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jpg
上圖:竹林七賢


題解

顏延之是南朝劉宋知名詩人,與謝靈運並稱顏謝,古人云顏詩如錯彩鏤金。據《宋書.顏延之傳》說,延之初為步兵校尉,好酒疏放,性激直,不能茍合當朝權貴,見劉湛、殷景仁等大權獨攬,意有不平,曾辭意激揚,因而每每觸犯當權者,劉湛等很忌恨他,在彭城王前誹謗他,於是出為永嘉太守,延之內心怨憤,遂作《五君詠》五首,分別歌詠「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和向秀五人。

顏延之這組《五君詠》各詩在結構上相當嚴密而且一致。起二句為概述一人平生最重要之活動或思想核心:如阮籍之韜晦隱淪,嵇康之不諧流俗,劉伶之寄情於酒,阮咸之高材美質,向秀之甘心淡泊,都於首二句中道出。後四句則敘述人物的主要行事與個性,往往取諸史傳,擇其典型,令人物的品行於數言之中揭出。最後兩句則能在詠史的基礎上翻出新意,以古證今,借古人之事而表現出自家懷抱。何焯評這組詩說:「既能自敘,仍不溢題。」就指它們能在緊扣論史題目的同時,而自敘心跡懷抱,表達了顏延之本人對人生與時事的態度。這組詩的結構也頗類似於後來的律詩。首二句總領起勢,後四句鋪填,最後議論作結,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對于顏詩結構的精嚴前人也已道及,如沈約的《宋書.謝靈運傳論》中說:「爰逮宋氏,顏謝騰聲,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範後昆。」就指出了顏氏體裁上的明晰與縝密,《五君詠》便是極好的例證。


阮籍.jpg
上圖:阮籍


五君詠

阮步兵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詞類托諷。 
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
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 
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劉參軍 

劉靈善閉關,懷情滅聞見。
鼓鍾不足歡,榮色豈能眩。
韜精日沈飲,誰知非荒宴。
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阮始平

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
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郭弈已心醉,醉山公非虛。
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
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
流連河裡游,惻愴山陽賦。

【作品出處】
五君詠
原作者:顏延之


竹林七賢.png
上圖:竹林七賢


註釋翻譯

阮步兵 (阮籍)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
譯文:
阮籍儘管隱藏自己的形跡,他的見識精密,鑒察能力也很深刻。

說明:
這是顏延之《五君詠》中的第一首,歌詠的對象是魏晉間的名士阮籍。阮籍曾做過步兵校尉,所以稱他為阮步兵。他外表沉晦,而內心卻具有清醒的認識,故詩的第一句就說:「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史傳上說阮籍喜怒不形於色,口不臧否人物,有意隱晦其蹤跡,其實他的識鑒精密,對於時事有極敏銳的洞察力。如曹爽輔政的時候,曾召他為參軍,阮籍以疾辭,屏居田里,歲餘而曹爽被誅,時人都佩服他的遠見,這就足以說明阮籍的緘默與隱淪,只是為了遠身避禍


沉醉似埋照,寓詞類托諷。 
譯文:
他沈醉於酒,似乎把自己才識深深掩埋,但詠懷詩中卻寄托著他的譏諷。

說明:
「沉醉似埋照,寓詞類托諷」二句表現了阮籍生活的兩個主要方面:飲酒與作詩。《晉書》本傳上說:「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鍾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這裡所舉諸事都說明他以醉酒來避免是非與禍害,因而顏延之的詩中說阮籍沉湎於酒,只是為了把自己的才識深自斂藏起來。此處的「照」,就是指其才華熠熠閃耀。阮籍既以醉態來掩飾才華,故云「埋照」,「沉醉似埋照」五字之中即將阮氏的許多行跡櫽括其中,揭示了他嗜酒狂飲的真正動機。「寓詞」句指出了阮籍文學創作的特點,尤指他八十二首《詠懷詩》,其中阮籍大量運用了比興寄托和象徵的手法,以隱晦的手法自表心跡,展現了他生活中的各種感慨。顏延之就說過「阮籍在晉文常慮禍患,故發此詠。」(《文選》李善注引)李善也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因而歷代文人都以為阮籍的這組詩是託物詠志、寓諷於辭的典型之作,其中表現了他憂時憫亂的深沉哀思。顏延之對此有深切的認識,可以說是最早揭示出《詠懷詩》深意的人。


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
譯文:
長嘯一聲如懷念故人,逾越禮教的約束自然使得世人驚愕。

