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文選自《青春超哲學》,為一篇哲學普及散文。作者運用一連串事例,點出人們常有誤將「感覺」視為「事實」的情況,並期勉讀者養成反思的習慣,避免因認知偏差造成的不良後果。
文章由生活常見的事例切入,並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與比較,引導讀者學習推論現象背後的成因與後續影響,充分展現哲學不斷探求真理的思考模式,並提醒人們要正視自己的無知,培養理性思辨的態度。全文取材生活時事,以平易的文字說明思考的謬誤,舉例精當,思路清晰,是一篇建立邏輯思考能力的入門之作。
(圖片引自網路)
從「感覺」到「事實」的差距
我常鼓勵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沒事時也可以想想自己覺得什麼事情理所當然,然後挑戰它,看能否到達懷疑的地步。
有一天,一位同學對此感到很不以為然。他說:「對於正確的事情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反對呢?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作為不是很沒意義嗎?」
的確,嘗試去反對「正確的事情」,除了練習思考之外,意義不大。「但問題是,」我問學生,「你如何確定一件事情是正確的?如果不試著反駁看看,如何確認?」
經常反思,就有機會找出自己在理由不足的情況下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缺乏反思習慣,就容易具有自以為正確但卻錯誤的知識而不自知,也就容易做出錯誤抉擇。
認定正確的卻未必正確
事實上,我們以為正確無誤的事情,有時並非事實,可能只是來自於輕率思考或只是因為周圍多數人有相同觀點而已。要跳脫這種困境,最好能夠了解錯誤知識形成的各種因素。
而其中最常見、也最難發現的因素大概算是「同溫層」效應。由於年紀、性別、觀念、興趣、想法等屬性類似的人,容易結交並分享想法,久而久之,感覺上某些想法似乎是大眾的共識,但實際上卻未必如此。而這種認知卻會讓我們降低戒心,失去發現錯誤的良機。所以,多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文化,有助於跳脫這種井蛙之見。況且,當整個時代大多認同某種觀念時,想要跳脫就更困難了。就像當整個世界都傾向於重男輕女時,站在最前端的女權鼓吹者,就容易被視為異端而遭受迫害。那麼,回頭反思一下,我們的某些觀念是否受限於這個時代,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正在以極多數的力量,反對某些被我們稱之為極端者、敗類的先進觀念鼓吹者呢?
除了同溫層效應,許多在成長中無意間形成的偏見、內心隱藏的私心作用,也都容易將人導向錯誤思考。
感覺這樣,事實卻不然
國際市調中心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針對許多國家國民在感覺與事實間的差距研究,提供了許多這類錯誤思考的案例。該研究指出,有許多議題,人們感覺上的推測和實際問卷結果差距很大。
舉例來說,「你覺得國內有多少穆斯林?」所有國家國民的推測都比實際比例高很多。法國人推測約百分之三十,但實際上只有百分之七點五。而臺灣人推測有百分之七,但實際上卻只有萬分之一。導致這種思考偏誤的因素,可能是由於新聞常有伊斯蘭教世界的紛爭與恐怖攻擊,新聞多了,就容易感覺四周有較多穆斯林。這種效應就像媒體經常播報犯罪新聞時,容易讓人感覺生活四周很不安全。
另外,當問到有多少比例的人目前處在開心狀態時,每個國家國民都嚴重低估了。韓國最嚴重,覺得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感到快樂,但實際上卻有將近九成的人覺得自己處於開心狀態。會覺得多數人不快樂,很可能也是由於負面新聞的作用,尤其連臺灣都有關於韓國人工作壓力很大的新聞,他們自己自然也容易被這類新聞干擾判斷。
當我們經常聽聞不幸消息,就容易錯估大眾快樂程度。除此之外,人們喜歡在社群媒體抱怨與發洩情緒的風氣,也會導致我們誤以為多數人不快樂。
科學研究也有偏差的可能性
