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演自網路)
小說中也有「分鏡」!?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討論:「小說中也有『分鏡』!?」
這是我最近趕稿的心得之一。照慣例還是要說,世界上的寫法千百種,沒有高低優劣,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我底下談論的寫法,也只是其中一種囉!
什麼是「分鏡」呢?這真是一個好問題,你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不過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漫畫中每個小框框。每個框要畫些什麼,哪個框先,哪個框後,就是「分鏡」啦!或著也可以參考遊戲《Cyberpunk 2077 Cinematic》的預告片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OEFkauoYY
有沒有感覺到分鏡翻轉故事的厲害啦?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想問:「誒?可是這不都是電影動畫漫畫等等,圖像才有的東西嗎?跟純文字的小說有什麼關係?」
廢話不多,直接進入現場案例:
【案例一】
陰暗的房間內,玻璃碎片靜靜反射門縫透來的白光。
不遠處是破碎的相框,滴在相片上模糊了臉孔的淚水,與跪在相框前的男人。
他已經跪在這裡整整一天,即便渾身流滿黏膩的汗水,依舊動也不動,因為他的雙眼連同手腳都被綁上了布條。
陰影中傳來腳步聲,一雙嶄新的皮鞋緩緩從男人的身後走近。
男人沒有任何畏懼,僅僅用嘶啞嗓子低笑。
「……哈、哈哈──」
直到一柄槍抵上他的後腦。
聰明細心的你,應該可以發現,藉由改變句子揭露訊息的順序,可以達到不同的閱讀感受!
所以好的「分鏡」到底能帶來哪些效果呢?一共有七種:
例如在「案例一」藉由「分鏡」,沿著關聯順序帶出景物,以達到──
一、容易想像的畫面
自己剛開始寫文,常常會想到什麼寫什麼,所以東一句西一句,就會導致畫面凌亂,難以想像。
所以有流暢的分鏡,例如:從近到遠,或從大到小,或是相關的事物有層次地描寫,都可以幫助畫面更容易想像!
並且利用一開始不說明男人跪在那裏的原因,以達到──
二、製造懸念
一開始隱藏關鍵資訊,又例如不先說清楚角色看到什麼,卻吃驚的跌坐到地上等等,來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更使用「陰暗」「玻璃碎片」「破碎」「淚水」「汗水」,以達到──
三、情緒與氣氛的疊加
藉由累加相同意象的詞彙、景象,烘托情緒與氣氛。
例如《糖果子彈》中,描寫海野藻屑出場時,大量使用「水」的意象,來疊加氣氛與不舒服的感受。
【案例二】
潔白的羽毛飄落到縷空雕花旁,金絲裹著銀線編織成精緻的鳥籠。
金絲雀卻不在籠中的鳥架上,而飛到角落撲騰著翅膀。雪白的鳥羽上沾著赤紅的液體,更隨著驚惶的雙翼四濺。
「咚」一聲。
反覆撲撞牢籠的飛鳥,突然折回啄咬落入籠內的手指。
一隻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又沾滿血汙的斷指。
在「案例二」中,也同樣疊加氣氛,不過卻是使用「潔白」對比「血汙」,以達到──
四、製造反差,或顛覆預期心理
利用時間差,或是訊息差,或是意象感受、心理預期的落差,達到翻轉劇情的效果。
而且在情感渲染上,也可以利用反差,達到抑揚翻轉的強化,例如低頭告白,不敢看對方的神情,沒得到回應,以為自己失敗了,抬起頭才看到跟自己同樣羞紅的笑臉。
五、敘述詭計
雖然沒在案例裡面,不過同樣也是利用訊息差或時間差,去誤導讀者,讓讀者有錯誤的推論或預期心理。常見於推理小說囉。
在輕小說《無頭騎士異聞錄》中,也大量使用二、四、五點的手法。
【案例三】
劍風削過,一道血線濺灑到斑駁的牆上。
「吭啷」一聲,是手機摔落到地板上的聲響,手機連同握著手機的左手,都被一劍斬斷。
在案例三中,藉由先寫結果,呈現畫面,再寫出原因,以達到──
六、速度感
尤其在打鬥時,速度感非常重要,而且如果每個動作都鉅細靡遺地描寫,就會很瑣碎。
因此在某些時候,為了增加速度感,可以先寫結果,再寫原因,製造連主要視角角色都沒看清楚的速度感。
七、留白
有句老話「無聲勝有聲」,就像有時動畫或電影中,不會給我們看角色此時的表情,只給個孤獨的背影,或淚水流過的下巴。
也可以如電影中的「空鏡頭」,藉由寫景寫物,來體現人物此刻的心境,例如:破碎的十字架、被踩爛的玫瑰,或是荒涼的古蹟等等。
適時的留白,可以讓讀者更去想像情境中的感受。
(圖片演自網路)
【文章出處】
《巴哈姆特》
〈小說中也有「分鏡」!?〉
2016-02-08
網址: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096423
作者:chyperion
- Mar 27 Wed 2024 12:58
▲小說中也有「分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