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體罰,老師怎麼教學生?
近幾年來學校落實「零體罰」,讓許多教師大喊「學生難管教」。體罰究竟有沒有效?曾經買過「愛的小手」的老蘇老師,如何看待這個校園裡的千古難題?
有一位老師提出了「零體罰」的困惑,輾轉寄到我的信箱裡。這封信的內容是這麼說的……
您好,我不知道我的問題是否適合在此發問,不過仍斗膽請教,若能夠得到回覆,不勝感激!
現在的學校教育強調抵制體罰,而體罰的範圍除了身體上的處罰以外,稍重的言語斥責、抄寫課文等等,只要讓孩童身心感到不適者,都統稱為「體罰」而禁止。身為學校老師,完全無法可管現在的小孩(尤其小五、小六),在媒體的強烈放送下,孩子們也懂得你無法管教他們,於是變本加厲,無法無天。而家長們也常在自己小孩的轉述中,認為自己的小孩準沒錯,進而質疑老師的管教。
在上述情形之下,目前的學校教育已經變成老師只管受教的小孩,對於那些搗蛋作亂、不思學習的小孩採取放任態度,只要他不要嚴重影響乖的小孩就好。這完全促使了M型化社會的形成,且跟我的教育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因此,想請教是否有辦法改變此現狀?還是這社會便是如此,順流民意,放任不受教的小孩繼續沉淪?謝謝!
讀了這樣的來信感到很沉重,畢竟這是來自一位有心的老師內心長久以來的困惑。我想,這樣的議題一拋出,肯定又引發一場家長們和老師們的世紀論戰。
但是我們平心而論,這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畢竟管教問題牽扯到的,不僅是一位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輔導問題,影響的可能是整個課室裡所有學生的受教權。零體罰政策需要的不只是共識,而是全民共同來協助處理這些教室內的紛爭,上到學校行政主管、各縣市教育局,下到家長這端,都該有一定的配套措施。例如:分派專職的專業輔導人員駐校協助,或是訂定法令規範讓家長共同配合,才不會讓導師陷入單打獨鬥的困境。
至於零體罰這個議題,我想可以從三個部分來談:
1. 體罰有用嗎?
我來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第一年剛出來教書時,台灣尚未有「零體罰」的觀念。我很訝異的是每一個班級裡頭,都有一把專屬的「尚方寶劍」。隔壁班資深老師強烈建議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毛頭,一定要去買一支「愛的小手」回來鎮壓學生,否則學生肯定無法無天、騎到我的頭上去。
我果真聽從建議,買了一支「愛的小手」,其實我沒打算用它來對付學生,我只希望能營造像「家法」那樣高高在上的紀律感罷了。
但是,隨著學生犯錯的頻率愈來愈高,我不得不把「愛的小手」拿出來亮相:「再不乖,我要修理人了哦!」說真的,剛開始的那一、兩天還挺有效果,但沒幾天這些犯錯的孩子又繼續明知故犯,因為他們知道老師是在虛張聲勢。最後,在警告一直得不到效果,全班學生都認定老師說得到、做不到,我只能捍衛我訂下的規定。
全班孩子都坐在底下看好戲,這些打架滋事的孩子全排成一列、屁股翹得高高的等著我修理他們。當我高高舉起「愛的小手」時,我突然發現我真的沒有勇氣用力揮下去,最後我只能作勢輕拍一下他們屁股,就草草叫他們回座位坐好。
當下,我有著深深的罪惡感。體罰別人,就是去傷害別人的身體,這實在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我真的做不來,我一點也不想扮演這種惡狠狠的角色。
其次,我突然明白:原來恐嚇孩子是會成為習慣的。當我們警告著孩子「不能做,否則我要修理你」時,其實已經預言著我們未來的行為;當警告無效時,下一次我們所提出的警告就會加倍;一直到某一次,警告程度已經到達了極限、大人的情緒已經滿到頂點時,往往我們為了捍衛某種無謂的尊嚴,而被迫去執行自己所訂下的規定。
同時,我也深刻的反省著:那些長期被我責罵、被我警告、甚至是揚言要修理他們的孩子,他們的行為有因此變好嗎?其實並沒有。環顧每一班令人頭痛的孩子,哪一個不是被罵得最凶、被修理得最慘?「處罰他們」跟「讓他們變好」,這好像是兩件事情?
所以,當下我就把「愛的小手」丟掉了。丟棄了它,代表我終於認清自己的班級經營是有問題的;我也相信,應該還有更有效的方法,來教會我的孩子,而不只是處罰他們而已。
2. 「責罵」與「訓誡」的差異
所以我開始釐清:當孩子犯錯時,我究竟是在「處罰他們」,還是「想要教會他們」?