然而,反思習慣也能讓我們不輕易掉入那些看似嚴謹的科學研究的陷阱裡。例如,這個關於快樂比例的研究數據顯示多數國家都有接近九成的人感到快樂,這會是真的嗎?由於這個數據和我們的日常印象差距太大,不禁令人感到可疑。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其研究方法是否有問題。
雖然研究方法屬於隨機抽樣的問卷,但仍存在導致誤差的因素。例如,心情不好的人較容易拒絕受訪,而心情好的人比較有耐心與意願協助研究者做問卷,因而造成九成的數據。這數據或許只能顯示「願意填問卷的人有九成是處於開心狀態的」,而那些正覺得自己不快樂的人,由於根本不想理會研究人員,所以自然被排除在問卷調查的範圍之外了。如此一來,這樣的研究就不夠客觀。
然而,如果填寫問卷有贈送禮物的話,或許可以大略排除這種狀況,因為即使不快樂,也可能會為了禮物而接受問卷調查,但如此一來,就可能導致另一種偏差,這九成的人之所以快樂,或許是因為有禮物可拿的關係。也就是說,問卷調查本身就是快樂的來源。那麼,這樣的研究也容易產生偏差的結果。
思考偏誤製造假資訊
人們的想法很容易受到現有資訊的干擾而產生錯誤的認知。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的創辦人杜伯里(Rolf Dobelli)將這種干擾作用稱之為思考偏誤。在其著作思考的藝術中有兩種思考偏誤與此息息相關:「現成偏誤」與「存活者偏誤」。
「現成偏誤」指的是我們習慣以現成的資訊來理解事物。就像常聽到某個主張,就以為有此主張的人比例很高,但很可能只是因為這些訊息較容易被報導,或者自己的朋友圈較多屬於此種類別的同溫層效應而產生認知上的偏誤。
「存活者偏誤」則是指看得見的例子,都是最後存活下來的優勝者。像是成名搖滾樂團、生意興隆的商店。由於我們不容易看見那些失敗者,就容易高估成功的機率。
要擺脫認知偏誤,必須張開智慧的雙眼,養成反思的習慣,經常性的反思自己認為確定無誤的知識。即使暫且找不到問題,也要讓哲學最強調的「無知之知」協助我們:「沒有找到問題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可能只是自己還沒有能力發現而已。」當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並去尋找那些眼睛看不見的資訊,才能儘可能避免因為錯誤認知而導致錯誤的行動與不良的後果。
跟著哲學家思考:無知之知
哲學自蘇格拉底以來就非常強調「無知之知」:知道自己針對某些事物處於無知狀態的知識。具備此種知識,就不會過度自信而導致不良後果。例如,當我們要做一個重大決定時,要知道一定存在有尚未想到的不良後果,儘可能先找出所有可能的壞處,防患未然,就容易走向好的結局。
而當我們遇到很大的困難時,常常覺得根本無法解決,但事實上,只是自己能力或是知識不足才會有這種情形,打開無知之知的智慧雙眼,就可以發現一定有巧妙解決的方法,只是自己尚未發現。只要有這種認知,就容易努力去尋求解答,也就比較可能真的找到解決之道。
最難獲得的無知之知屬於反思能力。知道自己不知道如何反思的人,會努力學習。但是,要知道自己缺乏反思力,需要相當程度的反思力。所以,反思能力越差的人,就越不知道自己反思能力不足。而這些人往往充滿信心在網路上或在生活中高談闊論,與人爭論,甚至隨意批評,而且很難溝通。這也是社會上非常麻煩的問題來源之一。
【文章出處】
《青春超哲學》
〈從「感覺」到「事實」的差距〉
作者:冀劍制
【作者簡介】
冀劍制(1968-),臺灣屏東人,從小就愛看動漫,尤其喜歡日本知名動漫航海王(ONE PIECE)這部作品,國中畢業後考上高雄工專(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科,後因對寫電腦程式較熱衷轉入電子科,再輾轉到新竹大華工專(今敏實科技大學)繼續念電子。冀劍制的哲學啟蒙來自於天地一沙鷗一書,書中追尋夢想、探求生命境界的主角海鷗讓他大為感動,因而對生命有了積極的想像,他對於哲學的理解都仰賴自身摸索,大華工專畢業後決定轉讀哲學,考上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取得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現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冀劍制立志推廣哲學,善於透過生活化事例及淺白解說,打破一般大眾對哲學晦奧高深的想像。他取材航海王分析角色言行所展現的哲學理念,並以此開授課程,強調鍛鍊勇氣、追求夢想的實踐哲學,得到廣大迴響。他的著作多次入選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也曾入選遠見天下30雜誌「30前必讀十大好書」。著有邏輯謬誤鑑識班、海賊王的哲學課、是思考,還是想太多、青春超哲學等。
