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菲律賓怡朗華商中學師生(圖片引自網路:經典雜誌)
從冷戰格局重思菲台的華語語系文化
目前任職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的侯建州助理教授,過去曾在菲律賓的靈惠學院(Grace Christian College)擔任僑教顧問,因緣際會下,受邀參加當地華人的文藝社群發表作品,開啟了他和菲華的連結,進而展開許多菲華文學、文化研究。2021年侯建州執行本中心(編者註: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學術輔導與諮詢」,期望透過薪傳學者單德興特聘研究員(編者註:單德興(1955年-),生於臺灣南投縣,祖籍山東省嶧縣。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大學、交通大學外文系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系兼任講座教授,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曾獲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學術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亞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的文化研究、美華研究、翻譯研究、冷戰研究等經驗傳承,增進菲台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脈絡思考。
上圖:單德興(左)、侯建州(右)(圖片引自原文)
解析文化符號,重構多元認同
侯建州分享,自己從事菲華/菲台文學研究,除了起於詩社交誼的特殊因素,也是基於個人的切身體會。在菲律賓的文化與教育工作服務,他深切感受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差異,也從菲華朋友的往來中,觀察到海外華人複雜的身分認同問題。啟發他跳脫固有思維,反省「中國」這個符號的由來與涵義。
「二戰後的冷戰結構是一個重要關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動文化大革命之際,播遷至台灣群島的中華民國政府,則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其分庭抗禮,雙方製造了不一樣的文化詮釋。」侯建州明確地指出變化的源頭。當時美國作為自由世界領袖,期待政府遷台的中華民國,成為「中國」文化正統之標示。然而隨著局勢演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關係趨向正常,1971 年中華民國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台美斷交,使得「中國」符號的代表權產生移轉現象,亦造成海外華人思考身分認同有了更多擾動。
有鑑於此,1989 年杜維明發表「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之說,主張以別於政治層面的文化範疇來定義「中國」。華裔學者王賡武對此表示,保留「中國」二字,仍會關涉現實政治,容易令東南亞華人受其他族群所猜忌,改用「中華文化」、「華夏文化」翻譯較佳。那時他們開始解析符號的能指與所指,不過對於這些群體概念,和語文、政權與領土、現代中國、經濟基礎之間的關係,仍未有清晰的歸納。
2001 年, 學者洪美恩(Ien Ang), 又提出“On Not Speaking Chinese”(〈論不說中文/華語〉,反省外貌族裔、身分認同和語言的關聯。其後華人學者史書美與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梳理明清以降的華人移民遷徙、疆域發展,對照英、法等國殖民擴張演變,揭示以語言為依歸、不全受國籍、族群限制的「華語語系」(Sinophone studies)觀點,讓華語成為華人文化普遍性與通用性的媒介,又能融入各個地區或國家文學,更加深入闢拓、反思「華」符號的多樣性。
