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配合課程:絕妙好辭
楊脩之死的啟示:主動而不盲目,善言而不亂言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中寫到了楊脩由於「雞肋事件」被殺的經過。對於楊脩之死,有多種說法,如奪嫡說、派系說、恃才放曠說等。這裡從秘書學的角度也來談談楊脩之死。小說中明確提到楊脩的身份──行軍主簿,即曹操軍中的高級參謀、秘書。秘書的職責就是掌管、草擬文書,幫助領導收集相關信息,直接輔助領導全面處理事務。楊脩作為曹操的高級參謀秘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參謀作用,為曹操的領導決策──行軍佈陣、帶兵打仗等提供幫助。楊脩正是由於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尤其是自己在領導決策中的職責──決策參謀,沒有充分認識自己的領導曹操,不能擺正自己在軍中位置,從而擅自越位、越權,最終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一、主動而不盲目
眾所周知,領導的主要職能是決策。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個重大的決策,不是單憑領導者個人經驗和知識所能決定的,而是要經過認真的調查、論證、預測等前期工作,靠集體的經驗和智慧,有時甚至還要藉助現代化手段才能完成。因此,秘書及秘書部門的任務就是為領導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這就要求秘書人員注意把握領導最關心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深入調查了解情況,進行政策研究,不失時機地為領導提供真實有用的信息、資料、文件等決策依據,從而起到參謀作用。
同時,秘書工作的輔助性質和從屬地位決定了秘書工作的被動性。一方面作為領導的助手,秘書必須時時刻刻聽命於領導,按領導意圖辦事,不能自行其事;另一方面秘書的工作必須以領導工作為中心,圍繞領導工作而開展。這就容易使秘書受到職位的思維定勢束縛,很難站在較高的高度,全面思考領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必然給秘書參謀作用的發揮帶來極大的阻礙。鑑於此,秘書人員一定要處理好參謀的主動性與被動性的關係,既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領導的決策中去,又要注意決策的盲目性,堅決避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誇大參謀職能,混淆決策與為決策服務兩個層次的界限」,把秘書列入決策者的範疇,甚至將秘書稱為領導的「外腦」和「思想庫」;「二是否定參謀職能」,認為秘書在決策過程中不應介入。在「雞肋事件」中,楊脩就是因為沒有充分認識到秘書該如何發揮參謀職能,盲目地以自己認可的方式隨意參與到曹操的決策中,以至於落得身手異處的下場。
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二、正位而不越位
所謂正位就是要求秘書在輔助領導決策的過程中,始終將自己擺放在輔助的位置上,參謀到位而不越位,做到謀而不斷,或只謀不斷,充當領導者的參謀和助手,而不是喧賓奪主或反客為主。這是秘書參謀政務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這就要求秘書凡事不能擅自做主,凡工作大事均應請示匯報,自覺做到參政而不決策,參與而不干預,分憂而不分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秘書常常犯規──即越權越位,有的是決策越位,有的是表態越位,有的是工作越位,有的是答覆問題越位,還有的是場合越位。這些越位很容易給秘書工作造成混亂,既容易影響到領導在群眾中的威信,又容易干擾上級部門的工作。尤其是決策越位,因為決策是領導的基本職權和權利,如果凡事都有秘書代為決策,領導的職權又如何體現呢?可以說,決策越位是領導最為敏感、最為忌諱的問題,秘書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因此,秘書要正確發揮參謀職能,必須擺正自己在決策中的位置,為領導全面提供有關決策信息,提出自己的有關意見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扮演好參謀的角色。從秘書自身來說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和信息,更好地為決策提供素材和謀略,善於從領導的言行中捕捉領導的意向,發展和完善領導意圖」。楊脩之所以受到曹操的嫉恨並最終殺害,主要原因在於他沒有牢固把握住秘書工作的基本特徵,沒有擺正自己在領導決策過程中的位置,混淆了決策與為決策服務這兩個層次的界限,犯了喧賓奪主的錯誤──替曹操擅自做了決定「在此無益,不如早歸……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才使得愛才、惜才的曹操不得不忍痛割愛,判其惑亂軍心而殺之。試想,如果曹操不殺楊脩,結果會是怎樣?曹操在軍中的威信會大打折扣──這對於一個軍事指揮官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在那兩軍對壘、生死決於瞬間的異常緊張的狀態之下,將士們人人思歸,人心渙散,如果蜀軍攻來,其後果也不堪設想。