(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解析
(一)先以生活情境破題,提出缺乏反思習慣對生活的影響。
我常鼓勵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沒事時也可以想想自己覺得什麼事情理所當然,然後挑戰它,看能否到達懷疑的地步。
◎作者先提出其主張,說明反思的重要。
有一天,一位同學對此感到很不以為然(不以為然,不認為是正確的,指不贊同)。他說:「對於正確的事情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反對呢?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作為不是很沒意義嗎?」
◎舉出學生的反駁。藉由學生的質疑引領讀者思考,同時反映出學生也反思了作者提出「懷疑理所當然之事」的看法。
的確,嘗試去反對「正確的事情」,除了練習思考之外,意義不大。
「但問題是,」我問學生,「你如何確定一件事情是正確的?如果不試著反駁(反駁,提出反對的理由辯駁。駁,音ㄅㄛˊ)看看,如何確認?」
◎藉由問句讓學生和讀者更進一步思考反思行為的本質與重要性。
經常反思,就有機會找出自己在理由不足的情況下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
缺乏反思習慣,就容易具有自以為正確但卻錯誤的知識而不自知,也就容易做出錯誤抉擇。
◎作者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想法,點出反思與不反思的後果:人們面臨抉擇時,會受到各種已知或外界資訊的影響而做出輕率的判斷;養成反思習慣,便有可能降低做出錯誤決定的機率(編者註:但即使經過反思,確定何者為正確知識,但人畢竟有人性上的弱點,是否就能做出正確抉擇,不無疑問)。
(圖片引自網路)
(二)說明形成錯誤思考的因素。
認定正確的卻未必正確
事實上,我們以為正確無誤的事情,有時並非事實,可能只是來自於輕率(草率、不謹慎)思考或只是因為周圍多數人有相同觀點而已。
要跳脫這種困境,最好能夠了解錯誤知識形成的各種因素。
而其中最常見、也最難發現的因素大概算是「同溫層」效應(同溫層效應:即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指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看法相近的意見不斷出現,使身處其中的人相信該意見為多數人想法。同溫層,現稱平流層。在離地表11至50公里的高度範圍內,空氣呈現水平流動,故稱為「平流層」,後用以比喻觀點相近的社交群體)。
由於年紀、性別、觀念、興趣、想法等屬性類似的人,容易結交並分享想法,久而久之,感覺上某些想法似乎是大眾的共識,但實際上卻未必如此。
◎作者舉出原因之一的「同溫層效應」,闡明人們易被生活圈或社會氛圍影響,致使思考偏狹仍不自知,呼應前段反思的必要性。
而這種認知卻會讓我們降低戒心,失去發現錯誤的良機。
◎說明同溫層效應易使人陷入群體迷思中,猶如溫水煮青蛙而不自覺。
所以,多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文化,有助於跳脫這種井蛙之見(井底之蛙的見解,比喻識見狹隘。典出《莊子.秋水》)。
況且,當整個時代大多認同某種觀念時,想要跳脫就更困難了。
就像當整個世界都傾向於重男輕女時,站在最前端的女權(指女性在社會、政治或法律上所應享有的權利)鼓吹(提倡、宣揚)者,就容易被視為異端(異端:指不同於傳統道德的思想)而遭受迫害。
那麼,回頭反思一下,我們的某些觀念是否受限於這個時代,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正在以極多數的力量,反對某些被我們稱之為極端者、敗類的先進觀念鼓吹者呢?
