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png
上圖:虞姬與項羽(圖片引自網路)
霸王別姬.png
(圖片引自網路,經過後製處理)
霸王別姬.png
(圖片引自網路,經過後製處理)


題解

有人認為,《史記》是天地間第一等文字,而〈項羽本紀〉為《史記》中第一等文字的代表。太史公司馬遷特別鍾愛奇人奇士,這些奇人的一生都有傳奇的遭遇。書中最具可歌可泣的悲劇英雄形象,首推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項羽。

清代史學家李晚芳(1691-1767)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啞叱吒之雄,縱橫馳騁于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卷籜,奇觀也。」梁啟超(1873—1929)也推崇〈項羽本紀〉是《史記》中記敘文典範之一(編者註:梁啟超在《史記》中共挑出他認為最頂尖的十篇作品,分別是〈項羽本紀〉、〈信陵君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淮陰侯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

西楚霸王項羽是秦末一位以武力出眾而聞名天下的武將,氣質粗獷、性格豪邁、氣魄蓋世、骨氣不屈。不過,他自恃武力強大,剛愎自用,最後為劉邦所敗,漢五年(前202)兵敗於垓下,自刎烏江,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史記》將項羽破格列入帝王本紀,成為全書少數變體,〈項羽本紀〉主要由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三件事串成,表現項羽一生興起、轉折、敗亡的三個階段,將一代霸王從發跡到敗亡詳細記載。因篇幅巨大,史料繁雜,為便於閱讀,編者依據〈項羽本紀〉原文,選出全文最重要的段落,刪去與項羽本人無太大關連的史料枝節,重新縮寫如下,分段訂定主題,並附各段簡要說明,提供同學們做上課前的準備參考,請各位同學在上〈鴻門宴〉課文前,將以下內容閱讀完成:

延伸閱讀:
霸王悲歌----史記:項羽本紀(原文+翻譯)
大風起兮,斬蛇起義----史記:高祖本記(原文+翻譯)

項羽.png
上圖:項羽無雙臉(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臉譜.png
上圖:京劇臉譜中的項羽(無雙臉譜,在國劇中又叫不二臉,乃因其人言語行事特殊,沒有第二人像他,故特別依照他的個性設計臉譜。眉為萬字眉,乃西楚霸王專用,經過改良而勾成壽字眉。)(圖片引自網路)


史記.項羽本紀(故事大綱)

(一)本名項籍.名門之後.世代楚將

 項籍,字羽,楚國人。起兵時他只有二十四歲。他的叔父是項梁,項氏一家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是名門大將之後。

◎項羽,其實不是他的本名。他本名【項籍】,字【羽】,人稱項羽。
◎當時天下曾流傳一句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果然項羽就是東南方的【楚】人。

◎項家軍起義時,第一任領袖是【項梁】,他是項羽的叔父。項家世代為楚國大將,因此項羽出身【貴族】,他像萬獸之王的獅子,帶有一種貴族自視甚高的傲氣,不像一介平民百姓,與劉邦出身卑微不同。
◎項羽發跡甚早,年紀輕輕【二十四】歲就已經統領千軍萬馬。


項羽.png
上圖:項羽扛鼎(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二)少不竟學.彼可取而代之.力能扛鼎

項羽小時候曾學習識字,沒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學成。叔父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羽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人,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他兵法,項羽非常高興,可是項羽剛剛懂得了一點,又不肯學到底了。

秦始皇巡遊會稽南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羽一起偷偷去觀看。項羽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摀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這是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感到這個年輕人很不尋常。

項羽身高八尺有餘,力氣大到能舉起巨鼎,才氣超過常人,鄉里的年輕人都很害怕他。

◎少年時的項羽,學什麼都【不專注】,缺乏一貫為之的【耐心】,他認為學寫字、學劍術無用也就算了,他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但是學習兵法也一樣抱持這種態度,可知項羽性格過度【自滿】,目空一切,自我感覺良好,一個人自視過高而欠缺腳踏實地的學習,已經不知不覺埋下來日失敗的伏筆。
◎項羽看到【秦始皇】出巡壯盛的車駕儀隊,興起「彼可取而代之」的企圖心,年輕有夢很棒的,但能力的學習也要緊緊跟上否則夢只是夢而已。
◎無獨有偶,在《史紀》的〈高祖本紀〉裡也有記載,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車仗時,他也脫口而出說:「大丈夫當如是也!」
◎項羽個子高大,漢尺一尺約23.5公分,身高八尺約188公分。
◎項羽力氣很大,能舉起千斤重的【鼎】,這在歷史上沒有幾人做得到。
◎因為項羽個子高、力氣大,鄉里的年輕人懼怕他是正常的,應該他從小就是孩子王,早已經習慣別人聽他的,而不是他聽命於人。


