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奠典禮.png


《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現實世界不公平,所以人「需要」玩遊戲

宗教儀式

宗教要具備的條件中:一是教義。教義是直接宣布真理,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不需要與人商量,信或不信就是一個門檻。對信徒來說,教義就是真理,一個字都不能改。對非信徒來說,教義與他無關,他不會有任何意見。其次就是儀式。宗教一定要有儀式,儀式的背後是神話。儀式是一個具體的操作,我們比較熟悉的是聖誕節。還有常見的媽祖出巡,背後都有神話,說明曾經有災難,經過誰的救助得到解決了,所以每年要定期出巡,重新化解災難。這就是我們對儀式的認識。


所有的儀式都是符號。德國學者卡西爾(Cassirer,1874-1945)說,人類是可以使用符號(symbol)的動物,他寫了三本《符號形式之哲學》。也有人翻譯 symbol 為「象徵」,但兩者有點距離,不太容易掌握。譬如,我們用鳥象徵自由,因為鳥可以飛翔;用蛇象徵循環發展,因為蛇會蛻皮,而「符號」一詞顯得比較靜態。

要瞭解符號,就要知道什麼叫記號(sign)。記號是大家約定俗成,用某個記號來代表某種狀況,最明顯的就是紅綠燈。全世界的交通號誌都是紅燈停、綠燈行。如果沒有普遍的規定,就天下大亂了。這個記號是來自於自然的對應,紅色讓人聯想到血,看了讓人緊張害怕,就知道有危險;綠色讓人聯想到草地,讓人感覺健康而自由。所以紅燈停、綠燈行很符合人類的經驗,自然就成為了記號。這種記號沒有什麼未來,不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想法,也與道德、審美無關,只是約定俗成的結果。生物也有分辨記號的能力,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主人帶條狗出來散步,走到紅綠燈前,如果綠燈亮了主人還不動,狗就盯著主人看,有的還自己先走了。但是狗不知道人有時候喝醉酒或心情不好,是不會遵守交通號誌的。人與生物都能把握記號,但是只有人才能使用符號

符號是雙向的。我們使用符號(編按:記號)以表示「過去」約定俗成的某一樣東西,另外符號也會指向「未來」,它提供人類心靈展開的方向。譬如,阿拉伯地區的老百姓很激動地燒一塊布,狗就看不懂他們的情感反應,因為他們在燒美國的國旗。國旗就是一個符號,代表人類心靈的向度,人對它有感情。如果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國旗被燒而無動於衷,就代表他對國家不認同,這就是符號與記號的不同。符號是雙向的,從過去到現在,更重要的是未來。符號表達最精煉的是詩,讀詩會讓人感受詩裡的符號與象徵,使生命裡的某些層次推展開來。所以人類是能夠使用符號的生物。

宗教的儀式都是符號,不直接說出超越界,理由有二:第一,信仰不是當下的感受或情感,而是一種覺悟,覺悟生命的全部經驗,具有一種超越的向度。也就是人活著不是只有如此而已。我常用十六個字形容人生: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但對於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嚮往與願望。所以信仰讓人覺悟:活著不只是為了現實世界的日子,生命可以向上提升,追求某種特殊的價值,這樣的生命才有意義,人才願意去理解它。


第二,信仰也是一種肯定,肯定在明顯的現象之下,有一種更深的實有(Reality,或譯為實在界),讓人看到四季變化、年華流逝之外,還有更深刻的實有做為基礎。如果沒有基礎,人生就只是浮生若夢,最後是「為歡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所以宗教的意義在於:信仰使人的生命有超越的向度。人能覺悟在平凡的現象下有深刻的實有,活著不是虛幻的,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過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意義何在

荀子《禮論》

對於儀式,杜普瑞教授在《人的宗教向度》書裡特別引用荀子的說法。荀子是孔子、孟子之後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從人性論與天論,就看出他已經偏離儒家的思想。荀子的學問非常廣博,三度為齊國稷下學派祭酒,形同現在的中央研究院院長,但他教出李斯和韓非兩個學生,讓他聲名受累,因為韓非有《解老》、《喻老》(解釋與理解老子)兩篇文章,可見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


