,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恥辱。
是故,聖益(更)聖,愚益(更)愚,聖人之所以(為何)為聖,愚人之所以(為何)為愚,其(大概)皆出於此(指是否從師問學)乎?
譯文:
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笨,聖人為什麼能成為聖人,愚人為什麼會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產生於這個緣故吧?
(四)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覺得....可恥)師(學習)焉,惑矣!
譯文: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會選擇老師來教導他,對於自己本身,卻恥於從師學習,真是令人困惑啊!
彼童子之師,授(教)之(孩子)書而習(學習)其句讀(標點斷句)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譯文:
那些孩子的老師,只是教孩子誦讀書籍、學習句讀,並非我所說的把修己治人的道理傳授給學生、解答學生提出來的疑難問題。
句讀(標點斷句)之(無義)不知,惑(「道」、「業」上的疑惑)之(無義)不解,或(有的人)師(學習)焉,或(有的人)不(通「否」,不肯學習)焉,
譯文:
有些人對句讀不了解,會從師學習,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從師學習。
小學(「學小」的倒裝,指學習句讀)而大遺(「遺大」的倒裝,指遺漏掉傳道、受業、解惑),吾未見其明(聰明)也。
譯文:
學習小的「句讀之學」,卻遺漏大的「傳道、受業、解惑」,我真看不出他的聰明在哪裡。
(五)
巫醫、樂師(專業技術的人)、百(各種)工之人,不恥(覺得......可恥)相(互相)師(學習);
譯文:
巫醫、樂師和從事各種工藝的人,不以互相拜師學習為羞恥;
士大夫之族(類),曰師、曰弟子云者(等等),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互相)若(接近)也,道相(互相)似也。」
譯文:
但居官在職的士大夫這類人,稱「老師」、「學生」等等,大家就聚在一起譏笑他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就說:「他和他年紀相近,學問也差不多呀!」
位卑(老師的地位卑微)則足(十分)羞,官盛(老師的官位崇高)則近(接近於)諛(阿諛奉承)。
譯文:
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編按:學生因此不肯向地位低的老師學習),而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覺得近於阿諛(編按:學生因此也不肯向地位高的老師學習)(編按:「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二句,總而言之是說,學生不想學習,都會編造各種藉口)。
嗚呼!師(從師問學的)道(風氣)之不復(恢復)可知矣!
譯文:
唉!從師問學的風氣不能恢復,是可想而知了!
巫醫、樂師(專業技術的人)、百工之人,君子(士大夫)不齒(不屑,指不屑與之並列),今其(士大夫)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
那些巫醫、樂師以及從事各種工藝的人,是士大夫們所瞧不起的,如今士大夫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這種現象真是令人奇怪啊!
(六)
聖人無常(固定)師:孔子(子,指尊稱)師(向......學習)郯子(子,指爵位)、萇弘、師(樂師,專業技術的人)襄、老聃。
譯文: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樂師襄、老聃為老師。
延伸閱讀:
音樂的層次----《孔子家語》:孔子學琴(翻譯)
郯子(子,指爵位)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多)人行,則必有我師(老師)。」
譯文:
郯子這些人,他們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作我老師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未必)不如師,師不必(未必)賢於(比)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
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後的不同,學問、技藝各有專門的研究,如此罷了。
(七)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儒家六經)經傳,皆通習之。
譯文:
李家之子李蟠,今年十七歲,喜愛古文,儒家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已通曉熟習。
不拘(受限)於時(當時「恥於從師」的風氣),請學於余(我)。
譯文:
不受時俗風氣的拘限,願意向我請教學習。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音ㄧˊ,贈送)之。
譯文:
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從師問學之道,於是寫這篇〈師說〉來贈送給他。
上圖:韓愈
賞析
本文以「師」字為中心,分七段展開論述。前二段從正面立說,強調從師問學的重要和選擇老師的標準,為全文的綱領。第三、四、五段連用三組對比,從反面批駁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愚昧行為。第六段正面舉證,以孔子為例,證明聖人尚且從師,標舉正確的學習典範。末段交代寫作緣由,對李蟠的「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表達嘉勉之意。
綜觀全文,有下列幾點特色:
一、命意精警,見解獨特。如「古之學者必有師」,開門見山,立一篇之主意,「必」字斬釘截鐵,令人不容置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明示師之作用,定義周延;「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確立求師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闡揚相師之義。凡此精警獨特之見,皆使人有簡潔明快之感。
二、對比深刻,論據有力。如以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於師」對比,結局是「聖益聖,愚益愚」;以父母為愛子擇師與自己卻「恥師」對比,結局是「小學而大遺」;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不從師對比,結局是士大夫之智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相互襯托,令人印象深刻。如舉至聖孔子從師的言行為證,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其賢不及孔子」,孔子卻能以之為師,故知「今之眾人」,包括「士大夫之族」之應從師,更是情理之必然。
三、修辭豐富,句式多變。除上段所舉之對比映襯外,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的頂針法;「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對偶法等等,使文章氣勢充沛,有波瀾起伏,抑揚頓挫的節奏美。如「嗟乎……也久矣」、「……也難矣」、「……也遠矣」、「……也亦遠矣」,以見其感慨之深;又如在三、四、五段的末句,以「其皆出於此乎」的疑問句、「吾未見其明也」的陳述句、「其可怪也歟」的感嘆句,以三種不同的語調,推度聖愚差異的原因,表達對不從師的批判和無奈的情緒。在說理中寄託感情,更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