項羽.png
上圖:年輕的項羽(劇照)
漢高祖.jpeg
上圖:劉邦(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三)先發制人.舉事反秦.江東子弟

秦始皇一死,秦二世胡亥元年,陳涉、吳廣起義叛秦,天下大亂。項梁認為機不可失,決定先發制人,殺死郡守,召集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發動江東兵馬起事。於是項梁帶領八千江東子弟,渡過長江向西進軍。

項梁渡過淮河向北進軍,黥布也率部隊歸順項梁,項家軍勢力越來越壯大。項梁派項羽攻打襄城,項羽攻下襄城之後,把那裡死守的軍民全部活埋。

項梁召集各路兵馬前來聚會共議大事,這時在沛縣起兵反秦的沛公,本名劉邦,也應召前往參加。

◎當時天下大亂,各地叛軍蜂起反秦,項梁、項羽的項家軍順勢起兵,率領家鄉【八千江東子弟兵】討伐秦二世,是本文埋下的伏筆,因為讀到最後,這八千子弟兵無一生還,讓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鄉親而烏江自盡。
◎本文另一個重要角色登場,他就是劉邦。【劉邦】也在這一波各地起義中逐鹿中原,因為他起兵於沛縣,年紀又稍長於項羽(二人年紀相差24歲),因此又叫【沛公】,他也是項羽日後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最終也敗在他的手上,兩人一勝一敗,背後的原因及性格比較,常常是後世文學、史家喜歡討論的人性課題。


軍隊.png
上圖:項家軍出發西征(想像示意圖)
兵馬.jpg
想像示意圖: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出發(圖片引自網路)



(四)謀士范增

范增是個七十歲的老人,素來喜好謀略奇計,他前來遊說項梁,應重新立楚國後代為王,用來號召人心,以便師出有名。

項梁認為范增的話有道理,就到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後代,這個楚王後代正在給人家牧羊,項梁找到他以後,讓他襲用他祖父的諡號,為了順應楚國民眾的願望,立他為楚懷王。項梁於是收范增作為項家軍的頭號謀士,負責出謀獻策。

◎【范增】是項羽陣營的頭號謀士,老謀深算,一生為項梁、項羽叔姪出謀獻策,他是項羽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左右手,有勇無謀的項羽有了范增,可謂如虎添翼,當然就另一方面來說,他也是劉邦陣營最敬畏、最頭痛的人物。
◎范增建議項梁「緩稱王」,並且以楚王後代(此人稱為熊心)來號召天下(因為項家畢竟世代為楚國臣子,不宜自立稱王),幾百年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模仿范增的計策,為的是師出有名,號召凝聚各路人心。
◎這個楚國亡國後,在外牧羊的楚王室後代(熊心),被項梁推舉繼任【楚懷王】,我們可稱為楚懷王二世,其實懷王沒有什麼真實力,他只是項梁、項羽手中一顆棋子、魁儡、或說號召天下的一塊招牌而已,他後來被項羽尊為義帝,沒有利用價值之後,又被項羽暗殺,而他的祖父楚懷王(楚懷王一世),就是大名鼎鼎疏遠放逐屈原的那個昏君:楚懷王。
◎楚懷王是無關緊要的人物,位高而權輕,他的出現,只為了帶出【范增】這個向項梁獻策的楚軍最重要配角人物。


范增.png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楚國.png
上圖:楚軍的項家兵團(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戰無不勝的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五)驕兵必敗.秦圍鉅鹿

項梁發兵西進,已兩次打敗秦軍,因此楚軍輕視秦將章邯,漸漸顯露出驕傲輕敵的態度。秦朝果然發動全部兵力來增援章邯,楚軍大敗,項梁戰死,劉邦和項羽商量後一起向東撤退。

章邯打敗項梁後,認為楚軍已不值得憂慮了,於是渡過黃河北進攻,大敗趙軍。章邯率秦軍包圍鉅鹿, 項羽率楚軍救趙,上將軍宋義心存觀望,項羽趁參見宋義時,就在軍帳中突然斬下宋義的頭,威勢震懾了整個楚軍。先斬後奏之後,才派人去向楚懷王報告,楚懷王無奈,讓項羽作上將軍。楚懷王下令,天下諸侯誰先入關破秦者,就封為王。

