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1912年4月10日從南安普敦港出發的鐵達尼號(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1912年4月10日,停泊在南安普敦的鐵達尼號(圖片引自網路)
歷史上的鐵達尼號及其船難
鐵達尼號(英文:RMS Titanic)是一艘英國皇家郵輪,也是白星航運公司旗下的3艘奧林匹克級郵輪之一,在其服役時間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船舶,號稱「永不沉沒」、「夢幻之船」。
1912年船難發生時,正值民國元年,當年4月17日《申報》最先報導,譯為「鐵唐里克號」,18日以後的報導均改譯「鐵台里克號」;同年5月、6月商務印書館發行的雜誌及教科書均譯為「鐵達尼號」,之後發行的報導及文章多有沿用商務印書館的譯名。至於當時屬日治的臺灣,《臺灣日日新報》將之從日語譯為「臺達尼克號」,使用白話字的《臺南教會報》則以「Kong-phoà Toā-chûn」(摃破大船)為題介紹此事,船名則直接使用「Titanic」。英國海峽殖民地的華文報紙當時亦有報導此船難新聞,新加坡《叻報》和檳城《檳城新報》皆於4月17日開始報道,當時《叻報》譯爲「底打匿」;《檳城新報》開始時譯爲「的坦力」,18日後改譯爲「直坦力」。1949年兩岸分治後,臺灣、香港、澳門使用「鐵達尼號」這一譯名,中國大陸則新譯「泰坦尼克號」。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也多使用「鐵達尼號」這一譯名。
上圖:投資建造鐵達尼號的所有權人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上圖:鐵達尼號的船長、大副、一副、二副、電報員(圖片引自網路)
鐵達尼號全長269.1公尺,寬28.2公尺。龍骨至煙囪頂部的高度為53.3公尺,龍骨至艦橋頂部則為32公尺,船體外板使用了超過300萬根鉚釘接合。
鐵達尼號上的乘客設施旨在滿足最高標準的豪華住宿。根據總體安排計劃,她可容納833名頭等艙乘客、二等艙614人、三等艙1006人,總客運量為2453人。此外,還可以容納超過900名船員。
上圖:鐵達尼號的右舷外觀(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鐵達尼號與成年人、汽車、公車、空中巴士A380及瑪麗皇后二號的尺寸比較(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鐵達尼號剖面圖(圖片引自網路)
所有三艘奧林匹克級郵輪都有10層甲板(艦橋、海官起居艙、健身房等小艇甲板上的建物頂部除外),其中8層供乘客使用。除了主樓梯、電梯、通風井等垂直結構外,每層的格局設計都不相同。從上到下的各層甲板是:
小艇甲板
又稱頂層甲板,是10層甲板中位置最高處。兩側排列全部的救生艇。艦橋位於最前段,後方是操舵室。右舷一側由前往後依序是導航室、船長辦公室、船長寢室、四副寢室和海員吸菸室。左舷一側由前往後是大副寢室、一副寢室、二副寢室、三副寢室、五副寢室和六副寢室。。以上整體為海官起居艙。
A層甲板
又稱散步甲板,形狀不規則。前方有頭等艙客房,整個A層甲板的活動空間都專屬於頭等艙乘客。鐵達尼號的主樓梯由此層開始往下連接7個甲板,中段是頭等讀寫室及頭等休息室。
B層甲板
又稱橋艛甲板,是最重的承重甲板,構成了船舶堅固結構的頂層甲板。頭等乘客的登船入口門廳位於這一層,並分配了頭等艙客房,包括6間宮殿式套房。中後段除了頭等社交室外,還有單點餐廳和巴黎咖啡廳,為頭等艙乘客提供額外付費的頂級餐飲,這個位置也是乘客和船員在鐵達尼號沉沒時最後聚集的地方。
C層甲板
又稱主甲板和遮蔽甲板,是鐵達尼號最長的甲板。此層設施包括頭等艙客房、頭等理髮店、僕人起居艙、船員起居艙、醫生辦公室、行李員辦公室和詢問處。
D層甲板
又稱交誼甲板。此層有三個大型公共空間佔地最廣──頭等接待室、頭等餐廳和二等餐廳,整層甲板的中間部分都還是頭等艙乘客的公共空間。
E層甲板