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三、適人而不逆人
秘書在領導決策過程中發揮參謀職能,通常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即秘書自身的能力和參與決策的積極性以及領導的重視程度。秘書要充分發揮在領導決策中的參謀作用,不但要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為領導出謀獻策,更要根據不同領導的個性特徵來考慮是否發揮、如何發揮自己的參謀職能。眾所周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工作作風,領導也不能例外:有的比較民主,在決策過程中喜歡徵求下屬意見,大家共同協商後形成決議;有的比較獨斷,不太信任下屬的才能,在決策的過程中喜歡自己獨立思考後進行決策;有的既希望下屬能為自己提供相關的幫助,但又不希望下屬深度參與等等。這就要求秘書首先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領導,了解他的人生哲學、處世態度、興趣愛好、工作方式、生活習慣等,在了解的基礎上,正確領會領導的意圖,適應領導的工作方式,部分或者全面的參與領導決策。
秘書與領導的關係一旦形成,秘書的角色定位就基本確定,秘書就必須盡力從各方面去適應領導,而不能要求領導來適應自己,更不能憑藉著自己的小聰明,處處違逆領導意志,因為那樣非但達不到目的,結果還會適得其反。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就是一個極好的典範。諸葛亮在與劉備相處的過程中,能夠針對劉備重義的性格特徵開展秘書工作,對劉備結義兄弟關羽、張飛,處處表現出妥協、忍讓。關羽出於私情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於法應斬首,但只劉備一句話「暫記過,容將贖罪」,就放過了關羽。試想,如果諸葛亮堅持己見,非要堅決地搬出軍法來處置關羽,結果會是怎樣呢?
在「雞肋事件」中,楊脩之被殺,不是在於他沒有才華和能力,相反他言辭敏捷,足智多謀,才華橫溢,「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也不在於他不能積極主動地發揮秘書的參謀作用,否則他不可能得到曹操重用──任用為軍事參謀,主要原因在於他沒有根據具體情況,沒有充分了解曹操的個性心理特徵,不能據此來發揮自己的參謀作用。曹操雖具有雄才大略,但為人多疑且陰險狡詐,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作為曹操幕僚的楊脩,卻處處與曹操爭搶風頭,如楊脩在一盒酥、園門闊等事件中的表現。楊脩不能根據自己職業特點進行角色定位,尤其是他不能根據領導的個性特徵來正確地發揮自己的參謀職能,最終導致了被殺的結局。
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四、善言而不亂言
善言,就是善於把握出謀獻策的時機、場合和相關的表達方式等。在自己沒有十分把握的時候,不妄發議論,更不要擅自採取行動。在「雞肋事件」中,意識到曹操正處於「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的兩難境地,楊脩如果能站在曹操的角度,事先收集並提供敵我雙方的有關兵力、佈局等方面的相關信息,幫助曹操摸清情況,提出或擬訂幾個可行性方案供曹操參考、選擇,並進一步協助曹操分析各方案的優劣,讓曹操認清自己以及軍隊的需要,最終確定最佳方案;在曹操確定方案之後,再通過各種形式協助傳達、實施決策,他還會有被斬首轅門外的結局嗎?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
延伸閱讀:
陳啟鵬:反應快又能幹------曹操竟為「雞肋」殺楊脩?職場最忌不長眼:千萬別幫老闆下決定!
上圖:楊脩(劇照)(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楊脩之死的啟示:主動而不盲目,善言而不亂言〉
(編者註:題目及原文「楊修」均改為「楊脩」)
2019-08-23
網址:
https://kknews.cc/zh-hk/history/bmjrkm9.html
作者:不詳
- Sep 15 Thu 2022 10:42
■楊脩之死的啟示:主動而不盲目,善言而不亂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