◎項羽的叔父【項梁】因為輕敵,敗於秦朝大將章邯而戰死,走下歷史舞台。
◎劉邦、項羽此時都屬於楚軍,均奉楚懷王為天下共主,因此劉邦、項羽原本就有共事情誼。
◎項梁一死,楚軍領導者發生內部的權力爭奪戰,最後項羽以下犯上,掃除通往權力顛峰的絆腳石,擊殺上將軍宋義,脅迫懷王冊封自己接任上將軍,成為楚軍首領。

◎秦軍主力北伐趙國,包圍鉅鹿,形成項羽北征救趙、劉邦趁機西進,二人開始分道揚鑣。
◎楚懷王公開宣布,【誰先入關破秦者,封為王】。這個原本鼓勵天下兵馬盡力攻秦的政治宣告,無意間卻埋下了劉邦、項羽兄弟反目的伏筆,因為忙於清理北方戰場的項羽無暇入關,反讓【劉邦】趁機先入關中破秦,劉邦應依約先封為王,引起後至的項羽怨恨及妒意。


鉅鹿之戰.png
(圖片引自網路)
破釜沉舟.jpg
上圖:項羽率楚軍北救鉅鹿之圍(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戰士.jpg
(圖片引自網路)



(六)破釜沉舟

項羽率領全部軍隊往北出發渡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做飯的鐵鍋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鬥,毫無退還之心,阻絕兵士後退之念。

最終鉅鹿之戰楚軍以一當十,以寡擊眾,士兵殺聲震天,各諸侯軍人人戰慄膽寒,竟然大敗天下無敵的秦軍,這是項羽一生最了不起的戰役。

項羽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天下諸侯將領一個個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天下諸侯的領袖,各路諸侯都歸屬於他。

◎「破釜沉舟」的主角人物是【項羽】,「釜」指的是【鍋子】,「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必死的決心。
◎【鉅鹿之戰】是秦王朝與天下反秦勢力最關鍵的戰役,秦方的大將是章邯,反秦一方的大將是項羽,結果項羽以寡擊眾,第一次挫敗銳不可擋的秦軍主力部隊,此場戰役也將項羽的個人聲望推向高峰,二世皇帝胡亥與宦官趙高統治下的秦王朝,也正式敲下第一響喪鐘。


項羽.png
上圖:自視甚高的項羽(劇照)
坑殺.jpg
想像示意圖:坑殺活埋(圖片引自網路)
兵馬.jpg
想像示意圖:項羽叩關(圖片引自網路)



(七)趙高拒見.章邯叛秦.坑殺秦卒.約法三章.項羽叩關

秦將章邯與楚將項羽,兩軍對陣,相持不下。秦二世胡亥派人來責問章邯,章邯害怕,派人回秦國朝廷去請示,趙高竟然不肯接見,頗有不信任章邯之意。使者向章邯回報,朝廷已有猜疑之心,加上各路反秦兵馬都來信勸說章邯反秦,章邯最後決定叛秦降楚,簽訂盟約,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安置在項羽的軍中,統率秦軍擔當先頭部隊。

部隊到了新安。秦軍投降之後,各路諸侯軍很多人就藉著勝利的威勢,像對待奴隸一樣地使喚秦軍,隨意侮辱。秦軍官兵很多人私下不滿而議論紛紛,手下的眼線報告項羽。於是項羽只留下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軍高級將領,趁夜把秦軍二十餘萬人,全部斬殺坑埋。

項羽帶兵西行,要去奪取秦地。到了函谷關,關內有士兵把守,沒能進去。又聽說沛公已經先入關中攻下秦國首都咸陽。項羽大怒,派兵攻打函谷關,項羽才順利進關。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為相,珍奇寶物都佔為己有。」項羽大怒,說:「明天準備酒食,好好犒勞士卒,把劉邦的部隊打垮!」這時候,項羽有兵卒四十萬,駐紮在鴻門;沛公有兵卒十萬,駐紮在霸上。