又稱上甲板。沿著左舷有一條長通道,是鐵達尼號船艙內一條最長的走廊,幾乎貫通一半的E層甲板,這是為了要讓船員和乘客能在船的兩端快速移動。
F層甲板
又稱中甲板,是最後一層完整連貫的甲板,主要容納二等、三等乘客和船員的艙房。三等餐廳、三等廚房、三等麵包店、壁球室頂部及肉店都位於這一層。三等餐廳是該甲板上最大的獨立空間,其充分利用船體的寬度。此外,這一層還有僅供頭等艙乘客付費使用的溫水游泳池及土耳其浴室。
G層甲板
又稱下甲板,是位置最低的載客甲板,其舷窗僅在水線上。郵局也位於這一層,在郵輪停靠碼頭時,英國皇家郵政的信件和包裹都在此交付。食品儲藏室、食品冷凍櫃、頭等艙行李室、貨艙、部分船員起居艙也都在這裡。整層甲板的中間部分都由鍋爐房、往復式發動機室和蒸汽渦輪發動機室的上部中斷,這部分禁止乘客出入。
最下甲板與雙層底艙頂板
此甲板都低於水線以下。最下甲板主要用途是儲存,前段是頭等行李艙、二等行李艙和郵件室,後段則是冷藏貨艙、煤倉、酒窖、食品儲藏室和各種車間。底艙頂板在10層甲板中位置最低,位於船體內底部,這裡提供大型鍋爐、蒸汽渦輪發動機、供水加熱器、閥門和其他設備所需的作業平台。乘客不會看到這些區域、也不會遇到在這裡工作的336名機房工人,他們有專屬通道和頭尾兩端的樓梯,可直達上方甲板的船員起居艙。
上圖:1912年4月10日,停泊在南安普敦的鐵達尼號(圖片引自網路)
鐵達尼號頭等艙在設計上追求舒適和奢華的最高水準,設有健身房、游泳池、接待室、高檔餐廳和豪華客艙。
鐵達尼號的室內設計則與現代高檔酒店類似,其目的是傳達給乘客一種「在漂浮酒店而不是在船上」的印象。鐵達尼號提供給頭等艙乘客各種新穎的設施,包括2公尺深的溫水游泳池、健身房、兩層樓高的壁球室,以及一個土耳其浴室,其由溫室、涼室、熱室、蒸汽室、電浴室和兩間提供按摩的洗髮室組成。頭等艙的公共空間裝修華麗、一個巨大的接待室、一個男士吸菸室、一個讀寫室、一家以倫敦麗茲酒店風格打造的單點餐廳。另一家巴黎咖啡廳是以法國巴黎人行道咖啡館的特色來打造,設有柳條桌椅、以常春藤及其他攀延植物裝飾的格子牆點綴。支付額外費用後,頭等艙乘客便可以在最豪華的環境中,享受最好的法式高級烹飪。還有一家咖啡館名為陽台棕櫚庭園,提供精緻茶點和壯觀海景,而在D層甲板上,長34公尺、寬28英尺的頭等餐廳是鐵達尼號上最大的獨立室內空間,可以同時容納近600名乘客用餐。其他頭等公共空間則呈現各種奢華氛圍,例如酒紅色的天鵝絨地毯、花卉裝飾的躺椅、有黃金浮雕的天花板、牆壁和柱子、橡木鑲板、鍍金欄杆。價格昂貴的客房內也有奢華床鋪、電話和服務員呼叫鈴。
上圖:奧林匹克號上的頭等休息室,和鐵達尼號近乎相同(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巴黎咖啡廳(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奧林匹克號上的主樓梯,和鐵達尼號近乎相同(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奧林匹克號上的頭等吸菸室,和鐵達尼號近乎相同(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頭等讀寫室,相對於男士乘客的頭等吸菸室,通常是女性乘客使用(圖片引自網路)
三等艙(通常稱為統艙)不如頭等艙或二等艙豪華,但即使如此,住宿水準也比當時的其他許多船舶更好。鐵達尼號供應新鮮豐富的三餐、擁有公共衛浴設備,這對貧困的移民階級來說,是他們生平享受過最高級的生活條件,而且所有費用都包含在船票內。
鐵達尼號的首航行程是從南安普敦出發,先抵達瑟堡和皇后鎮後,再橫跨大西洋抵達紐約,回程途經英格蘭的普利茅斯。
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展開首航,也是唯一一次的載客出航,最終目的地為紐約。部分乘客為當時世界上頂級富豪,以及許多來自英國、愛爾蘭、斯堪地那維亞和歐洲其他地區的移民,他們尋求在美國展開新生活的機會。
上圖:鐵達尼號的船長、大副、一副、二副、電報員(圖片引自網路,經後製處理)