◎即多數暴力的現象,為追求多數人的共同利益、或捍衛多數人的價值觀,而侵犯、剝奪了少數人的權利和主張。
除了同溫層效應,許多在成長中無意間形成的偏見、內心隱藏的私心(以個人利益為優先的念頭)作用,也都容易將人導向錯誤思考。
(圖片引自網路)
(三)說明感覺與事實間往往會有落差。作者舉穆斯林人口比重、國民快樂程度等問卷實例佐證論點,緊扣前段產生錯誤思考之因。
感覺這樣,事實卻不然
國際市調中心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益普索莫里:位於英國的市場研究公司,所做調查多著眼於受調國家的人民對公共事務的態度)針對許多國家國民在感覺與事實間的差距研究,提供了許多這類錯誤思考的案例。
該研究指出,有許多議題,人們感覺上的推測和實際問卷結果差距很大。
◎運用國際市調的研究實例佐證,不只強調了論述可靠性,更表示此現象並不局限於臺灣,而是世界共有的通病。
舉例來說,「你覺得國內有多少穆斯林(穆斯林: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為信仰者、實現和平者,後泛指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
所有國家國民的推測都比實際比例高很多。法國人推測約百分之三十,但實際上只有百分之七點五。而臺灣人推測有百分之七,但實際上卻只有萬分之一。
導致這種思考偏誤(思考偏誤:Cognitive bias,心理學術語,指依據主觀感受作判斷,導致判斷失誤或判斷的根據與實情不符)的因素,可能是由於新聞常有伊斯蘭教世界的紛爭與恐怖攻擊,新聞多了,就容易感覺四周有較多穆斯林。
這種效應就像媒體經常播報犯罪新聞時,容易讓人感覺生活四周很不安全。
◎列舉生活中可見的情形,讓讀者切身掌握感覺與事實間容易存有差距。
另外,當問到有多少比例的人目前處在開心狀態時,每個國家國民都嚴重低估了。
韓國最嚴重,覺得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感到快樂,但實際上卻有將近九成的人覺得自己處於開心狀態。
會覺得多數人不快樂,很可能也是由於負面新聞的作用,尤其連臺灣都有關於韓國人工作壓力很大的新聞,他們自己自然也容易被這類新聞干擾判斷。
◎再一次強調人們容易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而推導出錯誤結論。
當我們經常聽聞不幸消息,就容易錯估大眾快樂程度。
除此之外,人們喜歡在社群媒體(指人們用來交流意見、觀點、經驗的網路平臺。如Facebook、IG等)抱怨與發洩情緒的風氣,也會導致我們誤以為多數人不快樂。
(圖片引自網路)
(四)說明即使是科學數據,仍應對其抱持懷疑態度。
科學研究也有偏差的可能性
然而,反思習慣也能讓我們不輕易掉入那些看似嚴謹的科學研究的陷阱裡。
◎作者切換角度,對一般人盡信數字和研究結果的心態提出告誡。
例如,這個關於快樂比例的研究數據顯示多數國家都有接近九成的人感到快樂,這會是真的嗎?由於這個數據和我們的日常印象差距太大,不禁令人感到可疑。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其研究方法是否有問題。
◎科學研究就算擁有具體的數字結論,仍有可能因為各種外部因素而影響其信度與效度,若對結果照單全收,仍會犯下前段提及的思考偏誤。呼應第4段所提反思習慣的重要。
雖然研究方法屬於隨機抽樣(隨機抽樣:隨機從整體中抽取部分作為樣本,是一種推論統計的方法)的問卷,但仍存在導致誤差的因素。
例如,心情不好的人較容易拒絕受訪,而心情好的人比較有耐心與意願協助研究者做問卷,因而造成九成的數據。
◎先決條件便已決定了結果,因此使結果的參考價值降低了。
這數據或許只能顯示「願意填問卷的人有九成是處於開心狀態的」,而那些正覺得自己不快樂的人,由於根本不想理會研究人員,所以自然被排除在問卷調查的範圍之外了。如此一來,這樣的研究就不夠客觀。
然而,如果填寫問卷有贈送禮物的話,或許可以大略排除這種狀況,因為即使不快樂,也可能會為了禮物而接受問卷調查,但如此一來,就可能導致另一種偏差,這九成的人之所以快樂,或許是因為有禮物可拿的關係。