荀子在他的《性惡》裡,四度點名批判孟子的性善,質疑孟子既然主張人性本善,為什麼人還需要接受教育、遵守禮儀與法律規範呢?其實孟子說過:人們吃飽了、穿暖了,生活很滿足而沒有受教育,就接近禽獸,所以孟子從未說人性本善。孟子活了84歲,荀子比孟子小六十幾歲,一心想和孟子爭儒家的正統,所以大力批判孟子,甚至批判孟子的前輩子思(孔子的孫子)。

荀子認為人有兩個選擇:仁或禮。孟子選擇仁,因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行仁是由內而發,不忍心別人受苦,人的行為才有內在價值,也才是道德行為。荀子認為內在是靠不住的,需要由外加給人禮。荀子坦承不知禮由何而來,只知早期的聖王代代相傳,就穩定住社會了。另外有關「天」的概念,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而荀子受道家影響,他的《天論》認為與其歌頌天,還不如瞭解天的規律而利用它

禮是荀子最重要的概念,他還寫了《禮論》,禮是要「截長補短,損有餘而補不足」,各種禮儀是為了調節人的各種情感,讓人得到好的教化。杜普瑞教授引用這一段「儀式用符號表現愉悅與憂傷的情境,但它們自身卻不會變成愉悅以及憂傷。它們表現了愛意但沒有激情,嚴峻而沒有苦澀,傷愁而沒有悲歎。」儀式讓人的情感得到適當的抒發,但不會過度,它不是附和人的,而是為了轉化生命,不是模仿生命。回到西方的背景,儀式加入耶穌誕生的過程,就是要讓人的平凡生命在儀式裡得到轉換與提升。

遊戲

我們也可以藉著遊戲所具有的特性,去瞭解儀式。遊戲可以使人進入某個特殊的時空,透過某種技巧或運氣而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因為人活在世界上,多半他的成敗已經決定了。我剛從美國念完博士回來教書的第一個月,曾經被一位計程車司機誤以為副教授的薪水很高,當他發現我的收入和他的差不多時,非常開心。當時我就有一種感受,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手段正當,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的本事賺錢。

除此之外,人類需要遊戲,無論年紀多大,因為現實世界不公平,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必須赤手空拳打天下;有人生在繁榮發展的時代,稍微努力就賺大錢,有人生在戰亂的時代,再努力也賺不到一毛錢,所以人類需要遊戲來調節心境。

無論任何人參與遊戲,規則都是一樣的。運動競技也有相同的效果,美國黑人本來活著並不愉快,但是有了 NBA 之後不一樣了,場上都是黑人的天下,這個遊戲提升了整個族群的士氣。中國人發明了麻將,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遊戲和儀式不一樣,遊戲最後會分出勝負,所以雖然過程緊張刺激,結果出來之後,如果參與的人沒有正面的態度,就會造成彼此的對立。而宗教的儀式必然促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感覺彼此是一個團體,而有「共融」的意識,這也是宗教儀式非常重要的一點。

設計遊戲的人感覺自己是主人,創造各種規則,並且因這種掌控的力量而感到喜悅。但是人活在世界上,面對許多不能決定的形勢,也會覺得有一個超越的力量在掌控一切,這時就要透過儀式來化解這些焦慮。


禱告.png


【文章出處】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現實世界不公平,所以人「需要」玩遊戲〉
(轉引自:《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立緒出版))
2018-10-11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5523
作者:傅佩榮
【文章出處】

傅佩榮(1950年12月16日-),祖籍上海,私立恆毅高級中學、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宗教系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哲學》雜誌總編輯等。傅佩榮著作甚豐,曾出版中西哲學普及讀物、散文百餘種,擅於將傳統思想轉換為現代的人生哲學,並經常於各大學、電視台公開演講,其關於儒家思想的主張為人性向善論,在兩岸有高知名度,2008年成為《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風雲人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