范增勸項羽說:「沛公住在山東時,貪圖財貨,寵愛美女。現在進了關,和秦國百姓約法三章,財物甚麼都不取,美女也沒親近一個,看這形勢他的志氣可不小啊!我讓術士觀看他那邊的雲氣,都呈現龍虎之狀,五色燦爛,這是天子的瑞氣呀!希望大王趕快進攻,不要錯失良機!」

◎秦國之敗,敗在內部上下猜忌。【趙高】的態度,是壓垮章邯最後一根稻草,迫使保衛秦國最重要的左右手【章邯】陣前倒戈,投降項羽。
◎章邯、司馬欣、董翳投降後,之後都被項羽封在三秦舊地,負責阻擋劉邦東進之路。
◎項羽必須活埋二十萬秦軍的真正原因是,項羽陣營【突然之間也無法容納這麼多兵馬所需要的糧食】,秦軍被一夕坑殺活埋,也是可想而知的結局。
◎劉邦比項羽先一步攻入函谷關,進入秦國本土,但面對富庶的關中繁華的咸陽,完全秋毫無犯,和秦國君臣父老【約法三章】(約法三章典故出於此),獲得民心支持。
◎項羽進關之後,暫時按兵不動,和劉邦陣營隔四十里兩軍對峙,劉邦十萬軍隊住駐紮【霸上】,項羽四十萬大軍駐紮【鴻門】,雙方實力懸殊,戰爭一觸即發。
◎「鴻門宴」即將開始,這段故事的開頭及結尾,都和一個劉邦陣營裡和項羽暗通款曲的內奸有關,他就是【曹無傷】。
◎項羽陣營中的「鷹派」,向來主張劉邦必須剷除的人是謀士【范增】。


項伯.png
上圖:項伯(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伯.png
上圖:項伯(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張良.png
上圖:張良(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八)項伯穿梭.危機處理

楚國左尹項伯也是項羽的叔父,一向跟張良要好。張良這時跟隨沛公為他出謀劃策,項伯連夜跑到沛公軍中,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想叫張良跟他一起離開,不要跟沛公一塊送死」張良認為此時逃走未免太沒道義,於是連夜找沛公,把項伯的話全部告訴他。

沛公得知大為吃驚,不知如何是好。張良問沛公閉關抗拒楚軍是誰出的餿主意?沛公默然不回應,兩人決定謀商對策,趕緊進行危機處理。張良於是去請項伯進來與沛公相見。沛公對項伯保證,自己絕非忘恩負義、貪圖大位之人,一切都是一場誤會,沛公手捧酒杯向項伯獻酒,又定下兩家兒女婚姻。希望項伯作為信使,回去楚營在項王面前好好美言,項伯答應了,二人約好隔日劉邦前來鴻門赴宴,親自向正暴怒的項羽請罪,把一切解釋清楚。

於是項伯又乘夜離開,回到軍營中,把沛公的話一一報告項王,並為沛公美言,項王答應了沛公前來謝罪的請求。

◎項羽陣營中的「鴿派」,向來對劉邦予以保全的人是項羽叔父【項伯】。
◎劉邦陣營頭號謀士,被稱為漢初開國三節【張良】,後被封為留侯。
◎張良情急之下責問劉邦人提議「閉關抗拒項羽」,從沛公的反應可知,是何人的主意?【劉邦自己】


鴻門宴.jpeg
(圖片引自網路)
鴻門宴.png
上圖:鴻門宴(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九)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隔天一清早,沛公帶著少數人馬來見項王,到達鴻門,沛公向項王賠罪說:「我跟將軍合力攻秦,將軍在河北作戰,我在河南作戰。卻沒想到我能先入關攻破秦朝,能夠在這裡又見到您。現在是有小人說了什麼壞話,才使得將軍和我之間產生了嫌隙。」項王說:「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做呢!」項王於是就讓沛公留下一起喝酒吃飯。

項王、項伯面朝東而坐,亞父范增面朝南而坐。沛公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侍著。范增好幾次給項王遞眼色,好幾次舉起身上佩戴的玉玦向他示意,項王只是沉默,沒有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叫來項莊,要他趁著席間舞劍刺死沛公。項莊進來後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無法得逞。