說明:
「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兩句也是本於史傳對阮籍生平事跡的概括,據《魏氏春秋》上說,阮籍少時曾游蘇門山,蘇門山有一位隱居的高士,阮籍前往與他「談太古無為之道,及論五帝三王之義」,然蘇門先生卻不與他交一言,阮籍於是對他長嘯一聲,清韻響亮,蘇門先生只是淡淡地一笑,至阮籍下山後,只聽到山間響起了一種像是鳳凰鳴叫的聲音,知是蘇門先生的回答,這就是「長嘯」句的本事。至於阮籍不受禮教束縛的故事也很多,據《世說新語》中說,阮籍的母親去世後,裴楷前去弔喪,阮籍卻還醉醺醺披著頭發箕踞床上,裴裴坐在地下哭著弔唁一番以後就走了,有人問裴楷說:「凡是弔喪,主人哭後,客人才行禮。阮籍既然不哭,你為什麼哭呢?」裴說:「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禮法自居。」又如阮籍的嫂嫂曾回娘家去,阮籍與她道別,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社會中這種事情頗受人非議,以為是不合禮法的,阮卻說:「禮豈為我輩設也。」故顏延之說阮籍能超越禮法,令眾人驚異。


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譯文:
世事不可言說,行到窮途無路怎能不痛哭呢?

說明:
「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兩句即解釋阮籍為何口不臧否人物,他對於時事不加評論的原因,因為時事已到了不可評論的地步,然而他的感憤與不滿卻在窮途而哭的事實中表現出來,據《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注中引《魏氏春秋》說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經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反。」這兩句將阮籍不論當世人物與窮途而哭這兩件典型的事例聯繫起來,指出其中的內在的關聯,遂揭示阮氏的真正人格和對現實的態度。
說明:
這首詩雖然是詠歷史人物的,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的懷抱,特別是在最後兩句中,一種對時事不堪細論的悲憤之情溢于於言表。據史載,顏延之也性喜飲酒,行為放達。他雖身經晉宋易代的滄桑而出仕新朝,然好肆意直言,對現實多所不滿,故此詩中他通過對阮籍的懷念,表達了自己郁郁不得意的情懷。此詩運用了史傳中關於阮籍的記載,擇取了典型的事例,在短短四十字中將阮籍的一生刻畫殆盡,由此而表現出他的精神。其中點化史傳之語入詩也能恰到好處,不落理路與言筌,自鑄新詞,卻句句有本,可謂無一字無來歷。


【文章出處】
《漢語網》
阮步兵.賞析
(編按:文字略作修改)

網址: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48169-544.html
作者:不詳

嵇康.jpg
上圖:嵇康


嵇中散(嵇康)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譯文:
嵇中散不能與世俗和諧共處,他本來就是神仙中人。
說明:
這是顏延之《五君詠》中的第二首,歌詠的對象是魏晉間的名士嵇康。嵇康因曾作過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故於當時司馬氏的政治集團抱不合作的態度。他雖崇尚老莊,喜言養生服食之事,但富於正義感和反抗性,曾勇敢地抨擊虛偽的禮法與趨炎附勢之士,最後被司馬昭所殺。此詩就是通過對嵇康不諧流俗的倔強性格的歌頌,表現顏延之的人生態度。「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兩句是對嵇康個性的總述。嵇康不能與世俗之人和諧相處,他自己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說自己想學習阮籍的口不論人之過,「然未能及」,就說明了他稟性的剛直,又說自己「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都體現了他不諧流俗,孤高自傲的品格。又據《黃庭經》注中說,服食餐霞是古時仙家的一種修煉方法,指在幻覺中感到日中五色流霞環繞,於是便將甘光流霞吞入口中,是一種得道的途徑。詩中說嵇康天生具有成仙得道的稟性,自然已高出眾人之上。《晉書》本傳中說他:「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於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可知嵇康重視自然的稟賦,認為這是得道的根本。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 
譯文:
他拋下肉身的軀殼成仙,從他的議論談吐可知他的修養已達凝靜專一的境界。