孩子犯錯,我們是該適當的「訓誡」,但不是「責罵」。所謂的「訓誡」,是態度嚴正的指出他們的問題,不帶個人情緒,同時內心有強烈的、想教好他們的心情;而「責罵」卻是摻雜了太多大人的情緒。也因此,「訓誡」的時間較短,目的達到即可停止;然而「責罵」的大多時間都是大人們在發洩情緒,因此時間愈拖愈長,愈罵愈氣。
舉例來說:孩子因貪玩去惡作劇欺負同學。老師可能氣炸了,先把這孩子狂罵一頓,再逼他去和同學道歉,再處罰他一個星期不准下課或抄寫課文十遍。
這就是「責罵」。在這過程中只看到大人們生氣的情緒,並沒有看到孩子有因此而深切自我反省,也沒有因此而學會怎樣做出正確的決定。他只有被告知哪裡做錯了,以及得到一個讓他感到痛苦的處罰。
那麼下回在相同的時空背景裡,這孩子還會因貪玩再去欺負同學嗎?肯定是會的,因為他的心裡覺得已經為上回的錯事付出代價了。他會害怕處罰,不代表他不會因為好玩再去欺負同學。我們只有處罰到表層的行為,卻沒有教到深層的反省,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孩子仍我行我素的原因。
而「訓誡」,是在這歷程中時時刻刻保有想教會孩子的想法。因此我們可能會扳起臉孔指正孩子,但是仍不斷和他釐清這件事的是非對錯。我們可以不用處罰孩子,但我們一定要教會他們對這件事情負責,並且讓他們學到深刻的教訓。
3. 不體罰,我們還能怎麼做?
現在的校園裡霸凌議題十分嚴重,主要是這些行為偏差的孩子每次只有被別人處罰、被凶狠的責罵,但是從頭到尾,他們自己並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也沒有被教會在下一次應該如何做出最適當的行為來。也因此,愈罵他心裡愈反抗,愈罵他就故意愈壞。
我們該做的,首先是要修正他們的態度。當他們犯錯被糾正時,很多時候他們的反應不是羞愧,而是憤怒。所以我們要從化解孩子的情緒開始,可以這麼問:「你現在是在生氣嗎?」語氣可以委婉或是嚴肅,端看孩子犯的過錯大小、以及當時孩子表達出的情緒強烈而定。
如果孩子說:「我沒有在生氣。」那麼我們可以這麼說:「為什麼你看起來很不開心呢?」「你的表情看起來好凶哦,可不可以先深吸呼一下,換另外一個表情呢?」
如果孩子說:「對,我就是在生氣。」那麼我們可以接著這話題:「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生氣?」或是「但是我想和你用智慧來處理事情,而不是和你用情緒來處理事情。」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卸下外層的防護罩,等到孩子稍微放下他的情緒了,才是真正打開了溝通的大門。此時,要說出能打動孩子心裡的話,也不是一件難事了!
其次,是教會他們反省能力。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時,他們都會指著別人說:「別人也有玩啊……都是他們的錯……是他們害我的……」所以我們要用盡各式各樣的方法,讓他聚焦在自己的錯誤上,而不是第一時間就想要逃避責罰、推拖找藉口。
我最常做的,就是讓孩子們換個角度來檢視自己。例如,我會請作業總是敷衍亂寫的孩子,讓他學老師嚴格的批改他自己的簿本;而每天小錯一直犯不停的孩子,我會請他嚴肅的罵自己十句……神奇的是,當孩子有機會扮演檢視自己錯誤的角色時,他們往往會拿出更高的標準來批判自己;同時,對自己的指責也比大人的更加嚴格。有時候,孩子剛開始還嬉皮笑臉的罵著自己,到最後眼淚竟然就撲撲簌簌的掉了下來……
處罰孩子,絕對不是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因為那只能獲得短暫的嚇阻作用,卻在彼此心裡埋下更多的未爆彈。只有真正把孩子教會了,才能徹底解決教室裡長久以來的紛紛擾擾,重新找回老師應有的自信與笑容!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雜誌》46期
〈零體罰,老師怎麼教學生?〉
2013-05 (已於2017-10更新)
文/蘇明進
【作者簡介】
蘇明進,大元國小老師。在部落格上人稱「老ㄙㄨ老師」,曾榮獲GreaTeach 全國創意教學獎、「power教師」入圍,有多本教育著作。自言從小就是大人口中的乖孩子,最後成為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老師」,憑著自己的成長經驗同理學生,希望孩子不被自我質疑困住,打壞一整個快樂人生。
- Apr 12 Thu 2018 15:13
◎蘇明進:零體罰,老師怎麼教學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