情勢如此緊張,張良即刻出帳找來樊噲幫忙,樊噲帶劍持盾牌往裡面闖,睜眼怒視項王,項王本來伸手握劍保持警戒,但得知對方是陪同劉邦前來的手下,項羽欣賞這個漢子的勇猛無畏,賜酒賜肉給他。樊噲趁機責備項王沒有容人度量,一番話說得項王無話回答。不久,沛公起身上廁所,順便把樊噲叫出來。

◎在鴻門宴的座次中,項王、項伯的坐向是【坐西向東】。
◎在鴻門宴的座次中,范增的坐向是【坐北向南】,此一座向有明顯高高在上之意。
◎在鴻門宴的座次中,劉邦的坐向是【坐南向北】,此一座向有明顯委屈求和之意。
◎在鴻門宴的座次中,張良的坐向是【坐東向西】。

◎鴻門宴席間,范增多次舉起【玉玦】向項羽示意,用意為何?【速下決定】。
◎成語「□□舞劍,意在沛公。」□□應填入的人物是【項莊】,此成語比喻【別有居心】。
◎宴席中一同舞劍的是誰?【項莊】【項伯】。
◎宴席中唯一膽敢指責項羽的人是【樊噲】,而最欣賞他而賜他酒肉的人是【項羽】。
◎劉邦以何種理由藉故出帳?【上廁所】。


鴻門宴.png
上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圖片引自網路)
鴻門宴.png
上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尿遁逃走

沛公出來後,項王派人來叫沛公。沛公一時猶豫不決是否再回宴席上,樊噲認為幹大事不必顧及細節,不必告辭,應該迅速離開此是非之地。

於是一行人決定立刻離開那裡,這時楚漢二軍相距四十里,沛公扔下車馬侍從,脫身而走,他獨自一人騎馬,其他人等手持劍盾跟在後面徒步奔跑,抄小路而行。

眾人中唯獨讓張良留下來善後,拿出預先準備的禮物向項王致歉。項王接過禮物,放在座位上;生氣的范增接過禮物扔在地上,拔出劍來把它撞碎了。

等沛公回到軍中,立誅殺了向項羽告密的內奸曹無傷。
◎劉邦陣營中一度顯得猶豫不決的人是【劉邦】,勸他做大事不必拘小節的人是【樊噲】。
◎鴻門宴最後留下來善後謝罪的人是【張良】。
◎對於張良所贈禮物的態度,欣然接受的是【項羽】,砸爛禮物的是【范增】。
◎劉邦平安回營後,做的第一件事是誅殺【曹無傷】。


劉邦.jpg
上圖:劉邦(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焚燒.jpg
想像示意圖:火燒阿房宮(圖片引自網路)


(十一)火燒秦宮.錦衣夜行.沐猴而冠

過了幾天,項羽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國投降之君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阿房宮,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劫掠秦朝的財寶和婦女才離去。

有人勸項王關中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穿了錦繡美麗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又有誰知道呢?」

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裡煮了。

◎相對於劉邦入關後與秦國父老約法三章、秋毫無犯,項羽卻劫掠財寶、火燒【阿房宮】。
◎項羽說富貴若不榮歸【故鄉】,就是錦衣夜行,因此他放棄關中險要之地,決定定都於彭城。因為這件事勸諫項羽的人最後被烹殺,他形容項羽這個人是【沐猴而冠】。


項羽分封.png
上圖: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圖(圖片引自網路)
西楚霸王.png
上圖: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二)西楚霸王.分封天下.暗殺義帝

項王於是派人向楚懷王禀報破關入秦的情況。懷王說:「就按以前約定的那樣辦。」於是項王給懷王一個徒具虛名的尊貴稱號,叫做「義帝」。

項王打算自己稱王,於是跳過義帝,就先分封手下諸將相為為侯王。項王、范增擔心沛公據有天下,然而鴻門之會已經和解了,又不願意違背當初義帝的約定,因為怕引起諸侯不安背叛,於是立沛公為漢王,統治四川之地,又把關中分為三塊,封秦朝三名降將為王,負責監督漢王,也阻斷漢王東出之路。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九郡,建都彭城,這是項羽一生威勢的頂峰。