鐵達尼號首航時搭載的乘客人數約為1317人:頭等艙324人、二等艙284人、三等艙709人。其中869人(66%)為男性,447人(34%)為女性;船上有107名兒童。鐵達尼號這樣的知名高級船舶,在一般情況下首航房位都會訂滿。不過因為當時爆發了全國煤炭工人罷工事件,對鐵路及海運轉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導致時刻表耽誤,多數過境站點也臨時取消。因此,許多原本打算登船的乘客決定延後他們的旅行計劃,直到罷工結束。鐵達尼號航行前幾天,罷工事件於4月6日結束,不過對運輸業造成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也無法再改變乘客的計劃。
出發當天,一些最著名的人士訂購了鐵達尼號頭等艙船票。其中包括千萬富豪、實業家、畫家兼雕塑家、美國眾議員、大地主、時裝設計師、作家、社交名流、劇院老闆、律師、建築師、銀行家、工程師等等。
船上乘客的確切人數不得而知,因為並非所有購票的人都登上了鐵達尼號,大約有50人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取消。
上圖:1912年4月10日,白星航運刊登在《紐約時報》的客運廣告,鐵達尼號預計4月20日離開紐約進行第一次東向航程(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1912年4月11日,鐵達尼號留下的最後身影(圖片引自網路)
票價也根據消費等級有所不同:來自南安普敦、瑟堡或皇后鎮的三等艙單人票價為7英鎊5先令(相當於今天的600英鎊)(編者註:約今日2萬3千多台幣),這包括前往港口的鐵路專車和所有船上食宿的費用;兒童票價為3英鎊(相當於今天的259英鎊)(編者註:約今日1萬多台幣);而最便宜的頭等艙單人票價為23英鎊(相當於今天的2,100鎊),最昂貴的頭等艙套房價格則高達870英鎊(相當於今天的79000英鎊)(編者註:約今日305萬多台幣)。大部分三等艙乘客都是移民,此行希望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始新的生活。三等艙乘客是個多元化的群體──除了大量的英國、愛爾蘭和斯堪地納維亞移民外,還有許多鄂圖曼帝國(主要是現今的黎巴嫩和敘利亞)移民,以及來自英屬香港的中國人。中國乘客是憑方榮山(Lang Fang)購買的8人套票登船,價格為56英鎊9先令11便士,他們計畫一起前往紐約工作。這些中國人裡最終有6人在災難中倖存下來,但由於《排華法案》,他們被美國當局拒絕入境,於4月19日遣送至古巴。
上圖:鐵達尼號首航路線簡圖,標示停靠站、失事地點與目的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被懷疑是導致鐵達尼號沉沒的冰山照片,於1912年4月15日早上由阿達伯特親王號郵輪事務長拍攝。據描述該冰山側面有一條位置接近水線的紅色痕跡、推測這座冰山在12小時前與船隻發生過擦撞(圖片引自網路)
鐵達尼號沉默過程.影音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3%B0%E5%9D%A6%E5%B0%BC%E5%85%8B%E5%8F%B7#/media/File:Sinking_of_the_RMS_Titanic_animation.gif
192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在北大西洋首航中途,發生擦撞冰山後沉沒的嚴重災難。
4月14日23點40分,瞭望員在鐵達尼號正前方發現一座冰山,並警告了艦橋。當時值班指揮的一副下達右滿舵及發動機全速反轉的指令,但為時已晚,鐵達尼號右舷撞到冰山,在水線以下形成一系列的縫隙,船體沒有遭冰山切出裂口,而是挫曲凹陷,鋼板接合處彎曲成一段段的開口,使海水進入。前面5個水密艙室受到破壞並淹水,船長及總設計師等人很快就意識到鐵達尼號註定會沉,因為船隻的漂浮力無法抵抗5個水密艙室進水。碰撞幾分鐘後,船首開始緩緩下沉,隨著傾斜角度逐漸增加,船內的海水不斷向後淹沒艙室。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鐵達尼號的乘客並沒有做好準備。