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台灣百岳.奇萊主山(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奇萊山下的文藝詩人──楊牧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於花蓮出生,家中經營一家印刷廠,自小便與文字結緣。十五歲,他開始創作詩文、投稿報章。同年他進入花蓮中學高級部(編者註:即今日的國立花蓮高中),參加詩社,在花中學長引介之下,擔任《海鷗》、《東臺日報》「文藝週刊」等文學報刊編輯。這位以筆名「葉珊」開始創作的少年詩人,也就是日後的楊牧。1958年楊牧高中畢業,暫居臺北。
上圖:少年楊牧與父親楊水盛(圖片引自網路:國家文化記憶庫)
上圖:少年楊牧與父親楊水盛(圖片引自網路:國家文化記憶庫)
少年詩人,踏上文學之路
五零年代末,一批年輕的外省移民作家也在臺北活動,大小詩社紛紛成立。雖然詩社所執各異、各成一系,但詩人們私下無論派別,聚會、談詩、茶酒不已,構成臺灣戰後早期的詩人社群。楊牧由於早年寫詩辦報,與這個新興文壇已小有接觸,和外省詩人瘂弦、余光中等人通過信後,即決定北遊。1960年(編這註:楊牧時年20歲),楊牧的第一本詩集《水之湄》,由覃子豪、余光中等主辦的「藍星詩社」出版,付梓於花蓮故鄉的印刷廠。
五零年代的詩社,形塑了楊牧寫作關懷的初胚。此時,鄉土認同議題還沒完全顯露,省籍與威權政治尚未進入新生詩人的視野,但文化與國家認同早深陷動搖。中國內戰與移民所導致的斷裂、苦難與衝擊,政治與社會背景劇烈且快速的崩潰,讓年輕外省作家對知識份子與文學的定位充滿困惑。他們的創作與辯論,延續新文化運動以降中國傳統與西洋思潮相互抗合的命題,卻也是對自身歷程的摸索與價值化。楊牧身為花蓮來的少年詩人,更像是一個貼近的旁觀者,從不同的人生經驗,望向因歷史動盪而流連於此的這群人。「傳統與現代」之命題,雖成為楊牧往後文學生命的基調之一,但因為截然不同的立足點,隨著經驗疊加,他超越並轉化了這個命題的意涵,成就繼往開來又獨樹一格的文學生命。
暫居臺北一年後,楊牧南下臺中,進入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就讀。儘管大二便轉系至外文系,楊牧的文學卻從此與歷史傳統產生深刻而幽微的連結。他受史學大師徐復觀影響甚深,據楊牧自述,他曾聽徐復觀授課多次,建立古代史、思想史,乃至中國古典文學的扎實基礎,但徐復觀清楚這位青年志不在史。日後楊牧出國,徐復觀每逢贈書,都不希望楊牧就史學發表太多意見,擔心深思機敏的詩人,為文學以外的議題所耽誤。正因為接觸了歷史與文學,楊牧方能將「傳統與現代」從外省詩人所切身執守的家國之痛,轉化為更普遍、更具對話性、更能為新世代所思索的議題。
大學二年級,楊牧轉入外文系,自此鑿闢知識上的新空間西洋文學。在缺乏翻譯,原文書亦難取得的年代,外文系的環境使他能廣泛閱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浪漫主義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政治與文化劇烈轉型下的文學產物,正是處在現代世界的建構階段,知識份子對歐洲文化傳統的質疑與反省。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隔著時空,重新為島嶼上的少年詩人所閱讀,呼應並拓展了他心中的命題。當楊牧將觸角伸向英美文學,他展翼海外的絕佳機會也悄然來臨──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所指導的愛荷華寫作班(Iowa Writers’ Wrokshop)來臺招生了。
上圖:美國.愛荷華大學(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美國.愛荷華大學(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聶華苓(左)與安格爾(右)夫婦(圖片引自網路)
旅美生涯,加入愛荷華寫作班
1963年,楊牧自東海大學畢業,前此不久,安格爾來臺,為他的寫作班找尋海外新血,白先勇、陳若曦、余光中等作家皆在預選之列。透過文壇諸人引介,安格爾來到臺中,與楊牧對談數次後,欣喜地問了聲:“Young man,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Iowa?” 楊牧當下就答應了。1964年服完兵役的楊牧(編者註:楊牧服役於金門,當時筆名葉珊)搭上飛機,降落在愛荷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少年闖入陌生的世界,一去三十載,他將在這國度經歷動盪狂飆的年代,作為太平洋兩端的橋樑,為臺灣文學開創出前所未見的深度與廣度。
