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pn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戰亂.jpg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文選自《夢溪筆談》〈官政〉,標題〈以工代賑(音
ㄓㄣˋ,救濟)為後人所加〉。內容記錄范仲淹讓饑荒受賑濟者參加建設工程,獲得勞務報酬,以取代直接發放金錢或救濟品的政策。

《夢溪筆談》是沈括於夢溪園寫成的筆記體著作,記述其平生見聞及研究所得。全書分為十七門,共六○九條,涉及自然及人文科學、工藝技術、社會經濟等領域,是了解古代科學發展的重要史籍,與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同為研究古代科技的重要文獻。曾被翻譯成英、法、義、德等各種語言版本,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評價本書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夢溪筆談.png
(圖片引自網路)
沈括.png
上圖:沈括(圖片引自網路)


以工代賑

皇祐二年,吳中大饑,殍是時范文正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為甚備。吳人喜競渡,好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倉吏舍,日役千夫。

監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

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歲饑發司農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文章出處】

《夢溪筆談》

官政

原作者:沈括

范仲淹.png
上圖:范仲淹(圖片引自網路)
范仲淹.jpg
上圖:范仲淹(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皇祐二年(即一○五○年。皇祐,宋仁宗年號),吳中蘇州一帶)大饑(五穀歉收的荒年),殍(音ㄆㄧㄠˇ餓死的人)(音ㄐㄧㄣˇ餓死的人(音ㄓㄣˋ,以物墊頭,引申為躺臥)

譯文:

宋仁宗皇祐二年,蘇州一帶發生嚴重饑荒,許多餓死的人倒臥在路邊。

◎第一段記述事件,開頭短短三句,即清楚點出饑荒的發生時、地、事、人,強調其嚴重程度。

是時(此時)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歷任政治、軍事要職,推動慶曆新政,諡文正)領浙西(領浙西 指任杭州太守,治理浙西一帶。領,治理。浙西,當時行政區劃分杭州屬兩浙路,因位於錢塘江西北岸,故泛稱浙西),發(發放)(音ㄙㄨˋ,即小米,此指官方存糧)及募(召募,廣泛徵求召集)民存(儲存)(音ㄒㄧㄤˇ此指糧食),為(音ㄨㄟˊ,行、做,執行)(方法,此指救災的策略方法)甚備(完備齊全)

譯文:

此時范仲淹任杭州太守,治理浙西一帶,發放官方存糧及徵集民間儲存的糧食,執行救災的策略非常完備周全。

◎精簡點出故事背景的時、地、事、人,再一一闡述范仲淹的救災策略──「紓困」及「興利」,並以後者為重,凸顯本文重點。

◎先順勢帶出范仲淹的應對政策:首先「紓困」,解決眼前的饑荒問題。

◎救災策略一:紓困。先提供糧食(發粟及募民存餉),解決眼前災民最急迫的飢餓問題(短期)

吳人喜競渡划船比賽),好(音ㄏㄠˋ(音ㄨㄟˊ佛事(指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養等活動)。希文(范仲淹)乃縱民(鼓勵人民。縱,音ㄗㄨㄥˋ放任,引申為鼓勵)競渡,太守(范仲淹)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指居民外出,以致巷弄空無一人)出遊。

譯文:

蘇州當地百姓喜歡划船比賽,又愛好從事誦經、祈禱及供養等佛教活動。范仲淹於是鼓勵人民多舉辦划船比賽,太守每日出遊宴飲於西湖上,從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規模外出遊玩,以致巷弄空無一人。

范仲淹的應對政策:接著是「興利」,鼓勵民眾出遊、推動民間與官方增加建設工程

◎救災策略二:興利。因應吳人喜好,鼓勵民間娛樂,推動大規模建設工程,提振民間活力,活絡民生經濟(長期)

◎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顯示范仲淹能觀察、了解百姓,並據此訂出政策。

又召諸佛寺主首(主持寺院的僧侶),諭(音ㄩˋ告知)之曰:「饑歲(年)工價至賤(價格低廉),可以大興土木(建築工程)之役(勞役,勞作之事)。」於是諸寺工作鼎興興盛)

譯文:
范仲淹又召集各寺院主持的僧侶,告知他們說:「饑荒之年勞工工價最低廉,可以趁此時機大規模進行建築工程的勞作。」於是各個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興盛。
又新更新)(音ㄠˊ通「廒」,糧倉)倉吏舍(官舍,官吏居住或辦公的房子),日役(差遣,此指僱用)千夫。
譯文:
州府也翻新了糧倉與官吏屋舍,每天僱用勞役有一千多人。
◎范仲淹興利措施,可分三個層面多管齊下:
1.太守個人:加入宴遊行列,具示範作用,可安定民心。
2.鼓動佛寺:趁荒年工資低廉(荒年失業者多,人力多,故工價低)時進行建設整修,促使工作機會產生,創造雙贏。
3.政府配合:趁機更新糧倉官舍,共襄盛舉,也提供工作機會。
Q:「以工代賑」的基本內涵由「建設」、「賑濟」兩項措施所構成,彼此互為依存,時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在其「荒政之施」有何「建設」?又提供了哪些「賑濟」?
A:
1.建設:包括鼓勵百姓舉行划船競賽,從事宴會遊樂,並推動佛寺私人與政府官方大興土木,用意是要開發多餘的錢財,來嘉惠貧民度過饑荒難關。
2.賑濟:除了發放官倉的存糧,也募集民間的糧餉、財物,以賑濟災民,緩解眼前的困難。同時「建設」部分的措施可以提供災民工作機會,領取工資,讓災民心中得以產生能繼續生活下去的穩定感。


