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jpg

期中考《青春第二課》閱讀測驗學生作品

課外閱讀配合題及簡答題(共10分)

(一)配合題:以下內容改寫自國內知名的青少年勵志讀物《青春第二課》中,請根據你閱讀後的思考,選出對應人物的正確敘述選項(5題,每題1分,共5分)

參考答案:
(A)巴菲特  
(B)尼采      
(C)卡內基
(D)里爾克  
(E)奧格威
(F)鄧肯    
(G)愛因斯坦  
(H)歐巴馬    
(I)皮亞傑  
(J)史蒂芬史匹柏

1.這個人家境清寒,三餐不繼,但喜歡跳舞,這位【 1 】後來被尊為「現代舞的開路先鋒」的人,其舞蹈脫胎於大自然,淳樸而又奔放,在忸怩作態、僵硬的古典芭蕾當道的環境中,從舊金山出發,再轉往世界各地發展,飽受冷眼、挫折與貧窮的煎熬,卻能甘之如飴,最後美夢成真,讓世人為這新形式的舞蹈藝術拍手叫好。

2.他有一種消弭分歧的能力,這種能力來自於他的成長背景,他必須接受並適應這種身分,正是這種對立成就了他。他就是【 2 】,在青少年時代讓他感到迷惘與痛苦的身世,到後來卻成為成就其輝煌人生的一大助力。他融合了自己身上看似彼此衝突、矛盾的成分,他的成功不是「製造對立」,而是「從對立中製造和諧」。

3.他上課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他對希臘文完全沒有興趣,也痛恨音樂課在眾人面前唱歌,但後來的教授發現他的數理分數奇高,這個人就是【 3 】,如果不是蘇黎世技術學院的校長和教授慧眼識英才,特別為他通融,他很可能會因為「分數」問題而被拒於學院門牆之外,而且所謂的入學分數,指的通常是各科總分,也就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全才」,殊不知這種教育理想對很多有獨特領域表現的天才而言,其實是一種折磨。

4.他喜愛哲學,從青少年時就開始寫日記,寫日記不止僅是在傾聽自己而已,它更是與內在自我的交談,他是【 4 】他曾說他在二十五歲以前是讀前人的偉大作品,二十五歲以後開始「閱讀自己」,去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他的很多偉大著作都來自這種內在之聲。透過日記與自己傾聽交談,他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渴望與心情,適時對自己提出溫馨的規勸和勉勵,日積月累,終於能讓自己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5. 他從作為一個高中生開始,心裡想的就是如何賺外快,後來他相中一家理髮店來放他買來的二手彈珠台。其實賺錢投資不是【 5 】的主要目的,他說;「我是享受過程更甚於結果。」從他投資彈珠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成功的模式:先擬定一套計畫或策略,如果遇到挫折,那就去分析失敗的原因,重新擬定新的策略,在嚐到成功果實後,又去找新的目標,面對新的挑戰。不只賺錢,最重要的是享受動腦花心血去解決困難、證明自己可以成功的那個過程。

【答案】

1.F    2.H    3.G    4.B    5.A


(二)簡答題(共1題,共5分)(評分以「文字量多寡、分析解釋能力、觀點獨特性」為參考依據)

「一八三七年二月七日,神告訴我,祂將派遣我去做某件事。」

南丁格爾出身英國上流社會,過著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生活,從少女時代開始,她就是社交圈的名媛,周旋於王公貴婦、才子佳人之間;經常坐著馬車四處旅行。但就在十七歲的那一天,她卻覺得自己像聖女貞德般,聽到上帝的呼喚。她知道,這種社交名媛的生活顯然無法滿足她內心的需求,她知道,如果她想再度聽到神的召喚,那她就必須遠離聲色刺激,改變自己的生活。

在幾度內心掙扎後,她慢慢體認到神是要她去「服務人群」。當她去參觀一家貧民女性醫院時,她終於又聽到神的召喚,明確告訴她「當一個護士」就是上帝派遣她去做的神聖工作。

有人說「上帝就在你身邊,與你同行,在你心中。」它的聲音雖然微弱,但除非你聽從了它,否則它的呼喚是不會停止的。  (改寫自:王溢嘉《青春第二課》)

你/妳覺得「神的呼喚」真的是有一位「上帝」或「神明」在呼叫你,而你不得不聽從嗎?請以南丁格爾為例,解釋所謂「神的召喚」其實應該是什麼?它可以為人帶來什麼改變?請簡述你的想法,文長以50(至少)至100字為限。

【答案觀摩】(以下為可提出討論的作品):
老師講評:很多非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未來不管碰到什麼看不懂的考題,請同學發揮你/妳的想像及思考能力,儘量從所知所學所經歷的一切,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莊嚴向這個世界宣告,這是
──我對自己的看法──最有自信的答案。

綜二3 巫若瑜:

我覺得「神的呼喚」並非真的是上帝或神明在呼叫我們,而是你內心的良知鼓舞著你去做某些值得你去做的事。然而,「神的呼喚」又能帶給人什麼改變?我覺得它能喚醒你內心的良知,(此可插入「推動自己」)去做更多服務他人的事,讓這個世界更多快樂和幸福。
老師講評:題目問的重點有二,一為「神的呼喚是什麼」,一為「可以為自己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前者為起點,後者為終點(結果),上述回答最近乎完整。