諸王分封已畢,分別前往各自的封國。此時義帝已經沒有利用價值,項王於是派使者把義帝遷徙到荒遠之地,使者催促義帝起程,最後項羽偷偷派人把義帝暗殺。

◎秦王朝剛被推翻時,項羽以及其他參加反秦戰役的各路將領,齊集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列土封侯,當時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主張分地封王,並且擅自作主,給大家一個個封立王號、分配領地,項羽對多數將領都沒有什麼顧忌,惟獨對劉邦很不放心,因為范增知道,最難對付的敵手就是劉邦。
◎先前楚懷王(義帝)曾經約定,誰先攻下咸陽,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入咸陽的偏偏是劉邦,關中是秦的本土,由於秦國的大力經營,關中不但物產豐富,而且軍事工程也有強固基礎,項羽不願意讓劉邦封為關中王,也不願意讓他東返沛縣縱虎歸山,於是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郡分給劉邦,封他為漢王,企圖把劉邦關入偏僻的崇山峻嶺之地,劉邦原本有十萬人馬,因項羽嫉妒他的功勞太大,怕他兵馬一多威脅自己,因此奪走七萬,只給三萬。卻把關中劃分三部分,分給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以便阻塞劉邦向東發展的出路。
◎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領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廣大肥沃之地,以東方的家鄉【彭城】做為都城。此時也是項羽人生的頂峰,從此之後,他人生開始走向下坡。
◎劉邦有獨霸天下的野心,對這項封分封當然很不服氣,其他將領對於自己得到更小的地盤也都不滿,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大家都不敢違抗,只得聽從支配,各就各位,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埋下日後天下再度紛亂的起因。
◎項羽跳過義帝,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早已是天下真正的共主,作為魁儡的【義帝】熊心,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天無二日,他的結局自然是被項羽暗殺身亡。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三)人心不服.諸侯叛楚.暗渡陳倉.漢王出蜀.楚漢相爭.推墮兒女

因為項王分封不公,人心不服,諸侯一個個叛楚,漢王劉邦趁機暗度陳倉,出蜀地、破關中三王,東出而爭奪天下。

漢王向東進兵伐楚,但項羽把漢軍打得大敗。楚軍騎兵追趕漢王,漢王感到情況危急,竟然將自己親生兒子(後來的漢惠帝)女兒(後來的魯元公主)推落車下,都是靠臣子滕公、夏侯嬰每次都下車把他倆重新扶上車,這樣推下扶上有好幾次,姐弟兩人才得以脫險。

兵荒馬亂中漢王到處尋找太公(劉邦之父)及妻子(後來的呂后)下落,但沒有找到,後來兩人被楚軍擄獲,項王把他們留置在軍中當人質。因為項王武力太強,此時天下諸侯又再度叛漢而歸楚。

◎「棧道」是從關中翻越秦嶺,南通漢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全長250公里,架於懸崖 絕壁和泥沼之地。「陳倉」是寶雞的古名,這裡特指渭河北岸的陳倉古渡口。
◎張良本是奉韓王之命,送劉邦到關中,理應隨劉邦到漢中,可是項羽有意拆散劉邦的力量,要張良回韓國陽翟,仍去輔佐韓王。張良深知劉邦胸懷大志,能夠統一天下,現在受項羽的排擠壓制,被封到偏僻的漢中為王,自己應該竭盡全力幫助他,因此向韓王請假,願護送劉邦到漢中。張良是一位軍事戰略家,歷來十分注意觀察山地形。他同劉邦一起沿漢中盆地北緣,順秦嶺山脈南麓而行,觀看各處道路地形。
◎張良勘查地形後建議劉邦燒毀棧道,阻斷章邯入川之路,也麻木項羽防備之心,表明不準備再打回關中爭奪天下的企圖,以漢中這塊土地為基地,屯兵養馬,廣積糧草,養精蓄銳,再圖來日。劉邦聽後恍然大悟,連連稱讚張良真是深謀遠慮。張良燒絕褒斜棧道的事,被項羽、章邯知道後,心中大喜。他們料想劉邦不會東山再起,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放鬆了對劉邦的警惕。

◎劉邦到了漢中,發現部下有一位才能出眾的軍事家,即曾受胯下之辱的【韓信】,劉邦拜其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
◎韓信的第一步計劃是先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於是韓信表面上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的姿態,實際上趁章邯不備,和劉邦統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各北部的董翳相繼投降,章邯慌忙領兵抵抗已來不及,最後被逼自殺,關中地區全被劉邦全部占領,此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