愛荷華寫作班成立於1936年(編者註: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簡稱IWP)是各國作家在美國中北部愛荷華城(Iowa)的寫作之地。自1967年創辦以來,該計劃已招待來自120個不同國家達1100多名的新興或已取得成就的作家(特別是文學和個人自由常常受限制之地的作家)。最初IWP旨在把有天賦的作家介紹給愛荷華大學,為他們提供最佳的寫作狀態,以促進他們的具有創造性的寫作,隸屬於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WP由保羅.恩格爾、聶華苓創辦,出於他們為連接世界各國作家、以及推動國際理解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恩格爾一伙人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兩岸三地參與該計畫的作家包括:瘂弦、鄭愁予、商禽、林懷民、王禎和、東年、吳晟、宋澤萊、蔣勳、管管、陳映真、柏楊、楊青矗、向陽、王拓、李昂、季季、袁瓊瓊、張大春、駱以軍、林俊穎、陳黎、鍾文音、陳克華、顏忠賢、黃崇凱、瓦歷斯.諾幹、朱和之、張錯、蕭乾、丁玲、北島、蘇童、余華、莫言等人),安格爾是第二代督導,他積極尋求出版社與企業家贊助,改革班級制度,把原本作為愛荷華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校內專門課程的寫作班,轉型為國際青年作家交流、學習的場域。自此,愛荷華寫作班變成世界青年小說家與詩人的重要港滬,迄今已培養出28位普立茲文學獎得主。楊牧在這高度競爭又充滿養分的環境中,展開他的海外人生。
1966年楊牧進入柏克萊大學加州分校(UC Berkeley)攻讀比較文學博士,日漸沉浸於對西洋文學與中國古典的連結、追擬、翻新與反思,他以現代詩的形式,書寫並解構多項中國古典題目,例如以悲劇獨白體(monologue)賦〈延陵季子掛劍〉。創作之餘,楊牧的學術研究也相當精實,一方面主修西方古典史詩與中世紀傳奇,一方面師從旅美學者陳世驤治《詩經》。
柏克萊大學不只具有寧靜的學術空間,更是六零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與反戰思潮的大本營。作為六零年代社運主軸的人類存在與社會認同課題,夾帶著戰爭、種族等無情現實,暴烈嵌入了詩人周旋於傳統與現代的心思,促使文學生命從細膩幽微,轉入成熟深邃。1971年,楊牧取得博士學位,正式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此時他的文風顯著改變,少年的浪漫幽情透出含蓄冷靜,視野中出現土地與現實。1979年楊牧發表詩集《吳鳳》,書內收錄〈吳鳳成仁〉,是他第一首以臺灣鄉野故事為題的創作;同集詩作〈熱蘭遮城〉則以浪漫擬人之筆,追憶鹿耳門之役,描寫歷經戰火仍包容一切異質歷史的福爾摩沙。
1970年代,臺灣本土化浪潮風起雲湧。1979年高雄美麗島事件爆發,言論自由訴求遭受沈重打擊,社會上積累已久的威權、省籍議題一夜間襲捲全島。社會對立的激化,與民主自由的理想,拉伸出巨大的矛盾。跨越多族群群體,在差異語境中不斷整合翻新的楊牧,即使隔著太平洋,亦能感同身受。本土的夢、中國傳統的夢、冰冷動盪的現代世界,三種世界觀交相衝突,使他創造出生涯中最富盛名的詩作之一:〈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此詩講述一名外省後代青年的視角與心緒,承擔著記憶中本土、中國、日本脈絡的混雜爭鬥,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應歸於何方?哪裡是鄉土?該接受什麼樣的傳統?楊牧將傳統、現代與土地放入生活世界的脈絡中,思想與外物交相奏鳴,共同震盪出千變萬化的創作取徑,不斷探尋文學生命真正的軸心。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楊牧(後排左起)、沈燕士、葉步榮、瘂弦一起成立洪範書店。(圖片引自網路:洪範書店)
文學之外,從事翻譯與編輯
文學之外,從事翻譯與編輯