根據當時公認的做法,船舶不會馬上沉沒的情況下,救生艇只是用來將乘客接駁到附近船隻上。鐵達尼號攜帶的20艘救生艇只能運載約一半的人員,如果是滿載的情形,則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登上救生艇。但是船員沒有得到充分的疏散訓練,他們不知道救生艇即使坐滿也能安全漂浮,所以很多救生艇下水時只坐了一半的人。三等艙乘客大部分時間都遭到船員留置於下層甲板,他們只能自行想辦法穿越障礙,而大部分下層甲板都充滿了海水,導致其中的許多乘客受困。副官在指揮登艇時一般都遵循女人和小孩優先的原則,大部分男性乘客和船員都留在船上。
2時15分,撞上冰山經過2個小時35分鐘後,鐵達尼號在水中的傾斜角度開始迅速增加,因為大量海水從甲板艙口入侵船首內還沒淹沒的部分。由於船尾從水中升起,露出螺旋槳和後半部船底,同時船首下沉,導致龍骨要承受兩股相反方向的力量對抗,達到峰值應力後,船體開始從2號和3號煙囪之間斷裂。當船首下墜時,龍骨沒有馬上斷開,因此將船尾拉向幾乎垂直的角度,最後仍然有數百人在艉艛甲板上抓著欄杆。2時20分,鐵達尼號完全沉沒。有14名生還者作證表示船體在海面上斷成兩個部分,1985年發現沉船殘骸時,證實了鐵達尼號斷成兩個部分。除了救生艇上的人之外,所有乘客和船員都浸入負2°C的海水中,幾乎所有落海的人都會死亡,只有2分鐘到30分鐘的存活時間。
上圖:喀爾巴阡號甲板上的鐵達尼號生還者(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喀爾巴阡號甲板上的鐵達尼號生還者(圖片引自網路)
儘管四散在周圍的救生艇還可容納近500人,但只有13名落海者被救生艇救助。107公里外的喀爾巴阡號冒著風險全速前進,在沉船約一個半小時後抵達事故現場,大約有710人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登上喀爾巴阡號獲得緊急照護,另有1514人在事故中喪生。
2224名船上人員中,有1514人罹難,成為近代史上最嚴重的和平時期船難。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最終與船一起沉沒;鐵達尼號總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也在這起災難中死亡。
當喀爾巴阡號在浮冰、大霧、暴風雨和洶湧的波濤中艱難航行時,鐵達尼號失事的消息已經透過各種船隻電報傳遞到岸上。喀爾巴阡號於4月18日21時30分抵達紐約港,聚集了約40000人在大雨中等候。事故經過三天後,這起世紀災難已經人盡皆知。
上圖:1912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教科書介紹鐵達尼號遇難(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1912年5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報導鐵達尼號船難,當時文中譯為「臺達尼克號」(圖片引自網路)
1985年,前美國海軍軍官羅伯.巴拉德率領團隊發現了鐵達尼號殘骸,該船分裂成兩部分,並在3784公尺的海底深處逐漸瓦解,沉船內成千上萬的文物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復原並展示。鐵達尼號已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船舶之一,許多流行文化作品保存了關於她的故事,包括書籍、民謠、電影、展覽和紀念品。鐵達尼號也是一戰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遠洋客輪殘骸,僅次於她的姊妹艦不列顛號。沉沒事故中的最後一位生還者米爾維娜.迪恩於2009年去世,享耆壽97歲。