「『華語語系』其實是很好的刺激,會讓視域有所調整,有所變化。雖然有些人說其中某些說法指涉的概念太尖銳、過於強調政治性,可是若倒回來想,覺得太過重視政治性,是否是因為習慣了另一套政治性設定呢?」回溯歷史,侯建州強調殖民這個行為不值得歌頌,但這些不可改變的過往,仍有其實質發展上的不同詮釋面向。而「華語語系」的說法,能不拘於接續漢、唐、宋、明等漢人主導之帝國的收攏標誌,讓冷戰後的華語文作家與作品,以華語文為共識符號,保存在地特色的同時,也跨越國界形成橫向的溝通機會,具有豐富華語語系文化的重要價值。
除了從冷戰思考符號脈絡之外,侯建州覺得諸如「華語語系」的多元包容觀點,亦可反向賦予冷戰不一樣的視角。「有些人會認為,冷戰就是美國控制。但那樣忽略了每個人和群體的機遇變化,而且也太小看這些個別作者的創造性。」他提到,設若我們拋開制約、對立即是不好的判斷,或許會發現冷戰其實蘊含一種頡頏的活力,使結構中的人能夠應對局勢之變化,並開展出各種可能性。
上圖:和權(圖片引自網路)
冷戰與後冷戰時期的菲華文學
侯建州說,整體來看,台灣學界對菲華的討論與研究太少,甚而有人誤會菲律賓在 50 年代以降,因各種由國家主導的強勢同化法案,使菲華文學趨於滅絕。可是實際上,80 年代號稱菲華的「文藝復興」,人才濟濟,當時與台灣甚至有正式的華文文藝社團結盟。
像是和權(編者註:和權,本名陳和權,菲律賓華人,詩人、詩評人。作品入選兩岸多種詩選本,出版詩集《橘子的話》、《你是否撫觸到衣襟上被親吻的痕跡》、《落日藥丸》,詩評集《論析現代詩》。曾多次獲選各類文學獎)在菲華文藝復興時期寫下〈落日藥丸〉一詩,把「落日」比擬為「藥丸」,突破傳統夕陽聯繫暮年的哀情,以奇詭又宏闊的想像,展現新穎的力量。又如謝馨的〈菲律濱有多少島嶼〉(編者註:菲律賓華人將Philippines譯為「菲律濱」),以潮起潮落時而隱現的「石」,類比蘊含形上真理但又於具體世界中千變萬化的「詩」,巧妙運用「石」、「詩」的字音聲調起伏,連結海潮升降的視覺形象,跌宕迴旋出語言、文字、文法、文學、文化的豐富意涵。這些詩篇置於世界華語文學中,都是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
然而菲華文學儘管如此精彩,但是一些菲國以外的學者,尤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研究者,總會依照慣有的框架設定來進行詮釋。「有些華文文學研究,常會將思鄉、懷鄉變成唯一重要的題材(編按:所謂「思鄉」或「懷鄉」,常不自覺以所思所懷的「原鄉」作為所肯定、所追慕的「主體」,思鄉懷鄉者所處之地,反而成為暫居的、被漠視的「客體」,前者是「母國」、「祖國」,後者只是「他鄉」、「異地」)。而且所思所懷之鄉,還常常是作者並不熟悉的祖鄉。」他接著說:「在這樣的懷鄉返祖的想像框架中,很容易把菲華文學視為次等亞流,忽略了其他可能。其實,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如謝馨等人在菲律賓這個充滿不同文化撞擊的所在,讓所謂的漢文化、華人文化產生了什麼樣的化學效應?」
比如謝馨的詩作〈HALO HALO〉,以當地一種混合多種甜食的冰品,譬喻菲律賓如混血兒般的多元文化,詩中以華語為主、夾雜菲語、美語,並論及主要信奉西班牙天主教的菲律賓,反對節育的理念和華人傳統多子多孫的想像有所契合,讓讀者自然地聯繫文化混融的繽紛美景。侯建州解釋,從華語語系文化的視域來研究,較能突破知識渾然天成與全體適用的思維,自歷史文化等特殊環境的角度切入,明確探索話語之敘述和知識之生成。
事實上,菲華文學絕非以懷鄉為唯一議題,菲律賓華人人口比例雖然遠低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編者註:華裔菲律賓人(他加祿語:Chinoy 或 Tsinoy),簡稱華菲,是指具有華人血統並出生及居住在菲律賓的菲律賓籍或雙重國籍居民,人數約有110萬。閩南裔華人在菲律賓華人中佔98.7%。閩南族群約有75%來自泉州晉江,23%來自漳州市,人數超越廣東籍華人。閩南裔華人在菲律賓輕重工業、經濟創業和房地產行業中占主導地位),難能可貴的是,在東南亞唯一與美國有過正式從屬關係的菲國,曾有許多與中華民國台灣關係緊密的華校,傑出校友在其國更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且該地還出現過數量龐大的華文報紙媒體與華文文藝社團。因此,在華人非主流族群的東南亞國家中,菲華文藝發展有著其特殊的景象。
