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蘭亭
《蘭亭集序》思路探微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俯仰古今,悵觸萬端,疏爽自然,不事修飾而情味雋永。上乘魏代清新通脫之勢,下開陶潛清新樸實之風,實屬東晉散文中難得的精品,更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然而盡本人目力所及,還沒有發現一篇文章盡窺該文思路之妙,所以本人不揣固陋,淺薄為文,以求教於大方之家。
我認為,解讀一篇文章的思路,須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寫作動機、文章層次、關鍵詞語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特別要抓住寫作動機和文章層次。而行文思路往往取決於寫作動機,所以先抓寫作動機,往往是理清思路之首要。就具體文章而言,有的文章寫作動機在文章之外,有的文章寫作動機在文章之中。在文章之外的需研究作者寫作時的背景、心情,在文章之內的需分析具體內涵及在文中的位置。寫作動機在文中的位置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它往往是作者匠心之所在。
〈蘭亭集序〉一文體現寫作動機的句子在文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故」字既是對上文的總結,也揭示了同上文的因果關係。「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緊扣文體,說明結集的內容。「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闡明結集的意義。「斯」字一語雙關,既指《蘭亭集》中的詩文,更指本篇序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是最能體現作者觀點和情感的句子,也是寫作本文目的之所在。作者認為儘管時代不同,情況各異,但人們抒發情感的方式、人們的情趣是一樣的。這種「懷」「致」是作者議論、抒情的基礎,也是後人「有感」的接隼點。這種不因時代和情況的變化而各異的「感慨」,正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解讀本文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層意思。「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為第一層,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群賢」三月初在蘭亭相會,是為了「修禊事」。第二層「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共兩句話,前一句寫蘭亭美景,後一句寫士大夫的行為。景雖美,若陰雨晦冥,便大煞風景,所以第三層便水到渠成:「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一層也是兩句話,第一句寫天氣的美好,第二句寫人們的行為和主觀感受。全段第一層交代聚會和結集緣起,是敘事;二三兩層均為兩句,方式相同,前一句是寫景,後一句則為議論。這兩層中都有「足以」二字,需備加關注,作者的感慨之情隱含其中。如果說第一層為「敘」,第二層「敘議並重」,那麼第三層則側重於「議」了。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屬於記敘,但這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圖是從敘入手,為下文抒發感慨作鋪墊。要抒發什麼感慨,下文自有論述,但這一段從頭到尾,勢已蓄足。
登臨山水是南朝士族階層優閒享樂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說是當時的一大習俗。王羲之胸懷曠達,愛好自然山水,厭惡繁華生活。蘭亭美景與風和日麗的天氣,不僅引發了士大夫們暢談玄理、寄情山水的豪情,更引發了王羲之神遊萬仞、思接千載的無限感慨。
第二自然段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夫」字為抒發感慨的標誌。作者從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入手,把人們的交往分成兩種形態:靜態(內向)和動態(外向)。這只是表明了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並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圖。作者意在以此為切入點,引出第二層的感慨。「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己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者從不同處世形態的共性──「情」「懷」出發,抒發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這一層可分為四個階段,即人們喜愛某物時、厭倦該物時、回顧由喜到厭的過程時、面臨死亡時。在這四個階段,不同處世方式的人的共性是都要抒發某種情懷,但每個階段抒發情懷的程度又是不同的。「情感係之」「猶」「豈」表明了程度的逐漸加深,從而抒發了面對死生情感更甚的情懷,自然引出「重死生」的主張。
第三自然段,除最後一層表明寫作動機外,尚有兩層意思。「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為一層。如果抓住「每覽昔人」句中「昔人」確認是「縱」的聯想,那麼可推知第二自然段為「橫」的思索無疑。既然上下文為縱橫兩個不同角度,則必然得出「合」「嗟悼」「喻之於懷」的內涵一定是「重死生」的結論。面對「人之相與」的共性,古今情懷的一致,作者自然想到了現實。「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現實是「一死生」「齊彭殤」等崇尚虛無的社會風氣。這種「輕死生」的「虛誕」「妄作」,讓後人如何看待呢?真可悲呀!故而作者要讓後人「有感」的應是「世殊事異」而「其致一也」的普遍情懷──重死生,而不是東晉這個時期的特殊現象──輕死生。
〈蘭亭集序〉從東晉習俗寫起,修禊事—遊蘭亭—觀美景—抒幽情(感慨),由人及己,先橫後縱,由普通到特殊(現實),兩相比照,嘆古今之常情,悲現實之奪情。從文學史來看,這一時期正是從玄理詩向山水詩的轉變期,我們不妨理解為這是對固有人性的呼喚,作者的這一情感恰好順應了這一潮流。由此觀之,該文雖為序言,卻表達了不滿現實、重死生、寄將來以厚望的濃烈情懷。從敘到議,由橫而縱,環環相扣,文思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文章出處】
