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隨事遷──王羲之〈蘭亭集序〉第三、四段的情感轉折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王羲之〈蘭亭集序〉
(一)【人雖然千差萬別】
夫人之相與(交往、相處),俯仰(低頭抬頭之間,形容短暫)一世,或取諸懷抱(抒發感受),晤(見面)言一室之內;或因(憑藉)寄所託,放浪(不拘禮法)形骸(身體)之外。
◎興盡悲來,承上文聚會之「樂」,轉入惜時傷逝之「悲」,為全文主題段。
(二)【但有一點是所有人共同之處: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假象(暫時的滿足)】
雖趣(取,通「趨」)舍(通「捨」)萬殊(差異),靜躁不同,(省略「但是」)當其欣於所遇,暫(暫時)得(自得)於己,快然(快樂)自足(滿足),不知老之將至(到)。
(三)【事實真相是內外無常:內心與事物時時都在變化】
◎外在「事物」在變(遷),內在「情緒」也在變(倦)。
◎佛家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向(從前)之所欣,俛仰(通「俯仰」,短暫)之間,已為陳跡,猶(尚且)不能不以(因為)之興懷(興發感觸)。
(四)【再由生活無常,聯想到生命無常】
況(更何況)脩(修,長)短隨化(造化。造化的安排,指命運),終(最終)期(必然)於盡(盡頭,結束)。
◎快樂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這種歡樂無常的感觸,已使人情緒低落,再由此聯想到人生長短也無法自己做主,死亡是人生最大限制,更是悲從中來。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難道)不痛哉!
◎情緒繼續更深化,由「感慨」轉而為「痛」。
(五)【王羲之批判莊子及時人的空談玄學,表達對生命的眷戀及時光流逝的不捨】
每覽昔人興感(興發感觸)之由(原因),若合一契(彼此契合),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內心明白,指釋懷、寬解。喻,明白)。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未嘗不臨文嗟悼」即後文所謂「今之視昔」。
固知(這才知道)一(看成等同齊一)死生為虛誕,齊(看成等同齊一)彭(壽)殤(夭)為妄作(荒謬)。
◎王羲之認為人不可能對光陰的流逝、生命的終結無動於衷,批判莊子與魏晉玄學「一死生」「齊彭殤」的生命觀。
(六)【「惜時傷逝」是不論過去、現在、將來所有人類共同感慨】
後之視今,亦猶(如同)今之視昔,悲夫!
◎巧妙將古人、今人、後人三者串連起來,指出古今之人惜時傷逝的共鳴。
◎情緒繼續更深化,由「痛」轉而為「悲」。
◎「痛」為一時性,「悲」為長期性。
(七)【點出本文寫作動機】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興發感觸),其致(感情)一(同)也。
◎點出本文寫作緣由,交代集詩作序的動機,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文學卻可以跨越時空,流傳後世。
後(後世)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此,這)文。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即前文所謂「後之視今」。
【整理說明】
本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