「菲華文學在菲律賓,是可以和菲語、美語、西班牙語一起競賽的語言。像是菲國目前最高級的文藝終身成就獎──『描轆沓斯文學獎』,使用華文創作的華人作家謝馨、和權之外,還有月曲了、雲鶴等人都曾經拿過。」換言之,華文創作在菲律賓同樣可被承認為國家等級的文藝,捷克駐菲大使 Jaroslav Ola Jr. 就曾將謝馨的華文作品,與菲律賓國父 Jose Rizal(編者註:Jose Rizal,1861年6月19日-1896年12月30日,菲律賓華人,菲律賓民族英雄,被尊為菲律賓國父,漢文譯為黎剎、厘沙路、黎薩、黎剎爾、黎薩爾,常被華僑稱為柯黎薩,祖籍為泉州府晉江縣,是柯姓閩南移民者第六代。黎剎是眼科醫生,精通包括22種語言,多才多藝,也是一位文學家,其從年輕時就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從事改革運動,曾於十九世紀末期旅居歐洲,陸續發表針對改革的詩文。1896年底被西班牙殖民當局處決,今菲國政府將此日定為國定假日)等人的詩作一起翻譯討論。顯示在地的華文成果,是建構多元「菲律賓性」的一部分,能夠與眾多族群共存共榮,故以華語語系或冷戰的思考框架觀之,的確有不可取代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不過隨著菲華文化融入在地的趨勢,少數族群在文化互動過程中,較難避免削弱或消逝的可能。因此侯建州於 2012 年參考了台灣文學館的概念,向菲華文友們提議建立「菲華文學館」,其後經由眾人積極籌備,2020 年於中正學院成功設置了較完整的博物館,保留了菲華創作的歷史軌跡,構建當地的傳統脈絡。除此之外,侯建州在近年疫情期間,受邀於菲律賓中正學院開設線上課程,主動選擇菲華文學作為核心教材,希望他們能夠在地化去認識自己的前輩,發展出未來嶄新的菲華文學與文化。
上圖:謝馨(圖片引自網路)
菲華研究對於台灣文學、文化的意義
「為什麼我要去研究菲華文學、文化?」除了自身的因緣,侯建州說:「台灣探討華語語系,多以馬華文學為焦點。雖然我也欣賞並好奇馬華文化,可是東南亞何其之大,台灣對於東南亞的想像,不能夠只有馬來西亞。」
台灣曾經跟菲律賓的關係非常密切,兩地的華文文學因緣,至少可以追溯到1960 年代的菲華青年文藝講習班,菲華文聯從台灣聘請過余光中、覃子豪、崔小萍、……等名師,於當地培育不少華文作家。而這些菲華創作者的作品也多於台灣發表,像和權、月曲了、謝馨,他們的第一本詩集皆在台灣出版。1986 年台灣《文訊》雜誌規畫過「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介紹了菲華文壇的盛況,也紀錄下兩地交流的寶貴訊息。這些文化傳播的事跡與內容,對於廣義的台灣文學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呈現出台灣群島與世界緊密的互動關係。
然而時移世易,台灣現在較少關注菲華作家,侯建州提出幾點轉變的緣由。從菲律賓本身來說,後來因為社會經濟衰退,大量國民赴海外擔任菲勞、菲傭謀生,讓不熟悉的人有了錯誤的刻板印象與聯想。自兩岸情勢而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在台灣群島的中華民國政府也面臨民主化、在地化的轉型過程,影響我們與菲華社群原有的連結與認同。另一方面,台灣有眾多馬華背景的優秀作家與學者,極具貢獻與規模地引領著學術探討。後期的菲華文藝顯然就沒有如此條件,是以種種環境因素,使得菲台文化連接不夠完整。
侯建州表示,以華語語系為研究框架,透過比較文學、文化的視域,是讓台灣文學與文化放回世界舞台的一個路徑。他指出,各國華人文化皆有可觀之處,但是探討菲華與台灣的關係別具意義。菲律賓鄰近台灣,同樣擁有繁複的移民、遺民、殖民經驗,且冷戰格局中和台灣同屬美國陣營,如此地緣與條件關係特別親近。1975 年,台灣官方主導編撰的《中華民國文藝史》中,菲律賓於「華僑文藝」的篇幅遠勝他國總和,顯示其對台灣史而言,深具與眾不同的重要性。所以二者之間有許多相似與連結的元素,可以彼此借鑒,相互思索文學與文化今後的前進方向。
以往台灣教育所學習的華語文學史,主要從五四、新文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一脈承傳來陳述。侯建州分析,這一脈絡固然關鍵,但當我們迎向未來世界時,或許有其它面向一樣需要關注與思考。他也提醒,台灣其實不只需要與背景相近的菲華頻繁接觸,對於馬華、新華、印華、泰華、汶華……也應該多方交流,才能打開人們的心量、彼此了解,塑造更加自由、平等的社會。
上圖:馬尼拉.菲華歷史博物館一隅(圖片引自網路)
緣緣相緣,薪火相傳