寫作之餘,楊牧也致力於翻譯和編輯,在這兩個領域,無處不能見到詩人的身影。這些文學之外的實踐,依舊支撐著楊牧的文學觀,並反映出他與臺灣文壇的深刻聯繫。
首先,楊牧貢獻翻譯事業不遺餘力。1970年他與醫生作家林衡哲通信合作,呼齊海內外中文譯者,翻譯大批歐美文學名著,集結出版為「新潮文庫」系列,成為當時臺灣青年認識外國文學最重要的寶庫。
自旅美來,楊牧自身譯筆不輟,範圍從中世紀騎士傳奇、但丁、莎士比亞,到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都有涉獵。楊牧曾在一次訪談中引述外國作家(疑為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之言:「任何懂外文的人,都應該為他的民族至少翻譯一本書。」可見他非常重視翻譯帶來的思想創新與文化貢獻。
另一方面,楊牧雖旅美多年,與島內文壇的聯絡卻未曾中斷。他大部分的創作都在《藍星》和《中外文學》發表,自身也積極參與編輯出版等事務。1975年楊牧返臺暫居,擔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客座教授,趁地利之便,協助《聯合報.副刊》審輯新詩作品,提拔幾位當時的新生代詩人,如陳義芝、羅智成等。隔年,更與高中同學葉步榮、詩友瘂弦,與生化學家沈燕士共籌「洪範」出版社,專門出版現代文學與學術專書,選訂與編排皆十分嚴謹,為今日臺灣文學出版社龍頭之一。
楊牧對這份事業極其投入,他曾回憶,洪範自草創以來四十年,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折頁短介,都是他讀完作品後親手撰寫。洪範出版的諸多作家與編年文選,更有極大比例由楊牧親自編輯,並撰導言引敘,例如《許地山小說集》、《許地山散文選》、《周作人文選》、《徐志摩散文選》、《徐志摩詩文選》《現代中國散文選 I、II》等等。對楊牧而言,文學以外的實踐,不只是引譯西方典籍、建立寫作發表平臺,更是在社會與政治發生快速轉變的當下,透過嚴謹如史的出版工作,整理、釐清中文文學在近代時空下的多端發展。這種嘗試呼應著前述傳統、現代與本土的交奏,更顯示歷史與文學的語言如何在詩人筆下混同昇華,成就他對臺灣文壇的獨特貢獻。
文學與文學之外,詩人面對激烈的環境變遷,難解的歷史認同矛盾,他敏感、沈著地邁開步伐,書寫、吶喊所見所聞,引介、編排散落各方的言語,嘗試回應一名遊子與一座島嶼的疑惑。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楊牧(圖片引自網路)
回歸故里,筆耕於奇萊山下
1995年楊牧結束漫長的旅美生涯,歸鄉花蓮。他應國立東華大學之邀,擔任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此時的楊牧年過五十,六零至八零年代壯盛狂飆的景象已消退,傳統、現代與鄉土,遂作為個人的意象,重新盤結構造他的寫作方向。
早在1987年,楊牧即出版《山風海雨》,開始以自傳式散文吞吐生命歷程。其後,《山風海雨》、《方向歸零》(1991)與《昔我往矣》(1997)於2003年集結出版,另名《奇萊前書》。《山風海雨》年代以太平洋戰爭到戰後初期為界,《昔我往矣》記述花蓮年少時光,《方向歸零》則記載戒嚴時期風景。時序參差重疊,觀察面向殊異,可謂多重透鏡構成的個人史,亦反映時代脈動之風貌。
《奇萊前書》付梓後,楊牧意識到自傳的脈絡尚未結束,乃以成年後的學院與文學生活為軸,重新反思六零至八零年代的風波雨盪,是為《奇萊後書》,書中詩人反覆追問如何在變動不已的世界中認識「詩」。傳統、現代與鄉土所乘載的繁雜課題於焉轉化,歸名奇萊,以鄉土提供的無限寬厚,容納異質交撞的諸多元素。在楊牧筆下,人並不固守於家土,而是在無限的漂流中創造轉介與交流的契機,尋找出走與回家的道路。2020年3月13日,楊牧安然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歸土於花蓮郊境,長眠奇萊山下。
上圖:晚年楊牧(中)(圖片引自網路:楊牧書房)
上圖:晚年楊牧(圖片引自網路:國家文化記憶庫)
參考資料:
向陽,〈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追思詩人學者楊牧先生〉,《中國文哲通訊》,第30卷3期,2020。
余光中,〈星空無限藍──序《藍星詩選》〉,收入氏著,《井然有序──余光中序文集》(臺北:九歌),1996。
李金蓮,〈給臺灣文學的瑰寶──訪楊牧先生編選洪範選集的過程〉,《文訊》,2016年8月號。
李奭學,〈楊牧六問〉,《中外文學》,31卷8期,2003。