《瑞文網》
〈《蘭亭集序》思路探微〉
2016-12-04
網址:
https://www.ruiwen.com/news/10857.htm
作者:王延河
上圖:蘭亭
〈《蘭亭集序》思路探微〉分段解析
(一)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第一自然段(編按:永和九年......信可樂也),共有三層意思。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為第一層,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群賢」三月初在蘭亭相會,是為了「修禊事」。
◎第二層「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共兩句話,前一句寫蘭亭美景,後一句寫士大夫的行為。
(二)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景雖美,若陰雨晦冥,便大煞風景,所以第三層便水到渠成:「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一層也是兩句話,第一句寫天氣的美好,第二句寫人們的行為和主觀感受。
◎全段第一層交代聚會和結集緣起,是敘事;二三兩層均為兩句,方式相同,前一句是寫景,後一句則為議論。
◎這兩層中都有「足以」二字,需備加關注,作者的感慨之情隱含其中。
◎如果說第一層為「敘」,第二層「敘議並重」,那麼第三層則側重於「議」了。
◎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屬於記敘,但這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圖是從敘入手,為下文抒發感慨作鋪墊。要抒發什麼感慨,下文自有論述,但這一段從頭到尾,勢已蓄足。
(三)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第二自然段(編按:夫人之相與......豈不痛哉)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夫」字為抒發感慨的標誌。
◎作者從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入手,把人們的交往分成兩種形態:靜態(內向)和動態(外向)。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這只是表明了人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並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圖。作者意在以此為切入點,引出第二層的感慨。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作者從不同處世形態的共性──「情」「懷」出發,抒發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這一層可分為四個階段,即人們喜愛某物時、厭倦該物時、回顧由喜到厭的過程時、面臨死亡時。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在這四個階段,不同處世方式的人的共性是都要抒發某種情懷,但每個階段抒發情懷的程度又是不同的。
◎「情感係之」「猶」「豈」表明了程度的逐漸加深,從而抒發了面對死生情感更甚的情懷,自然引出「重死生」的主張。
(四)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第三自然段(編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亦將有感於斯文),除最後一層表明寫作動機外,尚有兩層意思。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為一層。
◎如果抓住「每覽昔人」句中「昔人」確認是「縱」的聯想,那麼可推知第二自然段為「橫」的思索無疑。
◎既然上下文為縱橫兩個不同角度,則必然得出「合」「嗟悼」「喻之於懷」的內涵一定是「重死生」的結論。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現實是「一死生」「齊彭殤」等崇尚虛無的社會風氣。
◎面對「人之相與」的共性,古今情懷的一致,作者自然想到了現實。「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
◎現實是「一死生」「齊彭殤」等崇尚虛無的社會風氣。
◎這種「輕死生」的「虛誕」「妄作」,讓後人如何看待呢?真可悲呀!故而作者要讓後人「有感」的應是「世殊事異」而「其致一也」的普遍情懷──重死生,而不是東晉這個時期的特殊現象──輕死生。
◎〈蘭亭集序〉從東晉習俗寫起,修禊事—遊蘭亭—觀美景—抒幽情(感慨),由人及己,先橫後縱,由普通到特殊(現實),兩相比照,嘆古今之常情,悲現實之奪情。從文學史來看,這一時期正是從玄理詩向山水詩的轉變期,我們不妨理解為這是對固有人性的呼喚,作者的這一情感恰好順應了這一潮流。
◎由此觀之,該文雖為序言,卻表達了不滿現實、重死生、寄將來以厚望的濃烈情懷。從敘到議,由橫而縱,環環相扣,文思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一文體現寫作動機的句子在文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故」字既是對上文的總結,也揭示了同上文的因果關係。
◎「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緊扣文體,說明結集的內容。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闡明結集的意義。
◎「斯」字一語雙關,既指《蘭亭集》中的詩文,更指本篇序文。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是最能體現作者觀點和情感的句子,也是寫作本文目的之所在。
◎作者認為儘管時代不同,情況各異,但人們抒發情感的方式、人們的情趣是一樣的。
◎這種「懷」「致」是作者議論、抒情的基礎,也是後人「有感」的接隼點。這種不因時代和情況的變化而各異的「感慨」,正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解讀本文的一把金鑰匙。
【文章出處】
《瑞文網》
〈《蘭亭集序》思路探微〉
(編按:段落重新整理)
2016-12-04
網址:
https://www.ruiwen.com/news/10857.htm
作者:王延河
上圖:蘭亭
- Jul 14 Sat 2018 00:29
▲王延河:《蘭亭集序》思路探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