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jpg
上圖:荷花(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文節選自《張曉風精選集》中〈詠物篇〉一文。原作六則,分別為:〈柳〉、〈木棉花〉、〈流蘇與詩經〉、〈梔(ㄓ)子花〉、〈花坼)〉、〈春之針縷〉。所謂「詠物」,就是通過對「物」的觀察與描摹,抒發個人的情思和感悟。

坼,音
ㄔㄜˋ,裂開,花坼即花的綻放。〈花坼〉一文藉由觀察,描述花開時飽富生命力的美感。作者人文學養豐厚,觀察敏銳,刻劃細膩,使本文充分展現詠物文學的美感。


杏花.jpg
上圖:杏花(圖片引自網路)


花坼

花蕾是蛹,是一種未經展示未經破繭的濃縮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燈謎,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個謎底。花蕾是胎兒,似乎渾沌無知,卻有時喜歡用強烈的胎動來證實自己。

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有時,一夜之間,花坼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於那份不可思議。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看曇花開放,其實曇花並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於它的仙人掌的身世所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而逝所帶給人的悼念,但曇花的坼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噗然一聲,像繡花繃拉緊後繡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緻的蕊絲,登時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說法。

我常在花開滿前離去,花坼一停止,死亡就開始。

有一天,當我年老,無法看花坼,則我願以一方小小的春桑枕為收報機,聽百草千花所打的電訊,知道每一夜花坼的音樂。


​​​​【文章出處】
《曉風散文集》
詠物篇──花坼
作者:張曉風

【作者簡介】
張曉風(1941-),筆名曉風、桑科、可叵,中國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台灣台北、屏東,1949年隨家人移居台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香港浸信學院、陽明大學,曾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為台灣當代重要散文作家,其作品風格多元,擴大閨閣柔婉的範疇,內容以知性提升感性,也具備批判社會、關懷人文的豪情,頗有卓然不群的英氣,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等獎項,余光中稱其為「亦秀亦豪,健筆縱橫」。


花苞.png
上圖:荷花(圖片引自網路)


(一)將花蕾比喻成蛹、正月的燈謎及胎兒,描寫花蕾具有不可預知的無窮生命力。 

花蕾(音ㄌㄟˇ是蛹(音ㄩㄥˇ,是一種未經展示未經破繭(音ㄐㄧㄢˇ的濃縮的美。
「蛹」是成蟲破繭前涵養生命的階段

花蕾是正(音ㄓㄥ月的燈謎,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個謎底。
「正月」是一年的初始,充滿希望
「燈謎」則暗示未知的不確定、可能性

花蕾是胎兒,似乎渾沌(音ㄏㄨㄣˋ ㄉㄨㄣˋ,天地未形成時,世界模糊不清的狀態,同「混沌」。此處用以形容花苞尚未綻放的樣子)無知,卻有時喜歡用強烈的胎動來證實自己。
「胎兒」強烈的胎動象徵生命的展開
以連續三個譬喻(蛹、正月的燈謎、胎兒),提示花蕾具有不可預知的懸念,孕育著不可預知的無窮生命力,也隱喻生命初始充滿希望與生命力


曇花.png
上圖:曇花(圖片引自網路)


(二)寫曇花開放的美,以及所展現的震撼力。
◎承前段,作者進一步表達對花之美的想法,並舉曇花為例,從其特性結合聯想,呈現曇花動人心魄之美。

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

一花一世界,啟示生命無中生有的不可思議,與生生不息的真諦。


有時,一夜之間,花坼(花朵開放。坼,音ㄔㄜˋ裂開)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
◎呼應前句的「無中生有」、「窮通變化」。
◎本版九歌出版社版《張曉風精選集》〈詠物篇〉一文原作「花拆」,經作者本人確認,原文應作「花坼」,而非「花拆」。

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於那份不可思議。

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看曇
(音ㄊㄢˊ花開放,其實曇花並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於它的仙人掌的身世所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突然。猝,音ㄘㄨˋ而逝所帶給人的悼(音ㄉㄠˋ念,
◎說明作者對「花坼」的期待與看重,暗示曇花的坼放有其不容忽視的美感展現。

但曇花的坼(音ㄔㄜˋ裂開)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
◎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呼應前句「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
◎花的無中生有、窮通變化是「過程」,花的色、香是「結局」。

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噗(音ㄆㄨ)然一聲,像繡花繃(刺繡時用來撐緊布面使其平整的架子。繃,音ㄅㄥ)拉緊後繡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緻的蕊絲,登時(立刻)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不禁、忍不住)要相信花精花魄(花的精神魂魄)的說法。


曇花.png
上圖:曇花(圖片引自網路)


(三)描述喜愛花坼,卻不忍看花落。

我常在花開滿前離去,花坼(花朵開放。坼,音ㄔㄜˋ裂開)一停止,死亡就開始。
◎全文轉折,從花坼的感悟,帶出作者對於生命的領悟。
◎作者不忍生命之美的凋落、消逝,再度扣合作者詠物的動機――疼惜萬物。

 

茶花.jpg
上圖:茶花(圖片引自網路)



(四)表達即使年老無法再看花坼,也希望能「傾聽」花開音訊的心願。

有一天,當我年老,無法看花坼(花朵開放。坼,音ㄔㄜˋ裂開),則我願以一方(計算方形物品的量詞)小小的春桑枕(以春天鮮嫩的桑葉作成的枕頭)為收報機,聽百草千花所打的電訊,知道每一夜花坼的音樂。
◎由「看花」而「聽花」,視覺與聽覺轉換,顯現出作者的巧思,也表現出作者的愛物之情。
◎原書作「則我願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為收報機」。句中「枕」為名詞「春桑枕」,作者本人為避免誤會「枕」為動詞,原「一堆」用字改作「一方」。

曼荼羅花.jpg
上圖:曼陀羅花(圖片引自網路)


本文賞析

「詠物」的原意是描寫客觀的景物,並抒發心情與感懷。優秀的詠物散文,往往是通過物體形象的描寫,再加上主觀的經驗或想法,來表現物我相映的情思。

〈花坼〉分為四段:第一段先以鮮活的譬喻說明花蕾孕育著不可預知的無窮生命力。第二段則藉由對於曇花的觀察,展現出作者的豐富知識,以及貼切的譬喻運用。第三段的短句,既呼應第一段,也隱含一種對於生命的領略。第四段則表達「傾聽」花開音訊的心願。由看花而聽花,視覺與聽覺轉換,顯現出作者的巧思。

作者描寫流蘇婉轉而淡雅,書寫花坼則直接而明麗,一淡一濃的筆法,恰如潑墨,淺深有致。此外,作者以短句為一小段的手法,帶引出更加深廣的想像空間和人生感觸,使短篇文章具有詩歌般的張力,精鍊而雋永,值得細細品味。

延伸閱讀:

一種古樸誠懇的美----張曉風:流蘇與詩經(原文+解析)

茶花.jpg
上圖:茶花(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