林巾力,〈冷戰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的文化想像:以戰後臺灣與中國的現代詩論述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第42卷6期,2017。
張惠菁,《楊牧》(臺北:聯合文學),2002
陳義芝,〈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楊牧詩與中國古典〉,《淡江中文學報》23期,2010。
黃千芳,〈王文興與楊牧對談詩詞〉,《中外文學》,第31期8卷,2003。
楊牧,〈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收入氏著,《有人》(臺北:洪範),1986。
楊牧,〈延陵季子掛劍〉,收入氏著《楊牧詩選:1956-1974》(臺北:洪範),1983。
楊牧,《吳鳳》,臺北:洪範,1979。
鄭毓瑜,〈仰首看永恆──《奇萊前(後)書》中的追憶與抵抗〉,《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9。
上圖:楊牧背影(圖片引自網路:楊牧書房)
上圖:楊牧背影(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臺灣記得你》
〈奇萊山下的文藝詩人──楊牧〉
網址:
https://taiwan.k12ea.gov.tw/index.php?inter=people&id=85
作者:不詳
【楊牧簡介】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出生於台灣花蓮,15歲就讀花蓮高中時即在《現代詩》、《創世紀》等刊物發表詩作,啟用筆名葉珊。1963年於東海大海外文系畢業,翌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和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72年起改筆名為「楊牧」。曾任美國麻州大學、台灣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現任台灣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是台灣學府派的詩人和散文家,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兼擅翻譯和評論,2000年榮獲第四屆文學類國家文藝獎,並被譽為台灣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2020年3月13日以80歲之齡病逝於台北。
上圖:楊牧背影(圖片引自網路:楊牧書房)
上圖:楊牧背影(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臺灣記得你》
〈奇萊山下的文藝詩人──楊牧〉
網址:
https://taiwan.k12ea.gov.tw/index.php?inter=people&id=85
作者:不詳
【楊牧簡介】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出生於台灣花蓮,15歲就讀花蓮高中時即在《現代詩》、《創世紀》等刊物發表詩作,啟用筆名葉珊。1963年於東海大海外文系畢業,翌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和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72年起改筆名為「楊牧」。曾任美國麻州大學、台灣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現任台灣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是台灣學府派的詩人和散文家,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兼擅翻譯和評論,2000年榮獲第四屆文學類國家文藝獎,並被譽為台灣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2020年3月13日以80歲之齡病逝於台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