自1912年沉沒事故之後,鐵達尼號遭遇的災難在流行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啟發許多書籍、劇本、電影、歌曲、詩歌和藝術作品,多年來一直是公眾著迷的對象。鐵達尼號的故事以許多相同方式重複解讀,包括人類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傲慢象徵、改進失效安全的契機、典型的災難故事、階級分化的現象,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悲劇。鐵達尼號啟發了許多道德、社會和政治隱喻,並常被援用為人類野心與大自然對抗的警世故事。
正如約翰.威森.福斯特所指出的,鐵達尼號本身可以視為一個舞台,從船艙的嚴格階級分離、內部宏偉的建築裝修,以及首航本身都有戲劇性的色彩;提前宣傳並突顯這艘世界上最大船隻首航的歷史性質,並且有大量乘客專門為此次航行而登船。乘客和船員可以被視為許多角色的原型,約翰.威森.福斯特總結為「富人、社交名流、無名英雄、懦夫、烈士、懺悔者、擅離職守者、堅守崗位者、窮人移民、顯性英雄等」。
在這樣的解釋中,鐵達尼號的故事可以視為一種道德劇。根據約翰.威森.福斯特的另一種觀點,他認為鐵達尼號位於古典希臘悲劇之間──傲慢的主題、財富和虛榮、在最後的災難中遭遇冷漠的命運。這個故事也與伊莉莎白時代的悲劇人物樣板相匹配,包括英雄主義、喜劇、諷刺、多愁善感和最終的悲劇。簡而言之,鐵達尼號的故事很適合各式各樣已建立的戲劇樣板,使得流行文化很難不以這些方式解釋她。作家史蒂芬妮.巴切夫斯基(Stephanie Barczewski)將這場災難形容為「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著迷的單一事件之一」,她也指出鐵達尼號沉沒故事會持續流行的諸多因素:「建造出這艘巨船,象徵著人類聰明才智以及獨創性的標誌。在與大自然力量短暫的抗衡中,巨船毀滅則代表人類失敗的可能性」。人性方面也是公眾迷戀的主因,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對死亡的威脅做出反應──有人接受命運、有人為生存而戰。船上的許多人不得不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作出不可能的選擇:與丈夫和兒子待在船上,或獨自搭上救生艇生存下來,但是要一個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她總結說,這個故事讓世人擺脫了傲慢和自滿:「她的核心是讓我們想起人類的局限性」。
這場災難稱為「一齣悲慘事件像鐘錶般斷然的凍結時間,成為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隱喻」──鐵達尼號不僅僅是一種比喻,她能代表更多意義;文化歷史學家史蒂芬.比爾(Steven Biel)描述為「相互矛盾的隱喻,每個人都在爭論災難的社會和政治意義,堅持認為這是真正的意義、真正的教訓」。鐵達尼號的沉沒在很多方面得到了解釋,有些人用宗教方式將其視為神聖審判的隱喻,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是富裕乘客的貪婪、自大和奢侈。其他人則為留在船上的人解釋為「展示自我犧牲,以便婦孺可以逃脫的基督徒道德」。從社會角度來看,她可以傳達關於階級或性別關係的訊息。似乎有一些「女人和小孩優先」原則確認了俠義男子氣概,以及女性從屬於男性「自然」狀態,這種觀點受到女權主義運動者抵制。
上圖:2004年6月,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勘探研究所和羅德島大學團隊合作拍攝的鐵達尼號船首殘骸(圖片引自網路)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鐵達尼號〉
(編者註:內容經過整理刪改)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3%B0%E5%9D%A6%E5%B0%BC%E5%85%8B%E5%8F%B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