龍舟.png
上圖:龍舟競渡(圖片引自網路)
龍舟.jpg
上圖:龍舟競渡(圖片引自網路)


(二)

監司(監察官員)奏劾(音ㄏㄜˊ,上奏檢舉)杭州不恤(音ㄒㄩˋ,賑濟)荒政(救濟饑荒的政務),嬉遊不節節制),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

譯文:

監察官員上奏章檢舉范仲淹身為杭州長官,卻不賑濟災荒,嬉戲遊樂毫無節制,以及官府、私家興建房舍,耗費民間財力、物力、勞力。

◎第二段轉換視角,透過監察官員彈劾范仲淹的狀況,補充說明應對政策的根源在於刺激消費、振興經濟,以有餘補不足,而收穫嘉惠數萬人的良好成果。

◎轉換不同思考視角,從監司的旁觀者角度,呈現范仲淹「興利」措施遭受批判,顯示其行為不同尋常,並藉此引出范仲淹執行「以工代賑」的根本原因及良好成果。抑揚之間,更凸顯范仲淹的施政智慧。

監司不了解實情就輕易批判,也顯示世俗面對荒年,總是習慣節流而不願開源,導致害怕消費反致經濟更加萎縮的刻板思考,凸顯范仲淹的思考不同於尋常

文正(范仲淹)乃自條敘(條列陳述)所以(為何)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施惠,施加好處)貧者。

譯文:

范仲淹於是自己條列陳述為何宴饗遊樂和興建房舍,都是想要調度多餘的錢財,來嘉惠貧民。

◎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指出賑災的核心思想──愈是荒年,愈該反向刺激消費,以開源取代節流,經濟流通才能維持更多人的生活。

貿易、飲食、工技(從事工藝技術)、服力(從事勞動生產)之人,仰食於公私者(仰仗公家或私人養活的人),日無慮(無慮,大約)數萬人。

譯文:

那些從事貿易、餐飲行業、工藝技術、勞動生產的人,仰仗公家或私人養活的人,每天大約有好幾萬人。

◎顯示以工代賑讓人民得以自食其力,不會只依賴政府救濟。近於俗話:「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荒政之施,莫此為大(沒有比這麼做更合適的了)

譯文:

救濟饑荒的政務措施,沒有比這麼做更合適的了。

◎肯定「以工代賑」是賑濟最佳方案。

范仲淹.道服贊.jpg
上圖:范仲淹.道服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范仲淹.道服贊.jpg
上圖:范仲淹.道服贊(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引自網路)


(三)

是歲(這年),兩浙唯(只有)杭州晏然(悠閒安適的樣子。晏,音ㄧㄢˋ,民不流徙(流離遷徙。徙,音ㄒㄧˇ,皆文正(范仲淹)之惠(恩惠)也。

譯文:

這一年,兩浙災區只有杭州悠閒安適,人民沒有流離遷徙,這都是范仲淹的恩惠。

◎「唯」字生動傳達出范仲淹「以工代賑」的獨特與成效。

歲饑發司農(官署名,即司農寺,掌管國家倉庫、糧食儲備)之粟,募民興利,近歲(近年)遂著為令(明訂成法律。著,音ㄓㄨˋ

譯文:

饑荒年就打開司農寺糧倉的糧食賑濟災民,招募百姓以助人民營利,近年來已明訂成法律。
◎進一步將「以工代賑」設為正式法令,成為全國賑災的基本原則。
◎承接前文「荒政之施,莫此為大」的敘述,進一步說明范仲淹「興利」措施的深遠影響──由助杭州一地安度饑荒,到成為通行全國的賑災法律,顯示范仲淹重視民生,且能有效解決問題的仁心及智慧。

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美好的恩惠)也。

譯文:

既能夠賑濟饑荒,接著又能造就人民獲利,這些措施真可媲美古代聖王美好的恩惠。

◎第三段作結,記敘范仲淹政策帶來的正面影響並加以讚美。從中可看出范仲淹能站在民眾立場思考,呈現「政治無他,民之所欲常存於心」的精神,更展現出他面對問題時,能研判根本原因,提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成就民利」與前文「募民興利」均顯示范仲淹強調「興利」,呼應「欲以發有餘之財」的核心思想。

◎承接對「以工代賑」的肯定,指出此法對人民的幫助足以媲美古代聖王。

范文正公祠.jpeg
上圖:范文正公祠(圖片引自網路)
范文正公祠.jpeg
上圖:范文正公祠(圖片引自網路)


近歲遂著為令──宋朝的「以工代賑」制度


史料:《宋史.食貨志.振(通「賑」)恤》:「(災民)可歸業(回復原來的正業,主要指農業)者,計日併給遣歸;無可歸者,或賦以閒田,或聽隸軍籍,或募少壯興修工役。」可見以工代賑在宋代已制度化。
對象以招募少壯勞動力為主,老幼病弱者則多接受無償賑濟。
工役主要為興修水利工程、修築城防、滅蝗減災。
好處
1.使災民可獲得食物以度過饑荒。
2.以較低成本完成所需建設工程。
局限
1.需有充足經費,故財政困難的南宋朝廷較少採行以工代賑。
2.需有適合工役,才能提供災民工作機會。

范仲淹.jpg
上圖:范仲淹(圖片引自網路)
范文正公祠.jpeg
(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