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png
上圖:《斯卡羅》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從公視大戲《斯卡羅》回首台灣歷史

公視年度史詩大戲《斯卡羅》,談到美國與台灣原住民部落斯卡羅在羅發號事件後的1869年,簽訂「南岬之盟」。這讓我想起更早之前的163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已和麻豆社簽訂「麻豆協約」。

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台灣主要居民是部落形式的原住民。當時較有組織的原住民部落包含大肚王國、琅嶠、瑪家等排灣族部落,其他村社部落,就由一群約定成俗的長老、勇士作為村社對外交涉的代表。荷蘭人藉由地方會議,成立了福爾摩沙11個統治區。

原住民稱呼歐洲人為「藍眼人」。在藍眼人的協助下,各部落彼此征戰。斯卡羅靠著荷蘭人成功入侵卑馬巴,西拉雅族也靠著荷蘭人和麻豆社發生了戰爭,最終簽定麻豆協約。

荷蘭人除了引進了象徵文明的宗教與文字外,也靠著征戰殺伐讓原住民臣服,不僅攻擊麻豆社在內的原住民,甚至滅了小琉球社。此外,荷蘭人在1642年的雞籠戰役,聯合淡水的巴賽族人趕走了西班牙人,西班牙人16年的北台灣經營就此結束。

為了生存,這時的原住民、漢人、日本人、藍眼人,在這片土地上有不同的競合關係,直到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又滅了大肚王國,隨後施琅結束了明鄭,清朝進入台灣,以土牛為界隔離原漢,但又衍生出泉漳福佬、客家、原住民間的微妙關係。

時序來到1867年的羅發號船難事件,美軍為此遠征福爾摩沙,對原住民採行軍事入侵報復,於是在1869年,斯卡羅與美國簽署南岬之盟。這是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的首次海外遠征,目標是南台灣。而類似的狀況,發生在4年後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引發了1874年日本入侵牡丹社,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目標也是南台灣。

1853年的黑船事件之後,日本才在美國的脅迫之下開港貿易,沒想到20年之後,美日兩國便從敵對轉為合作,以武力入侵台灣,使台灣繼荷蘭、西班牙之後,成為了英、美、日、法等國眼中的禁臠。

牡丹社事件之後10年,台灣成為清法戰爭的戰場之一;再過10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戰敗的清朝將台灣割讓給了日本。日本的統治手段較荷蘭、西班牙、清朝更為嚴峻,迫使原住民屈服於武力強權,也因此在1930年爆發了霧社事件,日本採用「以夷制夷」的方式,結合賽德克族不同社間的矛盾,讓馬赫坡等社的原住民流離失所。

如今,平靜了一世紀的南台灣,又隨著中共軍機的干擾及南海的緊張局勢,受到關注。歷史會成為故事,也會一再上演,這個島上的人民,為了生存自有其競爭與合縱的法則。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在爾虞我詐的時候,能活下去才重要,只是感嘆「團結」兩字,在這個島上可鑑之歷史,卻從未見發生。在觀賞影集重溫歷史之餘,台灣地位的重要,以及同島一命的體認,更值得我們深思。

斯卡羅.png
上圖:《斯卡羅》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272

 

(作者為備役空軍少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