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jpg

 

打罵孩子真的是教育嗎?

父母想打罵的孩子欲望,究竟是在發洩情緒,還是在教育?我想讓孩子屈服於威勢與力量,還要理解「愛」是什麼,這種做法多麼地強人所難!而成人自己擁有可以任意對孩子使用權威與力量的權力,是多麼需要戒慎恐懼的一件事!

我常常在想,體罰到底是一件多值得說嘴的事情,以至於到現在,二○一六年,還有那麼多自稱是教養專家的人,寫文敘述自己如何以體罰管教小孩,辯解自己為何不得不打小孩。

那些支持體罰的話術大概是以下內容:體罰並非毒蛇猛獸,適當使用仍具效果;家長不必心懷內疚,只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知道為什麼被罰,讓孩子服氣被罰,體罰後給孩子愛與道理,就是教育的一種。

這種合理化自己打人行為的文字,再流暢也只是說明:「我告訴你,我就是要打你」,小孩會犯錯,成人犯的錯更多更惡。當我們在職場寄錯信、忘記會議、稿子有錯誤、媒體亂下標題操弄輿論,主管或讀者觀眾可不可以說:「你錯了,我要打你,你知道我愛你才打你嗎?」這麼說,你服氣嗎?

「不一樣,我打孩子後給他愛的教育。」

「看到很多『愛的教育之可怕小孩』後,我對於體罰的看法逐漸修正。」

「我們這一代全是被打大的,但父母與師長的體罰,並不曾讓我們變得暴力。」(提醒一下,你正在打小孩喔!)

作為爸媽,我們很清楚為什麼會動怒想打罵小孩,往往是因為時間壓力、情緒波動、溝通技巧的不足,沒辦法理解小孩的想法,有時連孩子「態度惡劣」,都是打罵的理由。可是,態度好壞相當主觀,當我們情緒好、狀態佳時,對於態度差的人,會體貼他是不是發生了不好的事?身體不適?睡眠不足;情緒不好時,一句「隨便啦!」都可以讓人發怒。

贊成體罰的人堅持,管教孩子是避免他們誤入歧途,造成社會負擔,孩子不打就不會聽話,不會懂得尊重他人。這些人堅持,自己能夠拿捏打罵的程度與力道,因為打罵只是一種懲罰形式,最重要的是透過懲罰,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錯誤,或是遠離危險。可是成人在口出惡言或是拿起藤條時,真的有自信自己依舊保持理智、沒有動氣嗎?


曾有朋友問我,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嗎?上一代的爸媽多屬於威嚴派,一問就生氣,一開口就是比較或嘲諷,抱持相反的意見就是叛逆,不聽從他們的建議就是不孝順,即便孩子長大了想說道理,也成了善辯。那樣長大的我們,現在還是能主張不打不罵,是不是過份放大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其實我相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不在於「我會變成怎麼樣的人」,而在「我心裡的傷」。我都三十四歲了,但只要說起小時候,就是媽媽如何打我(工具放哪記得一清二楚),爸爸盛怒下的巴掌(我連原因地點都還記得);我覺得受傷又難過,主動和爸媽提起一些被打罵的往事,他們卻早就沒印象,那根本沒什麼,不過是繁重育兒片段裡的極短時刻,相反地,他們說著一些好玩的事,特地帶我們出遊的回憶,我完全沒記憶,童年的悲傷是我覺得是難以忘懷,且某天憶起後不會再消失的痛楚。

朋友安慰我,並非現在長大了,相對能理解年老的父母親,甚至跟他們感情更好,就代表那些打罵記憶會消失,那無關於願不願意「原諒」父母,或者能不能理解他們當時的困境,而是那些傷就是一直都在,永遠會在類似的場景,刺傷我們心裡的孩子。

你覺得我太誇張嗎?或許吧,但如果不曾好好追溯自己的生命之路,我無法完整的愛自己;若非接納生命所有悲傷憤怒的時刻,我不會發現,自己其實足以被當時的父母、其他成人好好對待。

和你不同,我是被結結實實打大的小孩,體罰不曾有讓我心悅臣服的一天,如果我沉默,只是因為不理解與無從反抗。這一點在我當媽媽後,有了更深的體悟,我也曾有幾次氣到想打小孩的魔性時刻,當下察覺到的不是「要教小孩」,而是自己的無助、沮喪、疲憊,那與小孩無關,是我個人管理與環境支持的問題。我甚至很害怕自己有那樣的念頭,竟然想打一個身形小於自己兩三倍、口語能力發展中、行動能力不穩的幼兒,我在想什麼?只要我一甩手,幼小的孩子就會飛出去或跌倒吧!我想打罵的慾望,究竟是在發洩情緒,還是在教育?我想讓孩子屈服於威勢與力量,還要理解「愛」是什麼,多麼地強人所難!而成人自己擁有可以任意對孩子使用權威與力量的權力,是多麼需要戒慎恐懼的一件事!

當我選擇了不打不罵,並非意味著我完全忍讓、無條件接受和不管教所有嘗試過不打不罵的父母都知道,那會浪費很多時間、耗盡心力,想破了頭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猜出他話中的語意。但養小孩本來就無效率可言,只能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少睡一點,多擠一些時間,好好與孩子對話,設法減少我可能施予的傷害。


不打不罵不代表不教育,我只是不想以強勢的力量去面對問題,我想試著以溝通跟了解去解決難關。當孩子被這樣好好對待、有機會討論思考時,未來遭遇到什麼樣的人、什麼樣惡劣的態度,應該都能找出一套應對的策略。

畢竟孩子會花上一輩子成長,我們只是在他生命的前期,陪伴左右,供給營養、保護他不受外在傷害,孩子不會永遠在溫室被我們保護著。是的,所以我們該給的是,支撐他離家後心靈依舊勇敢堅強又溫柔的力量,以面對真實世界各種變化,而不是「既然你早晚都會受傷,那我就先打你,讓你知道世界的真實」。

那些相信打罵才能解決問題的人,是否已經忘記父母當年的模樣?忘了自己曾握著小小的拳頭,發誓未來絕對不重蹈覆轍以體罰養育子女?他們選擇相信,孩子就是欠打、劣根性強,他們是否一直以來未曾被別人好好傾聽過?我常常懷疑這件事。

也許他們在打罵小孩時,應該在小孩背後放一面鏡子,看看盛怒的自己是什麼表情,那就是小孩眼裡,爸媽最真實的模樣。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Baby》
〈打罵孩子真的是教育嗎?〉
(原始出處:《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果力文化出版))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159-/?page=1
2016-10-06 (已於2017-01更新)
文/林蔚昀、諶淑婷
【作者簡介】
林蔚昀,遊走於文學創作與翻譯的自由文字工作者。曾在英國求學,後來因為一張波蘭海報來到波蘭,在波蘭結婚生子。多年來透過翻譯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喜歡體驗多元文化生活,並且把這生活中的各種稜角和喜怒哀樂化為文字。目前與波蘭老公與兒子回台居住,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

諶淑婷,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偶爾在從小長大的社區賣菜。育有一兒一狗四貓,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個人網站「喵的打字房」:cclitier.blogspo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