棧道.jpg
上圖:棧道(圖片引自網路)
棧道.jpg
上圖:棧道(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范增.png
上圖:項羽與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范增.jpg
上圖:范增(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四)楚河漢界.陳平用計.范增求去

漢王漸漸收集原有漢軍軍士,負責後勤支援的蕭何,也把關中沒有載入兵役名冊的老弱人丁全部都帶到,漢軍軍心重新大振。楚漢二軍互有勝負,漢王請求講和,條件是把滎陽以西的地盤劃歸漢王,楚漢雙方平分天下而共治。

項王打算接受這個條件。范增堅決反對。漢王很擔心,就用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王與范增的關係。項王的使者來了,漢王讓人準備了特別豐盛的酒筵,端過來剛要進獻,一見使者又裝作驚愕的樣子說道:「我們以為是亞父(范增)的使者,沒想到卻是項王的使者。」把酒筵重又撤回,拿來粗劣的飯食給項王使者吃。

使者回去向項王報告,項王竟真的懷疑范增和漢王有私情,漸漸把他的權力剝奪了。范增大怒,決定告老還鄉,離開項羽,項王答應了他的請求。范增啟程走了,還沒走到彭城,由於背上毒瘡發作而亡,項王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左右手。

◎劉邦陣營中,被稱為漢初開國三傑之一,主要負責後勤支援的是【蕭何】。
◎劉邦陣營第二號謀士,用計讓項羽逼走范增的人是【陳平】。


楚漢相爭.jpg
上圖:項羽(右)與劉邦(左)(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jp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jp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五)相持不下.分一杯羹.鬥智不鬥力.漢王中箭

楚漢兩軍各自堅守,持續了好幾個月。項王為此深感憂慮,他向漢王宣告說:「現在你如果不趕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漢王說:「我和項羽作為臣子一塊接受了懷王的命令,曾說『相約結為兄弟』,這樣說來,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給我一杯肉湯。」項王大怒,要殺太公,項伯阻止項王這麼做。

楚漢長久相持,勝負未決。天下人厭倦了長期的戰亂日子。項王對漢王說:「天下紛亂多年,只是因為我們兩人的緣故。我希望跟你單挑,決一雌雄,不要讓百姓白白受苦。」漢王笑著回絕說:「我寧願鬥智,不能鬥力。」

項王很生氣,要和漢王決一死戰。漢王不聽,項王的弓箭手射中了漢王,漢王胸腔受了箭傷,痛得倒地,卻大喊假裝是腳趾中箭。原來這是劉邦的機智,他怕影響軍心,實際上劉邦痛得只想臥床養傷。此時謀士張良執意讓劉邦起身到軍中撫慰將士。於是劉邦忍著痛楚,勉強巡視各軍營,眾將士本來還揣測劉邦已經受了重傷,沒想到還能騎馬出巡,浮躁的軍心因此穩定。

◎劉邦明明胸腔受重傷,卻假裝【腳趾】受箭傷,用意在【穩定軍心】。

楚漢相爭.jpg
上圖:項羽(右)與劉邦(左)(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韓信.jpg
上圖:韓信(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韓信.png
上圖:韓信(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六)韓信破楚.鴻溝為界.養虎貽患.三路圍楚

項王聽說淮陰侯韓信已經攻克河北,打敗了齊趙兩國,正準備向楚軍進攻,楚軍大敗,韓信趁此機會表示也想自立為王。

這時侯,漢軍士氣旺盛,糧草充足,項王士卒疲憊,糧食告絕。漢王派人去勸說項王,要求放回太公,項王本來不答應,最後在不斷說下,項王才跟漢王定約,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項王同意了這個條件之後,立即放回了漢王的家屬。漢軍官兵都大喊萬歲。項王訂約後,就帶上隊伍撤兵東歸。

漢王也想撤兵西歸,張良、陳平勸他不要養虎貽患。漢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決定背叛盟約,發兵襲楚,並和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好日期會合,共同攻打楚軍。

張良建議漢王,實封韓信為王,以便召喚他從後方發兵擊楚。漢王答應他的請求,於是派出使者告訴韓信、彭越,​​​​​於是韓信從齊國起行,各路軍隊會師垓下,逼向項王。

◎韓信原本趁機要脅劉邦封他為王,劉邦大怒,是【張良】建議實封韓信為王。

西洋棋.png
(圖片引自網路)
楚河漢界.jpg
(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圖片引自網路)