◎強調任何步驟都需要反思,謹慎推敲出合理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問卷調查本身就是快樂的來源。那麼,這樣的研究也容易產生偏差的結果。
◎問卷結果易受個體影響,作者以此闡述在看似嚴謹的數字背後,可能潛藏的漏洞,藉此加強反思的重要性。
(圖片引自網路)
(五)說明「現成偏誤」、「存活者偏誤」兩種常見的思考偏誤,並總結全文。
思考偏誤製造假資訊
人們的想法很容易受到現有資訊的干擾而產生錯誤的認知。
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的創辦人杜伯里(Rolf Dobelli)(瑞士作家及企業家,參與創辦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並創立跨領域、非營利的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將這種干擾作用稱之為思考偏誤。在其著作思考的藝術中有兩種思考偏誤與此息息相關:「現成偏誤」與「存活者偏誤」。
◎分述「現成偏誤」和「存活者偏誤」兩種思考偏誤類型,並回扣開頭「反思」的論點,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
「現成偏誤」指的是我們習慣以現成的資訊來理解事物。
就像常聽到某個主張,就以為有此主張的人比例很高,但很可能只是因為這些訊息較容易被報導,或者自己的朋友圈較多屬於此種類別的同溫層效應而產生認知上的偏誤。
◎以「現成偏誤」的概念,對應前文提出的同溫層效應,強化文章的說服力。
「存活者偏誤」則是指看得見的例子,都是最後存活下來的優勝者。
像是成名搖滾樂團、生意興隆的商店。由於我們不容易看見那些失敗者,就容易高估成功的機率。
◎以「存活者偏誤」的概念,提醒人們也須留意被隱藏或忽視的資訊。
要擺脫認知偏誤,必須張開智慧的雙眼,養成反思的習慣,經常性的反思自己認為確定無誤的知識。
即使暫且找不到問題,也要讓哲學最強調的「無知之知」協助我們:「沒有找到問題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可能只是自己還沒有能力發現而已。」
◎扣合哲學的專有名詞「無知之知」,使全文與哲學概念產生聯繫。
當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並去尋找那些眼睛看不見的資訊,才能儘可能避免因為錯誤認知而導致錯誤的行動與不良的後果。
上圖: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左)、柏拉圖(中)、亞里斯多德(右)(圖片引自網路)
(六)文末作者補充無知之知的相關知識,為本文增添較深入的哲學知識。
跟著哲學家思考:無知之知
哲學自蘇格拉底(Socrates,古希臘哲學家,與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並稱希臘三哲)以來就非常強調「無知之知」:知道自己針對某些事物處於無知狀態的知識。具備此種知識,就不會過度自信而導致不良後果。
例如,當我們要做一個重大決定時,要知道一定存在有尚未想到的不良後果,儘可能先找出所有可能的壞處,防患未然,就容易走向好的結局。
而當我們遇到很大的困難時,常常覺得根本無法解決,但事實上,只是自己能力或是知識不足才會有這種情形,打開無知之知的智慧雙眼,就可以發現一定有巧妙解決的方法,只是自己尚未發現。
只要有這種認知,就容易努力去尋求解答,也就比較可能真的找到解決之道。
最難獲得的無知之知屬於反思能力。知道自己不知道如何反思的人,會努力學習。
但是,要知道自己缺乏反思力,需要相當程度的反思力。
所以,反思能力越差的人,就越不知道自己反思能力不足。
而這些人往往充滿信心在網路上或在生活中高談闊論,與人爭論,甚至隨意批評,而且很難溝通。
這也是社會上非常麻煩的問題來源之一。
(圖片引自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