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png
(圖片引自網路)


生活的跨度與深度──破紙而出的〈岳陽樓記〉

英國科學家牛頓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有一個充滿趣味的問題與牛頓有關:為什麼在蘋果樹下看見蘋果掉落,會激發他去探究原因,而得出萬有引力定律的結論?

有人說牛頓是天才,其實不然。若說天才是一分天賦加上九十九分努力,那麼牛頓或者可以算是天才。每個人都會有某些稟賦上的特質,不過決定成功因素的「九十九分努力」,不單純只是發憤向學,關鍵在於「念茲在茲」的處處留意、時時上心。如此,不僅能夠隨時隨地的累積觀察結果與實務經驗,同時也能夠與所學所思相呼應,自然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撰作就表現出這樣的成就。當初范仲淹並未曾親身前往岳陽樓的經驗,從他允諾好友滕子京邀約的背景來看,范仲淹顯然借題發揮,將自己的所學所思落實於對岳陽樓的想像。這不是等閒的想像或穿鑿附會,而是一種屬於神遊的「深度旅遊」。雖然只是神遊,無法從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日常生活來體會,卻可以如蘋果觸動牛頓般,引發出范仲淹的知識底蘊、歷史感悟與生命經驗。

〈岳陽樓記〉於是破紙而出,充滿質感。其神遊之中,景亦是情,情亦是景。從「霪雨霏霏」「陰風怒號」一段到「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段,無非都是仕途的起伏跌宕、人生的悲喜哀樂。然而這一切,豈不也都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小小片段;在「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胸襟懷抱裡,豈不是足以為生命增色添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表現出他的「念茲在茲」。具體來說,沒有生活的跨度與深度,即令是范仲淹,也難造就出〈岳陽樓記〉的神來之筆。

傷春悲秋是古今抒情文學常見的內容,騷人墨客往往因為季節、景物的變化而興起無端的情緒波動。或真情流露,或多愁善感,而范仲淹獨獨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性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確實是一種超然的態度,卻有著「多情卻似總無情」的繾綣之意。范仲淹所念茲在茲的,是民胞物與的自我期許,是體察古仁人志士的用心和堅持。於是〈岳陽樓記〉的跨度與深度,因范仲淹的「高度」而呈現古蹟名勝之所以然的價值。

牛頓不會因蘋果憑空砸落而莫名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范仲淹也不會只因滕子京遭貶而神遊虛撰。范仲淹的撰作是與滕子京對話、與岳陽樓對話,甚至是與所有的遷客騷人對話。而對話的真正意義,在於讓滕子京更明白自己,讓岳陽樓更彰顯其價值,重要的是讓范仲淹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其實「念茲在茲」的態度,我們也都可以做到!

蘋果.pn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龍騰版技高國文第三冊教師用書》
生活的跨度與深度──破紙而出的〈岳陽樓記〉
作者:鍾宗憲
【作者簡介】
鍾宗憲(1966-),臺灣台中市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石頭出版社編輯,漢揚出版集團主編,世界宗教博物館籌備處顧問,民間文化青年論壇召集人, (台灣)中國民俗學會理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先秦兩漢學術研究室執行長,輔仁大學進修部全人教育中心國文科召集人,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暑期碩士班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教授,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先秦兩漢學術、歷代文選、中國神話、中國民間文學、中國文學史、中國傳統小說、現代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