說明:
「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兩句從「餐霞人」三字而來,說嵇康的學道求仙,「形解」就是「尸解」,指學仙者遺棄形體而羽化飛升。《文選》李善注中引顧愷之的《嵇康贊》云,南海太守鮑靚是個有道之士,東海徐寧師事之,徐寧半夜聽到室內有美妙的琴聲,很是奇怪,便跑去問鮑靚,鮑氏以為是嵇康在操琴,徐寧問道:「嵇康已被殺,何以還在這裡?」鮑氏說:「叔度跡示終,而實尸解。」這就是所謂嵇康「形解」之說的依據。由「形解」而可以證明他已默然仙去。嵇康曾作《養生論》,專論修身養性,長生久視之道。孫綽的《嵇中散傳》中說:「嵇康作《養生論》,入洛,京師謂之神人。」《晉書》本傳上也說他以為「至於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都指出《養生論》一文是嵇氏的力作,此處所謂的「吐論」即指此。「凝神」二字語本《莊子》,如《逍遙遊》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其神凝。」又《達生》中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凝神」即指精神達到寧靜專一的境界。這裡說由嵇康的《養生論》一文即可看出他的精神面貌與深厚的修養。


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譯文:
處身於世俗當中,卻與流俗的議論相互違背,尋訪山中的隱逸沈淪之士,相談融洽。
說明:
如果說「形解」二句主要是說嵇康學仙的出世思想,那麼「立俗迕流儀,尋山洽隱淪」二句則是說他處世的經歷。嵇康是個桀驁不馴的人,對當時的政治黑暗深表不滿,曾當面奚落過司馬昭的心腹鍾會,他在思想上非湯武而薄周孔,大異於世俗之人的見解。故詩中說他身在俗世卻與流俗之見相背。史傳上又載嵇康曾採藥入山澤,樂而忘返,樵者見之,以為神人。又說他曾入山與隱士孫登、王烈等游,過往甚契,故此詩中說他居於山中能與隱者融洽相處。這兩句表現了他與世俗相違而希企隱逸的精神嚮往。


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譯文:
鳳凰的羽翼有時受到傷殘,但龍一樣不受拘束的性情,又有誰能夠馴服?
說明:
「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兩句則是對嵇氏遭誣被害的解釋和總結。據《晉書.嵇康傳》中說,嵇康得罪鐘會,鐘會就在晉文帝司馬昭面前進讒道:「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又說康曾助毋丘儉,遂遭到殺戮。然可見當時已有人將嵇氏比作龍,《晉書.嵇康傳》中還說「人以為龍章鳳姿」。故顏延之也以鸞、龍比喻嵇氏,以為它們雖然時常受到摧殘,但其不屈的本性卻是任何人也不能使之馴服的。言外之意是說嵇康雖時時受人詆謗,甚至慘遭殺身之禍,然其不受世俗束縛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正是他受害的真正原因。作者以此歌頌了嵇康的人品精神,同時也表示他不肯屈從世俗的個性。


【說明出處】
《漢語網》
嵇中散
(編按:文字略有修改)
網址: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48172-249.html

劉伶.png
上圖:劉伶


劉參軍 (劉伶)

劉靈善閉關,懷情滅聞見。
譯文:
劉伶善於關閉感官,把感情隱藏起來對外界不聞不見。


鼓鍾不足歡,榮色豈能眩。
譯文:
鐘鼓不足以使他歡樂,美麗的色彩怎能迷亂他的雙眼?


韜精日沈飲,誰知非荒宴。
譯文:
他斂藏住光彩每日沈湎於飲酒,誰能懂得他不是飲酒過度?


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譯文:
酒德頌篇幅雖短,他的內心世界從這裡可以看見。
 


阮咸.JPG
上圖:阮咸


阮始平 (阮咸)

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
譯文:
阮咸有高遠的才幹,真的是天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


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譯文:
他通曉音律為何如此湛深,能夠辨別各種金屬發出的細微區別。
 

郭弈已心醉,醉山公非虛。

譯文:
名士郭弈對他的音樂才華已經傾倒,山濤對他的賞識更非沒有見地。


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譯文:
雖然屢次推薦他但還是沒有做官,最後荀勗自認遠不如他,手一揮讓他出京為始平太守。


向秀.jpeg
上圖:向秀


向常侍(向秀)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
譯文:
向秀自甘淡泊,把心思都寄託在筆紙著作上。


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譯文:
對玄理的探究異於常人,不屑書中章句的解說。


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
譯文:
他與呂安的結交如鴻雁凌空情意高遠,與嵇康的交游如鳳凰遨翔不同凡俗。


流連河裡游,惻愴山陽賦。
譯文:
他在河內與他們交往戀戀不捨,在呂安嵇康被害後,他行經山陽舊居聽見笛音,思舊賦是他的有感而作。


竹林七賢.png
上圖:竹林七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