(十七)四面楚歌.霸王別姬.垓下悲歌

項王部隊在垓下修築營壘,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軍把他團團包圍好幾層。深夜裡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歌,項王大吃一驚,著急地說:「難道漢已完全取得了楚地嗎?怎麼楚國人這麼多呢?」

項王連夜起來在帳中飲酒。美人虞姬一直受寵跟在項王身邊;烏騅馬項王也一直騎著。此時項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吟唱道:「我力大拔山氣可蓋世,時機不利馬也。連馬也不跑可怎麼辦,虞姬啊虞姬啊我能怎麼辦」項王唱了幾遍,美人虞姬在一旁應和。項王眼淚流了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著落淚,沒有一個人能抬起頭來看他。

◎項羽敗亡之前,劉邦陣營刻意製造楚軍多半投降漢軍的心理戰是【四面楚歌】。
霸王別姬中的「姬」也是項羽的愛人是【虞姬】。
◎項羽的坐騎是【烏騅馬】。
◎項羽被圍於垓下,他生命中最後一夜唱的這首歌,稱為【垓下歌】。


霸王別姬.png
上圖:舞台劇中的項羽(吳興國飾)與自刎的虞姬(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霸王別姬.jpg
上圖:虞姬與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霸王別姬.png
上圖:京劇中的項羽與自刎的虞姬(圖片引自網路)


(十八)引入歧途,非戰之罪,困獸之鬥,瞋目叱退

於是項王騎上馬,部下八百多人跟在後面,趁夜突破重圍。天快亮時,漢軍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王渡過淮河,部下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項王迷了路,去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邊走。」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因此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王這時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

項王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經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我從來沒有失敗過,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可是如今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天要亡我,絕對不是我自己的錯啊!今天肯定得死了,我願意和你們打個痛痛快快的仗!」

項王大吼一聲衝了出去,漢軍潰敗,漢軍追趕項王,項王瞪大眼睛呵叱,漢軍連人帶馬倒退了好幾里。不久漢軍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衝出又斬殺一名漢軍都尉,殺死有百八十人,聚攏騎兵,僅僅損失了兩個人。項王問騎兵們道:「你們看,我怎麼樣?」騎兵們都敬服地說:「正像大王說的那樣!」

◎項羽會迷路於沼澤地是因為【農夫的故意導引】。

項羽.jpe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jp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烏江自刎.png
上圖:項羽(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十九)無顏以見江東父老,贈馬烏騅,烏江自刎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在岸邊等在那裡,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以稱王。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否則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做什麼!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於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好人,這匹馬跟者我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牠送給您吧。」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光項籍一個人就殺掉漢軍幾百人,項王身上也有十幾處負傷。

項王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部屬嗎?」馬童這時指給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王說:「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徵求我的腦袋,我就把這份好處送你吧!」說完,項王自刎而死。

◎【烏江亭長】勸項羽渡烏江捲土重來,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而拒絕。
◎項羽最後自刎於【烏江】,把自己的一顆頭顱,給了【王翳】。


渡船.png
(圖片引自網路)
△霸王別姬----《史記.項羽本紀》故事大綱
上圖:京劇中的項羽(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png
上圖:京劇中的項羽(圖片引自網路)
項羽.jpg
上圖:項羽自刎(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二十)霸王身後

王翳拿下項王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王的軀體,由於相爭而被殺死的有幾十人。最後,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爭得一個肢體。五人到一塊把肢體拼合,正好都對。因此。把項羽的土地分成五塊;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只有魯縣不降服。漢王率領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魯城,但考慮到他們恪守禮義,為君主守節不惜一死,就拿著項王的頭給魯人看,魯地父老這才投降。

民間盛傳,悲劇英雄項羽因自刎烏江畔,死後受天帝封為水神,與夏禹、伍子胥、屈原二帝王、二大夫並列為水仙尊王。

◎項羽死後屍體被【碎屍萬段】,眾人領賞封侯。
◎項羽死後被封神為【水仙尊王】。


項羽.jpg
上圖:項羽自刎(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大天后宮水仙尊王(項羽).jpg
上圖:台南大天后宮水仙尊王(項羽)(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原作者:司馬遷(史紀.項羽本紀)
【濃縮改寫】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