侯建州由於研究菲華文學與文化,並涉足翻譯領域,曾經閱讀過中研院歐美所單德興特聘研究員的著作,發現裡面很多脈絡與思考,與自己的想像相契,得到諸多啟蒙。因此藉由人社中心的補助計畫,他邀請單老師作為薪傳學者(編者註: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為協助青年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提供國內各大學或研究機構專任副教授(副研究員)、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等申請此計畫,薪傳學者應為教授或研究員,並符合曾獲重要學術獎項,或頂尖學術期刊機構發表相當數量之研究成果者,雙方須有會面討論及諮詢成果報告),希望親承教誨,讓學問更加精進。而巧妙的是,他曾經在余光中先生擔任評審的翻譯比賽中獲獎,並發表過聖嚴法師的護生理念研究,而余光中先生、聖嚴法師正好是單老師親近的師長,所以彼此都認為冥冥之中眾緣和合,牽起了這段珍貴的薪傳關係。
侯建州回想說:「單老師心胸開放、視野開闊,翻譯與文化研究都貢獻卓著。他甚早開發獨特的美國華裔文學,充分掌握研究者的自身利基,構建出一方極有意義的領域。隨著學者、譯者、訪者、編者四者合一的老師問學,可看見老師用身教示範了何謂精進不已,他也勉勵我在現有的論題中引闢連類,把眼光放遠,往更宏觀的論域規劃推進。老師除了鼓勵我長期深耕菲華研究,亦提醒我處理兩地交流因緣時,對於社會情境脈絡要考量全球冷戰的左右鬥爭,並建議我慢慢整理菲華文藝的大事年表,之後映照事件與社會脈絡會很有幫助。」
這次侯建州諮詢的計畫,為菲律賓美軍公墓詩寫的翻譯與文化研究。單老師「雙重脈絡化」的觀點予以甚多啟示,指引他從「文字──文本──文學──文化」的層次,留意詩作翻譯在不同脈絡的詮釋關係,兼顧內緣與外緣的探索。並且引導他閱讀埃文─佐哈爾的「多元系統論」,將文學、文化、詩學、政治等與菲台詩人有關的符號,作為整體系統來理解。藉由這些指導,侯建州分析台灣華文詩人題詠菲律賓美軍公墓(Fort McKinley)的異同,有了階段性成果,發現其中由「墓」到「堡」的差異,此外,不同的翻譯名稱也與當時的世界局勢、譯者的自我定位息息相關。
另外,單老師有長期採訪人物的豐富經驗,在探討計畫論題之際,也傳授侯建州對談的要領。啟發他進一步思考,訪談和翻譯都需透過中介者轉化,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將訪談視為一種文化翻譯,能用不一樣的角度發掘議題,極有助於他日後在菲律賓進行田野調查的工作。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做一些菲華前輩的採訪與研究,留下一些記錄,也探究其中文學文化的『越界與創新』、『銘刻與再現』,以及種種的『意義與脈絡』。」去年謝馨逝世,侯建州感到十分不捨,以前他曾與謝馨等詩友密切交流,見識到她樂觀的態度與寬宏的胸襟,這些詩人的獨特性格,應該從不同的視角多加整理與流傳,不僅是紀念作家的卓越經歷,亦能提供線索讓後世深刻理解創作者的人文精神與特殊時空中的生命意義。
侯建州談及自己往後的研究與寫作計畫,除了研究菲華詩作外,也會擴大關注範圍,包括菲華文學的小說、散文、戲劇。至於菲律賓美軍公墓詩寫的探討,會秉持著單老師對他的策勉,持續撰寫下去,進階觀察菲華詩人對美軍公墓的論述,以及眾人同題競作的對話細節。未來也將梳理更多菲華與台灣創作者的作品,挖掘彼此華語語系文化的特色與共構,一窺冷戰下幾被人遺忘的菲台文藝交流史。
上圖:國立金門大學校慶講座海報(講者提供)
【文章出處】
《多聲部島語》No.37(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
〈從冷戰格局重思菲台的華語語系文化〉
2022-10
網址:
https://www.hss.ntu.edu.tw/upload/file/202210/bc9f29bf-6b7c-4c6f-8d26-72367cfa484b.pdf
採訪及撰者:杜翌靖
受訪者:侯建州
【受訪者簡介】
侯建州,詩人,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曾任花蓮高農國文教師,現為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研究及關注領域包括:菲華文學文藝、文化研究、華人思想學術史、華語文教育、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台灣文學、島嶼研究、性別研究、現代詩學。
- Apr 10 Mon 2023 23:27
▲侯建州:從冷戰格局重思菲台的華語語系文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