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jpg


坦蕩得一如清水時,就會看到最美的東西

〈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極品,也是我們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說。它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學名篇,為什麼?因為它沒有任何道理,只是一個故事,但這個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開了。

陶淵明幻想出那樣一個桃花源,用了最簡單、最淺顯、最自在的語言和形式,不押韻,也沒有格律,帶我們進入一個思想領域,而且不露痕跡,完全是講了一個故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生命裡最美好的時刻,常常是你把現實的東西暫時忘掉的時刻我們平常總是要記住很多事情,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各種密碼,那些東西慢慢構成一個假設出來的「我」,生命就被這些東西牽絆住。可是這一天,漁人「忘路之遠近」,把打漁這個現實裡的職業暫時忘掉,流連在一片桃花林,這個時候才進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靈世界

桃花源記.jpg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這才是高手。一大段完全沒有作者的主觀意見,全部是紀錄片式的描述。〈桃花源記〉是為〈桃花源詩〉作的序,作者寫詩的時候,會講很多道理,寫序的時候卻只是要引導人家去讀他的詩,完全輕鬆、自在,沒有刻意,這是散文和小說的最好寫法。在這篇序裡,全部是客觀世界的景象,沒有個人意見,所以我們被吸引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這其實是一個生命對一個未知世界進行的窺探。陶淵明的寫法非常奇特,透過這一個小口,想去感知一個平常沒有接觸過的世界,那裡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進去。

它很有象徵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們生命活水的來源,那個小口正是我們生命中要開啟的洞口。只是平時我們把這個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便舍船,從口入。」這六個字非常重要。你不捨棄你的東西,就不會得到下一個東西,舍是入的開始,因為你揹負的東西會限制你


桃花源記.jpg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我想任何專業領域都一樣,剛開始在外面的時候都很興奮,可進去以後,有一段時間會產生難度,堅持度過以後,又豁然開朗了。

陶淵明是一個非常有哲學家氣質的詩人,這時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學轉成了一個個畫面。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非常簡單的白描,可是卻很活潑地把民間的生活狀態和樸素的情感直接傳達了出來。如果我們今天到鄉下去,那個場景還和這裡描述的一樣,是非常單純、非常平凡的生命狀態。

桃花源記.jpg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有沒有覺得很像我們現在的民間?我小時候走到哪裡,人家就「設酒殺雞作食」;現在每逢原住民的豐年祭,也是「設酒殺雞作食」。家裡來個客人,一個村子的人也都跑過來,打聽很多事情。

桃花源記.jpg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在桃花源裡,人們自己種桑、養蠶、織布、種米,自給自足,不需要外面的東西。我們今天好像沒有辦法這樣過日子,因為我們對物質極度依賴,覺得少了一些東西就活不成。然而當戰爭等重大災難來臨的時候,人們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不是必需的,還是可以過很簡單的生活的。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多麼有趣的對話,是一群停止在自然歲月裡的人與一個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對話。沒有陶淵明行與影分離的觀念,或許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他假設兩個不同的世界之間形成一種多元的對話。這個對話其實也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自身入世的部分與出世的部分之間。

桃花源記.jpg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漁人出來了,剛才是舍船,現在又得船,恢復了本來的職業,也恢復了他入世的角色。他剛剛才答應不告訴別人,出來以後卻一路做記號,全部是心機對不對?他很明顯是想要再回去這個漁人的角色一直在轉換,舍船的時候是一個角色,得船的時候又是另一個角色。可是當他一直在做記號的時候,表示精神性的東西已經消失了,怎麼做記號都沒有用,當你那麼想得到的時候,它其實早就不見了

桃花源記.jpg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我最喜歡後面這一句。他做了這麼多記號,怎麼還會「遂迷,不復得路」?這是因為在沒有心機、「忘路之遠近」的時候,天機就會出來,可是一有心機,天機就不見了

這篇文章真是有趣,層次非常豐富。我覺得它是在講人性,人性坦蕩得一清如水時,就會看到最美的東西,而當一個人有了心機,所有東西就都不見了。這個「迷」其實是迷失了。有時候回想自己的一生,會覺得所謂的迷失是因為執著,你一旦刻意要某個東西,肯定就找不回來了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有一種很大的悲哀。沒有人再找,是沒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這個漁人最後大概會被大家當成瘋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為你心裡面連桃花源都沒有了,桃花源不見得是事實的存在,可是應該是心中的烏托邦。

劉子驥之後竟沒有人再相信,也沒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嚮往,我們今天的狀態就是這樣。陶淵明在那樣一個戰爭紛起的亂世,去王羲之寫〈喪亂帖〉》不遠的時代,寫出這樣一篇文章,其實是在表達內心對桃花源的渴望。 

延伸閱讀:

蔣勳講〈桃花源記〉: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

桃花源記.jpg


【文章出處】
《微文庫》
〈坦蕩得一如清水時,就會看到最美的東西〉
網址:

https://www.gushiciku.cn/dc_tw/100044755
作者:蔣勳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