綜二3 王宏仁:
我認為「神的呼喚」是一種自我的良心,南丁格爾受良心的強烈引導,從千金小姐變成一位護士,幫助他人也能讓自己得到滿足。良心能使人從善,就算是一小點的善(這句稍嫌口語化,可改為:「即使這樣的善微乎其微」),也能讓世界變的(「的」應改為:「得」)更美好。

老師講評:「神的呼喚是什麼」,具體來說,就是每個人的良知(良心)。

綜二3 黃昱琳:
我認為南丁格爾所聽見的神的召喚是來自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同理心,因為看到需要幫忙的人,所以對他們伸出援手,她並不期望會得到什麼回報,她只是想看到人們度過難關的微笑,就心滿意足了。
老師講評:這個回答把「良知(良心)」描述得更具體了,良心有一部份就是「同理心」,孟子把它稱作惻隱之心。同時,說得非常好的是,這個回答還提出了「不期望回報」,這是倫理學上道德是否追求報償的功利問題的討論了,是相當有哲學風格的回答。

綜二3  陳偵珍:
內心不想安於現在,想改變現狀,不想(「在」應改為:「再」)沉淪下去,可以讓人(避免詞彙重複「人」可改為:「自己」)選擇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可以令人反思自己有沒有做過有意義的事,活出不一樣的價值。
老師講評:這裡每一句話都具有可單獨提出來討論的價值:不想安於現狀,不想沈淪,想改變,想選擇做怎樣的人,反思過去有沒有意義,活出未來不一樣的價值......。老師非常驚豔妳的看法滿有想法,如果再依據題目要求,再述及這樣可以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妳的回答將無人可以追及。

綜二3 蒲世樺:
這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意識。對我來說,應該要聽從內心的想法,因為它是最能反應(「反應」應改為:「反映」)出你這個人的「特質」。這個在社會中,大家能選擇出自於內心的想法,或許在一些矛盾中,能解決的答案。
老師講評:每個人的內在聲音可能都不一樣,這個「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特質」把內心的意識或想法勾勒得更精確,但「內心的意識或想法」有善有惡,有好也壞,應將內心想法界定清楚為「良心」更能符合文章主旨,有許多同學雖然都提到內心聲音,但都沒細說這是什麼樣的內心聲音,什麼樣的內心聲音(而且是正面有意義的),才是重點!因為,若依循黑暗的負面的魔鬼的召喚,那她就不是後來的南丁格爾了。

綜二3 劉曼君:
神的召喚意思是我們內心的聲音,南丁格爾就是聽到內心的呼喚,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最後她(此處可插入:「選擇」)去服務大眾。有時候神的呼喚是導向(「導向」可改為:「導引」)我們正確的方向,去改變(此處可插入:「現狀,並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靜下心來聆聽,才是最重要的。
老師講評:這個「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把內心的呼喚勾勒得更精確,但也是一樣應說明這是良知。

綜二3  劉茜郁:
不是。我認為神的召喚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是自己發自內心,所以在完成這件事時(因為後面有說到動力,表示行動仍在持續中,「時」可改為:「的過程中」,或者拿掉表示動作結束的「完成」而改為「做」或「做」),會更有動力和意義。它是一個主動的想法,而非被動的想法(避免詞彙重複,「想法」可改為:「要求」)。因為是自己想要的,主動的(二句可整合改為:「主動想要的」),所以在做這件事時,才會堅持到底,且感受到快樂和意義。
老師講評:很獨特的切入角度,老師沒想到妳可以從主動與被動來說明。

綜二3  邱秀鈴:
我覺得神就像道德一樣,當你今天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你不會在乎那些貧窮人家過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無法(「無法」可改為:「期望」)滿足心裡渴望更好的心態,道德永存你我心中,當你今天做了件好事,神會感受得到,日積月累,神就會與你同在。
老師講評:妳頗有設身處地的想像力,但比較可惜的是,有沒有發現答案中對「神」的定義前後剛好相反:前面說的神接近道德或良心,後面說的神變成為可以感受陪伴的一個外在對象?此外,這個題目也不是在證明或反對神存不存在喔!有宗教信仰的同學或者無神論懷疑論的同學,也請別將它處理成一道證明題!

綜二3  郭詠涵:
不是,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我是會聽從的(本句可刪,因為問的是文中的南丁格爾,不是我們自己)。南丁格爾的神的召喚,其實是她內心想要遠離那些社交名媛的聲色生活,她其實想要服務人群的。這種召喚可以使一個人從混吃等死的生活(避免詞彙重複,「生活」可改為:「沉淪」或「日子」),變成有意義的生活
老師講評:聲色生活對有些人來說是生活的必須,生命的目的。但對一顆有覺醒的心來說,這是混吃等死,毫無意義,是在浪費生命。

綜二3  謝亦婷:
神的召喚其實是她內心的想法,表面上是過著千金小姐的美好生活
,但她內心卻有著想為民服務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應該是她真正的志向,也替她的生活帶來轉變,而且是個很好且善良的轉變
老師講評:的確,服務眾生是才是她真正要找的方向,她尋找志向的過程,也是尋找自己,發現自己,實現自己的過程。

【資料整理】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